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大数据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3.1 大数据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模式。面对汹涌的数据洪流,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制定相应的国家战略和应对措施,已经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国家安全的视角有针对性的去研究大数据。
3.1.1 国家安全视角下大数据的内涵
大数据的热炒,让我们很容易迷失在数据的漩涡中。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数据只是一种资源、一种工具,要实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也就是说,人是大数据发展的主体与核心。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安全问题,我们不应因数据而恐慌,被数据所奴役,而是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重新认识与分析大数据的内涵,进而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把握大数据的"大".数据规模庞大,数据种类繁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大数据的"大".从宏观方面看,通过分析数据流规模、速度、分布的变化,可以及时清楚全面的掌握一个国家、一个领域的运转状态,准确的预测其发展趋势,这为我们从战略层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从微观方面看,我们要认识到大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性,在海量的数据中,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才可以为我所用。具体到解决某一问题,这些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例如在某些案件办理过程中,有关部门调取了大量的监控视频,但真正对破案发挥关键作用的,也许只用几秒钟的监控内容。例如在网络攻击过程中,真正导致对方网络崩溃的可能只是几个微小数据的篡改。由此可见,要全面把握大数据的内涵,在宏观方面,要做好全面的数据分析工作,在微观方面,要做好细致的数据挖掘工作。
其次要把握大数据的关联性。科学技术越发达,一个国家越不可能独立的存在与发展,它会与世界的各个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国家安全视角研究大数据,必须要把握大数据的关联性。每一个数据的产生和波动,都会影响到其他数据,也会受到其他数据的影响,蝴蝶效应在当今的数据社会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
再次要把握大数据的即时性。数据的产生是全天候、不间断的,对数据的处理也应该是实时的。许多有价值的线索信息,往往转瞬即逝便淹没在数据洪流中,如果处理滞后,那么这些数据将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在各个国家之间大打情报信息战的今天,把握数据的时效性,即时的获取信息,正确的分析研判,迅速的做出应对,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
3.1.2 大数据对国家安全的作用机理
大数据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也在全球范围内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大数据是如何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通过以上对国家安全视角下大数据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作用机理。
3.1.2.1 大数据影响着国家安全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安全内容丰富,包含了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内容。通过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大数据涉及范围广泛,国家安全所包含的内容无一避免的都受到了影响。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所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而易见,而其他方面也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大数据正是通过影响国家安全各个方面的内容,而对整体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
3.1.2.2 大数据作为当前社会的新型生产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安全
当前全球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各个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家安全的重心也相应发生了转移。就世界大多数国家而言,其国家安全的重心已经由生存安全转向了发展安全。其主要表现就是各类战争准备和军事对抗已经不再是国家安全的全部,经济繁荣、民生和谐、生态文明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社会向前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大数据,通过嵌入以机械和能源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之中,加速社会生产各领域的变革,实现对社会资源更加及时、有效、准确的配置,从而极大的提高生产力,这种作用机理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大数据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的技术基础,进而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随着发展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点,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各类数据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3.2 大数据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如一柄双刃剑,在给我们提供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分析大数据,在肯定它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带来的负面作用。研究大数据时代数据在形式、技术、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特点,能够让人们更清晰的看到大数据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3.2.1 数据的草根性带来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数据的传递者、数据的获取者,数据的草根性显而易见。当今社会,公众通过各类移动互连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表达民意、反映舆情、传播观点。由于数据信息发布门槛低、传播面广,数据空间高度自由化和虚拟化,这也就成为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布反动信息、散布谣言、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等活动的工具,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同时,这种数据的草根性,也会削弱执政者对数据的掌控能力,给执政者的监督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数据的海洋中鱼龙混杂,各种不良信息的混入,给社会公众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给国家安全带来挑战。
2001 年菲律宾反政府示威游行中,正是由于行动组织者制造的大量负面政治言论,动员了广大民众,最终推翻了埃斯特拉达政府,威胁到政治安全。2010 年,日本大地震引起核泄漏,有关"我国东海海域遭受核辐射,食盐将受污染的谣言"大肆传播,导致百姓哄抢食盐,扰乱了市场秩序,引发了社会恐慌,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10 年前,韩国电视剧、娱乐节目通过互联网大量传播到国内,形成的"韩流"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追捧,我国的文化安全遭受到巨大威胁。
3.2.2 传播的即时性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时产生和传播。因此,各种现象的出现、事件的发生、信息的发布都会在第一时间传播到公众当中去。同样的,公众在接收到这些数据后所做出的反映,也能够第一时间呈现在庞大的数据洪流中。这种数据传播的即时性,在大大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处理公共危机的成本,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应急能力。
数据传播的即时性会造成信息的迅速蔓延,局部事件、个别现象会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食品安全、居住安全这些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讯号出现的时候,公众在自身利益的推动下,不可避免地主动寻求种种信息获取的渠道,而网络、手机媒体等种种新的传播方式,都为公众获取讯息提供了广阔的渠道。"由于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权力分配的不平衡,仇富、仇官等情绪在公众当中比较明显。许多媒体和个人正是利用了公众的这些情绪和"宁可信其有"的社会心理,将个别事件不断炒作,数据传播的即时性,不断放大着公众的这种负面情绪,最终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导致公共危机,危害国家安全。这些事件在事前往往没有预兆,事后又很难认定责任主体,对政府的公共危机应急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战。
2007 年有人通过手机短信在厦门市民中传播对二甲苯(PX)项目引发环境污染、危害市民健康的信息,号召市民游行。该信息在厦门市民中迅速传播,6 月 1 日游行爆发,示威人士占据主要街道,手上举着写有"要求停建,不要缓建"、"保卫厦门,拒绝劈叉" 、"抵制 PX 项目,保市民健康,保厦门环境" 等字样的横幅及标语,并与警察发生冲突。
2011 年 8 月 17 日,济南山大路附近,女狱警林娜因修车纠纷与其丈夫殴打老人的图片、视频数据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在遭到网民声讨的同时,短时间内就形成了近千人的现场围观,一度造成场面失控。
3.2.3 技术的先进性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信息体验,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数据化、公开化,隐私、机密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下,似乎已经无处遁形。小到个人,他的成长历程、家庭状况、财产情况以及每一次通话联络、每一封邮件往来、每一笔经济消费、每一趟交通出行都能够通过数据进行记录,在先进的技术面前,个人可以说毫无隐私可言。同样的,大到一个国家,在先进的技术面前,国家机密也存在着泄露和被窃取的巨大风险。2013 年爆出的"棱镜门"计划,震惊世界,在这个计划中,美国利用先进的技术这面"棱镜",轻而易举的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各个国家的机密通过这面"棱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一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由于海量数据与科学技术的依附更加紧密,他们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对高科技的垄断,变本加厉的将世界纳入他们的监控范围,技术手段成为各国之间情报战的主要手段。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本国机密的同时获取他国情报信息,成为维护本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各个国家情报机构不断努力的方向。
3.2.4 数据的无边界性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产生、传播和利用是高度自由化的,它突破了传统国家边界的限制。可以说,大数据时代是藐视国界,张扬全球化的。数据的开放性和全球性,无形中强大了个体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进而分解着长久以来建立在国家意识上的国家主权统一的观念。
数据的无边界性,使得大数据时代的国家主权越来越相对化。一方面,数据的开放性和自由化,大大降低了政府对数据行为的管控能力,影响了国家对内管理权的实行,甚至国家的某些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另一方面,数据的无边界性和全球化,使得当今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再可能在处理自己内政外交事务时做到完全的独立自主。数据的无边界性造成的国家意识的淡化和国家主权的相对化,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