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形神合一思想在碑林景观中的应用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2 共646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碑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形神合一研究
【第2部分】 形神合一思想在碑林景观中的应用绪论
【第3部分】书法的美学意蕴
【第4部分】碑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形神合一
【第5部分】碑林景观设计与书法的形神合一
【第6部分】形神合一的道源碑林景观设计
【第7部分】形神合一的黄河碑林景观设计规划构思
【第8部分】碑林景观构建中形神合一理念运用结语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修养,碑林作为集我国书法艺术、碑刻艺术、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及文学艺术融为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碑林景观中,碑不仅是主体景观,同时也是碑刻书法的载体。一个好的碑林景观空间设计不但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然而现有的碑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诸多弊端,如碑林景观的规划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缺乏特色性;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视觉空间满目碑石林立;新建碑林书法作品征集对象重名不重艺,缺乏审美性等。现代碑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学问,不单是简单的碑石的罗列,书法的展示,更多的还需要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碑林书法的思想情感。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精髓应用在现代碑林景观设计中使书法文化与碑林景观规划做到形神合一,才能充分体现碑林景观的文化艺术价值。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民族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和深厚的意蕴,为人们传达信息、陶冶情操和美化景观环境[1]

  .而碑林作为中国园林特有的空间形态之一,书法艺术的载体,自古就有石质书库的称誉。在现代碑林设计中融入书法文化,不但能够增加景观的观赏性,提升碑林景观的吸引力和审美层次,而且能够彰显书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但是,目前书法在人们心目中仍然局限于以碑刻的形式存在于碑林之中,忽视了书法文化与碑林景观的形神合一。因此景观设计者在布置环境时,如何将书法作品与其周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即能产生"境外之境、象外之象"的艺术效果,超出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达到增值扩容的效应,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探讨在碑林景观设计中,以书法文化为主题内容,将碑文的书法艺术及文学思想融入到现代碑林景观设计中,做到碑林景观空间设计与书法文化的形神合一。

  1.2.2 研究意义

  书法文化是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它不仅形式美,而且给碑林景观增添了书香墨气,古朴和典雅,人们在欣赏碑林景观的时候,除了可以欣赏书法艺术、碑刻艺术及园林景观艺术之外,还可以欣赏景观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学意境之美,启发人们对环境艺术的深层感悟,使人们在欣赏笔墨情趣的同时,更能深刻的感悟到碑林艺术的精神和内涵。

  所以研究书法文化与碑林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挖掘书法文化丰富碑林景观设计的技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中国书法文化与现代碑林景观设计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探寻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创造出表达当代中国人思想、情感和气质的碑林景观。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书法艺术及文学艺术,是拓展现代景观设计思维的方法之一。书法艺术对现代碑林景观设计的影响,不仅涉及到书法艺术和园林景观艺术,还涉及到美学、哲学、设计心理学、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园林景观设计思维等[2].

  (2)实践意义:中国传统碑林景观观赏价值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如何让现代碑林景观设计富有创新性,是当前碑林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目前碑林建设情况,科学的提出将书法文化融入到现代碑林景观设计中,致力寻找使碑刻艺术与碑林景观空间设计形神合一的现代碑林景观设计方法,为现代碑林景观设计提供相关的参考。

  1.3 相关概念

  (1)书法

  书法是指汉字的书写艺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书法的解释是:文字的书写艺术,是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再由篆书到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汉字的书写应用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书法在历史的发展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3].

  (2) 碑刻

  书法碑刻是我国的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之林。它的艺术价值直接体现在书丹镌刻所构成的汉字的优美造型及形成各自的风格、风貌[4].简而言之就是刻在石头上的书法艺术。书法注重笔墨情趣讲究用墨、运笔、结构、章法、气韵等表现手法;碑刻则讲究刻字的刀法要保存书法的笔法、笔势、笔意和结构的形神合一。

  (3)碑林

  碑林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碑石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是中国独有的园林空间形式,是碑刻文化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碑刻涵盖了书法和雕刻的艺术,园林艺术又涵盖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环艺设计、规划设计等多种的艺术形式。碑林作为中国的独有传统艺术形式,记录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碑刻书法文化与园林景观的相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园林风景,同时碑文的长久记录性使得碑林文化又成为文化传承和教育后人的学术交流地。

  (4) 园林

  关于"园林"的定义,各国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解释。美英各国称之为 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 等等,在我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5].现代园林的定义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筑山,叠石,理水、改造地形,植物种植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5) 景观

  "景观"一词最初源于地理学。《辞海》中对景观的解释是:一般的概念: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特定区域的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类型的概念:类型单位的统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在景观学中,主要指特定的区域概念[6].

