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09 共854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长沙市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第2部分】 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第3部分】长沙失地农民体育活动研究方法
【第4部分】长沙市失地农民体育运动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5部分】引导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
【第6部分】失地农民体育运动形式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前言
  
  1. 1研究背景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大部分农民的愿望。走城市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在《2013年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 52%。这就说明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另外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城市化率要再提高4%,这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将不断加快。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由于建设需要,政府开始征用大量的农村土地来作为工业和城市用地。对于那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就被迫向城镇转移,变成为失地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他们的生活空间、户籍、身份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从认识、意识方面看他们还是农民。城市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市化,而不是简单的空间上的城市化,是农民逐渐成为“市民”的一个过程。失地农民只有在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方面进行重构,成为真正的市民,才能更好地推进城市化。

  从古至今,城市、人类还有体育的发展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体育已经慢慢的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现在的体育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奥林匹克运动会、NBA、足球世界杯、澳网公开赛、各种项目的世界锦标赛等不但可以影响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而且影响着所有现代人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等,在失地农民市民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失地农民而言,由于国家安置政策不完善,他们大部分是以集中安置的方式,居住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因为安置区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较为简陋,所以对于他们有没有体育生活方式以及现状如何;怎样培养还有待研究。

  1.2研究意义
  
  本课题通过对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引导失地农民形成体育生活方式来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更好的促进城市化的建设。因此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上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实现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目标,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农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上一方面可以提高失地农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关系到全民健身的顺利推进,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拓新思路。

  第三,能够保障失地农民的各项体育权益,并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对于我国很多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国梦”的实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文献综述
  
  1.3.1关于城市化的研究本人通过搜索文献资料发现,“城市化”这个词最早出自于19世纪着名西班牙工程师A. Serda的一部着作一《城市化基本原理》。城市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从英文单词urbanization翻译得到的。①城市化的社会发展过程非常复杂,主要有两方面:空间和人口的城市化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城市规模的慢慢扩大,农村规模慢慢变小,与此同时农村人口逐渐转变成城市人口的一个历史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城市的文化、生活方式慢慢的向周边扩展,以至于在农村地区传播与普及的过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农民思想,生活方式方面的城市化应该作为我国城市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农民市民化。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国内外的研究如下所述。

  国外学者Kent P. Schwirian和Jhon W. Prehn认为城市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城市化是城市周边地区慢慢的接受城市中心的理念与实践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思维、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第三: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美国的租界城市》中城市化定义为:“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移动,并居住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以及农村生活方式慢慢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态度和思想等方面。一方面强调了人口的密度的变化和经济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强调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弗里德曼则将城市化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II两种类型。

  中国学者定义城市化也出于相似的视角。《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指出:所谓城市化,是指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由原来的农村型转变为城市型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向周边不断扩大和发展的过程,表现为空间、结构和方式的变化,又可以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叶裕民、张可云等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是代表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是代表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中产阶级形成并逐渐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现代社会结构形成过程;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过程。③刘维奇、焦斌龙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新制度下城市化的内涵,指出城市化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变迁,即“所谓城市化,就是在工业化进程的带领下,发生的农村制度向城市制度的变迁”。

  综上所述,所谓城市化是指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由原来的农村型转变为城市型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向周边不断扩大和发展的过程,表现为空间、结构和方式的变化。城市化改变了失地农民的生存环境,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流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农民失地问题和心理压力问题与行为偏差问题。笔者认为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重点应该放在内容的转变,其中农民思想,生活方式方面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市民化。

  1.3. 2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
  
  1. 3. 2. 1失地农民的概念国外关于“失地农民”这一现象的最早的描述应该是英国进行城市化过程中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英国政府为了推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强制驱赶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村庄向城市转移。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被称为“失地农民”。关于“圈地运动”后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的生活情况,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有过精辟的描述。他们注意到,面对突然的转变,他们不习惯工厂的劳动纪律,因而宁愿流浪街头,也不愿进入工厂工作。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当时美国采取自由主义城市化政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就产生了 “失地农民”,城市化的过程也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复杂的社会学问题,例如失地农民进城后由于城市和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同而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城市的社会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帕克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由于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大量的失地农民无限制的涌入城市之中。因为当时拉美城市的经济难以承担那么多的移民,所以导致失地农民无法在城市中找到安身之处,只能选择在城市周围建造一些简陋的避难所居住。生活的地方既享受不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也无所获的正规的工作。有学者研究认为他们的价值观念、信念、行为等与城市化的进程不同步,这些人既不属于原来的农村,也不属于未吸纳他们的城市,处于一个“边缘”地位。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学者通常认为失地农民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国家不得不征收农民的土地来满足城市化建设,那些土地被国家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就称为“失地农民。”还有的学者将这一群体称之为“城市新移民”、“被征地农民”。关于失地农民户口问题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赵苏认为,“失地农民”指那些由于国家城市建设需要、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公益性事业所需,土地被国家依法征收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农业户籍人员。同样有很多学者指出,我国“失地农民”指的是那些因土地被国家征用而失去土地并且不能再从事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人员。

