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社会学理论来分析和探讨旅游和文化有效融合的最佳途径, 按照旅游者在“旅游体验模式”产生的感觉差异将旅游者确立为物种类型, 由此对应产生五种旅游产品模式。但是这五种理论模式并不能与实际相契合, 因此在现实中, 应当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从旅游者体验需求的角度出发, 从而探寻文化与旅游耦合的最佳产品类型。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 农村文化; 旅游; 耦合; 产品模式;
一、引言
对于我国来说, 提升软实力的核心力量可谓是文化, 而农村文化建设又总会涉及到“三农”问题。“耦合效应”是群体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是指一种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的增力现象, 当然这些个体必须具有关联性。从这个观点来看, 农村文化与旅游由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必然也会产生“耦合效应”。对于文化和旅游的耦合, 已经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展开了学术研究, 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对耦合问题所做的探索。总的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站在宏观的立场上, 对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这种耦合具有必然性, 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和途径。二是对古镇或都市等一些特定领域内的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耦合现象进行了探索。文化与旅游的耦合可以说是技术、产品、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 它体现了旅游产业知识与文化产业知识二者之间的融合。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旅游时代, 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开发旅游产品, 这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不同的旅游产品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因此, 可以通过对农村文化与旅游之间耦合关系的深入分析, 开发出更适于当地发展的农村旅游产品。
二、农村文化与旅游耦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产品类型
(一) 耦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农村文化与农村旅游的耦合是为了开发适于农村发展的旅游产品, 本文将基于“旅游体验模式”基本理论对旅游产品类型进行分析。该理论于1979年为科恩提出, 他指出旅游体验实际上不仅是一种以“追求中心”强度为标准的连续带模型, 也是旅游者从“纯粹旅游”转变为“朝圣旅游”的一个过程。连续带蕴涵体验模式、转移模式、试验模式、存在模式和娱乐模式等五种体验模式, 这五种模式分别映射出五种旅游者的旅游心态。以这五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体验为切入点, 本文对农村文化与旅游的耦合产品进行了探讨。
(二) 基于理论的“模式”旅游产品类型
1. 转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 旅游者将旅游视为一种远离社会的手段。他们认为通过旅游可以释放出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压力, 从而获得一种轻松感。因此, 基于这种心理需求而创建的“转移模式”旅游产品, 具有抚慰心灵促进健康的功能, 可以将其属性归结为心理减压型。该产品可对习惯于生活快节奏的长期城市居民进行定位。
2. 娱乐模式。
在“娱乐模式”中, 旅游者认为旅游就是一个彼此之间加强互动的娱乐过程, 没有必要去考虑很多问题。因此, 基于此种心态而创建的“娱乐模式”旅游产品, 具有面向大众提供诸如茶馆闲聊之类的娱乐活动的功能。该模式中的旅游者往往并不注重旅游的文化氛围, 只要有可供娱乐的项目即可。西方学者指出, 尽管这种心态的旅游者“不够严肃”, 但却是整个旅游群体中占比最高的。对于农村来说, 广袤而朴素的自然环境, 蕴涵着无穷的乐趣, 因而能够满足此类旅游群体的“娱乐需求”。
3. 实验模式。
“实验模式”中的旅游者, 更加在乎旅游过程中的真实体验, 而且往往会把这种体验迁移到当前的生活状态中, 然后进行两相对比, 他们的内心是期望通过旅游来探寻一种更加舒适的生活方式[1]。由于这类旅游者非常重视“寻真体验”, 他们通常拥有充裕的旅游时间, 能够长久的停留在某个旅游地, 他们大多是退休职工、待业者。作为一种“社会事实”, 现代旅游总是以表演的形式来演绎地域文化, 尽管纷繁多样的表演活动能够吸引大众眼球, 但是由于这种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塑造, 因而就会使旅游地丧失其“本真性”。
4. 体验模式。
这种模式中的旅游者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能够与旅游环境相融, 从而产生“审美共鸣”。由于这种体验被认为是一种最原始的感官体验, 这类体验者也被称之为“普通旅游者”, 他们对旅游的要求不高, 完全是为了追求一种“美”的享受, 只要旅途中可以让他们发现美、体验美, 就会感到心满意足。在整个的旅游群体中, 这类体验者也不在少数, 而在“吃饭、住宿、游玩、购物”等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与自己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美, 可以说是他们内心最大的期望。但是这类人群往往是短期旅游者。
5. 存在模式。
“存在模式”可以说是在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一种延续式的“实验模式”。这种模式中的体验者对现实中的生活有一种较深的忧虑感, 也会经常对他们眼中的社会不公现象而抱怨或控诉, 在他们看来, 只有通过旅游才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堂, 当把某地视为天堂后, 他们便会在该地长久逗留, 以此来检视这种旅游地是否真正能实现自己的期望值。“实验模式”中的旅游群体经过长期的旅游体验后, 便会喜欢这种远离喧嚣的农村生活, 会产生久居于此的想法, 此时就会过度到“存在模式”。在需求层次理论中, 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的至高境界就是主动地去实现自我。从这个概念上来说, “寻真”可谓是“存在模式”中体验者追求生活的最高层次。如今, 很多城市居民出于对转移压力、释放压力的考虑, 渐渐迷恋上恬淡简朴的农村生活, 因此, 基于这种心理需求而创建的“存在模式”旅游产品必然会受到部分城市居民的青睐。
