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国传统武术与“科学世界”
7. 1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科学世界”形成的时代背景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不仅遇到了通常意义上的“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而且遇到了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甚至使我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危机,发生重大变革,开始转型。
7.1.1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早在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就开始了,但知道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才发生明显的变化。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搞起一场改革运动--洋务运动。这个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冯桂芬于1861年写成《校邵庐抗议》一书,提出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洋务运动时期大量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还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
西方科技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冲击和动摇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
7. 1.2制度层面的文化转型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维新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他们与洋务派的主要不同在于他们主张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即从“西技”发展到“西政”.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他们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提倡民权,他们还办报纸,立学会,创办新式学堂,使文化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到20世纪初,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的思潮逐渐代替维新思潮,以国内新式学堂师生和留日学生为主体的新式知识分子对西方政治学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家、宣传家已经不再借助传统文化旧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这些新思想、新文化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7. 1.3精神层面的文化转型
辛亥革命后,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一中I华民国。这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以后,虽然发生了袁世凯和张励两次复辟,但是很快就都失败了,这表明共和观念己经深入人心。陈独秀、李大判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自此,中国文化就进入观念层面的变革阶段。
这个时期的戊戌启蒙运动主张人的个性解放,与此同时,“科学”与“民主”的口号也响彻云霄。到20世纪初,科学与民主已成为强劲的社会思潮。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树立起科学与民主意识,于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观念,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与传统的以纲常名教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是格格不入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而新文化运动正是要在伦理层面上改变旧文化,它把伦理的觉悟看成是“吾人觉悟最后之觉悟”,因此表现出十分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而新文化也在伦理、心理层面展开了变革。自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全面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为“科学世界”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时代背景。
7.2 “科学世界”的形成
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在短短的300年间,科学由从自然文化中分离而达到鼎盛期。从18世纪,科学和人文己经分离、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到19世纪下半叶,在这种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非常时期,科学成为近代文化的主旋律,不是科学带有自然文化的泥土,而是近代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被打上科学的烙印。
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是与实证主义,特别是与逻辑实证主义分不幵的。在本体论上,它拒斥形而上学,主张用科学方法,尤其是逻辑方法分析问题,以取消有关世界本源的探讨;在认识论上,它反对非理性主义,崇尚理性主义和泛逻辑主义;在方法论上,它反对方法的多元化和人文学方法的独特性,而独尊科学方法和逻辑方法,把自然科学方法奉为圭泉以统辖一切学科(包括哲学和人文科学);在语言观念上,它力图扫除日常语言的多义性和歧义性,主张用逻辑方法建立一种精确的、描述性的、还原性的和工具性的理想语言;在人学问题上,它反对采用“理解”的方式和“表意化”的方法,而主张从精确科学的角度规定人的本质和特性,进而对人生和价值问题作出规范化和实证化的说明;在科学观上,它反对科学悲观主义,鼓吹科学万能气由于科学总是和理性相联系,故又称为理性主义思潮。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是“是什么”;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就越真。所以,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是独立于人的情感世界之外的。科学哲学思潮,其主流是一种见科学不见人的思维方式,其精神是脱离人的世界去追求所谓‘有意义’、‘真理性’和‘精密性',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不知来源和主体的科学知识的自我运动,以及描述这些运动的一系列抽象概念、枯燥术语乃至空洞模式,它无视活生生的人,也使活生生的人对其敬而远之。
科学蔓延迅速,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的过度崇尚,致使科学沙文主义横行,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科学几乎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用胡适在20世纪初的话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这个名词就是’科学‘.”在这种“科学至上”的境遇下,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导的科学世界与形而上学联姻,出现了科学形而上学化和形而上学科学化的趋势。所谓科学的形而上学化是指科学获得了形而上学的地位而高居于其他领域之上;形而上学的科学化是指形而上学远离了应有的价值诉求与人本关怀,寻求科学的实证性辩护。自此,中国进入了 “科学世界”的游祸。
7.3中国传统武术走进“科学世界”
7.3.1中国传统武术科学化的现实背景
近代以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强势入侵和西方体育席卷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西方运动项目、竞赛模式及其体育理念在中国大行其道,使得民族、传统气息浓郁的武术也卷入了竞技的漩祸。从西方体育于19世纪传入中国开始,武术的发展被洋体育的思想所吸引,被西方体育的精神和思想所遮蔽。从“土洋体育”到“新武术”“样板武术”“体操化武术”的出现,产生了 “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这些新词汇,并逐渐成为使用率极高的武术用语。
20世纪前半期,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西方强势体育开始袭击中国。不仅是西方体育的运动形式,而且西方体育思想、价值观等也渗透到这个武术之中,引起武术深层价值观的改变。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开始在民间传统武术基础上推陈出新逐步形成并发展的竞技武术。由于我国政府对现代武术的大力提倡,以至于从最高级别的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到初具规模的市、县、乡级武术比赛;体育院系、各级体工队和地方武术学校;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全国武术协会及地方武术协会,都是以竞技武术工作为重点。另外在武术人才储备、学历教育、科研力量等方面主要是以竞技武术发展模式出现的。科学化、现代化成为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此,武术开始了其科学化的历程。
7. 3. 2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科学化
武术科学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方法、设备、药品等进行适应体育化的改造、创新和发展。因此武术的科学化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体育化上。
7. 3. 2. 1训练日趋科学化
现在的训练主要以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学为依据,采用先进的设备,通过循序渐进以及超负荷训练等训练方法,锻炼各部位肌肉的力量、速度等。从营养学的角度,合理的搭配膳宿,摄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等。
7. 3. 2. 2竞技比赛内容逐渐量化
按照竞技体育的要求把武术分为套路运动和对抗项目,套路运动被分解为拳术、器械、对练表演和团体表演等竞赛项目。对抗项目又被分为散手、短兵、太极推手。此外,还修改很多项目的比赛内容,如:陈氏太极就加入了一些难度指标,目的是使其可量化,方便比赛打分等。
7. 3. 2. 3比赛规则愈加标准化
随着武术套路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规则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使得竞技武术技术动作和自身价值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下表是武术套路比赛规则的变化历程:
从上表可以看出,规则的改变主要集中在技术导向影响到动作技术结构变化、演练技巧的发展提高了动作外在形象和技巧难度两个方面。当今的技术动作不再是单一性的跳跃动作,不仅包含跳跃,还有转体、柔窃、平衡等,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综合技术的能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自身极限进行挑战?.同时也通过高质量的完成较高难度的动作、连接和组合,提高武术的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难度,表现出了武术套路的外在形象美和内涵意识美;高低、起伏、转折、动静等不同节奏变化和不同级别的难度动作,也展现武术套路的力、健、美。从规则的角度来说,规则的修订对武术技术的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武术的发展更适合国内以及国际化的推广。
通过历年规则的比较,我们会发现上层管理部门甚至将武术界视为精髓的“精、气、神”抛弃,也造成了运动员与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难度动作上,忽略了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对内在内容如精神、节奏、风格等不予理采,忽视了难美项目对艺术的追求,缺乏对武术深层次文化内涵挖掘的局面。最终使武术套路演练流于外在的高、飘、旋,不能深入其意境深厚的内核,而缺乏底蕴。这都与武术的传统、本真相背离,与生活世界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