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派生内容。
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趋于多极化,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已不再局限于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了军备竞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工业社会带给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将生态安全问题突出摆在了人类面前。因此,信息安全和生态安全成为当前国家安全的重要派生内容。
时至今日,国家安全的内容已发展的十分丰富,包含了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等源生内容,也包含了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派生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国家安全系统。
2.2.3 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
国家安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着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也决定了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2.2.3.1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影响国家安全的自然因素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环境、人口数量等方面。因为自然因素是人力所不及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常常被我们忽略或弱化,实际上自然因素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最原始的因素。《孙子兵法》就明确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地缘政治"学说也充分说明了自然因素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必须结合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国家安全战略。
与自然因素相对应的就是社会因素或者说是人为因素,这是我们通常研究的国家安全的影响因素,它包括了政治制度、经济形势、军事力量、传统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目前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社会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2.2.3.2 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
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发动军事侵略或政治颠覆、国内民众反抗统治阶级的武装暴动、恐怖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可视为影响国家安全的直接因素。例如 1914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1939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2003 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2011 年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的"9.11"恐怖袭击等。
与直接因素相对应,采用非暴力手段,如采用经济制裁、意识形态渗透、科技垄断等手段影响和破坏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思想、科技安全,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间接因素。例如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经济、文化、科技上的优势,通过思想文化渗透,使社会主义民众迷恋西方国家生活方式,进而崇拜资本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和平演变".
2.2.3.3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影响国家安全的内部因素是指来自一个国家内部的因素,它包括一个国家的自然状况,也包括其社会制度和体制、大政方针政策、国民素质、民族宗教等。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疾病疫情的肆虐,一个国家内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起义和武装暴动,执政党决策、制定方针政策的失误等,都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内部因素。
而外部因素也就是来自国际上的因素,包括国际秩序、世界格局、时代主题、邻国关系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影响国家安全的国际和国内因素也交织在一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对国家安全起决定性影响的还是内部因素。例如清朝后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固然与西方列强的侵略分不开,但其真正原因还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苏联的解体,有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和军备竞赛的原因,但决定性因素还是苏共内部的斗争以及推行的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21 世纪初期,发生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颜色革命",都是因为这些国家执政政府的严重腐败和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从而丧失民心,给西方大国的干预提供了口实。
2.2.3.4 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
影响国家安全的传统因素是指通过军事、政治、外交等手段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而非传统因素是与传统因素相对应,更多的是通过国家安全的派生内容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传统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力已经相对弱化,非传统因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2.3 理论基础
国家安全学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种各样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联系密切。研究大数据对国家安全的挑战,需要综合利用一些已有的理论和成果。
2.3.1 国家安全环境理论
国家安全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因素的总和,它是由各个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构成的大系统。国家安全环境理论是指国家安全环境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安全状态,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安全需要。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不仅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安全状态,同时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安全需要。这个客观存在的安全需要,从普遍性上讲,包括了生存安全、发展安全、尊严安全三个不同的层次,这是任何国家都存在的抽象的无差别的安全需要,即普遍的安全需要。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历史时期,这种普遍的安全需要的具体表现和所包含的内容都有所不同。而一个国家由普遍的安全需要中具体化出什么样的现实安全需要,这些具体化出的现实安全需要哪一个更为重要,这些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安全环境所决定的。
当今时代,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国家安全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只有认真研究大数据时代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才能正确的分析出我国当前现实的国家安全需要,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2.3.2 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理论
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理论阐述了要有效保障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实施方法,它包括了国家安全保障机制和国家安全保障活动。国家安全保障机制是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所形成或建立起来的国家安全防控机制,它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国家安全保障机制的构成包括了硬件和软件。
硬件是指承担着保障国家安全职责的相关组织机构,包括公开战线和隐蔽战线。软件则是指为保障国家安全而制定或确立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战略等。
国家安全保障活动是一个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消解和打击各种威胁和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过程。它分为硬手段和软手段。硬手段是指政治、军事、法律、外交、情报等方面的活动,其中既包括公开的手段和活动,也包括秘密的手段和活动。软手段是指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以及搞好外交外事、公共关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甚至是对社会制度以及包括国家安全体制在内的各方面体制的调整、改革与创新。
要有效应对大数据对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必须结合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理论,从机制体制和具体活动手段着眼,构建完整的保障体系,全面维护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