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是临床上治疗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的常用药物。但由于红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比较多,比较重,患儿常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腹痛难忍,呕吐频繁,给患儿继续用药带来了困难。我院采用中药配制的敷脐散敷脐防治静脉滴注红霉素出现胃肠道反应 100 例,经临床观察发现,采用敷脐散敷脐在防治静脉滴注红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方面,效果甚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选择的病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儿,共 100 例,男性 42 例、女性 58 例,年龄为 3~14 岁,未外敷其他中药治疗,使用红霉素 30mg(/kg·d) 静脉滴注治疗后 1~3d 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
1.2 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为单纯使用红霉素,观察组为使用红霉素+敷脐散贴敷。贴敷具体的方法为布袋装好的敷脐散,于静脉滴注红霉素前 30min 敷于患儿脐部,用纸胶布"#"形固定,于输液结束后 1h 取下。敷脐散为将中药花椒、茴香、吴茱萸、肉桂、干姜按比例共研成细末,取 10g 用小布袋装好备用。两组年龄、病情、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1.4 疗效标准:以患儿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胃痛、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来判定疗效:0 级为无胃肠道反应,Ⅰ级为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患儿表现为有恶心感,出现间歇轻度腹痛或仅有不适呕吐现象发生,能坚持继续用药,Ⅱ级为重度的胃肠道反应,患儿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难忍,不能坚持继续用药。
2 结 果
两组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的比较见下表。观察组使用敷脐散后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1】
3 讨 论
红霉素作为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具有促胃动力作用,可通过刺激胃肠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胃肠运动增加造成强烈的胃肠道反应。红霉素输液后损伤脾胃功能,使脾失健运,而导致胃失和降则呕吐,气机运行不畅则腹痛,治疗要采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方法。敷脐散中的花椒、小茴香为君主,性味辛,归脾、胃经。能理气和胃,其含有的挥发油能促进胃肠分泌,能排出肠内气体,有时可降低胃肠蠕动,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肉桂和干姜暖脾胃降逆止呕镇痛作用为臣药。中药敷脐是中医内病外治方法之一,而脐部既是神阙穴,又是胃肠盘曲会聚之处且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紧密联系,中药敷神阙穴,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功效,通过神阙穴,借奇经和十二经脉及其十二经别之循环,布输于五脏六腑,散达于四肢百骸,以达病所,而祛疾除痼。脐部给药不仅可以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产生治疗效果,而且胃肠道症状效果明显。且外用药吸收少,对人体影响小,安全性较高,操作方便。特别是对患儿的依从性好,没有痛苦,乐于接受,减少了患儿的心理负担及机体上的痛苦,明显提高了疗效。
参考文献
[1]邢春霞,张仲源,王湘茗.中药敷脐预防红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70 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2):15.
[2]尹飞,岳少杰.临床儿科新理论和新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7.
[3] 邢民. 浅谈神阙穴的主治功用及临床应用 [J]. 中医外治杂志,2006,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