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用于衡量一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指标信息,客观评价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是以低碳发展为取向。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我国也正处在研究探索阶段[1]。在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且便于应用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没有统一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情况下,使用者该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体系,或是发展一个新的体系,或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一个体系,是一大难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方法,用于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为使用者提供低碳经济的科学信息,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2 -6]的系统而深入的分析评估,尝试建立一套能够对各类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客观评估的评价方法,并选择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和应用,验证所建立的评价方法。
1 建立评价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方法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作为一个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决策工具,要有足够的灵敏度和有效性。指标体系的优劣则反应了这些特性。通过分析评估低碳经济指标的优劣性,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指标体系将可以长期持续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在对统计指标及体系的构造方法研究中,曾有一些学者指出检验指标体系时可以考虑的因素。如,苏伟华认为对指标体系整体的检验可以从体系的协调性、必要性和完整性出发,其中必要性通常从辨识度(有效性) 和冗余度(相关性) 来衡量[7]。对于初步设计完毕的统计指标还应进行全面性测验,包括指标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的测验[8]。刘丽莉认为,选择评价指标时要做到目的明确,确实能反映有关内容,指标全面并且切实可行[9]。邱东等学者认为,选择单个指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指标的目的性、可行性和代表性上,并且指标体系要求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和层次性[10]。综合各学者观点可以看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应该是所选指标独立,不重复却又全面地涵盖了评价对象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选择从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来评估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此外,作为能引导未来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其中的指标还应该具有前瞻远瞩的特征。
因此,从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和前瞻性五个方面,采用量化评分来衡量低碳经济指标的优劣。设定总分 100 分,各特性分别占 20 分。先将评价体系最后一层的指标进行归纳划分,再根据评分规则,对各环节评分。
在制定各评分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分值的公正性以及评价工具的可操作性。
1. 1 全面性评估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体现在体系中的指标是否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特征。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可映射到经济、能源、社会、环境、科技五个层面,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也是从这五个方面来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针对性地评价。因此,评判一套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可将体系中所有指标按照这五个系统重新进行归纳分类,考察其对这些领域的反映程度。全面性评估总分为20 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1。
1. 2 有效性评估
本文收集了多套近几年国内外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为保证可靠性,经整理后共选用 28 套指标体系,将这些体系所有指标进行归纳汇总,得出如表 2 所示的低碳经济指标。经征求各方低碳经济专家的意见,普遍认为这些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能较客观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指标采用率的高低,直接表达了其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表 2 中所列的指标被很多专家认为确实能有效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将待评估的指标与其相比,能判断出指标选择的效用程度。在分析研究中发现,这些指标的采用率最高为 89. 3%,大部分指标采用率集中在10% - 50% 之间。因此,将采用率高于 10% 的指标定义为有效指标。对于采用率低于 10% 的指标和未被使用过的新建指标,采用专家咨询评估法来确定其对于将要进行评价的地区是否有效。若 80% 以上的专家认为是有效的,则将这些指标划分为有效指标,否则视为效用较差的指标。评估时,根据有效指标占体系中所有指标的百分比来判断得分,总计 20 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3。
1. 3 相关性评估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中,对于指标的选择,不一定要多,但是需要全面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每个指标应该具有代表性,指标之间要尽量减少相关性,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度。若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太高,表明所反映的信息重叠性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难以令人信服。要完全消除所有指标的相关性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但一套优秀的指标体系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限制同级指标间的相关性。
