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1从传统文化的物质文化层看中国传统武术起源于生活世界。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到处流动,从事采集和狩猎。就是在与野兽以及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自此产生了传统武术。劳动创造了世间万物,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传统武术在旧石器时代使用徒手或使用木棒、石头等器具击打野兽,而后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人们制造出石斧、石刀、石伊骨鱼又及石制与骨制的箭、镞等,自此,人们获得了劳、砍、刺、扎的武术技术概念。这些武术器材的产生都与当时生活世界的生产工具相适应。因此,从物质文化层看,传统武术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生活世界。
6. 2. 2从传统文化的制度文化层看中国传统武术生存于生活世界。
中国古代宗法与专制的结合,使传统文化出现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即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也大于法律。传统文化的这种价值取向突出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武术,武术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大批习武人群存在于民间,其中也不乏武功高深者。
在没有火药的时代,武术成了人们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艺,这是由它的技击本质决定的。当时习武者多以家庭或门派为单位,习武目的是为了满足健身、自卫的需要。对于一般农民来说,他们“忙来种田,闲来练拳”.由于思想意识的问题,在武术传承上很注意血统关系和弟子对老师的忠诚程度,因此有一种即使失传也23不传给外人的固本观念。正是中国古代的这种宗法观念决定了古代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族制度,而正是这些政治制度决定了传统武术的主要传承方式家族传承。
总之,在中国传统制度文化里,传统武术成为一种民俗化的生活方式,生存于生活世界。
6. 2. 3从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层看中国传统武术发展于生活世界。
人类的生产发展必须适应其生存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传统武术不仅其起源带着显着的传统文化烙印,而且其发展也始终伴随着传统文化,生存在生活世界里。
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最大是其精神文化层,其精神文化层以儒、道、佛为哲学基础。我国着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在中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一种宗教的伦理,那就是儒道佛文化。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巨大,蕴含在武术搏击理论及实践运用中,且渗入到传统武术的各个筋脉,同时也形成了历代武术家个性气质的思想基础,像道家的柔静,修身养性,凝神静气,提倡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以无为、虚静、自然为主旨,注重人与天的和谐。佛家讲究调心、调身、调息,主张明心见性,重在顿悟。儒家倡导以人与社会为核心,以礼制心,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社会实践等。本研究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
6. 2. 3. 1儒家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基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十分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主要是按照儒家的礼仪与礼义,塑造了武术习练者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了传统武术的武德系统,在思想规范上对传统武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着传统武术,它几乎渗透到传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伦理思想及精神几乎成为各个行业共同奉行的道德准则,传统武术也不例外。它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与演化,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塑造力,儒家思想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为中国传统武术确立了主导性的价值依托和精神支柱。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在儒家的典籍中,“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的论述最为详尽,儒家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检、让,恭、宽、伯、敏、惠等,都是儒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理想人格的价值尺度。“仁义”思想是孔门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克己复礼”,追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反映在传统武术技击中就是“后发制人”、“后发而先至”,真正的传统武术并不提倡好勇斗狠、恃技欺人,而且是强烈反对,所以历代拳师在教拳授艺时都特别强调武德,自始至终的认为,习拳练武只为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就是因为武术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道德伦理的约束下,形成了追求礼让的竞争观,讲究不为人先,大义服礼,先礼后兵的大将风度,反映了中国人“刚强而不狂野”、“有礼有节”、“点到为止”的竞争特点,追求精神气质的优胜往往多于比赛的胜败,而不像西方古希腊的格斗残酷凶狠欲以致之死地而后快。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儿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
