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的交通道路是居住区的骨架,不仅是组织交通路线的功能,还有整体美化、优化环境的效果。因此,在住区景观规划时要充分协调道路与景观的关系,使景观为道路服务,道路为景观支撑。
3.4.5 节能景观规划措施
(1)节地
景观规划中合理的利用场地可以有效的节约土方量、降低成本。规划前先对场地的高差、地形地貌进行分析,经济合理的设计要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减少建筑物与土地接触,需要做高差处理时尽量保证土方挖填量的平衡,同时回填种植土也要控制。
根据现有的社会实践案例和国外的优秀作品,提倡以下几种节地措施:
①尊重自然: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地形、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保持自然的生态系统,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避免移植植物死亡的现象。
②底层架空:节约土地资源不仅是减少建设土地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提高土壤表土资源的使用价值。底层架空景观不仅可以节约土地,增加景观效果,还有利于建筑的通风,改善环境小气候。
③改变绿化:提倡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可以提高绿化覆盖率、美化环境,同时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
(2)节水
景观水源利用雨水及中水能促进景观水的循环,将成为现代住宅区水景设计的发展趋势[46].因此,景观节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消耗。一种是增加水的储备量,通过雨水回收和中水利用,建立中水系统。节约型住区的景观节水技术措施不仅体现在各种集水技术的使用,还要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47].景观铺装要尽量使用透水砖或者是嵌草铺装,这样可以提高地表水的含量。
(3)节能
近年来我国景观规划大部分没有做到节能环保,资源能源浪费现象严重,不停出现水荒、电荒现象。
居住区景观规划节能措施:首先节约能源,规划中要应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现有场地的规划方案,切记奢华模仿,大肆挖池放水。再次,不断研究新科技、新技术实现水资源的二次、三次利用。最后不断开发可再生、可循环的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4)节材
材料是居住区景观规划成本消耗最大的一项,而且关乎居住区景观的长期发展。景观规划要以地方材料为主,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废弃物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污染。
首先结合场地的现有状况来考虑景观设计,保留原有的大量野生植物和建筑材料,经过修整加以利用,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还体现了景观生态性。再次要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体现地方风貌、地方特色。最后在材料选择时尽量选择生态环保的材料,有利于环境保护。
居住区景观规划应该做到四节-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因地制宜地改善居住区的景观,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与资源等,近期计划与远期建设相结合,做到物尽其用、优化配置。
3.4.6 地面空间协调景观规划措施
(1)底层架空协调景观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居住区容积率的控制和土地资源的紧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建设高密度居住区来容纳更多的人们,出现了人多活动空间少的拥挤现象,这样使得居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交通组织成为居住区景观发展的隐患,因此开发居住区底层空间,一方面可以解决居住区交通拥堵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延伸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补充居住区庭院空间。
①底层交通空间与景观:作为交通空间,车行道的宽度应该大于 5m,净高大于 4.5m.道路旁植物配置,不仅要选择一些耐荫性强,对温度、阳光要求不高的植物,而且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些对有害气体具有吸收作用的植物,进而改善居住区的空气质量。
②底层泛会所空间与景观:底层休闲活动场所虽没有庭院活动空间灵活、自由、自然景观好,但是底层活动场所有其独特的优点,如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遮挡阳光、寒冷的冬季可以遮挡寒风。底层架空常设计为泛会所空间,如设置一些健身器材、休闲设施,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下棋、打麻将、健身等;布置一些儿童娱乐活动的沙坑、滑梯、橡胶铺地等,为儿童提高一个玩耍、交流、游戏的娱乐空间;在空间设置一些休息的特色桌椅,为居民提供一个聊天、休息的空间。这些活动空间的设置避免了庭院景观受气候因素的干扰。架空层景观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健身、娱乐、游戏的活动空间,也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休息、沟通交流的交往空间,其中这些空间动静相宜、相互和谐。
在规划是要注意植物配置的色彩、体量、习性等,尽量营造一个和庭院活动场所一样的自然景观,使居民身在其中犹如在自然环境中一样轻松、自然。
最后植物种植应保证其成活率。植物移入架空层中栽培后,即由高光照性转入低光照下生长,如果不进行适应性驯化栽培,常常因环境差异而导致死亡[48].因此植物在移栽前要对植物进行遮光培养,增强植物的耐荫性,保证其成活率。
(2)地面空间视廊协调景观