三、基于体验需求的旅游产品类型
上述五种旅游模式, 是从“旅游体验模式”理论出发而做出的分析结果, 但是却并不适用于实践, 这是因为, 这几种旅游模式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假设, 并没有考虑到地域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旅游者素养等因素。因此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 构建出以下几种产品类型。
(一) 文化休闲型
社会学曾经指出, 对于任何一个自然人来说, 生存性劳动的时间越长, 休闲娱乐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少。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充足的生存物资, 人们就会自然产生出一种休闲娱乐的需求。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这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文化休闲型旅游产品的特点表现为节奏缓慢, 活动项目安全有特色, 活动空间紧凑, 活动氛围宽松, 能够将流行的娱乐理念与农村特色融合到一起。这种产品能够充分发挥出当地农村在地域民俗、环保生态、乡野风景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在古朴简洁的自然环境中配置便于休闲的娱乐设备设施, 从而为游客提供舒心的服务[2]。另外, 这类旅游产品也更重视对演绎活动的安排, 往往会根据游客需求、地域特征、民情风俗来制作或引进演艺项目, 通过对时尚化、风俗化、品牌化演出活动的展示, 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既让游客身心得到愉悦, 又能增长文化知识, 能够满足大多数游客的心理需求, 因此这种旅游产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 田园景观型
田园景观型旅游产品, 是对“心理地图”理念和“记忆地图”理念的应用, 着眼于对区域性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构造。这可以说是面向特定人群而推出的特殊产品。国外很早就开发了该类产品, 经过长期的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一种民俗博览、农业生产、居民群落、乡野田园融于一体的构造模式, 满足了很多旅游者寻找真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以美国基因农场为例, 该农场通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展示出基因作物, 为旅游者提供了一种另类的身心体验。我国中原地区地大物博, 民俗淳朴, 并且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 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 打造一种具有特色的田园景观旅游产品。
(三) 休闲体验型
这种类型的旅游产品重点强调的是身心体验, 也就是说, 让游客产生一种感悟, 才是这类产品的主旨。因此, 在产品塑造的过程中, 应当融入一些色彩、情感、文化、结构等元素, 使游客在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感悟到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对此, 国外开辟的模型较多, 在法国有一处葡萄酒庄园, 游客不仅可以参观酒品的制造过程, 还可以在此赏酒、品酒或者自己制造葡萄酒。其实, 对于我国来说, “农家乐”也是一种类似于葡萄酒庄园的产品模式, 在“农家乐”旅游项目中, 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还可以参与到农产品的种植、采摘等活动中。岸上村是河南云台山景区的一部分, 也是我国中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家乐”旅游项目试验基地, 该村开设农家宾馆的村民在全体中的占比为95%,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农村生活体验, 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旅游产品的发展定然要向纵深推进, 并且会注重对心理认同理论的运用。
(四) 科普教育型
科普教育型旅游产品实际上是将科技因素融入到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中, 通过对相关科普知识的展示, 让游客明白某种农业活动、农村活动的来龙去脉, 懂得为什么是这样、怎样才能这样,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并能够引领其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 由于进行长期的快节奏生活, 他们必然会对这种旅游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已经有不少农村创建了农产品生态园、农产品博览园、农产品观光园, 这些项目的推出, 让游客耳目一新, 有助于提升游客的科技文化知识, 也有助于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知识, 更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农产品宣传手段。
(五) 历史遗迹型
任何一处历史古迹几乎都具有美学、文化、历史、科学以及艺术价值, 因此, 开发历史遗迹型旅游产品, 可以促使游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懂得历史演变过程、学习到一些古代的农业科技知识。对于农村来说, 民居、庭院、祠堂、街巷、生产用具、生活用具等蕴涵一定的历史元素, 也是便于开发历史遗迹型旅游产品的丰富资源。
参考文献
[1]陈佳, 张丽琼, 杨新军等.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和社区旅游效应的影响——旅游开发模式视角的案例实证[J].地理研究, 2017 (9) :1709-1724.
[2]吴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旅游文化发展的途径分析[J].农业经济, 2017 (2)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