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方式优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1 共4744字
摘要

  201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时等进行了调整。2012 年,修改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正式在各高校施行。经过两年的教学探索,我们总结出一套针对这种调整而优化的教学方法。我们期望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对其他高校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保持课堂的开放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沟通课内课外。由于《意见》将《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时由原先的 54 个改为现在的 18 个,而在教学内容上又没有明显删减,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课下继续学习一定的相关内容,使课外成为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以前的教学经验表明,单纯通过在课堂上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继续学习的方式收效甚微。所以,要想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觉学习,必须在课堂通过积极引导,调动其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首先,不能因为布置课外学习任务而漏讲或弱讲大纲要求的相关内容。 对于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授,因为课时限制,可以提纲挈领地讲,但其基本思想、基本要点,以及体系内部和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给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其次,调动学生课外继续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问题、留悬念。而且,问题的设置也要注意与学生的兴趣点或者专业背景相结合。再次,对学生课外学习内容、形式的设置要多元化。

  2.注入最新学术成果,保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入最新学术成果,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介绍一些最新学术成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引发学生对于课堂主要内容和观点的积极思考。

  在课堂上引入的最新学术成果可以分为最新的哲学观点和最新的科技进展。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最新的哲学观点,其目的在于与课堂传授的主要内容相互比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堂内容。

  3.引入最新的案例分析,保持课堂思维的开放性保持课堂的开放性,还需要在课堂上引入最新的案例分析。硕士研究生群体已经开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能够对其有独立的思考。所以,在课堂上引入最新的案例分析,必定会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得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在课堂上引入最新的案例分析,也是《自然辩证法概论》 教学大纲的必然要求。《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指出,大纲的修改主要关注两点,其中之一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相关内容,渗透“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容。在课堂上引入最新的案例分析,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也要求教师能够时常关注社会热点,并能够将社会热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 经过一定教学周期要修改教学教案,使得课堂始终保持新鲜度。

  二、课堂设置和讲授方式的调整

  1.半专题式的课堂设置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时大幅压缩之后,按照传统章节式教学方法存在教学内容过多、难以面面俱到的难题。针对这个问题,一些教师主张采用专题式的教学方法,认为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解决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况且,专题式的讲授方式更为灵活,便于穿插案例分析、渗透学术前沿、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状况。另外,专题式的教学方法由于其灵活性更容易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保持鲜活度,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专题式的教学方法有着灵活性、鲜活性、易于被学生接受等优点, 却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首先,专题式的教学方法打破了大纲章节设置,容易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得知识碎片化,学生难以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从而难以深刻把握知识内涵。其次,专题式的教学虽然可以解决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上的矛盾, 但其问题式或案例式的引入方式却容易在课堂上产生过多的题外之话, 从而挤占本就不多的教学课时。例如,从李约瑟难题介入讲社会等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必然要先介绍什么是李约瑟难题,然后也要介绍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文化、宗教、政治等情况,并与西方进行对比,而这些都是课堂外延的内容,挤占课堂时间不太合适。再次,专题式的教学因为每个专题主要针对某个问题或案例, 再加上其引发的外延内容挤占课时,必然使得大纲内容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无法讲授,或者难以展开讲授,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所以,我们主张采用大纲章节式与专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简单称之为“半专题式”的教学方法。我们不主张大幅度地打乱大纲章节设置,而是强调在一定的章节之内采用专题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仍然紧扣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大部分的大纲要求,按照相关内容,将上述四大部分每个部分都分为两个专题, 再加上第一次课的导论,正好构成了 9 个专题、18 个课时。

  具体到每个专题内容设置,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体系,这包括介绍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存在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自然观分为两个专题:自然界的属性和自然观的历史发展。科学观分为两个专题:主要哲学流派的科学观和科学的本质分析。技术观分为两个专题:技术的本质和技术的双刃剑特征。科学技术与社会分为两个专题:科技发展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每个专题相对独立, 专题内的内容设置相对灵活,这样就既可以避免章节的束缚,又可以避免纯专题讲授造成的知识碎片化。在案例或问题的设置上要为我所用, 就是要把问题和案例围绕重点内容来谈,而不是先通过问题或案例来引入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课堂上讲过多外延的内容, 而使得课堂重点突出,课时分布合理。

