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及评价语言的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24 共4144字

论文摘要

  教育的真谛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现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作为一名中职专业课教师,笔者常常这样问自己:

  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怎样从高耗低效、机械的课堂练习中走出来?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运用“三个巧”的教学方法,即巧设教学情境、巧选教学方法、巧用评价语言,力图通过各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把“一言堂”变成“大合唱”,实现你教我学、你问我答的教学氛围,达到“师生同行”的理想境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讲得“有劲”,学生学得“带劲”.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不但要善教,而且要善导”.好的课堂导入就像一出戏的序幕或一首乐曲的引子,能磁铁般地吸引学生,起到酝酿情绪、启迪思维、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笔者认为以下两种课堂导入的效果比较好。

  (一)用生活场景导入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作为中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情境着手,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生产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执教《基础会计》“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这一课题时,笔者运用了生活场景设疑导入法,效果非常好。这堂课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出示了一幅情景漫画,漫画上画着一大堆2011年5月份的费用账单,共5 000块钱,学生一看到这幅漫画兴致就来了,你一句我一句地把漫画上的场景描述得生动具体,顿时就把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了。接着,教师出示了第二幅漫画,这幅漫画是一个女孩子穿着一件漂亮的毛衣,定制这件毛衣要花400块钱,随后教师抛出了两个问题,问题一:说说哪一幅漫画体现的是成本,哪一幅漫画体现的是费用?问题二:成本与费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由于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因此同学们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了。

  通过引入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感觉很新鲜,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这种导入方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用悬念导入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抓住中职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一种非弄清楚不可的探究心理,从而把学生引向学习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执教《企业财务会计》流动负债中的“计时工资核算”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一上课,笔者向同学们展示了娃哈哈公司车间主任王强的工资单,工资单上显示王强2012年5月份的基本工资为2 092元,本月病假2天,事假3天,星期休假11天,出勤15天,根据王强的工龄,病假工资按基本工资的80%计算,病假事假期间未遇到节假日。工资单上显示王强本月的计时工资为1 752元,而王强对该工资持有异议,他认为可以拿到1 854元。请问到底是企业的财务算错了,还是王强自己算错了,或者他们都没算错呢?这时,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是财务算错了,有的同学说是王强算错了。正当同学们兴致高昂时,笔者在黑板上写出了答案,他们都没算错。同学们看到答案后,瞪大了眼睛,满脸疑惑,看到同学们已经完全融入在课堂探究的氛围中,笔者很自然地导入了本堂课的课题--“计时工资的计算”.

  二、巧选教学方法--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中职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时期,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点和课堂的类型,巧用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兴趣来了,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也自然就消失了。

  例如,在中职财经专业的《点钞》技能课新课教学中,笔者运用了模拟观察和找错引正训练法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从“接受型”学习向“发现型”学习转变,主要分以下四步完成:

  第一步,在课前把扇面式点钞法的规范分解动作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

  第二步,上课时教师边讲操作要领,边用多媒体循环播放各步骤的操作过程。让技能薄弱的学生重拾信心,继续训练。

  第三步,教师深入各组,进行手把手指导,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第四步,教师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由不同学习水平和性格互补的同学组成。在训练时,先由技能小组长观察组内同学点钞操作过程,然后各组派代表汇报该组点钞操作上存在的错误和更正措施。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找错-引正-总结”的合作学习过程,不仅提高了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促进了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这种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

  又如,在执教《基础会计》“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这一课时,笔者运用了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效果非常好。一上课,笔者就引入了两幅贴近生活的漫画,在漫画的分析、讨论中引出了成本和费用的含义与特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第一环节的情景导入很成功。课堂的第二环节是任务展示,分成两个小任务。任务一--填,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要求在十五分钟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五张记帐凭证的填制。任务二--算。学生根据编制完成的记帐凭证,在十分钟内计算出11月份旺旺公司生产旺旺雪饼的生产成本和发生的生产费用。

  在本堂课中通过情境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心,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情景中分析问题,思索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互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空间。

  三、巧用评价语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中职教师每天面对的大都是缺乏自信,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学生,巧用个性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塑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要有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鼓励。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课堂上,笔者一直非常注意因材施教地使用评价性语言,在评价学生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加以鼓励,要鼓励得准确,鼓励得有层次,夸到点子上,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起到课堂评价的作用,才能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例如,在执教《原始凭证的填制》时,有些男生非常粗心,凭证填得很不规范,字迹又潦草,这时笔者是这样评价的:“你是作业做得最快的一个,这说明你的反应很快,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强,老师很高兴。但是,如果你能放慢一点速度,把字写更规范一点,账做更仔细一点,那么我想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财会工作者。”又如,在点钞训练课中,随着训练的深入,学生间的点钞水平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这时笔者会这样鼓励点钞技能差的学生:“千万别放弃,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相信只要你能刻苦训练一定能练出更好的成绩,希望你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开朗了,遇到挫折时不会轻易退缩了,看着他们的进步,笔者心里由衷地高兴,这就是讲究语言艺术带来的丰硕成果。巧用评价性语言,既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塑他们的学习信心,又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要多元化,让学生能感受到真诚的评价。

  美国着名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只有遵循这一理论,教师才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学生,才会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

  比如,笔者在执教“四指拨动点钞法”时,采用了分组合作训练法,前后四位同学为一个技能小组,每组一位同学先点,其他三位同学观察其点钞动作是否正确,若某个操作要领不正确,则一起讨论,帮助其改正。同时每组的技能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互相讨论、评价的情况,然后由技能小组长说说本组成员在练习过程中,练得好的地方有哪些?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接下来,根据生生间的互评和小组合作训练情况,笔者是这样进行点评的:“同学们,四指拨动点钞法是入门比较难的一种点钞方法,但是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老师很惊讶,因为你们接受能力很强,学得很快,虽然有的同学点钞动作还不够规范,有的同学清点的动作还很慢,但从你们的学习过程来看,你们都学得很认真,很开心。只要你们能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竞争、课后刻苦训练,老师相信你们会越练越幸福。你们有信心吗?”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们以响亮的“有”来回答,这是师生之间通过评价的手段在真诚的对话,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

  教育专家叶澜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活力。”让课堂“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笔者根据中职生的兴趣爱好和中职专业课的特点,通过巧设教学情境、巧选教学方法、巧用评价语言,让全体学生“活”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致、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课堂不但有气氛,而且有效果,使学生不但真正“动”起来,而且在“动”中有更多收获。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就无事可做了,相反,教师要完成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的“动”,形成更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让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与智慧成长的一片沃土。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朱建国,张怡.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钟启泉.研究性学习案例解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