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学理论论文

网络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成因、危害及对策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作者:朱磊;陈富国
发布于:2020-04-03 共5765字
社会学毕业论文第四篇:网络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成因、危害及对策
 
  摘要:罗宾汉是英国传说中的人物,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罗宾汉情结开始出现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是指当公共事件发生时,只要涉及到官民和贫富之间矛盾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不分是非黑白,为弱势群体发声,不调查事情的真相直接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这种罗宾汉情结不利于网络良好生态的形成,因此分析罗宾汉情结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有助于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和防范社会风险。
 
  关键词:网络; 公共舆论; 罗宾汉情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公共参与日益成为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公共舆论中也不时出现罗宾汉情结式的一些言论。这种罗宾汉情结主要表现为当一件事涉及到官民和贫富之间冲突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一边倒的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为弱势群体说话[1]。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既不利于网络良好生态的形成,也无助于现实中发生事件的合情合理合法解决。因此深入剖析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危害,无疑有助于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
 
  一、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的表现
 
  罗宾汉是英国人民口中的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武功高强聪明勇敢,对富人也就是上层社会存有偏见,但是对于底层社会的穷苦大众却总是伸出援助之手,济危救困。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表现为在网络公共舆论中无条件支持弱势群体,反感官员和富人。如在一些司法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如果原告被媒体贴上了类似于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标签,那么对于大部分的网民来说,案件的本身并不重要,他们会有着罗宾汉情结中的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思想,极尽所能的对官员以及有钱人进行批评甚至谩骂,体现出自己代表着普通老百姓,站在广大人民群众一边。这就会使得一些案件变成了普通大众和官员富人之间的斗争,而失去了案件本身的公正性。比如2016年4月14日的聊城于欢案,网络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向弱势群体的。很多网民可能并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一边倒的站在支持于欢的阵营中,竭尽全力的为其说话,对于于欢的一些不恰当的行动,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有些网民觉得他做的这些行为是完全正确的。
 
  (二)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产生的原因
 
  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不公现象是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产生的直接原因。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但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我们需要自己进行探索,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过程当中也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从以前的大家都一样发展到了人们之间出现了贫富差距。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出现妒忌的心理,对于那些富人,有钱的商人出现不满的态度,为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富人阶层凭借着自己的资本和头脑变得越来越富有,许多弱势群体却未能很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导致贫富差距的出现,阶层的固化和分化。这样的现象致使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带着情绪发表言论,带着非理性的情绪看待公共事件,慢慢地网络公共舆论中就出现了罗宾汉情结。同时,有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严重,让很多网民对于官员甚至政府产生不好的印象,网民为了宣泄自己的愤怒,会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不恰当的评论,这样就为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是当前西方民粹主义思潮日益壮大,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而民粹主义会催生罗宾汉情结。民粹主义又可以被称为平民主义,主要的内容是要求平民掌握政治,反对国家精英或者贵族掌握国家。这一点与罗宾汉情结具有相似共通之处。在互联网这个平台的作用下,民粹主义在网络公共舆论中得到扩散和传播,民粹主义极易催生罗宾汉情结。网络公共舆论中的民粹主义会慢慢的会让互联网中的网民对事情产生非理性的看法,形成一种非理性的情绪,进而无条件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
 
  三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公共舆论罗宾汉情结的产生和扩散提供了便利。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的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的罗宾汉情结只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传播。但是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传统的社交媒体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旧媒体的年代,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人们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些新闻一些评论只能在自己所处的小圈子内交流和传播,但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后,信息的传播是发散性的。网民们在接受了信息后,自己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递着,发布自己的感受和评论到互联网上,每一个网民都能够看到,这就为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一部分人在网络上发表了罗宾汉情结的言论时,很容易带动大部分网民的节奏,让其他人认同他的这种观点,这样一来,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也就越来越多。
 
  二、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带来的问题和危害
 
  (一)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导致阶层对立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但若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也有可能使一些原本不会发生,或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情,演化成一种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2]。在没有调查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互联网中拥有罗宾汉情结的一批人,常常将一些人们的惨状归结于另一些人们的美好,将一部分人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另一部分人的成功,认为是一部分人的成功才导致了另一部分人的失败。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片面化,情绪化,非理性的言论和评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各阶层之间以及贫富之间的矛盾,这样很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网络上的大多数人都有着罗宾汉式的侠盗情结,都有着类似于劫富济贫的思想,当一件公共舆论的事情发生时,对于事情的本身并不太关心,也不去了解事情的始末和来龙去脉,而是有意识地故意地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抨击官员以及富人阶层。有些时候,话题不仅仅是针对事件本身,而是将官民冲突,富人和弱势群体之间地冲突上升到国家层面,阶级层面以及民族的层面。在很多现实的网络事件中,人们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评论真实性无法查证,往往是带有一定情绪性的色彩,很多网民都会带着情绪化的态度看待问题,这样会很容易感染到他人也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在网络上发表攻击官员以及富人阶级的言论。因此,网络罗宾汉情结会导致阶级之间产生对立,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
 
