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学理论论文

社会建构论逻辑起点的脉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26 共5873字
论文摘要

  社会建构论亦称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由于习惯或翻译的原因,国内学者有人使用社会建构论,有人使用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思想雏形---建构论(Constructivism,或称建构主义)最早出现于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有代表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建构论在哲学、社会学领域具有特殊地位,或者可以说社会建构论既是一种哲学理论,也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建构论理论看来,不仅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被视为"社会因素空场"的科学、技术等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都是社会实践、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产物.追溯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渊源,分析社会建构论逻辑起点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这一理论的本质.

  一、社会建构论与皮亚杰建构主义认识论

  社会建构论根源于关于"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的西方传统认识论,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迪尔凯姆、舍勒和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特别受到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从心理学角度创立的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学说影响,其中包含了最初的"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影响直接而强大),所以,较为明确和公认的建构主义思想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

  关于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或知识,在西方传统认识论中,历来存在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人所具有的普遍必然性的认识是如何获得的?以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论"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人的感知经验;以莱布尼兹的"天赋观念"说为代表的唯理论认为,人的认识的普遍性是先天就有的.康德的先验认识论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他认为感知所得到的经验材料与"先验自我"所产生的时空直观和知性范畴两者相结合,导致了普遍必然性的认识.不过经验论和先验论在认识起源问题上具有共同特征,即均坚持客观主义、现实主义的立场.

  20世纪初出现的西方哲学科学主义流派包括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实在论等等理论都属于这一认识论框架.客观主义的重要主张是信奉世界是真实的,是有一定结构的,通过大脑的活动则可以反映它的真实性和它的结构.客观主义认为,认知主体通过思维过程所产生的意义是与世上的实在物相对应的.

  认知主体最终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由真实世界的结构确立的,是外部世界的真实性表达.古典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是,假设科学产生了一个接一个的理论,那么它们就越来越接近于对客观实在的唯一正确的描述.而且,即使我们永远不会得到最终的、完善的描述,但相信真实的经验性知识包含着普遍的逻辑推理结构,它们的结果可以用理论中立的客观资料加以检验.

  皮亚杰基于对西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和继承,从心理学角度创立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学说.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是瑞士着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最卓越的成就是他后期创立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1950年出版).皮亚杰的认识论与西方传统认识论是截然不同的.皮亚杰继承了康德的范畴论,抛弃了他的先验论.

  皮亚杰认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切知识的产生源泉:(1)我们只能认识我们所能经验到的"经验现实",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现实";(2)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一种解读;(3)认识和学习的过程是认识主体在原有认识结构、经验和信念基础之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即认识既不是由客体(经验论),也不是由主体(先天论)预先决定的,而是逐渐建造的结果"[1].这就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尽管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主要限于儿童思维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认识论,但是这种研究具有很大的哲学价值,并使他成为建构主义思想的奠基者①.

  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虽然不排除一个外部真实世界的存在,但它否认客观真理或知识的永恒性.

  它强调,我们所认识的对象是通过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建构起来的.因此认知者与认知对象是不可分的,没有认知者就没有知识的存在.社会建构论所指涉的思想是,人类不是静态地认识、发现外在的客体世界,而是经由认识、发现过程本身,不断构造新的现实世界.建构主义的极端形式是一种社会唯心论,否定物质实在对观察的约束作用以及世界对理论选择的决定性影响.

  社会建构论从皮亚杰建构主义获取了原始的思想启发.建构主义强调包括了人在内的种种"社会要素",建构主义后来被"社会建构论"这一更为广泛的称谓所代替.建构一词有构造、制作、制造、塑造等含义,社会建构强调社会行动的人工性质,也就是说有人的主观意志在里面起决定性作用,它暗含着自然事物的结构本身是能够加以改变并重新安排的.它所关涉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人类不是发现了这个世界,而是通过引入一个结构而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它.

  社会建构论核心思想的真正形成在于知识社会学的推动."在社会理论传统中,知识社会学是贯彻和发展建构论立场、反对本质主义的知识观、询问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而不是它们的固有性质的主要实践"[2].与皮亚杰的心理学取向有所不同,知识社会学旨在建立人类知识与其社会情境的内在关联,强调人类现实的社会创生性质.舍勒曾经指出:"从历史上看,真正的和绝对的科学自由,从来都不是由科学精神本身所具有的自由性力量而来的,而是只有通过---与某种独立的哲学联合在一起的---那些真正是社会学方面的因素的互相竞争过程才出现的."[3]

  如果说他只是注意到科学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尚没有进一步的明确表达的话,那么,曼海姆的"思想的存在决定"命题及其说明"知识的社会根源"的一般方法,则是对知识之社会建构论的首次系统阐发.

