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的体制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时间:2017-04-13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本文字数:9299字
  结 语
  
  教师赴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校企合作、密切与企业联系的具体体现。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是教师赴企业实践和建设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的重要保障,是职业院校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保证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组织实施和管理1制度的内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政策分析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对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内容相对全面一是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目标具有多元性,如对教师、学生、校企合作、课程与教学改革、服务社会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规范;二是对象相对全面,囊括了实施主体的大致任务和实施对象的主要遴选范围;三是措施相对全面,从遴选、组织管理、条件保障、考核奖惩等方面给予了规范。
  
  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体现了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从内在价值看,对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培养和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价值;从外在价值看,对于提升企业知名度、吸引广阔优秀职业教育教师的智慧和技术支持,以及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制定过程的合理性尚待完善一方面,决策主体构成尚不完备,忽略了企业主体的参与和教师主体应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议案公议、议案裁定被忽视,使职业院校制定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在质量方面大打折扣。
  
  四、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制度体系、配套制度不健全首先,制度的制定主体尤其是企业主体不够健全,企业层面关于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相应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严重缺位;其次,职业院校的教师聘用制度、薪酬制度、教师企业实践法律法规、激励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和经费制度等配套制度不健全,导致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步履维艰,从制度规定到执行都达不到理想状态。
  
  五、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内容尚待完善首先,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目标缺乏特色,目标设定与考核相脱离,缺乏周密性和严谨性,使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目标不明确,考核缺乏针对性,导致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时效性不强。
  
  其次,在对实施对象进行规范时,存在实施主体分工不明确、实施对象表述不严谨的情况,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组织涣散、责任不明,这种不严谨的表述降低了方案的可操作性,给制度执行带来阻碍。
  
  第三,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措施规定的遴选制度中,没有对企业做出合理的遴选标准,企业遴选制度缺位的现象,对于制度的整体执行、教师的企业实践收获、企业的管理、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都带来了阻碍。在组织管理制度中呈现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间和内容缺乏连续性的问题,以至于浪费了教师的宝贵时间,没有达到教师企业实践的初衷。
  
  第四,在考核奖惩制度中,从评价主体方面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反馈有所缺失;在考核方式上,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主要以提交总结等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科学、合理地过程性评价;从考核体系层面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考核奖惩体系尚未建立,执行随意性较大,也是教师企业实践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公平、不公正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的奖励局限于比较少的金钱奖励、职称评审和评优时具有优先权等方式。这种相对单一的奖励方式,对于教师赴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满足教师不同的奖励需求是很不利的。
  
  第五,在条件保障方面,主要体现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经费比较缺乏,教师赴企业实践的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
  
  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三位一体”构建政府主导、院校为主、行业企业协作的有效推行机制。另外,还要加强职教教师资格制度、聘用制度、薪酬制度、激励制度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法律法规等配套制度的建设。
  
  七、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内容首先,在目标层面的建议。要突出目标特色与考核标准相对接,把目标用量化的数据加以说明便于对个人和系部进行考核以及对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整体评估,对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对象方面的建议。明确各实施主体分工,规范对象表述,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并让学校内各个部门和教师明确教师赴企业实践的重要意义与教师个人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校的兴衰密切相关。
  
  第三,措施方面的建议。遴选制度方面,加强企业遴选制度的建设;组织管理方面,增强实践时间和内容的连贯性;考核奖惩制度方面,注重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建立申诉制度完善奖励制度,丰富奖励形式。健全条件保障制度方面,一是设立专项经费,二是将保障教师人身安全纳入制度体系。
  
  由于地域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本研究的材料搜集和调研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利用以后的时间继续深入研究。真心希望所提供的基础性材料,能为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制定和修改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褚宏宇。教育政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胡惠闵,王建军。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新教材: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芮明杰。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单中惠。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8]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师发展之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孙绵涛。教育政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
  
  [10]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1]徐涵。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反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2]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3]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5]黄忠敬。教育政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二)学位论文类

        [1]陈晔。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陈锐。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管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高焕家。中等职业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高军。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5]韩向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
  
  [6]蒋春洋。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裘燕南。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6.
  
  [8]邱玲。“订单式”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9]王慧慧。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10]王玮。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D].武汉理工大学,2002.
  
  [11]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徐丽华。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
  
  [13]张琰。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研究[D].湖北农业大学,2012.
  