我国人多地广、幅员辽阔,但是我国可建设的土地面积少,因此,为节约土地,许多居住区建设要尽可能多的容纳人。这样就出现了许多高密度居住区,使得景观可利用面积逐渐减少。针对这些问题,发展空中环廊、架空底层建筑是开发居住区景观的必然趋势。
空中环廊其实就是居住区住宅之间的架空平台,可以在住宅的二层甚至再高的位置,为了减少环廊对住宅光线的遮挡,最好将空中环廊设置在住宅二层,把一层架空。环廊连接每一处住宅、每一处景观,同时环廊可以结合地形与地面做一些有高差的优美景观,步行的居民不仅可以通过环廊到达其他任何一栋住宅,还可以通过环廊到达地面每一处风景优美的活动空间。达到一种"人在空中走、车在地面行"的效果,形成了人车分流体系,有效整和了车流与人流、景观与建筑的关系。空中环廊的另一个好处是解决了居住区的停车问题,居民可以把车直接停在平台下面,达到遮风避雨的效能。
空间视廊下的地面景观要注意空间视线设计,不能用以往的封闭性围墙,这样不仅遮挡视线而且影响美观。根据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疏密搭配营造一个视线效果好的景观空间。
(3)地面采光井协调景观
在寸土寸金的当今时代,开发地下空间,发展立体式居住区规划充分体现了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功能互补,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人的社会属性使得人需要与其他人交流、合作,这是人自我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居住区保持凝聚力、得以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49].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规划高效、舒适的地下公共活动空间系统,满足居民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环境现状,例如地下空间缺乏阳光、风、熟悉的环境声音、自然景观等,这些都容易引起人们的焦躁、不安等,因此要设置数量较多的采光设施与植物景观搭配,让人放眼望去,天空一片碧蓝,白云在头顶轻轻飘过,身边的植物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虽然在地下,却仍能感受到"天、地、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地面景观要注重采光井与地面环境的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对策:
①草坪上的采光井:采光井本身也是一种景观,在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中要结合采光井的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种植一些观赏草花和灌木或者是大草坪,使采光井融入植物空间,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②采光井与小品:采光井周围的空间是可以被利用和开发的,可以结合采光井设置一些休闲桌椅或者其他的小品、植物景观等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休息场所。而且利用采光井夜晚发光的特点,可以形成优美的居住区夜景。
③建筑内部天井:天井下部种植观赏树和植被,不仅可以促进内外空气的流通,而且可以给居民一种虽处于地下但仍感觉在地上,如同地上一样可以欣赏到蓝天白云、看到绿色植物、呼吸新鲜空气、听见鸟语花香。
④地下停车采光玻璃与景观:地下车库的玻璃采光井结合植物配置、小品景观可以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不仅实现了地下的采光,而且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3.4.7 智能化技术景观中应用措施
现在我国智能化技术在其他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智能化技术实质是一种高科技体系,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语音技术等内容。智能传感器是一种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但是这些高科技技术在我国景观规划中应用非常少见,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在以后的景观规划中应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在下面几个方面:
(1)智能化照明设置
智能照明灯具一方面应选择生态型材料,节省能源;一方面应选择智能化感应的灯具,有车来停时灯光就开启,没车来停时灯光就不启动,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节能减排。
(2)智能化植物灌溉
我国近年来暴雨频繁发生,很多城市出现积水,甚至产生洪涝灾害,给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雨水回收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城市用水,还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①雨水收集将居住区内屋面、路面的雨,水渗透管沟、渗透池集中蓄存到雨水收集系统内,再经过雨水过滤系统后直接利用到居住区室内用水、水景用水,或者直接用于植物景观的灌溉,这样达到对雨水的又一次利用,最后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
②自动化灌溉利用电子系统感应,使其根据天气、温度以及植物的具体情况,自动给植物浇水,减少植物蒸发浪费的水资源,既达到节约用水,又可以使植物在最佳的环境中健康生长。雨水回收利用对生态型居住区景观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还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智能化水景规划
智能化水景规划是将传统的水景设计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水景景观智能化、信息化,并且使水景具有生命,创造具有"感觉器官"的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