  二、社会建构论与科学历史主义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科学史主要是观念的科学知识史、理论史(科学内史),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科学史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和文化的历史的模式中去理解科学史.巴恩斯这样评论库恩:"近年来的历史研究,尤其是库恩的工作,有效地粉碎了这些信念(指科学哲学家对事实/理论的区分).这些研究表明,科学史基本理论的转换是用依赖于语境的推理和评价标准来预言的,并对不断增长着的关于实在之知识的理性回应."[4]

  在库恩看来,科学是一种具有重要的文化维度的理智的事业,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有效性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都有其解释学的范式基础.在范式中,库恩强调一组与传统科学哲学相当不同的问题,包括科学中的实践、权威在范式中的地位、论战的本性与科学共同体的定义.一个范式的确立表明一种常规科学的出现,库恩由于其在"范式"概念上的含糊性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在其着作的第一版中,库恩自己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范式.

  第一种是指"一个特定的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库恩称之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第二种是指"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或范例,可以取代作为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

  社会建构论综合了这两种定义.布鲁尔与巴恩斯把范式看作是一个具体的范例(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如果范式被视为一个模式,那么科学就被视为由于公认范式所控制的解题实践,而不是某些理论结构的逻辑演绎出的结果.在理论中,与其说是范式保证了演绎过程的出现,不如说是一个范式构成了一个模式或模型.

  对布鲁尔与巴恩斯来说,这种学习过程使得科学更像是一个文化过程,作为某种技艺,科学看来更加显示出通过某种自然主义的途径来理解其建构,那么合理的解释是,科学信念是教育制度与特殊共同体的约定,是科学共同体所维持的权威的谆谆教诲.巴恩斯说:"学习一个范例就是服从于一个权威、范式,科学文化的核心就像一般文化被改变和维持,科学家接受它们与忠诚它们是训练与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结果,忠诚是通过一个发展了的社会控制来得到发展."[5]

  在科学革命期间,相互竞争范式的支持者介入了那种最终可能不会有结果的争论,几乎不可能为新范式的支持者提供一个证据,以表明其继续维持旧范式的优越性.这是因为范式自身就是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与判断这些解的合理性的标准,前后范式之间是不一致的."当不同的范式在范式的选择中彼此竞争、互相辩驳时,每一个范式都同时是论证的起点和终点.每一学派都用它自己的范式去为这一范式辩护……在范式的选择中就像在政治革命中一样,不存在超越的相关共同体成员间的共识的标准.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大家意见的一致"[6].选择是根据这种范式的利益来进行的,这是强纲领SSK从库恩那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库恩对社会建构论的影响表现为三点:(1)认识到科学知识是从那种维持科学共同体认同性的理论权威中学习而获得的,这使得科学结果成为"一个传统权威的范式".这意味着对科学争论与科学中概念的变化对科学实践与知识的说明是最关键的.(2)科学实践是由忠诚于某种解决问题范式来控制的,其中理论概念、方法与对特殊工具的信赖是默认的,这些默认的价值并不能够充分地表达在明确的特殊方法论规则之中.因此,科学研究并不是像计算机那样按部就班的逻辑推理,它更像传统工匠的实践中的技巧.(3)科学实践的最重要导向是政治利益.政治利益联系着某种社会生活形式或范式,在某种程度上,政治利益能够在科学争论中充分暴露出来.

  三、社会建构论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表现为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以及对科学中心地位和技术理性的批判.社会建构论(尤其是强的社会建构论)从后现代理论那里获得了诸多理论灵感.

