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禹治斌.
发布于:2018-12-01 共6196字

  摘要: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显赫战绩, 是我国技能人才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这无疑将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分析梳理世界技能大赛的主要特点, 从中提炼出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教育在改善技能型人才社会形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对接国际技能人才标准、有效培养职业精神和发挥职教自身造血功能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赛项;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Influence of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on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YU Zhi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eijing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Abstract:

  China'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ar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hina's skilled talents going to the world, which will undoubtedly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and extracts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it, which improves the social image of skilled talents in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enhances the global vis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ects international skill talent standards, effectively cultivates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hematopoietic fun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item; talent training;

  0 引言

  2017年末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大赛中共获得了15个金牌、7个银牌、8个铜牌和12个优胜奖, 成绩位列68个参赛成员之首。其中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荣获全场最高分的“阿尔伯特·维达尔”大奖, 创造了中国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上海市还成功获得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承办权。我国技能领域的一系列喜讯, 引发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广泛关注和对技能型群体的强烈兴趣。有人说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得益于政府行为的影响, 其参赛选手几乎参照了奥运会的选拔和训练模式, 但世界技能大赛为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接轨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世赛所体现的技能标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 无疑将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世界技能大赛的主要特点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 (Skill Olympics, 以下简称世赛) , 每2年举办1届, 是对参赛成员国或地区技能与职业培训成果的检验。世赛“以技能的比拼、展示、传播为核心, 以鼓励青年技术工人成长为己任, 世界技能大赛从诞生之日起, 就与社会生产具有紧密的联系, 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顺应了历史的潮流。[1]1”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 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世赛作为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技能赛事,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1 国际职业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世界技能组织 (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 为世赛的组织机构, 该组织成立于1950年, 成员包括德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韩国等世界各职教强国在内的77个国家或地区, 代表着国际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水平。世赛制定了明确的技术标准“技能标准规范”[2]75, 指导其组织内各成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也为竞赛项目设计开发及制定评分标准提供依据。为保证赛项内容与时俱进反映业界的最高水平, 代表国际重点发展领域及行业应用技术前沿科技, 组织者规定了“每届比赛赛项要保持25%的技术变动”[3]32, 其“技能标准规范”成为国际职业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1.2 注重专业团队建设

  为保证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技能组织定期召开成员会议讨论赛事, 结合行业发展调整赛事有关技术说明、技术标准规范、评测策略和竞赛细则等内容, 设置了质量保证与控制、回顾工作环节, 为下一轮世赛准备、实施、回顾总结进行工作安排。为确保赛事组织的专业化水准, 提升赛事专家团队的能力, 经世赛组委会批准, 英国实施了赛事专业认可计划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Programme, PRP) 即为世界技能专业认证, 面向全体世赛专家和备赛教练开展培训, “旨在为世界技能大赛专家们的专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1]1。保证专家团队获得“持续性专业知识发展”[2]77, 号召有关赛事的首席专家、副首席专家、裁判长等专家团队成员“应积极参与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 以确保评估循环的实施”[2]77。通过专业认证者可参与赛事裁判和选手训练等工作, 高品质的专业实践体验活动, 为各成员国和地区专家、教练提供专业学习, 推动专业团队技能和相关能力的提升。

  1.3 彰显世界技能领域价值取向

  世赛赛项设置对接技术工种, 组织者引入众多世界知名企业赞助竞赛, 提供最先进的竞赛设备, 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一致。“世界技能大赛允许将金牌授予未完成比赛作品的选手”[3]33相较于产品质量与生产速度, 世赛更看重产品的高质量。如数控铣项目, 要求制作精密零件的加工精度IT7级, 公差精度要不超0.02 mm, 远高于一般企业常规要求。世赛评测策略中还强调项目的质量和差异化, 强化产品精度、工艺规范、安全环保意识及创新性, 反映了社会生产中产品质量起最终决定作用, 体现了世界技能领域对于生产、服务高品质的要求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价值追求。

