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城镇广场舞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结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07 共949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和谐社会构建中城镇广场舞的作用
【第2部分】广场舞运动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联分析前言
【第3部分】构建和谐社会与广场舞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4部分】广场舞运动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研究方法
【第5部分】 城镇广场舞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结果
【第6部分】和谐社会建设中城镇广场舞运动的角色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研究结果及分析

  4.1城镇广场舞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4.1.1和谐社会的闺述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稳定状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社会更加和谐”被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到了全党面前。而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会议指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会议中和谐社会的构建被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后来胡锦涛同志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其具体可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党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

  4.1.2广场舞运动的阐述

  广场舞也叫广场健身舞、现现舞或街边舞。广场舞源于社会生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如今的广场舞运动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目前广场舞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本文将广场健身操(舞)、广场舞蹈等统称为广场舞。广场舞运动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在广场、公园、街道等地方进行集体锻炼的一种大众健身运动。现代广场舞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赋以欢快、动听的音乐并融合多种舞种,舞姿优美、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适中。广场舞运动集健身娱乐为一体,适宜从少年到老年任何年龄段的人群。无论是早晨或是傍晚在广场、公园、马路边或楼前空地等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市民聚集在一起跟着音乐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如今它己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1.3广场舞运动产生的积极效应与和谐社会的理念相一致

  我国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们更好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简单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要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体育等的全面发展。广场舞运动作为全民健身事业的一部分,由于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在我国掀起了一阵健身热潮。

  广场舞不仅是一种健身运动,更是一种精神载体,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长期参与广场舞锻炼可以使人们的体质得到增强,而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拥有健康的体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广场舞运动属于大众健身运动,能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基本的健身需求。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群不分种族、性别、高低贵贱,为社会成员提供公正、平等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广场舞运动的开展为社会成员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平台,同时能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另外,广场舞运动作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运动,对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振奋人们的精神、陶冶人们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使人们以饱满的精神和十足的热情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因此,广场舞运动中所蕴含的和谐思维与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

  4.1.4推进城镇广场舞运动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量的体力劳动被机器取而代之,人们的余暇时间不断的增多。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在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物质生活,开始注重更高的精神生活的享受。体育运动以增进人们的健康、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形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人们群众的青睐。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致力于各地的体育场馆及文化广场的建设,然而,现有的体育设施仍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城镇基层体育设施有限,人们的健身需求更是得不到保障。城镇拥有6.2亿多人口并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它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广场舞运动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几乎遍布了我国的每一个角落。

  广场舞集健身娱乐为一体、运动量适中、动作简单扬学,在我国深受人们的青睐。

  城镇的体育场馆设施匮乏,幵展广场舞运动相比较于其他的健身运动项目有着一定的优越性。

  传统的健身项目如太极拳、健身跑等,内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球类项目又比较依赖器械及场地设施。而相比较其他一些运动项目,广场舞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能有效地减少城镇体育场馆不足给人们带来的健身阻碍。广场舞运动融合舞蹈的美观感受和体育的健身功效为一体,具有健身、健心、健美、娱乐等多种功能,充分的迎合了当今社会各种年龄阶段人群的健身意愿和需求。另外,我国绝大多数的城镇居民收入不高,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多倾向于免费的体育锻炼场所。因此,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运动必将受到城镇居民的喜爱,成为人们健身锻炼的首选。

  4.2城镇广场舞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4.2.1广场舞运动实现人自身的和谐

  广场舞作为有氧运动的形式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仅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对体质健康、形体美的追求。广场舞运动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健康的基石。长期参与广场舞锻炼有利于:

  4.2.1.1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骨密度受机械应力影响,长期不运动,骨豁受不到应力作用,易导致负1?平衡、骨质丢失。经常参与广场舞运动,可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在运动中通过肌肉收缩形成机械应力,刺激骨无机盐密度升高,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分泌,使维生素D(Vd)受体VDR基因表达增强,Vd更好发挥生物功能,从而预防人体骨质疏松。

  4.2.1.2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能力会有所下降,65岁的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青年人延长了 50%。广场舞运动形式较为多样,练习时需要大脑对其进行反复记忆。

