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古镇景观的文化性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5 共3362字

  第三章 古镇景观的文化性探讨

  3.1 古镇在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古镇保护存在表层形态行为

  我国的古镇有着数百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智慧性地创造积累了绚烂的古镇文化,其中渗透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更加是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为现代塑造古镇景观提供资源基础。然而思考国内当前的景观建设,古镇景观出现了一些问题,古镇景观建设没有协调发展,其中存在的规划时间差,导致景观建设失衡;另外有一些景观设计师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设计项目的文化内涵不予重视,因此在设计时产生了很多只注重表面形式,不关心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而有的设计师虽然知道保护古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观,却在应该深化完善文化设计时,只是浅显的照搬一些带有文化意味的符号而已;还有片面性不惜代价追求复古的现象,仅仅是将原状恢复,而不求协调发展;另外求另类突出的设计则是混淆理念和手法,最后拼贴式的设计层出不穷等。种种原因造成了古镇景观的“形式照抄”、“均质化”等普遍现象,忽视了古镇自身宝贵的历史文化发展观与地域文化特色,导致景观的文化性逐渐消失于人与传统文化的分离之中。古镇景观保护应对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重视起来,设计中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和谐共荣、古镇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和谐共建、经济发展与形象特色和谐共进的理念,注重强调保护古镇历史文化与多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3.1.2 古镇景观设计缺乏对文化的思索

  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文化具有较明显的一元发展特征,长久以来中国文化对景观有很大的影响,然而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在吸收了已有学术成果的前提下,古镇有些景观设计缺乏对时代文化的独立思索,甚至有些盲目的抄袭西方景观设计理念,使景观设计风格杂乱无章。对于古镇景观的保护设计来说,自然、社会、哲学、经济、美学、环境等一系列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古镇景观的独特性。其涉及到多维结构的复杂系统,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师们从古镇历史文化入手,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分析,深究古镇景观文化的深层哲理,对古镇景观进行文化性设计,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古镇景观艺术的气韵精神。在保护和发展古镇景观研究中,从文化精神等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对古镇景观文化内涵的探索,探索如何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体现出古镇景观文化的积淀以及对人的深层作用。时下,在国内掀起的文化热潮中,古镇景观既包括景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包括景观构成的文化因素,如此,在历史文物的保护方面,古镇景观可以呈现出景象万千,生机盎然的景象,打造出惬意舒适、生动逼真、多姿多彩的现象,对人的感官产生刺激、感悟以及联想,促使人们通过古镇景观的影响来认识历史文化的价值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与文明程度,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1.3 文化影响下的古镇景观发展

  在古镇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其中存在的景观潜移默化的融入了当地的文化,表现出古镇的文化背景、历史内涵与思想情感。从古镇中的历史文物古迹、古建筑、民风民俗、宗教圣地等,不难看出,这些地方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与时代性,以及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这样看来,人们着重历史文化的同时注意到了地域性传统文化融进景观设计的方法,逐渐形成了以地域特色为基础的景观,这对于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着力于古镇的保护,清晰探讨如何继承与发展古镇景观,体现古镇景观的文化内涵,是古镇景观发展进化的道路。古镇景观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镇延续了历史文脉,传承了民风民俗与地方精神,以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的景观为寄托,形成古镇独特的人文地理形态。文化与景观是相互影响的,无论是早期的大地景观还是现代景观设计,文化都是影响景观形成和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景观能反映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又能更好地塑造体现景观。历史文化不但能丰富古镇景观的内容,深化景观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能增强古镇的地域特色。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受到文化影响的景观也要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景观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其构成要素具有文化内涵,依靠生存的自然环境,利用地域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对于古镇景观进行文化性探索,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就曾呼吁“地域场所精神”,他提出“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如此之强,它往往决定了居于其中的人们对环境意象的基本性质,并让他们觉得归属于这场所”[14].通过发展古镇景观的文化内涵可以折射出古镇所具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居民精神、审美水平等等,可以看出景观的影响是多侧面多角度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意识形态范畴,景观则是具体的形象的物质形态去实现它。

  3.2 地域文化在古镇景观营造中的应用解析

  3.2.1 地域文化在古镇景观建设中的启发性

  古镇景观的形成,唤醒了人们对于为自身提供生存环境的大地之爱,人们对于地球的尊重等同于对人类自身的尊重,而每一个人都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人类的命运永远与家乡故土紧密相连。人类在自身发展方式的思考中,地域文化概念日渐强势起来,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也进入到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地域文化是有着地域烙印的特殊文化,对我国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也起到了启发作用。在一定地域环境中不仅自然要素具有特殊性,而且文化要素也具有特殊性,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地域景观,这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引人入胜的古镇景观保护与提升,是对古镇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将地域文化与古镇自然可持续的景观相互融合,营造出意境深远的古镇文化景观[15].通过理想生活模式的塑造来开启人类的心智,将古镇的自然生活、历史文化等分割成若干片段,与人们的感情达到深刻吻合,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润泽并不断升华,令幻想中的世界与古镇景观营造出的生活场景重叠,使人们在古镇中连接内心的感觉体会一种自由的心灵之境。

  3.2.2 地域文化在古镇空间环境中的表现性

  合理的古镇景观保护性打造要同时考虑人们生理、心理、感观、行为、审美等多方面的需求,具有地域烙印的独特文化,具有鲜明的表现性,根据每一个人自身的背景不同,其对古镇的理解程度自然不同。为此,经过精心考量的古镇景观设计要尽量满足地域文化的表现需求,针对古镇的真实性,古镇的景观更偏重于自然形态的积累而非人为的造作,最终形成能够表达自身意义与具有鲜明特征的场所[16].古镇景观的构成要素赋予地域文化内涵的表现形态,同时增添景观价值的厚度体现,进而打造出多层次的古镇景观空间。“洛赫(Motloch)认为:人在户外空间中的行为是不断寻找目标的过程”[17],营造空间序列以及调整序列层次,可以更好的安排景象空间中的序列,要求景观设计师在表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使每一位置身于古镇景象空间中的人,知道其身在何处,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寻找美景的同时,确立自己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对空间环境要素与地域文化进行综合评价和度量,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这样,促使古镇中人性与社会性的整合,主客体之间产生了精神切合点,使古镇景观充满历史性、文化特色和人性化,才能是真正充满地域文化人文关怀的生动场所体现。

  3.2.3 地域文化在古镇空间组织中的识别性

  地域景观具有识别性,就如同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以古镇来说,厚重的历史积淀是延续性的重要因子,古镇中留下的众多历史遗存是区别于其它地域环境的标注。“场所的识别性与人对环境的认知有关,人对环境的认知建立在对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五要素的记忆与识别上”[18],古镇的地域环境与相对背景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古镇的地域文化,在组织古镇景观元素时,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林木花草、古建筑等,在空间排列中分隔成许多不同尺度、不同形状以及不同个性的空间,加上地域文化的渲染,所表现出的要素形态就会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不同地域造就出不同的景观特点,比如雨打芭蕉,自然体现的是江南的婉约气质;金色琉璃、朱色宫墙让人不禁联想到故宫的气势磅礴等都是地域识别性的体现。地域文化识别性,将古镇土地上本来的有利信息保留下来,留存了古镇独特的景观文脉,形成区别于不同地区的景观,让人们对景观环境产生认同和定位,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添人们对于古镇景观环境的认同感与识别度,使人们看到充满特色的、回味无穷的魅力古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