  2.开放式的讲授方式

  长期以来,《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仍采用本科式的讲授方式。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人数庞大。因为人数众多,故而像硕士专业课那样教师和学生围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课堂模式,无法在公共基础课的课堂上呈现。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熟悉度越小,学生平均年龄越大,学生和教师交流的欲望往往就越小,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正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期望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讲授方式很难施行。另外,一些教师提出的讨论式教学也很难施行,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原因,学生背景知识准备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没有教师的引导和讲授,学生很难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且相当数量的学生内心对讨论式教学并不认同, 认为在课堂上讨论没有必要。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长期以来《自然辩证法概论》仍采用本科式讲授方式的现状。

  我们认为,转变《自然辩证法概论》硕士课程本科式讲授的根本办法并不在于讲授形式的转变,而在于讲授风格的变化,即在同样讲授方式的情况下转变教师的讲授风格。我们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一门哲学课程,其讲授风格应该具有开放性。

  所谓讲授风格的开放性,主要指在课堂上多把下结论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是作为一种权威,将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作为一座桥梁或者一扇窗户,将学生引导入相关的领域,让其自觉地进行思考和判断。 此种讲授方式的开放性,也是由《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首先,作为一门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不像本科课程那样主要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这些在学术界达成基本共识的知识,而是需要讲授在学术界存在争鸣的一些观点或理论。虽然,《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观点下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但是硕士阶段的教学也不能像本科阶段那样将相关知识点当作确定无疑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 必须让学生了解观点或理论之间的争论,教师可以提出需要让学生掌握的观点和理论,但必须是学生在自觉地思考和判断之后将知识点内化,而不是当作权威传递。其次,《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一门哲学课程,更应该采用开放式的讲授方式。哲学的灵魂在于批判, 任何哲学观点和理论都需要争鸣和发展,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应该掌握哲学的此种重要品格。所以,在《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一个介绍者,而不是一个判断者。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哲学观点或理论都可以争鸣,都可以批判,哲学问题往往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唯一的答案。

  在《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堂上采用开放式的讲授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改变被动接受的课堂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能够理性分析问题的科学精神,这对于硕士阶段的研究生尤为重要。

  三、教学导向性的重视

  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理、工、农、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科学的运行方式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比较模糊。在《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明晰这种认识。在讲授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使得学生了解科学的运行方式。这对于今后即将投入科学研究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无疑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当然,在课堂上讲授科学史中科学家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首先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求真精神。在自然观、科学观的教学过程中,随处都可以举出科学家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而教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递这种精神,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对于未知探索的动机往往都是出于爱因斯坦所言的那种类似于宗教崇拜一般的情感,而非利益驱使。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在于传递科学家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勇于创新就是敢于突破原有科学框架,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提出“离经叛道”的观点。创新,是求真过程的必然之选,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不断被超越,而这种超越需要一种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所以,创新不仅仅是能力上的要求,还需要精神上的支持。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传递一种严谨求实的实证精神。科学是一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事业,“大胆假设”是创新精神,而“小心求证”正是实证精神。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给学生传递科学精神中的独立精神。独立精神,不仅仅指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还指科研工作者在学术活动中不被外界所左右的精神。科研工作者不应该被功利主义左右自己的学术探索,不应该一味在学术探索中迷信权威、“赶潮流”.

  2.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强调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社会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人类关怀和生命关怀。对于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而言,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

  具体到《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堂教学,传递人文精神更多的是通过讲授技术观部分来实现的。教师在讲授“技术的异化”时,便可以给学生传递人类关怀、生命关怀的人文精神,传递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讲授“技术的双刃剑特征”“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时, 教师需要重点给学生讲述技术引发的伦理思考、道德思考和价值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地对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关注和反思,培养其今后在技术活动或工程活动中的人类关怀和生命关怀。

  另外,人文精神的传递和培养,也是为了防止学生陷入社会上流行的泛科学主义。 所谓泛科学主义,指的是只强调科学的作用,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从而盲目崇拜科学的力量,忽视人的作用。与之类似的还有泛技术主义。 这种思潮 “见物不见人”, 没有认识到科技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泛科学主义或泛技术主义的泛滥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有害的。

  总之,《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过程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学生具体的知识点和理论,还要在课堂上着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且注重两种精神的融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