  (二)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不利于社会公正
 
  大多数的网友在碰到一些热门事件时都会产生罗宾汉情结,那就是弱势群体就一定是正义的,富人和官员必定就是不仁义的。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味的给予支持而不管他们做的正确与否,对于富人以及官员等,一味的进行反对甚至达到仇视的态度。如果每个人都是以这样的观点和态度来看待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公正,社会的公正性就会不断地朝着弱势群体的这个方向倾斜,不利于大家理性的看待问题。面对一个事情,网络上的罗宾汉们不问是非只问善恶,而且这种善恶还是他们以往形成的刻板印象[3]。下意识地进行着道德地审判,而这种道德上的审判往往是非理性的,带着浓厚的个人的主观情绪,企图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伸张正义,将他们眼中的恶人也就是富人以及官员进行铲除。当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网络上有着罗宾汉情结地时候,其他本来处于公正看待问题的网民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进行盲目的跟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同情心,都会下意识地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将这种正常的同情心转换为非理性的色彩,对于一件事情,一个司法案件不管事情的缘由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那么会让不公正不公平充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任其不断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司法的公正性,那么,社会的公平公正就无从谈起,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误导人们认知
 
  网络生活中的一些罗宾汉们常常会在重大事情发生时进行一些非理性化的言论,从而带动其他网民的愤怒情绪,误导网民的认知。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网络上发表非理性的言论,网络上的负面评论也就越来越多,网络环境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人们看到这些言论也会很容易影响到自己对事情的判断,误导人们的认知。网络中的罗宾汉们,往往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运用极端化的言论抨击官员以及富人,他们发表的言论及其具有煽动性,运用一些口号或者简单的话语调动起网民的愤怒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大多数网民在这种煽动性的言论影响下会集中在一起。在网络上会逢富必骂,逢富必嘲[4]。长期发展下去,网络上的一些正面的新闻和正面的言论就会越来越少的人去关注,大家对于网络中的正能量便不再会有兴趣。相反,对于网络中的抨击性言论反而会越来越吸引网民的注意力,这样就会污染网络环境,不利于弘扬社会的主旋律,也会让网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一种错误的看法。
 
  三、应对网络公共舆论中罗宾汉情结的对策建议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不难发现,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在一个国家进行改革或者是快速发展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因为改革会让当前的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一部分人的利益很有可能受到了损失导致了心态的不平衡,同时社会的巨大变化也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所以非常容易在网络上产生罗宾汉情结。而在网络空间出现的这股强大的极端言论,非理性的言论反映出广大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他们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公现象存在着严重的不满。如果社会中的这类问题得不到重视,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解决的话,人们对于社会的不满对于富人和官员的不满就会被激化,会让阶层与阶层之间产生矛盾,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情感追求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正是这些人类特有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感建构了人类美好的社会生活,并超越于生物界之上而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5]。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立足于社会的实际情况,在确保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将我们的重心放在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上去,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城乡差距,完善社会的分配制度让底层大众有机会往上爬,不要形成阶层的固化。政府要为广大老百姓增加福利待遇,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让改革的成果可以更多的更好的涉及到广大的普通百姓。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让最广大的普通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关心,底层民众的幸福感不断地得到提升。同时还要让社会的上层群体形成社会责任感,让社会的每一个阶层都能够做到和谐相处。政府官员必须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同广大老百姓相处时不可以有高人一等的架子,要做到官员和群众像一家人一样。政府官员们要积极地聆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对于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企业家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一些慈善的捐款,做一些公益的活动。艺术家们要时刻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创造的艺术作品必须反映社会的真实原貌,用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给老百姓们带去温暖。
 
  (二)培育网民理性精神
 
  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和表现。罗宾汉们面对公共事件,不去进行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是一味的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破坏了正常的网络舆论生态。我们知道,理性精神是当代公民十分重要的品质。所谓理性,就是指人们根据经验和事实来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理性精神要求人们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遇到问题时可以沉着地进行思考,不凭着感情用事,不冲动不愤怒。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也越来越严重。许多网民不理性思考,不去客观全面看问题,而是一味的仇官仇富,并在网络空间进行道德审判,导致网络公共舆论出现危机,进而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危及社会和谐稳定。这些网络公共舆论中的非理性行为以及群极化,不仅破坏了健康的网络环境,还延伸到现实社会中,助长了社会戾气,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事实也证明,网络公共舆论的非理性行为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降低人们的道德水平。面对网络公共舆论的非理性危机,我们既要依法治理,也要主动引导,大力培育网民的理性精神,从而在网络空间上形成正能量,杜绝群极化现象。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公共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内在地蕴含着理性精神,如文明、法治、公正等等都具体体现着理性精神。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利于公民理性的形成和运用,从而自觉抵制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们的网络道德审判等非理性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为各式各样的言论和观点的公开发表提供了便利,也为网络罗宾汉情结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针对于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公共舆论凝聚理性力量。我们要运用各种方式并且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的网民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使网民们能够理性地思考问题。同时通过多方并进、多策并举,提高网民辨别网络舆论是非的能力,让网络公共舆论中的非理性言论减少,进而压缩网络中的罗宾汉行为的生存空间。最后,我们也应该加强网络的监管,发现网络舆论有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应该及时发出主流价值的声音,以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广大的网民,从而净化网络空间,弘扬正能量。
 
  四、结语
 
  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们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论,破坏了网络舆论正常生态,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要警惕网络罗宾汉情结对于现实生活的不良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公共舆论,让我国的广大网民们逐渐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辩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政府在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时更要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净化网络舆论生态,使网络公共舆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菊爱.新媒体时代若干媒体新概念辨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1).
  [2]燕道成.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6.
  [3] 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12
  [4]孟威.民粹主义的网络喧嚣[J].人民论坛,2016(3).
  [5]张艳丽.当代中国社会公平:观念与实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1.
点击查看>>社会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朱磊,陈富国.论网络公共舆论中的“罗宾汉情结”[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1):47-4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