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独到的疗效。他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 血虚肝郁, 中医治疗应以滋补肝肾, 养血疏肝法为主, 以二至丸合一贯煎化裁随证加减。在临床上能明显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诸多不适症状, 效果良好。总结整理分析成文以启迪同道。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肾精亏虚; 血虚肝郁韩明向;
Abstract: Professor HAN Mingxiang, a national famous veteran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curative effect on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He believes that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is deficiency of kidney essence and stagnation of liver and kidney due to deficiency of blood. TCM trea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nourishing liver and kidney, nourishing blood and soothing liver, and combining Erzhi pill with decoction and tailoring according to syndrome. In clinic, it can obviously relieve many discomfort symptoms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patients, and the effect is good.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written articles to enlighten the same people.
Keyword: Perimenopausaal syndrome; Deficiency of kidney essence; Blood deficiency; Liver depression; HAN Mingxiang;
围绝经期综合征, 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 雌激素水平下降, 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程度不等的相关症候群。临床以月经紊乱, 头晕耳鸣, 腰酸膝软, 面目浮肿, 烘热, 多汗, 五心烦热, 心悸, 烦躁失眠, 心情抑郁, 焦虑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女性承受各方压力的不断增多,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增加, 并有不断提前的趋势。每年有超过1.2亿女性深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困扰, 至2030年将超过2.1亿[1]。西医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多以使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及镇静、抗焦虑、抗抑郁剂等对症处理, 如长期应用可能引起围绝经期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诸多的不良反应。而近年来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韩明向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 对老年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更是有颇丰临床经验。现做详细介绍。
一、病因病机
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多样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为古文献中的“百合病”“不寐”“郁证”等范畴, 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前后的女性, 故现代中医学据本病症状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又称其为“绝经前后诸证”。韩教授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肾精亏虚, 天癸渐竭
韩教授强调, 肾是为藏精之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肾精可化生肾气, 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 亦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生殖之根本。天癸源自于先天, 当属阴精, 也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极其重要的精微物质。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说:“天癸者, 阴精也, 盖肾属水, 癸亦属水, 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 故谓阴精为天癸也”, 很明确的说明了天癸是源于先天的, 并藏之于肾脏。韩教授指出, 当女子的年龄接近了七七时, 肾气渐衰退, 肾精渐亏虚, 天癸渐绝, 冲任二脉虚衰, 肾阴和肾阳失衡, 导致了脏腑气血功能失常。临床多以肾精亏虚、癸水过少而致月经失调, 头晕耳鸣, 面目浮肿, 烘热, 多汗等症状。由此可见, 肾精亏虚, 天癸渐竭是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根本原因[2]。
2、血虚肝郁
肝主藏血, 而肾藏精, 肝肾同源, 即“精血相生”, 肾精和肝血相互滋生。韩教授认为, 更年期女性肾精亏虚, 精血不能相生, 则肝失所养, 从而可致肝血匮乏, 即水不能涵木, 故而使机体多数处于“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的一种状态;或者因绝经期前后妇女素体阴虚, 而致肝血的来源匮乏。肝主疏泄, 而肝血的充盛才可以保证肝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 此外全身气机的通畅, 才能使得情绪保持条畅, 气血的平和, 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一方面肝血不足, 阴虚不能制阳, 从而导致肝阳上亢致眩晕眼花、头目胀痛、耳鸣等;另一方面肝血不足, 肝疏泄无常, 易致肝气郁结, 过久致气郁化火, 可出现胸闷、烦躁、抑郁等;也可能因长久所期所愿不遂或未达理想值, 而导致情志的不舒, 久而致肝气郁结在胸中, 不得疏泄, 故而多见烦躁不安, 失眠, 胁肋胀痛等不适表现。故而可见, 治疗应重视肝气疏泄, 条达气机, 滋养肝血, 调养肝脏。
二、组方与方药应用