在儒家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形成了一套稳固的道德价值体系,决定了中国传统武术“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武德”的核心正是习武者内在的对自身使用武术的一种价值判断。简言之,经过历练的具有“高尚的武德”的习武者最后会形成的一种尚尚的精神境界,体现在具体的对抗中,不一定要将对方打倒在地,制人而不伤人,强调在宽容、融洽的人际关系中,通过相互“切磋”提高双方的技击能力;体现在如何实现习武者社会价值上,则是当国家民族遭遇外族入侵时,能挺身而出等等。这些正是民族精神中“厚德载物”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儒家“崇德”思想的具体化。“尚武崇德”成为习武者的基本规范,历来为各个武术流派所重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的各个门派都订有武德的规范和标准,并以此来约朿和调整习武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武当派的戒律中有“十传十不传”,规定凡犯奸、盗、邪、浮、赌者都属于违反戒律;少林歌诀再三强调,“忠诚善良传衣钵”,“少林真绝技,莫传恶歹人”.他们力主在学习武艺之前必须学习、培养高尚的品德。这些严格的武规、武戒,将武术中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世代相传的“尚武崇德”的思想观念和传统,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庸思想”也在传统武术中有所体现。武术中要求无论是静态的桩功还是25动态的招式都需要“尾闾中正”,求劲的中正,求势的中正。“中”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中庸》把“中”作为一中处世方法,“不偏不倚谓之中”,“中者,天下之正道”,影响了国人的行为数千年,国人的一言一行无不深刻的反映了这一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这“中”的含义引申到了拳术中,成为拳中的重要身型要求,如此,则不仅动作大方漂亮,而且攻防皆能保持重心,并能以我之重心破对方之重心。
儒家人生哲学强调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儒家主张的理想人格,是像天一样强健自强,像大地一样深德厚泽。而中国传统武术也深受其影响,从形成之日起就蕴含着不甘屈服、自强拼搏的精神。武读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要求习武者无论春夏秋冬,都练功不缀,表现出一种顽强坚毅的精神。此外还表现为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儒家的这种精神,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历史。
6. 2. 3. 2道家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提供了理论智慧和人文情怀。
道家在以“道”为核心的基础上,建构了其基本理论框架,后人将这些道家思想和准则融于武术,使中国传统武术不仅具有高度成熟的技巧、迷人的神韵,而且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道”
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以“道”为万物之源。道家在表述本体观时,提出了 “气”的概念,“气”成为“道”的体现。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和根本,成为武术生命的精微所在。武术中的种种外在形态皆为“气”的演化和体现。武术之气的表现多见于中国传统内家拳中,如形意拳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太极拳讲究“以意导气”、“以意调息”,通过“气”沟通了武术的内练与自然的融合。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样对中国传统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天是“自然”的代表,人的本质是自然的,天和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即引导自然,后天即顺应自然,即是说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前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也就是“天人合一”,方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武术中,习武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恪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如,流传于广东的“八卦五行功”,就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五脏的变化,分别进行卧功、坐功、站功、行功的各种练习;武术练习讲究方向性,一般都而朝南而立,也是为了达到人体生物磁场与地球磁场的和谐统一,这些都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具体运用。
此外,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是武术运动避实就虚、以柔克刚的战术与策略的源头。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很好地概括了事物转化的规律,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技击论的重要原则。道家认为,纯朴而真实地立身处世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坚实的路径,力主用遵循自然的方式来关照、解释生命,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排除违背自然规律的刻意“有为”.顺应自然、因性而为、宽容不苟,体现了生命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成为武术运动的方法论:中国传统武术要求习武者尊重自己的本性,不脱离实际,不追求过高的目标,否则只会妆害身体,影响武术锻炼的效果;中国传统武术追求空灵澄澈、淡泊恬然、泰然自若的心理境界,这和道家提倡的致虚守静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老子的“致虚极,守静驾”追求清静无为的修道思想,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心静”、“神敛”要求的形成,在站桩上,要求心神不要有意动不要有杂念,求静是武术桩功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只有达到了清静的状态才能清清楚楚的审定对方的一举一动,有如镜湖映月,水静则月清,水动则月不明,这样才有恰当而适时的反击动作,由无所为达到有所为。
道家致虚守静的洒脱人生态度,是出于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是“以理化情”,是对自我心理的一种理性把握和控制,以一种平静、超然、客观的态度处理事情,以更好地善待自己、呵护心灵,而这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武术希望在艰苦的习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
6. 2. 3. 3佛教推动了中囯传统武术的延续普及和长期发展。
佛教传入我国后,迅速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武术,自然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寺庙武术”,就是中国传统武术与佛教结合的典型例证。而“天下功夫出少林”,又正说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播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林武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吸取各家之长、补己之短,进而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过程。少林寺的僧人主要来自民间,有些人入寺前就会些武功,入寺之后又在僧众之间相互切磋。隋朝末年,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王,少林武功从此渐有名气。五代时,少林高僧福居邀请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献艺。其后福居博采众长,去粗存精,汇成《少林拳谱》。金元之际,少林高僧觉远与兰州高手李叟、洛阳名师白玉峰(后在少林寺出家,法号秋月)订交,三人同归少林,新创拳法七十余手。从隋唐到金元,是少林武术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明嘉靖四十年(1561),抗倭名将俞大猷途经少林寺,少林寺选出两位少年僧人随军南下学艺,回寺后广传僧众。明末清初之际,少林武术广泛吸收了北方许多拳派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南方的棍术和枪术,在本寺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会提炼,最终形成了内容广博、技艺精湛的少林拳系,取得了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