  1.4 反映技能型人才规格变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综合等趋势日益明显, 带动了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世赛针对现代企业对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 赛项设计体现了从传统技能向现代技能、从单一技能向多元化技能转变趋势, 体现实际生活或工作场景中, 作为职业人所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餐厅服务项目为例, 个人比赛持续4天, 内容涵盖岗位涉及的宴会服务、酒吧服务、咖啡制作、休闲服务等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多个环节, 如宴会服务模块包括头盘服务、甜点和酒水服务, 考察内容涉及广泛的餐饮知识、材料消耗、环保操作规范及环境清理等内容, 同时要求选手能辨别葡萄酒及烈性酒的品种、主要成分及产地, 掌握服务规则, 有良好的行为举止, 与顾客用英语沟通互动等职业岗位全方位能力。与国内高职相关赛事比较, 世赛对于选手的专业知识、工作强度、综合操作技能的要求更接近实际岗位;同时更加注重考察人才专业素养, 通过选手完成工件情况, 判断选手是否具备了良好工作组织能力, 通过专家提问的反应及回答, 判断选手与客户、主管领导的沟通与互动等高层次技能。世赛技术难度和广度超过传统青年技能人才水平, 体现产业人才规格趋于立体化需求的变化。

  2 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影响

  世赛为世界较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竞赛, 代表了世界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相比世赛而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制度设计与创新, 已成功举办了11届, 并形成了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竞赛体系。对全国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调研显示:学习借鉴世赛赛项的开发理念、技能标准, 洞察世界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技能大赛举办水平, 加速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使技能型人才培养尽快与国际接轨。

  2.1 改善技能型人才社会形象

  我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偏见根深蒂固, 重学历、轻能力, 重学科型人才培养、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近几年北京市职业教育始终受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困扰, 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而技能大赛为更多职业教育优秀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 成为职业学校学生改变命运的渠道。对全国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的用人单位调查显示:获奖选手具备基本技能扎实、心理素质好、责任心强及善于与人合作等特质, 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我国在第44届世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国内产生巨大反响, 媒体对世赛进行大量报道宣传, 国家对参赛团队实施直接落户政策、晋升职业资格、授予荣誉称号及给予优厚的物质奖励。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明确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 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凸显了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前所未有的重视。世赛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技能型人才将不再只是传统平凡岗位的普通劳动者, 走进职业院校学好技能也能够成功、成才, 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争光。世赛改善了技能型人才社会形象, 营造了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有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2 增强职业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全球化的人才竞争趋势, 推动了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我们应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以世赛为契机, 通过参与和举办世界技术技能大赛及国际特色论坛、职业教育交流周等同期活动, 打造高级别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 使国内院校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国外职业教育资源, 提高对国外优质职教资源引进和合作的精准度, 避免学校盲目跟风。通过技能领域专业技术交流、职教文化融合, 借助职业教育独特的专业优势, 多渠道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 积极参加职业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增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据光明日报报道:“截至2016年底,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 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 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职业教育应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从而助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现, 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 对接国际技能人才标准

