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860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发现原油后,石油利用彻底改变了世界。发达国家不顾能源有限性和环境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工业化社会模式导致高碳社会与环境污染后果:全球区域性环境污染、大规模生态破坏、水体危机以及温室效应、土地退化侵蚀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公众对所栖息环境甚为忧虑,人们谈霾色变、怨声载道。人们期待栖居环境的生机和谐,向往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大范围沙尘暴、酸雨、酸雾、雾霾,均折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
一、我国环境污染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年我国突发的雾霾问题,严重干扰人们日常生活、危害人体健康。2013 年,由美国科学院发表的研究表明:淮河南北降尘,因供暖燃煤之差异,造成淮河以北人预期寿命比淮河以南减少 5.52 年;每当灰霾浓度增加 100 微克每立方米,人均预期寿命则缩短 3 年。2013 年,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正式将 PM2.5 定名为“细颗粒物”。雾霾究其原因,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社会发展模式相关,亟需科学预防、有效治理。我国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及其产业,有益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提升生活质量,更益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是告别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近年,欧洲一些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全球竞争中,丧失与美国、日本乃至于“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为此抓住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产业革命之机,借机炒作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以逼迫美国、日本及发展中国家以妥协就范,并欲成为低碳经济规则的制定者,渴望重新拥有对美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新竞争优势。目前,发达国在低碳经济认识上已形成共识,并试图用低碳经济新竞争优势,将依赖高碳经济模式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予以淘汰出局。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我国应积极倡导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理念起源于英国,最早见于 2003 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制定一个明晰目标:201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1990 年水平上减少 20%,到 2050 年减少 60%,2050 年建立低碳社会。2008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进行技术与制度创新,进行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减少煤炭、石油能源的使用,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最小的碳排放实现社会效益利益的最大化。当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模式在社会各角落相继亮相,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世界等低碳行为不断涌现,在后工业时代具相当的影响力。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们价值观的全球性革命。
传统工业社会似由一原始牧羊人肆意放牧的草场,面临人口膨胀、资源衰竭、环境退化的危机。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 , 循环经济是低索取、高利用,低浪费和低排放的经济。而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理念,必将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国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框架,坚持不懈地节能减排,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推进如水电、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为主的传统能源。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发展模式,与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模式也有密切联系。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二、低碳经济内涵及特征
人类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就是创造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社会发展与进步取决于生产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要消除传统工业化的后果,最终实现“人 - 自然 - 社会”全面均衡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化生产方式。低碳经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引导下,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提供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机会,也能创造新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无论发达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逐步开启低碳发展步伐,积极应对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变化。2003 年,英国颁布《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阐述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型。
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低能耗是其与其他传统经济模式的最根本区别,低碳经济一般表现为经济性、全球性、技术性及目标性。低碳经济的经济性,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机制发展,一方面低碳经济不应导致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消费,又要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低碳经济全球性,是人类生活在无区隔的生态系统中,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传承繁衍的共同目标,构成人类共同利益,共同解决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低碳经济的技术性,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既享受能源服务,又要求人生活水平不降低,通过节能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低碳经济目标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可分为原生态低碳经济、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未来生态社会,而人类文明则对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是由原生态低碳经济 - 高碳经济 -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低碳经济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生存发展观根本性变化。人类社会遵循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文明有节制消耗自然资源,而倡导社会和谐。传统发展模式已付出资源和环境的代价,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生态以及人们健康带来危害,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全球社会需要共同的繁荣和谐。
三、低碳发展的框架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大框架与趋势。中国必须跟上市场改革的进程,吸取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以健全法制、深化配套改革,实现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大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启示,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框架,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按照“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先获得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基础上,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通过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以实现“核证减排量”,履行缔约国在《京都议定书》所承诺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义务。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把“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全社会亟待建立低碳制度,倡导与建立低碳产业的发展项目。我国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我国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降低污染排放尚存一定难度,但倡导低碳经济模式,对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2007 年,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提出45 条具体工作安排,国家发改委制订《单位 GDP 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各省级人民政府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石油、天然气是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能源消耗量最大,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煤炭清洁生产与高效利用,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能源生产,积极构建低碳社会的发展模式,保护公众身心健康。全社会倡导低碳发展,我国倡导社会和谐发展,走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低碳发展还面临很多阶段性的特殊考验: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二是发展中国家正由“高碳”向“低碳”转变,我国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第三,我国“富煤、油少、气贫”资源状态,而低碳能源资源选择又很有限,低碳发展任务极为艰巨。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一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随经济增长,把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发展目标。二是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环境,实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重视洁净能源发展,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京都议定书》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变革,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三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随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业规模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伴随传统牧农耕作方式消失,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不断退化,“地越种越没劲”,土壤日益瘠薄化。由秸杆填埋、焚烧“还田”方式,加剧雾霾污染与危害。保护“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珍贵黑土资源,恢复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砂锅里”的境况,已成云烟往事。人类唯一栖息地环境承载力已趋近极限,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似骨中钙、水中盐、云中光。人类社会的文明精髓,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魅力恒久。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期盼、追求与梦想。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由盼温饱到盼环保,由求生存到求生态,保护环境更是硬道理,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必然选择。中西方社会,虽因具体国情、民俗文化、信仰差异而不同,但现实终将殊途同归。同一世界,同一梦想。
参考文献 :
[1] 王 彬 .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D]. 长春:吉林大学,2010.
[2] 张树彬 . 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对策展望 [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3] 张树彬 . 低碳经济引发的思考 [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
[4] 汪 淼 . 长春市低碳发展急转性研究及启示 [D]. 长春: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