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些村干部采取变通手段,间接剥夺村民的民主权利。
有的村干部在两委会做出决策后,为了顺利获得村民代表的同意,不是召开会议民主讨论,而是拿着相关会议决定、未填金额的资金审批单,入户找村民代表签字或者请代表在饭桌上签字,一些代表碍于情面被动签了字,致使村民代表民主决策权被剥夺。
(3)农村集体决策不能完全实现科学化与合法化。
一些村干部以程序上的民主,掩盖决策内容的违规。比如有的村干部为达成私愿,采取串通组长分批说服或用一定的经济利益做条件,迫使或诱使村民签字画押。
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控制的最好工具,缺乏制度的约束就可能处于失控状态。高新区村级财务管理之所以出现混乱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
(1)缺乏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是缺乏区级管理制度。由于高新区是从2008年开始才托管镇(街),各镇(街)又分别来自于不同区县,各自按照原来的管理模式在运转,区级监管处于缺失状态,也没有建立全区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区农经部门对于各镇(街)的财务管理的指导十分有限。其次,村级自身缺乏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村没有形成固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还是依据经验和村干部的意志来管理财务,主要村干部基本掌握了全村的财务开支权,造成了财务手续混乱、内部制约处于失控状态。由于实行了 "村赃乡代管",有的村干部感觉到开支集体财务有难度了,就开始从收入方面打主意,对于村集体收入经常不入账,坐收坐支现象严重。
在工程招标、物资釆购、资产交易处置等重大事项上,少数村干部为谋一己之利,不经民主决策程序,不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直接发包和采购。
(2)开支随意性大。
一是近年来村委会招待费的支出比例逐年增多,如某村2011年、2012年、2013年招待费占管理费用的比例分别为14.77%、17.59%、19.56%,且大部分招待费用没有说明事由、招待明细和消费清单,餐费比例过大,且存在大手大脚的现象,村干部组织外出考察的经费偏高。二是工程项目的付款金额超合同金额。
如某村与设计院签订的设计合同总金额为8万元,实际支付金额却为9万元,没有附任何情况说明和补充合同。另外,一些零星工程项目,累计起来金额不小,却由村委会直接与个人签订合同,由个人组织施工,工程款直接用现金支付给个人。三是存在调剂专项经费的情况。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增大,在水利工程、公路建设、环境维护、防火、防疫、防讯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数量较大,为弥补管理费用的不足,有些村存在挤占、调剂专项资金的情况,账务上也未体现专项经费的核算。
三、村级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1)经管部门业务监督失之于软。
由于实行"村账乡代管",会计核算中心设在乡镇的经管站,乡镇对于村级财务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而区级农经部门监督力量也不大,只是偶尔的进行抽查,缺乏常规性,抽查的结果也没有纳入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因此对于村级财务的开支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到位等缺乏有效的业务监督。
(2)村级财务管理连续性难保障。
现在的村报账员一般都是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但在选举完成后,部分村村在村干部以各种理由调换报账员的现象。另外,村财务人员在工作交接时也不完整,经常是拍屁股就走人了,使得村民财务管理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如某村报账员因自身原因突然辞职回家,而接任的报账员尚未产生,中间的空白期达到三四个月之久,村级财务管理基本处于停摆状态。
(3)财务人员管理内部制约弱化。
实行"村账乡代管"之后,部分村报账员认为自己的"包揪"卸了,乐于当"老好人",对于村干部的不合理开支不管不顾,认为这些都应由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来把关。而会计核算中的会计因不熟悉村级组织情况,通常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4)村务监督委员会不严格履职。
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纪检小组整合而成,其成员对会计专业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对票据、开支是否合理也缺乏判断力。且由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工作报酬低,一年只有1000元左右的误工补贴,其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仅把村务监督工作当成增加一点收入的"兼职",有的甚至为省却麻烦,直接将理财小组章交由村干部自己管理。另外,部分村两委会"一把手"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置于村两委会领导之下,逃避监督。
同时村务监督委员会由于受人情世故、待遇等方面制约,没有真正发挥监督作用。一些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5)村民对财务的监督缺失。
从村民在村级财务管理的参与度来看,真正有广大村民参与决策的事项少之又少,对于财务公开,大多数村民都持漠不关心或者是想关心又看不懂的态度,他们认为村干部操控着整个村集体的财务,财务公开,那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己,至于村务监督委员会,那都是打着民主理财的幌子为村干部打工,村民对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的信任度在下降,党群干群关系在一些地方变得紧张。
四、村级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高新区现有的村级财务人员一般年龄较大,懂电脑操作的极少,专业素质较差,且很容易被村委会利用或架空,成为村干部大吃大喝、公款私用等问题的"帮凶".很多村财会人员之前从未接触过会计专业,同时也没有参加相应的培训,被村民选上后直接无证上岗。经统计,高新区12个村级报账员中,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仅5人。
另外,个别村财务人员不清楚自身的职责,认为"村账乡代管"之后,自己只需要收集票据按时报账即可,却忽视了对开支合理性、票据规范性的前置性审查,将大量不合理开支、不合格票据交给会计核算中心,因会计核算中心不是直接的经手人,很难从源头上把握开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