少林武术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传统武术不断延续、发展的过程。正是佛教禅宗的世俗化和宽容、开放的特点,使世俗的武功与少林武功多次交流融会,少林武术才得以在少林寺这一特定的宗教文化环境中产生、形成和发展,成为佛教文化广泛传播的表现形式之一。
综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都体现在传统武术中,传统文化的物质文化层是传统武术的器材、技术体系形成的基础的;传统文化的制度文化层是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等的依据;而其精神文化层中儒家思想等是传统武术伦理思想的源头。
传统武术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产生之初就带有传统文化的韵味,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文化是由不同的文化形式展现的,而人们之所以把目光投向传统武术,是因为传统武术更多浸润了中国文化的种种内容,它作为武术观念形态,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是人类精神的结晶。而且它作为一种体现习武者生命存在的活动方式,传统武术独有的拳理功法,它绵延的价值追求等,涉及到了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层面,由此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全息影象,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武术发源于殷周时代,之后又吸取了古代哲学、古代艺术、古代医理等传统文化的滋养,是中国古代习武者在传统文化环境熏陶下将“个人经验”整合为习武群体的“普遍经验”,进而又自觉地运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阐述的基础上形成的。原始社会后期的军事战争,部落间频繁的交战促进了武术的发展,而新石器时代青铜器的使用,更加快了专用于格杀的青铜兵器的发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武术在商周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孔子主张包含“射、御”在内的“六艺”教育,并将“礼”的内容融入武术文化。“墨家”的“侠义”思想,则为武术文化的形成注入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从这个时期开始,武术负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武术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渐成体系。到了汉唐时期,武术逐渐从独立的军事武技演变为与宫廷、民间的“角抵” “百戏”交融发展。在经过宋元时期的积淀之后,武术在明清和民国时期迎来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理学被作为官方哲学,作为意识形态强化下来,特别是通过朱熹等人的一系列将思想具体化和世俗化的努力,“那些本来属于上层士人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渐渐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程朱理学”的强化,也为传统武术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武术技术体系开始走向全面成熟,各门各派武术都自成风格,武术理论体系也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武术文化基本成形。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武术观念形态,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是人类精神的结晶。纵观武术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武术在其变迁、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它既有其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受到当时生活世界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使它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既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在遇到压迫或强暴又能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备受欺凌和迫害的庶民百姓对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它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它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们祖先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其发展过程始终与技击紧密地结合着,昭示着人类生存繁衍的生命活动。
万家灯火、衣食住行、言谈交往、平凡琐事、人情世故……生活世界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庸,琐碎及世俗,但它却是作为主体的人安身立命的生存基础,人们生活的价值及意义泛化地存在于其中。生活世界的主体是人,而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生活世界,任何事物不可能离开生活世界而单独存在,传统武术亦不可能例外。传统武术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必然来源于生活世界。而也只有生存在生活世界里的武术,才能不断传播与发展,并且融入中华几千的文明之中,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此,现实的生活世界应是传统武术的重要源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晶,在其绵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在一起,充满着人民的智慧,形成自己的独特属性和本质功能。它是中国优秀的精神创造出的历史性升华,随着观念形态的形成,又可以不断地物化在某种物质上,凝结在武术技巧、武术器械等物质的、制度的和理论思想等诸构成因素中,并通过武术人的武术运动方式和精神文化产品反映出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这就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实质,它产生于人的生活世界,与人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