  (6)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以改善整人类居环境为中心的,其使用功能要面向大众,已成为景观设计师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7].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可以说,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人类活动的踪迹。人类为了现实某种生活方式而探索、改造和创造着景观,进而在大地上写下了新的景观。

  (7)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筑山,叠石,理水、改造地形,植物种植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8].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环境舒适、景色如画、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园林景观设计这门学科所设计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所以,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9].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文献资料研究。广泛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书法艺术和汉字文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相关文献综述。将总结出的书法艺术材料与园林景观设计理论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总结,寻找书法艺术形式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契合点。

  (2)调查研究国内碑林景观设计现状。借鉴现有国内碑林景观研究与规划的经验,总结当前现代碑林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3)基于书法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理论研究基础,解决现代碑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碑林书法文化在现代碑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表达形式。

  (4) 结合现有碑林设计案例,重点对鹿邑太清宫道源碑林景观空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对所得理论进行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太清宫道源碑林景观空间设计中书法艺术及碑文思想文化与景观空间设计的融合,针对书法文化与现代碑林景观空间设计结合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与讨论。

  (5) 探讨书法艺术在现代碑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方法。运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黄河碑林景观空间设计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完美结合。

  1.4.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总结出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碑林景观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较为完善的设计理论,为规划实践提供了基本前提。

  (1)文献归纳法。前人不断努力而获得的研究成果是无价之宝,要充分的、合理的利用。通过查询、阅读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的著作和文献,收集其中与本次研究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类,对书法文化与碑林景观空间设计的融合研究形成初步的认识。

  (2)分析法。将收集到的资料和相关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整理,结合图片和实际案例分析研究,解析书法文化与碑林景观空间设计相融合的主要方式。

  (3)实地调查法。针对现有碑林景观进行实地调查、比较,最终选定太清宫道源碑林作为研究对象,并多次实地勘察,记录书法艺术及《道德经》思想文化与碑林景观相互融合的具体情况。

  (4)比较法。比较法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有一定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从而确定其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问题,发现优势,进而扬长避短。本文通过对比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及内容美与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形式美及意境美进行对比分析,寻求他们的契合点。

  1.5 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有关书法与园林的研究

  国外对书法艺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相通性研究非常少,而同属于东方园林艺术体系的日本园林艺术在书法与园林关联性研究上,缺乏书法的文化母体性,即书法是汉字造型艺术,书法天然带有汉字情结与文化本体。由于文化形态、文化心理的巨大差异,日本在采用异国文化本体与艺术形式时有着巨大的文化情感与心理落差,造成了日本对书法与园林艺术的关系研究具有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生理缺陷".此外,本土的文化情结与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日本园林中的书法与文化氛围疏远,难以形成广泛而幽致的书法景观,所以日本对书法与园林艺术关系研究缺乏理论支持与实践基础[10].综上所述,国外对书法与园林艺术研究的趋势仍然式微。

  1.5.2 国内有关书法与园林的研究

  国内有关书法与园林艺术关系的研究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中国园林美学》和《中国园林艺术论》分别从美学的角度和艺术欣赏的视角对两者的关系给予一定的阐释。范爱莲,舒嘉林主要从园林与书法在源流、空间关系、意境表达的关联性方面做了阐述[11].韩凝玉以线条艺术为切入点,集中探讨园林艺术和书画艺术在形态美、韵律美以及艺术境界等方面的美学关系[12].灵霞是较早地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同构性审美特征进行了界定,但仅局限于对园林自身的研究,未作门类艺术的拓展[13].王永明从两者所反映的文化本质和审美心态上去诠释相通性,做出了艺术化的阐述[14].