  大脑长期受到这种外在刺激的影响,可提高人的心脑功能。通过运动可增加新生神经元数量,从而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长期坚持参与有氧运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竭,从而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

  4.2.1.3降低脂肪含量,预防肥胖

  物质生活的富足及缺乏必要的运动,是促使肥胖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健身理念的增强,人们幵始走出狭小的生活圈,加入到健身锻炼的大集体中来。

  广场舞运动集健身、娱乐为一体,迎合了当代人们的健身需求,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参与。通过运动可引起脑胰岛素和脂肪组织obmRNA表达水平升高,致使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增高,同时有效减少乳糜微粒的含量;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大量儿茶船胺儿茶酷胺促进脂肪动员,让人们远离肥胖,远离肥胖并发症。

  4.2.1.4改善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受脂类的不断侵入,血管弹性逐渐变差,血流速度减慢,微循环变差,甚至发生堵塞;氧运输和氧摄取能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弱。进行有氧的广场舞运动(其主要靠脂肪代谢功能),可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提高卵怜脂胆固醇酰基转氨酶活性,减少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研究证实有氧运动上调心血管系统CGRPmRNA表达,CGRP是一种强力血管舒张因子,从而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血管功能,减低血压等。

  4.2.2广场舞运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广场舞运动能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人们在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通过广场舞锻炼可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等。

  4.2.2.1增进人际交往,弥补当代人们情感的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传统的以群体为活动单位的生活空间逐渐被新的居民区所取代。然而,层层大楼不但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高速发展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人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良好的精神生活如果长期生活在高压且人情淡薄的社会中,容易使人们产生不满、浮躁、颓废等不良情绪。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妥善地排解,很容易会诱发各种社会问题甚至会导致犯罪。

  广场舞运动作为一种积极的健身娱乐方式,为有健身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平台。

  不同年龄、性别、信仰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与沟通,既扩大了人们的交际圈,也能使人们的不良情绪及各种压力通过运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广场舞运动也是一项表演性运动项目,能为人们提供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们在表演中体现自身价值。广场舞的锻炼地点多为广场及公园等幵放的场所且人流量较多,在运动中不乏有许多观众在旁观看。因此,广场舞运动能有效地克服人们胆小的心理,使人们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去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培养人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人们在锻炼中宣泄情绪、沟通情感、增进友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摆脱了城市空间的孤独冷漠,从而弥补了当代社会人们情感的缺失,使人们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4.2.2.2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极大地满足,现在人们开始更加的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问题。有研究表明:“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不参与锻炼的人群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广场舞运动不仅是一项健身运动,更是一项休闲娱乐运动。

  广场舞在运动中赋以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营造了一种欢乐的氛围,投身于锻炼中的人群很容易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广场舞运动能使参与者在锻炼中获得积极地情绪体验,从而有效的改善人的心境,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广场舞运动所营造的欢乐、团结、友爱、和平的氛围对改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有着良好的功效。在广场舞运动中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心情变得愉悦、人际关系更加协调、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使人们能更好地享受当今社会带来的幸福生活。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广场舞运动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生活与发展,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4.2.3广场舞运动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

  广场舞运动始终以积极、欢快的内容为表达形式,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广场舞运动所营造的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4.2.3.1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进而人们幵始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的享受。广场舞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广场文化活动形式之一,对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及维系社会活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舞运动形式多样、内容活拨,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如今的广场舞运动样式繁多、千姿百态,在运动中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增进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营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广场舞运动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社会文化现象,引导着人们改变腐朽落后的思想、去除不良的社会生活习惯,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广场舞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在闲暇时间参与到运动中来,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人们余暇时间的合理利用,能使人们远离“黄、赌、毒”等不良的社会习惯,从而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

  广场舞运动将参与锻炼的城镇居民纳入到一定的社会秩序中,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2.3.2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确保全体人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体系

