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大学摄影选修课教学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来源: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韩露枫
发布于:2016-05-04 共3594字
摘要

  摄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为人类传达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生活美感的科学。高职院校开设摄影选修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系统、基本的理论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及摄影技巧,有效捕捉生活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相应岗位打下扎实基础。课程教学实效应该定位为: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摄影发展历史,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和技巧,熟悉数字照相机结构、使用、性能和维护方式。学会景深控制、曝光控制、布光方法、用光方法、摄影构图和风光、人像、体育、新闻、花卉、广告等一系列的专题摄影。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摄影教学质量不如人意,教学目的并未达成。这就需要综合分析摄影选修课目前在我国高职高专领域的教学现状,并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 一) 教学方式和观念落后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在课上以个人为中心,将与摄影相关的理论知识与艺术精神通过自己的言语与肢体向学生进行传授,学生学习被动,缺乏主动性,教学效果差。其次,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仍然采用传统观念,摄影选修课教学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性人才,而非只懂技术的单一性人才,但教师在教学中一般忽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只重视摄影技术的培训与养成。

  ( 二) 教学资源匮乏

  摄影学习相比普通课程对教学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摄影机、相机等专业器材,学生如果要想获得知识和技术,也必须对这些设备有一定了解和使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有器材,因此只能互相之间借阅。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影响摄影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只能学习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几乎为零。

  ( 三) 总课时偏少

  由于所属选修课,高职院校开设的摄影课课时较少,一般总共为 24 至 48 课时不等,其中的 20 -30个课时以理论讲解为主,而 10 -15 个课时为摄影实践操作。教学课时较小,无疑造成讲授内容的片面、不完整,或者知识讲解停留于表面,学生未真正掌握摄影真正的精髓。

  ( 四) 实践教学偏少

  高职院校办学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性实践型人才,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践行者,而这一宗旨在摄影选修课教学中未得到良好体现[1]。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教学多在室内进行,由于缺少教学资源,因此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较多,课程教师只是偶尔组织开展室外摄影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在学生实践能力培训上效果较差。

  ( 五) 学生积极性差

  由于摄影课程被定义为选修课,因此很多学生都抱着混学分的态度来学习,课程学习上缺乏动力和兴趣,积极性较差。另外,很多学生本身对选修课不重视,在进行课程选择时就很随意,真正开始上课时发现对摄影课程没有兴趣,从而失去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差。

  二、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教学改革研究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教学需要进行一定改革,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专业性摄影人才。

  ( 一) 改革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传统摄影选修课教学缺乏新意,模块化教学缺乏创新,能够培养某个方面的人才,但是不能培养全面高素质摄影人才,因此新时期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教学水平,首先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为摄影教学改革打下基础[2]。

  第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课前设定教学主题与目标。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课堂,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新时期高职院校应从时代需求层面出发,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开展讲座,帮助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理念。同时,摄影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要求设定教学主题,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主题难度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基本技术。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传统摄影选修课教学多在室内进行,枯燥乏味,教与学效果都比较差。新时期社会氛围活跃,因此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将摄影选修课带到社会市场中,参与市场竞争,将摄影课程与市场接轨,将学生作品变为商品[3]。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摄影工作室教学,此教学模式将摄影课程教师和学生看作一个整体,组成一个摄影工作室的全体人员,面向市场开放,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环境中更容易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提升个人素质。

  第三,互动式教学。传统摄影选修课教学多为单向教学,教师主动授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新时期要彻底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要逐渐向课堂主体转变,同时多与教师交流,提升学习效率效果[4]。

  这种转变需要教师通过努力来完成,教师可以组织课堂活动,比如学生摄影作品展示,优秀作品评选、优秀作品赏析等活动。

  ( 二) 加强实践培训,改革实践方式

  传统摄影选修课重视理论教学,在课上进行大量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脱离,导致学生只懂理论而不懂实践,而摄影又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技术,脱离了实践就不能称之为摄影,因此为了培养摄影人才,必须改革传统教学,加强实践训练。

  第一,重视课堂实践。传统摄影选修课实践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为数不多的摄影训练,选点多为长期以来的固定地点,缺乏新意,学生也缺乏兴趣,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先从课堂实践做起,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课堂实践方式有多种,为了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如下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实施。

  前期,提醒学生下节课进行某项课堂活动,要求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并且说明表现良好将有一定奖励,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种活动要经常举行,不管规模大小,都要在一堂课内完成,防止拖延而使活动失去意义。中期,学生已经形成一种惯性,习惯了这种课堂实践方式,此时教师可以停止提醒学生课堂活动,而是采取课堂即时抽取的方式,要求学生即兴发挥,当然这种即兴发挥内容与主题就多为理论知识的表达与讲述,或对某项技术进行分析或对某些精品进行赏析。后期,课堂突击。课堂实践后期需要加大实践难度,锻炼学生随机应变能力,此时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简单作品拍摄或者给出项目要求让学生对整个项目的进行做一个概要性的安排与讲述。通过课堂实践能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打下基础,做好前期准备[5]。

  第二,创新社会实践。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培养能够应用于社会的摄影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与社会接轨,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社会状况,明确社会需求,使得教与学更有针对性和效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基地,要担负起为社会发展提供资源的责任。新时期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最好的社会实践方式便是摄影工作室。如前所述摄影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与社会接轨的渠道,学生在一个具有经营类性质的开放空间进行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通过市场还能检验个人学习效果,更加客观严谨。同时,高职院校要合理使用企业资源,多与校外企业进行互动。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摄影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将学生推荐到与摄影相关的企业进行单位实习,提升个人实践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 三) 引进摄影新技术的教学课程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摄影相关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样,在这个数字摄影时代,新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第一,重视计算机后期处理技术教学[6]。在数字摄影时代,三分靠拍摄,七分靠制作,几乎所有摄影作品都要经过计算机后期制作,体现出计算机后期处理制作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其他设备与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新时期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设备已经普遍应用于学校课堂教学,高职院校摄影教学也要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真实、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摄影选修课程本身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它随着摄影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革、深化,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

  而高职院校也必须明确,只有深化摄影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摄影人才。因此,高校要创新摄影课程教学模式,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根据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优化、精简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促使摄影教育实效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适应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的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 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的问题及思路构建[J]. 经营管理者,2014( 5) .
  [2]朱敬. 摄影选修课教学策略初探[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 10) .
  [3]张森. 论高职学生的摄影课实习[J]. 教育教学论坛,2013( 43) .
  [4]吴笛. 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程教改探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6) : 36 -38.
  [5]朱晶,王烨. 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 赤子: 上中旬,2015( 15) : 149.
  [6]崔艳青. 数码时代冲击下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亟待改革[J]. 新西部: 下半月,2007( 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