利用 SPSS 软件分析体系中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判断指标的选择是否得当。从经济、能源、社会、环境、科技五组的各个层面出发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考察各组子层面间任意两指标的相关系数和显着性检验单尾 P 值的大小,来检验相关性是否显着。由于两个重要指标之间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将相关系数为 1,P 值为0. 000的完全相关指标认定为重复表现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方面[11]。根据完全相关的指标成对数占整套体系应有的指标对数的百分比来判断得分,总计 20 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3。
1. 4 适用性评估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体现在指标体系在所针对的评价范围内,能够清晰明确地反映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从指标数据的获取、低碳标准值的设定以及指标是否反映了评价对象的主导方面这三个角度来衡量。
指标的适用性首先表现在是否能够获取评价对象的相关指标数据。若空有指标,难以获取评价对象的评价数值,证明筛选出来的指标对于所评价对象来说不具有适用性。通过能够获取有效数据的指标在体系中的所占百分比来确定分值。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3。
其次,每个指标都有其应该达到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对象在此方面的发展程度,以及是否达标。因此,指标是否适用,也要从其所确定的低碳标准值来看,主要考察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低碳标准的设置需要有合理的依据,可考察指标体系是否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值,保证与国家相关政策或规划的目标值相一致。该项得分通过采用规范来制定低碳标准的指标占总指标数的百分比来衡量,最高分值为 4 分。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低碳标准显然不同,衡量低碳标准是否合理,可考察低碳标准是否根据评价对象低碳发展现状来确定,符合评价对象应有的低碳发展水平,而不是以过高或过低标准来衡量。该项得分仍然通过符合要求的指标所占总指标数的百分比来衡量,最高分值为 4 分。以上两项评分见表 3。
再次,指标的适用性还体现在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所侧重的范围应该不同。可通过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所侧重的范围是否与评价对象相符合来衡量,一方面可考察指标是否反映评价对象发展的主导方面,若能反映得 4 分,若不能则得 0 分; 另一方面可考察指标是否能够反映低碳技术进步、发展和应用而促进低碳发展,若能反映得 4 分,若不能则得 0 分。
1. 5 前瞻性评估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既要能够评估当前低碳发展现状,又要能够反映未来低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前瞻性可以通过低碳标准的先进程度以及灵活程度来衡量。
首先,低碳标准应具有先进性,代表着评价时期内的先进水平,能够指引低碳经济的发展。根据采用当前先进值设置低碳标准的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所占比例来判断得分。共 10 分,具体评分见表 3。需要说明的是,适用性中主要考察低碳标准的来源是否合理规范,此处主要考察的是标准的先进性,具有时效特征,保证所定的低碳标准是评价时期内的先进值。
其次,标准的灵活性也是衡量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前瞻性的要点之一。随着实践的发展,很多原定的目标已经实现,但并不表明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可以停止不前,此时便可以考虑提高标准要求,引导低碳经济向更高一级发展。可根据具有灵活标准的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所占比例来判断得分。共 10 分,评分见表 3。
2 实证分析
为验证所提出的方法是否能对低碳经济指标进行客观评估,本研究选用已经进行过指标采用率统计以外的一套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该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碳排放、环境能源以及社会人文四个层面出发,选用 16 个指标来衡量 2005 - 2009 年间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见表 4[12]。
河北省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有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约占一次性能源的 90%,大量的煤耗带来巨大的 CO2排放。工业是河北省的主要用能行业,钢铁、装备制造、水泥、石化等高耗能企业比重较大,使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的 80% 以上。由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偏向于重工业,导致能源消耗极大,加上高新技术薄弱,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13]。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显着特征,选择对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来做评估分析,更能发现指标在设置上的优劣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1 体系评估
(1) 全面性评估。将 16 个指标重新进行归纳,其中,经济系统方面,有人均 GDP、GDP 增长率代表经济发展的指标。能源系统方面,有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电量消费量、平均碳排放系数代表碳源的指标; 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单位碳排放的产出代表污染物排放的指标。
社会系统方面,有城市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业率代表社会发展的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表生活水平的指标。环境系统方面,有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代表绿化碳汇的指标。因此,根据评分规则,经济、能源、社会、环境、科技五个系统得分分别为 2、5、4/3、2、0,总计得分10. 33 分。
(2) 有效性评估。经比较分析和专家咨询,指标体系中除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视为效用较低的指标,其余 14 项指标均为有效指标,所占百分比为 87. 5%,根据评分规则,该项评估得分 16 分。
(3) 相关性评估。将河北省 2005 - 2009 年相关指标数据导入 SPSS 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能源系统中,碳源方面,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电量消费量之间相关系数为1,P 值为 0; 碳排放方面,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的相关系数为 1,P 值为 0,所以这两对指标都属于完全相关指标。社会系统中,生活水平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相关系数为 1,P 值为 0,所以也完全相关。综上分析,经济、能源、社会、环境和科技 5 个系统共 14 对指标,其中有 3 对完全相关,完全相关指标的成对数所占百分比为21. 4%,相关性评价总计得分 12 分。
