中国养生的始萌,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甲骨文出现时就已出现个人与环境卫生的文字记录,如沐、浴等,并已有小疾臣这种管理治疗疾病的职官。殷墟出土实物中,还有盘、勺、壶等盟洗用具,证实殷人对个人生活卫生健康的重视。
西周时期,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级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六慌、六酱等多方面的饮食问题,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剪氏掌除蠢物,壶琢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并有藏冰及简单理发器具等,这些说明周人对发病学有初步认识,开始主动讲究卫生,防治疾病,保养身体,顺应自然的思想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人们进一步探求疾病防治和健康保养,先秦诸子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推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首先提出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理论,他的养生观主要是清净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易浊,只有少私寡欲,守静笃,才能知足常乐,人要根深抵固,才是长生久视之道,养生的根蒂在于保精,如何保精?就是后世医家和养生家尊为宗经的恬淡虚无、少思寡欲的养生思想,这种养生思想在‘I,国历史上长久流传,成为人们对长生追求的指航。庄子进一步发展老子的学说,他认为人的养生要依乎天理,依照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地发展,对气功导引养生有深刻的理解(吹嘘呼吸,吐故纳新,是导引中的呼吸运动;熊经鸟伸,是导引中的肢体活动),自然规律的运行从没有停留和积滞,动形养生始于庄子。
孔子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和爱人等道德观念,为后人推崇;在饮食方面,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和八不食(霉粮嫂饭、烂鱼败肉不食,颜色不好的不食,发臭的不食,夹生饭或烹调不当的不食,调料不当的不食,不合时令的不食,胡乱切割的不食,闹市上买的酒和熟肉不食)的理论;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开创了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孟子提出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论,提出清心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之欲不可绝,也不可纵,纵情欲就会伤身染病,纵物欲就会投机钻营,纵名欲就会争名于朝,纵利欲则擅争利于市,只有清心寡欲,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才能体魄强健,益寿延年。《左传》中记载了秦国医为晋侯治病时提出了固摄阴精养生的理论,开始注意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荀况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说明人的寿夭在自己,不在天,对养生学的发展亦有积极意义。
《吕氏春秋》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为成熟,养生理论也专门化,有专论养生长寿的篇章,其中提出以动养形的主张,对我国养生学是一大贡献,提出在日常生活中要节制声色滋味,才能健康长寿,书中强调饮食宜清淡,凡食厚味、烈味、重酒,都是疾病的开始,提出在精神、饮食、居住环境等方面也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首次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缕的运动养生观,用动的观点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想祛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流水不腐的观点为后世许多医学家和养生家接受,它的提出,也为后世出现的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强身术奠定了理论依据。先秦时期,是中国养生学的滥脑。先秦名家的养生学说,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伟大开端,为中国以后的养生保健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光雾,董一帆.浅析中医文化中的价值观[J].浙江中医杂志,2012,27(9):625-626.
[2]陈樟平,陈琼,刘均城.弘扬中医文化的时代意义[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7):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