  (三)学术期刊类

        [1]陈彩燕。现代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导刊,2001(15)。
  
  [2]陈玉良。下厂实习一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职教论坛,2006(6)。
  
  [3]崔万田,周晔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探析[J].教学与研究,2006,(8)。
  
  [4]傅新民,袁玉娟。校外体验性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2(4)。
  
  [5]高瑛。世界各国及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情况简述[J].职教通讯,2003(8)。
  
  [6]高源。高职教师企业锻炼机制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3)。
  
  [7]甘秋林。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教育·教研,2008(03)。
  
  [8]宫雪。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模式述评及其启示[J].职教通讯,2006(8)。
  
  [9]韩海燕,王靖会。中外职教师资培养途径的比较及其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6(5)。
  
  [10]韩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04)。
  
  [11]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12]胡业化,卢建平。中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机制的分析与完善[J].职教论坛,2013(28)。
  
  [13]贾小琴,周研。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8)。
  
  [14]季敏。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国别比较与启示[J].职教通讯,2014(26)。
  
  [15]郡碧鹏。工科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16]李素芳。现场教学模式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7(4)。
  
  [17]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18]刘晓。关于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几点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4(12)。
  
  [19]刘向信,张雪茹。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山东教育科研,2001(5)。
  
  [20]吕国富,龙洋。对我国见习教师制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1)。
  
  [21]马茹君。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22]宋洪霞。英国职教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6(11)。
  
  [23]藤松艳。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问题研究[J].世纪桥,2008(01)。
  
  [24]涂三广。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4(27)。
  
  [25]王策。从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看我国职业教育的不足[J].职业教育,2007(6)。
  
  [26]王梅英,豆秀梅。新形势下中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科技资讯,2006(35)。
  
  [27]王启龙。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困难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9,(13)。
  
  [28]王启龙。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进修难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0-10-21(4)。
  
  [29]吴自力。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6)。
  
  [30]徐国庆。上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7(4)。
  
  [31]徐涵。从制度层面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21)。
  
  [32]徐涵,宋士杰。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10(34)。
  
  [33]徐朔。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历史和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2004(5)。
  
  [34]许黎英。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4)。
  
  [35]许琰。浅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J].江南论坛,2007(11)。
  
  [36]王玲。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探讨[J].价值工程,2010,(34)。
  
  [37]于海峰,董晓冰。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8]余小红。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39]余云翼。依托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的探索和实践[J].福建水产,2007(3)。
  
  [40]颜炼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4(15)。
  
  [41]杨虹。高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
  
  [42]张彪。浅谈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企业实践问题-参加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企业实践”问题[J].职业教育,2010(01)。
  
  [43]张淼。韩国教师教育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5(01)。
  
  [44]张学兵。政、校、企共同破解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面临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1(12)。
  
  [45]张航东。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职教育精品课程[J].教育与职业,2007(29)。
  
  [46]张辉,吴万敏。高职教育产学结合长效机制伦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47]张淑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的分析研究[J].希望月报,2007(6)。
  
  [48]曾颖委。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必要性[J].交通职业教育,2014(03)。
  
  [49]周长富,赵斌涛。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6(2)。
  
  [50]周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51]周亚夫,许辰雨。高职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重要性[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52]周有源。关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去企业实践进修实效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53]朱文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l)。
  
  [54]赵锋,计琳。进得课堂下得厂房[J].上海教育,2007(14)。
  
  (四)政策文件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北京:国发[2002]16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北京:国发[2005]35 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北京:教职成[2006]11 号。
  
  [4]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Z].2005-11-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通知(中发[2010]12 号)[Z].2010-7-8.
  
  [6]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教发[2014]6 号)[Z].2014-6-16.
  
  [7]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Z].2014-5-2.
  
  (五)电子文献类

        [1]TD Aeorporate eommunieations. Qualifying to Teaeher: Professional Standers forQualified Teaeher Statusand Requirements for Initial Teaeher Training[DB/OL].Trai-ningand Development Ageney for Sehools,httP://www.tda.gov.ukjteachers/Professio-nalstandards.asPx,2008 一 11 一 28.
  
  二、外文参考文献

        [1]Dagmar Kraemer. The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n Germany.Arlington:Social Education,1993.
  
  [2]Harry K Wong. Induction Programs That Keep New Teachers Teaching and ImprovingReston:NASSP Bulletin,2004.
  
  [3]Joetta L Sack. Commission Urges Comprehensive Induction Programs forTeachers. Bethesda:Education Week,2005.
  