(4) 适用性评估。首先,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都能获取河北省的有效数据,因此指标数据的获取这项评分得 4 分。其次,判断指标的低碳标准是否合理。此套评价体系并没有给指标设置低碳标准。因此,对于是否采用规范的标志值来制定低碳标准得分为 0 分; 对于低碳标准是否符合评价对象当前低碳经济水平得分也为 0 分。再次,考察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所侧重的范围是否与评价对象相符合。在考察指标是否有突出河北省的主要发展情况时,由于指标体系中不存在体现产业结构以及煤炭消耗情况的指标,所以可认为指标体系并不能完全反映河北省的主导方向,因此此项得分为 0 分。另一方面,在考察指标是否能够反映低碳技术进步、发展和应用而促进低碳发展时,由于体系中并没有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或低碳节能技术水平等指标,故此项得分也为 0 分。综上分析,对该套指标体系的适用性评价得分总分为 4 分。
(5) 前瞻性评估。由于该套指标体系中并未设置低碳标准,因此该项得分为 0 分。
综上评估,总得分为 42. 33 分。
2. 2 评估结果分析
经评估得出该套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较好,全面性和相关性次之,适用性、前瞻性较差。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体系所含指标不够全面,导致全面性降低。16 个指标虽涉及到经济、能源、社会和环境,但是并不完整,如缺乏能够反映产业、教育宣传以及科技技术水平等指标。
(2) 所选的能源和社会指标相关性较高。指标之间越相关,就越会重复地表达评价对象,这与体系建立时的构建原则背道而驰。指标不能完全排除相关性,但有必要剔除相关性极高或完全相关的指标。
(3) 指标适用性和前瞻性低主要是因为指标没有设置低碳标准。每个指标都应该有其需要达到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对象在此方面的发展程度及达标程度,但此套评价体系中并没有设置标准值,很难发现河北省在某一年是否已有某方面的指标达到了低碳经济发展所该达到的程度。由于缺少这样的衡量标准,导致部分适用性和前瞻性无法估量。
(4) 指标体系未能突出河北省第三产业比重小、煤耗量比重大、技术欠缺等特征,减弱了指标体系对于河北省的适用性。
3 指标体系的改进
通过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对河北省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的量化评估与分析,可以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适合用于评价河北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3. 1 指标体系改进的依据
在收集到各方面的有效指标基础上,依据相关性原则剔除相关性极高的指标,并为选取的指标设置标准值,最后得到一套经过改进的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5。其中,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教育宣传、政策规划等指标,河北省还没有相关统计数据,但这些指标对于衡量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可考虑在今后把这些数据纳入统计体系,便于进行低碳经济的评价。
依照适用性和前瞻性评分原则,对指标的低碳标准值进行设计。依据如下:
(1) 根据国际或国家所规定的标准来确定,保证与国家相关政策或规划的目标值相一致。例如,人均 GDP、森林覆盖率、工业废弃物利用率等指标的低碳标准参照《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所要求的主要指标而定。其他指标的低碳标准设置方法相同,均是根据河北省的相关政策规定而设置。
(2) 根据评价对象应有的低碳发展水平来确定。根据河北省发展特征,在设置低碳标准时,不与其他省市或全国平均水平做横向对比,仅以河北省各年间的情况来衡量,采用纵向比较,若是高于(或低于) 前一年的一定值,则认为是朝向低碳发展的。
(3) 根据评价时期内的先进水平来确定,因此不能用对于 2005 年来说还是处于先进水平的标准来衡量 2009年的发展,而是要随每年的进展重新设定低碳标准值。该套指标中,根据河北省政策规划,将各指标规定的年均增长率(或降低率) 目标作为临界值,以高于(或低于) 前一年数据来作为低碳标准。
(4) 标准具有灵活性。由于每年指标值不同,所以标准值也在相应的浮动,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据值。
3. 2 对改进后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经改进后的指标体系,指标全面并有效地反映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因此若用本文构建的评估方法对改进后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全面性和有效性评估均为20 分。
相关性评估: 体系共有 13 对指标组,除技术水平中的三个指标没有数据导致 3 对指标不能检验相关性以外,其他的 10 对指标均通过了 SPSS 的相关性检验,不存在完全相关的指标组。通过检验的指标对数占总对数的76. 9%,因此,相关性评估得分将大于或等于 12 分。
适用性评估: 首先对于是否能够获取河北省的相关指标数据做评估,由于 24 个指标中,低能耗建筑比、低碳教育普及程度、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完善度、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低碳技术 R&D 经费占 GDP 比重、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和智能节能技术这 7 个指标没有数据,共71% 的指标能获取相应数据,故此项得 2 分。其次,根据前面叙述的低碳标准设置依据可以发现其余考察项均达标,因此适用性评估得分为 18 分。
前瞻性评估: 根据前面叙述的低碳标准设置依据及该项评分规则,前瞻性评估得分应为满分 20 分。
综上分析,对改进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最终得分大于等于 90 分,远高于原指标体系得分,故经改进后的指标体系优于原指标体系。但可以发现,改进后的指标体系仍存在不足,如部分指标数据无法获得,使得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能要去掉这些指标,这将对低碳经济的整体评价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这些指标对于衡量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相关机构能将这些数据纳入统计体系,便于进行低碳经济的评价。
4 结 论
建立一套方法来客观和定量评价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便于分析了解各种低碳经济指标在某一地区的适用性、优缺点以及指标适用范围,为使用者科学客观地选择合适的评估体系做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大量分析研究已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来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该方法是否能够客观量化反映所评体系的优劣。结果表明,该套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较好,全面性和相关性次之,适用性、前瞻性较差。根据这些评估结果,提出了该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案,并再次对其进行评估,得出其全面优于原评价体系的结果。修改后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可定期采用评价方法对其所用指标进行评价,修改标准值,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本研究建立了评价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方法,这仅仅是个开端,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开发出更加适合于评价低碳指标体系的方法论,推动低碳经济评价,促进低碳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欣,张平宇. 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 (6) : 43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