韩教授根据上述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分析, 确立以滋补肝肾, 养血柔肝为治法, 选用二至丸合一贯煎加减。方由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麦冬、当归、枸杞、丹皮、柴胡、酸枣仁、白芍、桑椹、淫羊藿、麻黄根13味药物组成。方中女贞子具有补肝益肾, 滋阴养血之功;墨旱莲具有滋肝补肾、凉血止血之效, 二药共同应用可使其滋阴养血、补益肝肾而不滋腻。一贯煎中熟地黄为血中之血药、补肾生精髓之要药, 适用于肝肾阴虚所引起的诸症;麦冬是清肺胃热、养阴润肺上品, 麦冬还可补肾阴, 因五行所言金可生水, 即肺金生肾水, 故可通过清除肺胃热, 使肺阴得滋润而生肾阴;当归被称为“妇科圣药”, 能营养精血, 补益精气;枸杞可滋补肝肾、滋阴养血;丹皮可克制厥阴少阴伏火, 以清解肝热、凉血活血, 减轻患者烘热及多汗症状;柴胡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尤为适用于烦闷, 善悲喜泣不良情绪表现;酸枣仁具有益阴敛汗、养血补肝之功, 起到了很好的宁心安神止汗之效;此方中补肝益肾与疏肝相结合在一起, 配以滋阴补血柔肝, 可使肝体得濡养, 肝郁得舒解。加用白芍、桑椹、淫羊藿更增添补益肝肾的作用, 再添麻黄根敛汗固表;全方中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桑椹滋补肝肾为君药;配伍以麦冬、当归、枸杞、炒白芍养血柔肝, 共同做为臣药;丹皮、柴胡、酸枣仁疏肝清肝、安神, 及麻黄根敛汗, 淫羊藿补肾温阳的作用, 温补而又不燥烈, 起到助阳气而不伤其阴气, 以阳中求阴, 共为佐药。全方共同发挥补肝肾养肝血, 疏肝安神, 调和阴阳之功效。方中女贞子、熟地黄、墨旱莲、枸杞、淫羊藿等补虚药有类雌激素作用[3], 在体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即抗雌激素活性作用和拟雌激素作用[4]还有学者研究分析雌激素水平低下者, 大多与肾虚、癸水不足有关[5]。
三、病案举例
张某, 女, 51岁, 公务员。2017年9月10日初诊。主诉:烦躁烘热、多汗及失眠半年余, 加重2月。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情绪烦躁, 烘热阵作, 夜间汗出明显, 睡眠欠佳。2个月前上述诸症加重, 性情烦闷, 善悲喜泣, 烘热难耐, 夜间汗出严重, 常汗湿衣襟, 难以入眠, 甚则彻夜无眠, 就诊西医院, 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 经治疗两月余上述诸症缓解不明显, 现为求中医治疗, 遂来就诊, 饮食可, 大便干, 小便正常。观其舌质略红, 苔薄少, 脉弦细。外院查性激素六项:雌二醇42pg/mL, 促卵泡素97IU/L。查妇科B超未见异常。既往月经周期基本规律, 6d/25-28d, 量中等, 色质基本正常, 无血块, 无痛经, 1年前绝经。
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诊断:绝经期前后诸证, 证属肾精亏虚, 血虚肝郁。
治宜滋补肝肾, 养血疏肝。组方:女贞子12g, 墨旱莲15g, 熟地黄15g, 麦冬12g, 当归12g, 枸杞15g, 炒丹皮12g, 炒柴胡10g, 酸枣仁15g, 炒白芍15g, 桑椹15g, 淫羊藿15g, 麻黄根20g。以上药物选用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颗粒制剂, 1剂/d以开水300~400mL溶解, 分2次 (早晚餐后) 温服, 服用10剂。同时嘱患者调摄情志, 饮食有节, 适当运动。
二诊2017年9月20日。烘热, 多汗症状较前明显减轻, 情绪仍烦闷难解, 夜间睡眠略有改善, 但寐而多梦, 舌脉大致同前。患者情绪烦闷难解及寐而多梦, 考虑是为肝郁较重, 暗耗心血, 韩教授守原方加用郁金10g、刺五加15g, 以增强疏肝解郁安神之力。再服14剂。同时嘱患者调摄情志, 饮食有节, 适当运动。
三诊:2017年10月3日。患者烘热多汗基本无, 但仍感心烦, 夜寐少而多梦, 晨起精神欠佳, 舌脉大致同前。上方减去麻黄根、麦冬, 加用青龙齿20g、制远志15g。再加14剂。同时嘱患者调摄情志, 饮食有节, 适当运动。随访6个月, 患者诸证均基本消失, 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处于七七之年, 肾精亏虚, 天癸渐竭, 月经已停止1年。肾精亏虚, 则致肝木无所滋养, 而肝脏为阴中之阳脏, 易动化火从而可引起一系列的不适临床症状。四诊合参, 其证属肾精亏虚, 血虚肝郁。韩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病案观察和临床经验总结, 对于该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有颇丰经验及独到见解, 治宜滋补肝肾, 养血疏肝。故韩教授以二至丸合一贯煎为基础方, 方中以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桑椹滋补肝肾为本, 以麦冬、当归、枸杞、白芍、丹皮、柴胡、酸枣仁养血疏肝为辅。二诊随症化裁, 加用郁金增强疏肝行气解郁功效;刺五加不仅具有益气安神之效, 还可起到加强补肾之功;三诊加青龙齿镇惊安神, 除烦清热;制远志安神益智以交通心肾。注意在服用中药干预治疗的同时, 心理的疏导开解及合理饮食运动的全方位调控亦是治疗的必不可少之步。
四、结语
韩教授认为围绝经期是女性从壮年走向衰老的重要一环, 多以肾精的渐亏, 天癸的渐竭, 肝血的不足及肝郁阳亢为主要病机, 从而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状。所以韩教授据此使用滋补肝肾, 养血疏肝法, 灵活的应用使用二至丸合一贯煎, 能很好地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韩教授还特别指出, 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程度可因人而异, 往往不易被重视, 故已明显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当妇女过渡到了四十五至五十五岁年龄阶段, 由月经的紊乱渐至绝经, 及雌激素水平下降, 除了使生理上发生变化, 心理亦有所转变, 故服用中药的药物治疗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社会及家庭都应给予更年期妇女多些理解及关爱, 同时患者自身调节情志, 解除思想顾虑, 劳逸结合, 使身体能较快而顺利地应适更年期的转变。
参考文献
[1]Ma K, Chen Y X.Discussion on strategy of treatment of erimenopausal syndrome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5, 40 (20) :3899-3906.
[2]张晓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8, 24 (2) :139-140.
[3]黄晶晶, 虞舜.雌激素活性植物中药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 23 (6) :123-129.
[4]朱艳.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症12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 33 (11) :43.
[5]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77-180, 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