  著名学者金学智先生在《中国园林美学》一书中就书法与园林艺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强调了三点看法,其一、文学在二者关系中的"媒介"作用;其二、园林艺术中的书法与文学互为表里的关系;其三、书法景观的特殊艺术作用及其与中国园林艺术的关系。他在此书中曾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书法往往和文学如影随行,这是因为文学的流播需要载体,需要书写的艺术与之互为表里"[15].张怀瓘《书断》曾说:"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书法在园林艺术中的审美功能正是如此。

  它的实用价值,表现为承载和传达着文学、语言的精神内容。"书法本身还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书法家们冲动萌于胸中,巧态生于毫端,通过一枝笔既表达着广义文学或狭义文学的内容,又表达着书法家深层的'笔意'乃至'书意',从而和物质生态建构元素组合成综合艺术形态的景观。在园林中,书法往往是建筑、山水等景观的眉目,它点醒了建筑、山水等沉重庞大的物质躯体,使之分外精神。缺少了它,园林美的物质生态建构就眉目不清,神态意蕴,不易显现其精神内涵和艺术风采,也较难孕育风雅的文化氛围。刘天华先生在《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一书中通过"文学景观的魅力"与"多样的文学景观"间接地论述了书法与中国园林艺术的关系;戴秋思与刘春茂在《浅议中国园林艺术与书法艺术之文化关联(以苏州园林为例)》中深入研究和论证了中国园林艺术与书法艺术之间的文化关联[16].过园林艺术与书法的文化渊源、意境创造是园林和书法具有亲缘关系的最高境界以及园林与书法的融合等三方面,对书法与园林艺术各自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行了类比,寻找中国园林与书法关联的文化内涵,揭示中国园林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关联,以期待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一定启发作用。两位作者通过论证得出一个结论:"在园林艺术的创作中,吸取书法艺术中的创作手法、美学思想,达到书法、园林艺术中的大综合,使二者相得益彰,互为增色。以上研究成果及观点在本文中须作进一步的选择和整合,进而使之真正成为梳理形神合一的碑林景观空间设计探讨的论据与研究基础。

  现有的对于书法与园林关系的研究,集中于文化、美学范畴,但在论证过程中推崇超思辨的直觉,忽视理性;侧重于内在情感性,忽视客观性的实际运用。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导致人们在探究书法与园林艺术的关系上,只注重整体思维,忽视对外界事物的细致分析与深入研究;推崇直觉,忽视对感性材料的缜密论证;侧重内在情感,忽视客观理性。其二、人们一直认为园林隶属于物质性空间艺术,书法隶属于精神性艺术,空间性质的巨大差异使人们对于物质性空间艺术与精神性空间艺术的关系在认识上具有模糊性、障碍性。其三、人们一直是把园林与书法作为两个艺术独立研究的,缺乏综合研究的氛围与理论基础。其四、考究书法与园林艺术关系存在着巨大的文化、美学价值潜力。因此,即使偶有研究资料涉及书法与园林艺术的关系,也只是肤浅的描述、介绍,并未形成揭开书法与园林关系的系统特征、生成过程以及成因的研究视域[10].因此,前人的论述在为本选题提供论据基础的同时,也为本文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与可行性。

  1.5.3 国内有关碑林的研究

  碑林艺术作为中国的独有传统艺术形式,记录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碑刻书法艺术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形式,同时碑文的长久记录性使得碑林文化又成为文化传承和教育后人的学术交流地,搜集众多的资料显示目前国外其他国家很少出现碑林的艺术形式。

  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碑林文化在中国可谓洋洋大观,其中最著名的是以西安碑林为冠的四大碑林或八大碑林。古今以来,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四川西昌地震碑林称为中国四大碑林。西安碑林是北宋年间建造,为了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的碑石集中地,有碑刻 11700 多块,现有六个陈列室、六条游廊和一座碑亭。孔庙碑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孔庙内,集各代碑石 2000 多块。庙内碑刻上至两汉、下迄民国,真草隶篆,各家书法具备,巨者逾丈,小者不盈尺,有唐、宋、金、元、明、清、民国所立石碑 53 座,碑文多是祭孔、修庙的记录,除汉字外,还有满文和八思巴文,是我国大型碑林之一。台湾高雄南门碑林集碑石 1000 多块,碑刻书法浑厚谨严、气势磅礴,是书法艺术史上珍贵的一页。四川西昌市地震碑林有碑石 100 余块,记载西昌、冕宁、甘泉、宁南等地发生地震的资料[17].

  中国碑林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书法、碑刻、园林艺术的集合构成了碑林艺术。中国碑林的美学特点大多相似,以碑点园,以园衬碑,都包含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如牌坊、长廊等典型中国古典元素。碑林艺术是以书法艺术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中国书法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它曾随着汉字的使用而传播到周围邻国,并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日本、韩国等。然而书法的源流在中国,碑林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在其它国家就是以中国碑林为范本来进行研究和发展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