  形式多样的广场舞运动以其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健身需求。动作简单、节奏明朗、舞姿优美、音乐欢快的广场舞运动吸引这中老年人群积极的参与。中老年人群由于退休后的角色转变、儿女独立成家,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空巢老人,他们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社会关系简单,常常会产生失落、孤寂的灰暗心理。广场舞运动参与人数多、气氛热情欢快,能使中老年人群在锻炼中找到友谊和归属感。现代广场舞不断的融入时尚元素,在舞蹈的编制中大量的融入新疆舞、印度舞、街舞、拉丁舞等一些充满青春时尚气息的舞蹈。青春时尚的气息符合青年人的审美情趣,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参与。

  另外,广场舞是全民健身事业的一部分,在幵展过程中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保证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体育服务体系。广场舞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健康保证,弥补了国家对弱势群体在劳保、社保等社会保障功能方面的欠缺,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的认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4.2.3.3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社会群体来实现。广场舞所产生的正面的、积极的精神效应,是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广场舞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以欢快喜庆、积极向上为主旋律,通过广场舞所营造的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陶冶群众的思想情操。另外,人们在运动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人充满活力,不断地催人奋进,从而凝聚成一种积极、健康、充满朝气的社会风尚。广场舞运动将人们聚集在一个大集体中,通过锻炼增进集体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成员共谋发展、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4.3城镇广场舞的开展现状
  
  4.3.1城镇广场舞锻炼者的基本情况
  
  4.3.1.1 年龄

 论文摘要

  调查结果显示,广场舞运动的参与人群中有各年龄段的人群,这说明广场舞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运动。但参与广场舞锻炼的居民中,各年龄段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群差距较大。由图1可以看出,31岁到60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数最多,共计82.9%,说明城镇广场舞锻炼者多集中在中老年阶段;而30岁以下和61以上的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运动的人数较少。30岁以下城镇居民中的一部分人还处于还处于学习阶段,另外一部分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复杂生活压力较大,不仅要忙于工作还要肩负照顾家庭的重担,很少有时间参与此项运动。另外,他们的体质较好很少有疾病的困扰,所以,他们的健身意识不强。61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工作和照顾家庭的负担却没有积极地参加到广场舞的锻炼中来,其原因为:人到老年身体健康的状况幵始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记忆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都下降,自身的健康状况阻碍了他们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另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思想比较守旧,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扭扭跳跳。31-60岁的人群,其工作和家庭都以稳定,子女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能力,除了白天忙于工作和其他事物外余暇时间较多,有充足的时间参与锻炼。中年人大都喜爱热闹,对外界新颖的事和物好奇性和参与的积极性都较高,因此充满青春时尚气息、内容欢快活泼的广场舞运动吸引了众多中年人的积极参与。

  4.3.1.2 性别

  论文摘要

  由图2,可以看出女性广场舞锻炼者占89.8%,远远高于男性锻炼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1.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都是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担负着挣钱养家糊口的重担,而女性则更多的担负照顾家庭的责任。男性白天忙于工作有时晚上还有应酬,每天忙碌比较劳累,所以不愿外出进行锻炼,在余暇时间更倾向于打麻将、玩扑克等休闲娱乐活动。女性除了白天忙于工作和家务晚上的空闲时间较多,热爱热闹的女性在闲暇时间会跟着大家一起参与到广场舞锻炼中来。2.男性对广场舞运动存在一些偏见,广场舞舞种多种多样、舞姿千姿百态、动作阴柔不够阳刚,很多男性都认为广场舞是属于女性的健身运动。3.广场舞的舞台是一个幵放的舞台周边都是观看的人群,很多男性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不愿在众多的人群面前参与广场舞锻炼。