  [4]Siegfried Hanhart&Sandra Bossio (1998)。Costs and benefits of dual apprenticeship:
  
  Lessons from the Swiss system. 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致谢
  
  自幼喜欢文学,喜欢散文那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张弛有度,喜欢欣赏美的事物、亲近善良的人、阅读有感情的文字。
  
  以前看硕、博论文总是喜欢看致谢部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想更亲近的了解作者,走近其学术的创作历程,更想看看作者们这三年来的感悟、体会和收获。很多时候,都被作者的创作历程、师生情谊,感动的热泪盈眶,那时读的是别人,激励的自己,而如今真的到了要告别自己的研究生时代了……回想考研之路,首先,要感谢在我考研过程中给予我莫大鼓励的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彤君老师、母校学生工作处公寓管理科科长王铁会老师,以及当时陪伴我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刘亚洲、李阳、徐杉,是你们的鼓励和陪伴,助力我成功地考取研究生。
  
  2013 年,报考沈师大源于对职教导师的热爱、职业教育的特有情怀、沈阳优越的地理位置。还记得复试时,一个人背着书包踏上沈阳的列车,虽然是初试第一名,但是由于跨专业,对职教的知识并没有系统的掌握,心理还是没有底气的,我不知道沈阳这座陌生的城市,可否接纳我?不知道沈师大陌生的师生是否友好?不知道迎接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一切的未知,让我茫然,也让我憧憬。
  
  初到沈师大,我迎来了好友瑶瑶姐的热情接待,她带我了解了学校的主要教学楼和生活区,并热心地帮我办理了入住手续,一颗紧张的心,在看到瑶瑶姐真诚微笑的那一刻,瞬间变得安稳、温暖起来。
  
  在沈师复试一同居住的还有报考文学院的仲芳、法学院的林春燕,对于独自出行的三个人,遇到一起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我们相谈甚欢,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一起分享理想,一起面对复试的紧张,一起分享考试的技巧。值得庆贺的是我们三个人都顺利考上了,遇到了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一起奋斗,是我前进路上的一大幸运,至今我们都是很要好的朋友,感谢与你们相遇。
  
  感谢导师董新伟研究员,董老师身为辽宁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长,公务很繁忙,但是对待学生很耐心,很负责。在董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父亲般的慈爱,师长的威严,卓越的领导能力,精湛的学术造诣。还记得第一次去拜见老师时,董老师热情地为我开门,还亲自为我我倒了热水,耐心地询问我的情况,让我感觉特别亲切和感动。每当遇到问题时,董老师无论多忙都抽出时间为我耐心地解答、指导。在请教问题时,有幸目睹了董老师工作时的情景,那种从容、高瞻远瞩、全面妥善的思维方式,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在董老师的身上我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董老师让我参加了辽宁省高教年会,使我在聆听各方大家的思想和学术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跨界思维能力。董老师是我工作和学习上的榜样,有幸成为董老师的学生,我很自豪!
  
  感谢导师徐涵教授,徐老师是对我的学术和做人有很大影响的老师。她对待学术的严谨,对待生活的宽容、对待学生的无私、对于工作的负责、对于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无不深深地感染了我。感谢徐老师接纳了初来一无所知的我、如婴幼儿一般的我,是徐老师引领我走近职业教育研究的领域。还记得您对我每一次文章的认真修改和批注,精细到一个标点符号;还记得您一次次宽容我无知、浅显的提问,并耐心地为我解答;还记得骨折入院,您一次次深切地关怀,给我温暖,亲自开车送我回住处,和我母亲热情相拥;记得您对于名利淡泊的豁然态度;记得您经常为了学术研究从清晨忙到深夜才离开办公室;耳濡目染您的高尚情怀、善良心灵、对待学生的公正无私,您是我在学术和做人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使我学术得以长进的同时,变得更加有正义感,更会体谅他人,作为徐老师的学生我很幸福!
  
