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结论
笔者通过对花丝工艺的历史及特征、现代首饰设计的特点、花丝工艺首饰存在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花丝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花丝工艺多材料运用、提炼繁复技艺,融入新工艺、与现代造型相结合、创意古老纹饰四点创新点,致力于实现花丝工艺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装饰性走向功能性、民族风向现代时尚风转变。从而打破花丝工艺在人们心中传统印象,使人眼前一亮,从而重新认识具有时代感的花丝工艺。
工艺美术是时代审美的产物。每一时代的艺术特色与其工艺手法都是紧密相通的,什么样的时代审美特殊,会呈现什么样的工艺方法。传统的花丝工艺的工艺特点与她所处最繁荣时期明清传统皇家的审美特点是分不开的。而现在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们趋向于简洁、抽象、立体、几何的审美,从而使人们对花丝工艺的热情度降低 .要继续发扬花丝工艺,我们就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对花丝工艺进行改良和创新。相信花丝工艺的首饰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吸引更多的人眼球,获得更多人的青睐,使花丝工艺这个千年工艺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唐克美、李苍彦著。 金银细金工艺与景泰蓝[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4
[2] 张丽君著。 百工录 首饰花丝艺术[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3] 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4] 邹宁馨。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胡飞著。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胡俊著。浅谈现代首饰艺术的发展与基本特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4
[7] 徐可 朱玉著技之巧,线之美--传统花丝镶嵌工艺在首饰造型中的体现[J]. 艺术与设计 2011.11
[8] 汤献斌。立体与平面--中西服饰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9] 施蕙雨。概念首饰的设计特征[J].美术大观。北京。2010.
[10] 杨小林 花丝工艺中的编织技术[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6
[11] 柳淑兰 中国首饰[M] 轻工业出版社, 1989
[12] (英)安娜斯塔尼娅?杨。首饰材料应用宝典[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13] 任进。珠宝首饰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14] 施蕙雨。概念首饰的设计特征[J].美术大观。北京。2010
[15] 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
[16] 张荣红 林斌 周汉利。中国首饰设计现状及发展对策[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北京
[17] 周泳 汪璇 边秋娟。传统性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J] .宝石学杂志。2003.
[18]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9] 满芊何。 傣族首饰的花丝工艺[J].装饰 2006.9
[20] 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21] 黄能馥 苏婷婷 珠翠光华:中国首饰图史[M]中华书局。2010.7
[22] 李泽厚 首饰的故事[M].百苑文艺出版社。2003. 7
[23] Lark Crafts.1000 Rings.An Imprint of Sterling Publishing Co[M]. Inc.New York.
[24] Lark Books.Masters Beadweaving.A Division of Sterling Publishing Co.[M],Inc.NewYork/London.
致 谢
在这篇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感慨良多。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导师邹宁馨教授,他无论是在学术资料、专业设计还是在论文的撰写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令我顺利完成了论文。另外,读研期间在邹老师工作室的工作学习,大大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及设计能力,使我受益匪浅,特致以深深的感谢!
真诚的感谢我的校外指导大师王树文大师,以及课外实践的同事们,他们不仅在花丝的学习上给予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亦师亦友。
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感谢陈晓华老师、郭强老师、付永和老师、赵祎老师、胡俊老师、潘峰老师等其他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以及在各方面给予的帮助。
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及同学,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与我分享了很多资料素材,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也提供了热情的帮助。
最后,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