  4.3.1.3社会角色

  论文摘要

  从图3可以看出,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群中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所占的比重最高,共计70.2%,是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主力军。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拥有一定的职业地位和收入,基本是城镇中最具活力、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相比较于其他的人群有着较强的健身意识。另外,他们生活作息时间较规律,除了忙于工作和家务外,闲暇时间能积极地参与到广场舞运动中来。退休人群往往面临健康危机且余暇时间较多,广场舞运动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还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因此,退休人群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员较多。工、农人员参与广场舞锻炼的人员较少,占5.8%。其原因可能为:工、农人员经济条件较差,每天为了生计辛苦忙碌,生活压力大、空闲时间不固定,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广场舞运动。另外,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思想守旧,错误的认为劳动就是锻炼,因此,没能真正的参与到广场舞运动中来。此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参与广场舞锻炼的积极性受经济水平的相应影响,当人们的生理和安全等基本的需求等不到满足时很难去寻求更高水平的需求。人们只有在解决温饱不愁吃穿的情况下才有时间并愿意参与到运动中来。自主经营者、无业人员以及其他,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2%、15.6%、1.2%。

  4.3.2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锻炼的态度与动机

 论文摘要

  由图4可知:城镇广场舞锻炼人群中非常喜欢和喜欢广场舞锻炼运动的人群分别占32.4%、46.9%,共计79.3%,说明广场舞运动深受城镇居民的喜爱。通过对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运动的动机进行调查,由图5可知: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锻炼的动机中强身健体和减肥健美比重位居前两位,分别占79.3%、63.2%,说明了城镇居民健身意识不断的增强,“健康第一”的健身理念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选择休闲娱乐、丰富业余生活的人群分别占到49.7%、37.8%,说明了城镇居民开始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从看电视、打麻将、聊天等狭小的生活圈走了出来,加入到欢歌盛舞的大集体中。另外,还有28.1%和20.3%城镇居民选择缓解压力、结交朋友。

  由图5可知,人们参与广场舞锻炼的动机较为多样性,说明了广场舞运动的功能不断的被人们发现和认同,它对人们的生活起着积极的影响。

  4.3.3城镇广场舞运动的组织形式

 论文摘要

  图6为城镇广场舞运动组织形式的调查表。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广场舞运动的开展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形成的,占69.3%,社区组织占19.2%,位居第二,其次为单位组织占7.6%,政府和其他组织分别占2.1%、1.8%。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城镇广场舞运动的开展更多是自发的、松散的,为使广场舞运动得到更好的幵展与普及,还需要充分地调动政府、单位、社区等多方面的力量。

  4.3.4城镇广场舞锻炼的场所选择

  论文摘要

  图1调查结果显示:39.5%的城镇居民选择在街边、楼前的空地进行广场舞锻炼,其次是选择在广场上,占33.1%,选择在公园和体育锻炼场所进行广场舞锻炼的城镇居民分别占15.7%、9.4%,另外,有2.3%的城镇居民选择了其他。大多数的城镇居民选择在街边、楼前空地进行广场舞锻炼,突出了广场舞易于开展、不受场地限制的特性,也反映出城镇的基础体育设施不足。广场舞大多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因此在锻炼时多集中在街边、广场、公园等一些公共性的不收费的场所。

  4.3.5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锻炼的途径

  论文摘要

  由图8调查结果显示:有42.7%的城镇居民是通过亲朋好友的带动参与到广场舞运动中来,通过观看别人跳广场舞而参与此项运动的城镇居民占35.4%,自己主动参与的占13.1%,通过观看书籍、影像资料和受大众传媒影响而参与广场舞运动的城镇居民分别1.9%、5.2%,有1.7%的居民选择了其他。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城镇居民有一种从众的心理,通过观看他人锻炼及周围广场舞锻炼者的鼓励与带动,许多城镇居民也加入到广场舞健身队伍中,另外,书籍、影像资料以及大众传媒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运动。

  4.3.6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锻炼的时间、频度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通过对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锻炼的时间和频度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城镇居民都能较好的坚持广场舞锻炼。卢元镇在《体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了体育人口的判断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属于体育人口的范畴。由图9和图10可知,每次活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城镇广场舞锻炼者占92.7%,每周活动频度高于3次的城镇广场舞锻炼者占85.3%。广场舞运动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参与人群的体质要求不高,很多广场舞锻炼者都能坚持运动一段时间。由上述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可断定,绝大多数的城镇广场舞锻炼者都属于体育人口。广场舞的开展有助于增加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因此,应大力的普及和推广广场舞运动,让更多的人群参与到此项运动中来。