  感谢韩玉教授,韩老师是一位追求卓越、努力拼搏、严谨治学、对于学术有着高深见解的老师,也是对我鼓励最大的一位老师。我与韩老师很有缘分,同是学习日本语的我们,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上很谈得来。还记得,初学职业教育时自卑的心态,怎么努力却成效不佳,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是您一次次地鼓励我:要坚持,跨专业学习会有一些吃力,不要总看自己的劣势,要看自己的优势;还记得我一次次拿着自己还未理清思路、不成形的文章,向您请教,您无论多繁忙,都耐心地为我指导;记得一次次与您讨论日本职业教育与语言翻译的精髓,每每都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蒋春洋副教授,蒋老师是一位博学、多才、善良的知识女性,学术能力和行政能力都很强,是我学习上的指导者,生活中的好朋友。睿智的蒋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学术方法上的指导,还记得预开题时,我对题目的把控不是很到位,蒋老师当即借给我她所阅读过的相关书籍帮助我理清思路;每次学术讨论中也都能直指要害,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毕业论文创作的思路,也正是源于蒋老师当时地提点。在生活工作中,每当我遇到事情不知如何处理,蒋老师都会热心相助、帮我分析,在我人生很多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是蒋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顺利、美好。
  
  感谢高军副教授,高老师是一位风趣幽默、知书达理、做事严谨、学术高超的老师。记得在高老师的课上,经常充满了欢声笑语,高老师具有很强的批判思维能力,为我们的学术思维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在高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开始学着逆向思考问题。高老师的电脑技术高超,经常为我们分享一些有用、有趣的小软件,让我们受益匪浅。
  
  感谢张淼老师,张老师是一位温柔、典雅、善解人意、有着扎实理论研究功底和高超学术造诣的美女老师。上您的课没有压力,总是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喜欢与您谈心,很舒畅,您的身上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和少女的明媚。
  
  感谢孙绵涛教授为我论文所提供的建议,感谢朴雪涛院长、王凤玉副院长、李明嬛老师、张燕老师对我生活的关心。感谢德商文化公司左雅老师专门为我做的一系列户内、户外拓展活动,对我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
  
  感谢师兄师姐一路上的帮助和关心,尤其是周乐瑞师兄,每当我遇到一些问题,师兄总是毫不保留地为我解答,可以说,起初学习时师兄担当了我小老师的角色,我论文写作的一些基础规范几乎都是从师兄那里学到的,为我后来的研究之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感谢张瑶师姐、齐红阳师姐、陈晓欢师姐、刘金悦师姐对我生活上的关心;感谢王冬梅学姐、从圆圆学姐、李云飞师兄、李贺伟师兄、宋世杰师兄在我毕业论文搜集材料阶段,为我提供的帮助。
  
  感谢同窗小伙伴们地陪伴,热心的婷婷、知心的虹姐、暖心的哲哲、聪慧的静静、时尚的小可、优秀的丹丹,是你们的陪伴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多姿多彩。
  
  感谢师妹师弟们地支持,师妹红杰、修哲、点点、师缘、杜金、经腾、晓燕、维思,师弟明哲、詹慧有你们的陪伴为我带来了更多的快乐。感谢好友教育法学专业张雯雯、课程教学论专业常乐、教育史专业丁琳琳带给我很大的精神鼓励,尤其是在我骨折入院期间给予了我很大的照顾和关怀。感谢单位室友栾晓溪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学业上的帮助,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在此也非常感谢晓溪母亲大人对我论文上的指导并为我查询资料。感谢日本小伙伴上山爱、李亚在我撰写日本职业教育小论文时期,在日文资料搜集方面为我提供的帮助。
  
  感谢实习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任庆国副校长、高云处长对我的接纳和历练,感谢该学院高睿处长、潘敏处长、陈冬雪老师、郭巨宝老师、岳老师、邵长静老师接受我的访谈并提出宝贵建议;感谢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潘玉坤副院长、校企合作处王振军处长、信电系张艳凤老师、农业经济管理系王苍林老师接受我的访谈,感谢齐红阳学姐的热情接待。感谢辽宁职业学院苏允平院长、刘士新处长、黄文峰处长、黄艳清老师、园艺专业周老师、生物技术专业王老师、汽车工程学院李老师,接受我的访谈,为我论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感谢鞍山技师学院邹丽杰老师、李老师,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王院长、孙处长,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王老师,徐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魏老师,广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谢老师给予我访谈的配合。感谢辽宁移动公司、辽宁联通公司、辽宁民生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大连发现王国、**会计师事务所、辽宁三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合利专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人资部的领导接受我的访谈,吐露企业的诉求,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建议。感谢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鲍伟江主任、秦志朋老师、通辽实验中学杨森林老师给予我生活上的关心和论文上的帮助;感谢张泽雨律师为我论文法律相关部分提供的咨询建议。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你们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你们的支持和爱是我前进的动力,你们的善良、朴实、勤俭、孝顺令我感动和骄傲。不想看你们再劳累,不愿看见你们两鬓的白发,让我用今后的行动来践行你们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行,为社会做贡献!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