  基础主义是一种思想倾向与哲学信念,强调并极端重视基础,无论存在和文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基础.基础主义认为世界本身存在一个基础,人的知识层次中存在一个基础,而且基础是不变的,并假定:人类的知识、文化必须建立在永恒的、超历史的基础上,这样知识才可靠;哲学相对于其他文化有优先地位,具有基础性,其他文化基础性要由哲学说明.柏拉图的"理念论"强调理念是基础,笛卡儿强调"我思"是知识的可靠基础,认为人类知识体系是大树,"根"是形而上学,"干"是物理学(自然科学),"枝"是一些其他知识.哲学就是根,就是基础.笛卡儿强调普遍怀疑,怀疑后才能消除先入之见,得到明确知识.康德试图为人类知识划定界限,他的终极关怀就是为人类知识确定基础.反基础主义主要反两个层次:认为认知的多样性中无统一性,认为各层次认知中不存在一个总的基础,反基础主义否定任何种类基础,反对任何奠定知识的基础.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本质主义与社会建构论处于问题的两个极端.本质主义把科学知识视为对自然的"镜像反映",把技术视为自然物的逻辑延伸,未关注科学和技术活动中的主体的力量,本质主义最基本的认识论原则是,在观察上是基础主义、规范论、辩护、分界、内在论、理性主义与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就是要独立于客观实在去理解客观力量,于是,对显示客观力量的技术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便被清除掉.

  后现代主义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认为我们不能再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世界是破碎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理性的或非理性的主体,有的只是个体.世界观上它是彻底的多元化、破碎化.其次,它没有一个理论支点.后现代主义不是要找到一个理论去解释世界,而是要具体的考据.明显表现出反本质,反规律,反形而上学、反同一性、反确定性,具有彻底的多元论、不确定性、零碎化等特征.这就是一个个的"话语"而不是"理论".

  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建构论的影响甚为深刻.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科学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

  社会建构论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反自然论、反本质论和相对主义的特征.社会建构论的研究工作要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如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政治意识形态等,在技术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社会建构论的研究使技术研究中人类力量主题化,认为技术人工物的产生、评价和使用,受制于人类力量的各种社会约束和利益.

  对称性原则在社会建构论的发展中,已经打开了广泛语境中的经验研究,结果是所有传统认识论的范畴如发现、发明、证据、论据、实验、专家、实验室、工具、想象、重复,规律等都进入了历史与社会的分析语境,在确定的语境中得到说明.运用话语方法分析技术、分析技术史上的重大争论;运用人类学对实验室进行分析,社会学家已经揭示出技术开发的复杂性:如实验室实践与设备在认识上的重要性、建构技术成果中无处不在的协商与谈判、"技术内部"与"技术外部"之间的任何明确的界线的消解,等等.

  自从17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最关心认识论和理性的探讨,这种认识论的核心是知识论,知识的楷模是科学,理性的标准是技术理性.科学高于其他所有知识并成为全部知识的代表,技术理性高于价值理性而掌控着人类社会的行为.科学和科学所驱动的技术已经深入到整个权力,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精英主义的事业.

  19-20世纪科学技术带来的普遍问题引起了西方社会中其他文化的极大反思,西方社会展开了对科学中心地位和技术理性的批判.正如霍尔顿指出的,"这种专横的计划当然引起了西方社会以前的主要文化主宰者的反感,他们一直抗拒要他们靠边站"[7].

  社会建构论的目的,用斯蒂夫·富勒的话来说,"这暗示反讽性地解除科学的神秘性,就如科学自身在一个世纪前解除神学的神秘性一样",目的是揭示出科学技术的"世俗化"特征[8].利奥塔把贬为"意见"的其他知识称为"叙事".叙事和科学的地位不是平行的,两者关于对方所持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叙事并不认为合法性问题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然而科学却要追问叙事的有效性,并判定叙事的陈述既没得到论证,也没有被证明.科学把叙事归为另一类思想,即野蛮的、原始的、落后的、异样的思想,这类思想是由意见、习惯、权威、偏见、无知和意识形态组成的东西,简言之,叙事仅适合于妇女和儿童的寓言、神话和传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社会建构论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理性主义加以拒斥,对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社会事物的建构性质进行了阐发和张扬,在涉及一些重大的知识论问题上,它与传统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理念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社会建构论附和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内核,对科学知识和技术人工物坚持相对主义立场,试图否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否定技术人工物的自然属性.

  参考文献:

  [1]李其维.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32.

  [2]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31.

  [3]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8.

  [4]Barry Barnes.Interests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7:23.

  [5]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7,87.

  [6]Barry Banes.T.S.Kuhn and Social Science[M].London:Macmillan,1982:89.

  [7]霍尔顿.科学与反科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92.

  [8]Fuller Steve.Science Studies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J].In Beyond The Science Wars,Edited by Ullica Segerstral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0:19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