  4.3.7城镇居民对广场舞锻炼的指导需求

  论文摘要

  通过对城镇广场舞锻炼场所的走访调查发现:在进行慢节奏的操类广场舞锻炼时,参与锻炼的城镇居民较多;而在进行快节奏且步伐灵活多变的广场舞锻炼时,参与广场舞锻炼的城镇居民大大的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不足有一定的联系。城镇广场舞的开展主要以自发组织形式为主,在幵展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健身教练员。由图11可知,选择需要健身指导的城镇居民,占86.4%,这再次说明了城镇广场舞锻炼场所健身教练员不足的事实。专业的健身教练员不仅具有相应的舞蹈技能,还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及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专业的健身教练员在促使广场舞运动向着更加科学、健康、正规的方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4.4影响城镇广场舞运动开展的因素

  4.4.1参与主体性别失衡,年龄分布差距大

  广场舞运动量适中,门滥较低对参与人群的要求不高,是一项老少皆宜参与的健身运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参与广场舞锻炼的比例分布不均,且存在严重的性别失衡现象。广场舞运动的主力军为中老年人群,青年人由于生活压力大、担负的责任较重、面临的健康危机小等原因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男性在广场舞运动的认知方面存在偏差,认为广场舞运动是专属于女性的健身运动。因此,政府、相关的体育部门或社区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广场舞运动中来。

  4.4.2场地面积小,健身环境差

  充足的健身场地和良好的健身环境是确保居民参与广场舞运动的保障。调查得知城镇居民参与广场舞锻炼的场所最多的是在街边、楼前空地。广场舞运动是一项集体性运动项目,通过对城镇广场舞锻炼点的走访观察发现城镇广场舞参与人群少则二十几人,多则可达上百人,而街边、楼前面积狭小的空地不利于广场舞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另外,街边、楼前空地这样的场所比较喧哗、灯光较暗、场地设施简单、来往的人流及车辆较多,锻炼中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广场、公园这样的锻炼场所,各种小吃、摊贩占地、照明等不到保障、音响设配差等都阻碍了广场舞在城镇的开展。广场舞的开展大都在室外,如遇连续的雨雪天气运动就会中断,居民的锻炼热情也会被削弱。

  4.4.3健身指导员不专业,锻炼方法不科学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城镇广场舞运动团队中的健身指导员多由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或业余舞蹈爱好者担任,较少由专业人士的参与。大多数健身指导员专业技能不高,组织管理能力有限,平时练习的广场舞主要通过网络、影像资料来选择和学习。选舞时以动作优美、简单、音乐动听为选舞依据,舞种的选择缺乏科学性,不能满足各年龄段及不同性别人群的健身需要。另外,在参与锻炼的过程中,很少有健身指导员讲究锻炼的形式、方法、原则、规律,音乐一响起大家就跟着跳,而科学的运动过程应包括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

  4.4.4管理体制不完善,组织形式散乱

  在锻炼中居民没有固定的位置随意乱站,并在锻炼中随时都有人离开队伍、也随时都有人加入到队伍中,致使广场舞的队伍不整齐、散乱。由调查得知城镇广场舞的开展多是群众自发形成的,形式散乱、无序。政府及相关的体育部门对广场舞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机构。没有完善的体制和政府的支撑做后盾,广场舞运动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地影响。科学的锻炼不仅能使人们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也能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广场舞运动。

  4.4.5噪音扰民,运动受阻

  街边、楼前空地、广场、社区等这些广场舞锻炼的场所大都处在居民区附近,而广场舞的锻炼时间多集中在早晨6: 00-8: 00、晚上7: 30-9: 00居民大都在家休息。广场舞悠扬的声音和动感的节奏,对舞民来说是天籁,而对在家休息或者闲置的附近居民来说就是噪音。噪音扰乱了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和生活使得民众苦不堪言,有些民众甚至向广场舞锻炼点扔酒瓶或垃圾,使得运动受阻。舞与民的不合阻碍了广场舞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并出台相应的法规,将广场舞运动纳入正规化,减少不和谐现象的发生。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