  也有很多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刘波认为失地农民具有城市户口,将失地农民定义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国家征地而完全失去土地并在城市居住的农转非人员。②胡观认为失地农民一部分进入城市,取得了城市户籍,实际上却很难融入城市,一部分仍留在农村,但是靠土地保障的生活却不能继续,因此失地农民的处境十分媳她。③有的学者指出,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重要的已经不是空间和职业上的区别,重要的在于他们基本权利、公民待遇、生活方式、思想及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城市后,从他们的户籍和职业来看,他们己经由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但受我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失地农民与原有城市居民在生产方式、思想、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保留着浓厚的“乡村气息”。这部分人群既有别于普通的农民,又不同于真正的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因此我们给其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土地被国家征用而失去全部土地并在城市居住的农转非人员。

  1. 3. 2. 2关于失地农民体育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学术领域,体育学界对失地农民体育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近时期,学者们慢慢的开始关注失地农民体育问题,部分学者对失地农民体育等问题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研究如下。

  党丽萍等人的研究认为,失地农民属于社会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同城市农民工、下岗人员、没有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一样,失地农民的体育活动意识还未形成,如果社会不高度重视他们的体育生活需求,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从而变得与城市其他群体对立。

  刘波等人通过对失地农民概念以及与失地农民同源词概念进行辨析以后将失地农民体育定义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国家征地原因而完全失去土地并在城市居住的农转非人员,为了满足身体健康、充实生活、休闲娱乐等需要而进行的各种体育生活的总称。②兰孝国通过对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融入过程中体育参与困境进行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经济问题造成了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边缘化;失地农民的原社会背景对体育参与有重要的影响;失地农民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体育参与产生了阻碍作用。

  浦义俊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了失地农民体育公共服务严重缺失问题,表现为:

  失地农民的体育公共服务处境非常递抢,一方面失地农民被排斥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之外;另一方面失地农民游离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边缘。

  曾小玲等人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情况,他们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和体育文化的概念认为:失地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对城市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她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体育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关注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问题,但是关注的程度还不够高,研究也不够深入。失地农民体育作为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农民体育发展而来的,是农民体育向市民体育转化的过渡类型,笔者认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1. 3. 2. 3关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关于市民化的研究,我国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即认为市民化是农民转型做市民的过程,包括了他们思想、心理、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要素的转变。周军和刘晓霞等人认为,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后为了克服各种问题障碍,使自身社会地位、素质、行为和意识行为不断的向市民靠近的过程,是逐渐摆脱边缘的状态,最终走向和融入城市主流社会成为真正市民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市民化的构成包括两个要素,第一个,城市化的进程使农民有了进入城市的机会,城市给他们提供了生活、社会、思想等方面的良好氛围;第二个,在长期的城市生活、互动、调整和适应之后,他们有了相应的能力融入城市。

  也有学者认为农民的市民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实现农民群体的角色扮演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主要是指户籍、空间、生产方式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实现角色转换的同时,他们通过外部因素和内部自身的努力,逐渐的适应城市,最终成为合格的新市民(主要是指思想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失地农民市民化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那些取得城市户籍的失地农民不仅身份上由农民转为市民,而且要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等重要方面逐渐的向城市居民靠拢,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失地农民获得城市现代性的过程。

  1.3.3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1. 3. 3. 1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一个概念,我们可以把生活方式理解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每个个体、群体、乃至民族、阶级的不同生活模式。

  它包括人们精神生活(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和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工作、娱乐等)的一切行为。简单地说生活方式就是人们怎么生活的问题。

  体育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很早以前就存在于体育研究领域,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WTO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幵的以“健康促进与体育”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大会提出了 “让体育生活方式成为健康的基石。”另外,1995年11月日本学者佐伯聪夫在德国举行的国际体育科学研讨会上,在提到日本的大众体育发展时,提到了“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

  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独立概念被提出以后,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变迁、人们价值观念改变等很漫长过程才在各国展开大量的研究。起初很多专家学者并不接受“体育生活方式”这个概念,但是随着体育学界的学者不断的探索以及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学术界慢慢接受了 “体育生活方式”这个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生活方式概念的界定是有差异的,一方面,由于国内外学者的体育文化和研究视角不同造成了界定上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人对于体育生活方式概念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差异。

  Mary Ann Kluge在探索65岁以上老年妇女的体育生活方式时,对体育生活方作了以下解释:“体育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内,以过体育运动、身体练习、娱乐舞蹈或户外体闲活动等为基本手段,进行有规律的、连续性、积极的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其中大部分时间是指他们生命中百分之五十的时间或更多。

  我国学者苗大培认对体育生活方式作了以下界定:”体育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李文川认为,既然生活方式是研究“人们怎样进行生活”的问题,那么体育生活方式应该是研究“人们怎样从事体育活动”的问题。他把体育生活方式定义为:“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不同的个体或者群体根据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与特征。”②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分析来看,目前国内学者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缺少了对体育生活方式本质上的认识,忽视了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内容,忽视了现在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规律性、自发性行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生活方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个人或群体依据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把体育作为生活的需要和内容,并有规律的、自觉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及行为特征。