  世赛赛项对接岗位要求设计, 如44届世赛赛项工业机械调试, 任务来自企业实际生产, 要求选手掌握焊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装配调试, 实现脚踏式净水器的制作。项目内容代表了该职业国际水平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最佳实践方法”, 代表了全球范围内对本岗位工作的理解, 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世界技术标准。比赛对选手专业知识理解的评估是根据工作表现进行的, 项目评估标准包括:工作组织和管理 (5分) , 规划和设计 (5分) , 交际和人际技能 (10分) , 解决问题、创新和创造力 (10分) , 安装 (30分) , 测试、报告和调试 (20分) , 维护、探测错误和维修 (20分) 等7方面, 涵盖了任务实施全过程评价。世赛评分分为主观、客观2方面, 其主观分制按:未作尝试 (0分) 、低于行业标准 (1~4分) 、等于或高于行业标准 (5~8分) 、优秀 (9~10分) , 分制标准充分体现了竞赛的高难度。赛项技术综合性和难度已超出我国高职院校相关教学目标。相对而言我国职业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概念, 强调学科体系完整型, 与世赛对接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技能人才标准有较大差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现代世界的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跨文化能力”, 强调“职业教育要促进国际理解和包容,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的公民”。世赛体现了国际职业资格标准, 研究世赛项目 (职业) 国际性实践方法与惯例, 包括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解力、特定技能, 掌握“国际范围内的最佳技术、职业实践方法与惯例”[2]76, 应倡导各职业院校在课程开发中引入世赛的理念和思想, 将世赛“技能标准规范”科学融入课程, 教学中突出设计技能、制造技能、交流技能、市场营销技能等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实现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使学生具有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能力, 提高创新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专业人才, 涵盖“外语能力、国际专业能力、跨文化能力为主要内涵的国际能力”[4], 将培养国际能力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面提升我国高技能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2.4 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

  “中国制造”曾饱受诟病, “廉价低质”几乎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 产品设计的附加值低、产品质量和服务差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相较质量与速度, 世赛更看重产品精度、工艺规范、安全及环保意识, 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 技能领域的价值取向, 恰好契合了我国倡导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需要长期细心培养, 而教育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首先, 应树立和培养规则意识, 在教学管理各环节强化规则执行和反馈, 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其次, 以项目、任务为载体, 在“教、学、做”全过程中渗透“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精神;第三, 评价侧重产品精度、工艺规范、环境管理和创新性, 再满足速度要求, 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 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技能标准植根于学生的行动, 长期形成条件反射的本能和自觉行为, 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蜕变。

  2.5 发挥职教自身造血功能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换代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层次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而我国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也迫切需要尽快打通中、高、本学历提升的发展通道, 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世赛“技能标准规范”从其任务实施的专业性、技术性、规范性、创新性都反映了世界技能型人才的高层次发展趋势。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先后发展了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我国高职发展受政策限制, 目前以3年制 (专科) 层次为主体, 学生在校期间 (2.5年+0.5年) , 很难实施系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 制约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部分省市探索通过本科院校转办、与本科院校联办或高职 (专科) 试办等形式实现高职 (本科) 教育, 希望采取变通的方式, 实现举办高职 (本科) 层次教育目标。虽然从形式上打通了高职 (本科) 的培养通道, 但由于普通本科缺乏职教条件和经验积累, 同时受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学术型高校评价体制束缚或学历层次政策限制等因素困扰, 制约了培养规模和实施效果。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鲜明, 经过多年探索“拥有成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拥有与各省地方产业发展契合度极高的专业群, 具备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养成了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组织实施经验。[5]”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已具备举办本科专业的能力。应适时从政策层面上允许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选取优势专业实施本科试点, 激发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增强职教自身造血功能, 在职教系统内真正打通技能型人才的上升空间,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 保持职业教育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3 结语

  世赛的优异成绩, 是我国技能人才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给职业教育师生带来巨大鼓舞。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与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本质提升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需要积累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技术进步和生产自动化将逐步代替低端劳动力岗位, 高端制造业岗位需要更多专业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而据我国人社部统计: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 但仅占就业人数总量的21.3%, 而高技能人才仅占6.2%, 预计到2020年, 中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人, 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人才缺口巨大, 所以说我国离技能强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 通过世赛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进行对话、对接, 与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和发展成果, 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便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 促进内涵发展, 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关于世界技能大赛发展史[EB/OL]. (2018-02-28) [2018-05-04]. http://www.worldskillschina. cn/.
  [2]陈晓曦, 袁名伟.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文件、评测策略及规则变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5 (7) :75-79.
  [3]刘东菊.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 (5) :32-33.
  [4]刘立新.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N].中国教育报, 2016-06-28 (5) .
  [5]周兴中.打通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通道[N].光明日报, 2018-03-22 (14) .

原文出处:禹治斌.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60-6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