  1. 3. 3. 2体育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着名的前苏联哲学家M.C卡闪认为人的活动的要素包括活动的主体、活动客体、活动中介及其制约因素系统。③我国学者郭堪认为制约人活动效率的因素有主体、客体和主体能动性本身。④着名学者王雅林认为:体育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有体育生活活动条件、体育生活活动主体和体育生活活动形式。⑤苗大培根据生活方式的结构认为:体育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三个。⑥李文川认为:根据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可以认为体育生活方式由行为主体、行为基础、行为特征、行为效益四个要素构成。⑦从前人的研究看以看出体育生活方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类。笔者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定义,借鉴前人的研究理论,认为可以把体育生活方式结构分解为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

  (1)体育活动的主体我们认为,体育活动的主体就是活动的人本身。当然,在这里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活动,有时可以是群体的活动、社会的活动乃至整个人类的活动。体育活动主体的构成要素有:主体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等等),主体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频率、时间,次数等)、主体意识、价值观念、需要和动机。

  (2)体育活动的条件体育活动的条件是构成体育生活方式的另一个重要要素。从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体育生活方式是依据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实现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是受外部条件制约的。作为满足人对体育活动需要的体育活动条件包括:经济条件、佘暇时间、场地设施条件等。

  (3)体育活动的形式体育活动的形式是构成体育生活方式的第三个要素,体育活动形式可以反映体育生活方式的具体情况,是体育生活方式之所以称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标志。体育活动的形式包括:体育活动的内容、体育活动的手段、类型、方式、体育信息、体育消费等因素。

  1.3.4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价值研究
  
  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失地农民生理、心理健康休戚相关。是否采纳体育生活方式与失地农民的生命、生活质量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失地农民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增强他们的免疫能力;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有助于缓解和释放失地农民由于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不安、悲观失落等情绪。

  体育生活方式具有生活方式的综合性、多层次性属性和特点,它在失地农民生活、思想、价值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能调节并改善失地农民生活方面存在着的不合理的部分。使失地农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乃至培养失地农民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失地农民继续社会化,参加体育活动往往不是个人行为,体育活动中的合作,可以促进失地农民之间的交往,使失地农民感到自己在社会中有地位;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竞争意识,改变失地农民的价值观念。

  最后体育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从事体育生活”的理论,选择它本身就表明失地农民享有了体育的基本权利。所以体育生活方式是对“体育是失地农民的权利”的最好解释,它表明形成体育生活方式是行使失地农民的基本权利的最好表现。

  以上所讲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失地农民作用的方方面面正是失地农民市民化所需要的,所以说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可以加快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同时可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1.3.5长沙市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背景研究
  
  1. 3. 5. 1长沙市群众体育发展情况长沙市群众体育发展势态良好,以“十一五”时期为例,长沙市通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开展“群众身边的组织、群众身边的场地、群众身边的活动”建设,逐步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投入,使群众体育工作进步明显。一是借助奥运契机,积极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积极组织开展了一批影响大、群众参与面广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如长沙市白沙奥运潇湘行趣味乐拼拼选拔赛、交通银行杯春季马路赛跑、蒙牛全国100城市健身比赛选拔赛等,使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人们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得到快速增长。

  第一,全市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已达到了总人口的48%,超过85%的社区拥有体育健身器材、健身辅导站和健身队伍,体育进社区活动覆盖面超过80%,人们参加健身锻炼已经蔚然成风。

  第二,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现有各级社会指导员5250人,健身辅导站721个,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每万人18. 88人,人均体育场地达0. 95平方米,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尚0第三,农村体育工作得到加强。“十一五”时期,全市结合“新农村、新体育”活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沙市农村体育工作意见》,加大了农村体育健身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了农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农村体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由于各方面成绩显着,长沙市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社区体育先进城市,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民健身日优秀组织单位,市老年体协被评为全国、省先进单位。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四县(市)全部跨入“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上大块、清水塘、银盆岭、美林景园、望月湖和朝阳、府后、城南路、望岳等19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群众体育先进社区。

  长沙县黄兴镇、江背镇、星沙镇先后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长沙县星沙镇、望城县高塘岭镇、浏阳市文家市镇被评为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1. 3. 5. 2长沙市群众体育面临的机遇长沙市体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2011-2015年要全面健设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顺利完成《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群众体育任务,城乡区域的群众体育差距明显缩小,部分城区较发达地方率先实现群众体育的现代化,全社会基本实现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到2015年,全民体育人口比例达到55%,其中城市体育人口达到城市总人口的60%,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3人/万人,全民健身工程达到1050个,投放新建健身器材达到250万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为10. 5个;在农村体育方面,每个村实现拥有4个高规格健身示范工程点,农村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6名/万人,80%的城市社区、60%的村建有体育指导中心,45%的村建有5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场地;在学校体育方面,学生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体育俱乐部数达到138个,体育运动学校为60个。这对长沙市失地农民的体育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