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生态景观优化体系的构建
4.1 杨凌示范区生态景观优化体系的构建思想
生态景观优化体系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斑块和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和分布趋于合理,兼具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保障杨凌示范区及关中地区整体的生态安全,还应从系统的角度入手,合理布局斑块和廊道,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斑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而分布均匀,大小斑块交错结合。杨凌示范区生态景观优化体系总体上在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前者主要是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优化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布局进行规划和评估;后者是对城市内某一景观类型(如环境敏感区、绿色廊道、绿色生态空间等)进行优化建设。
4.2 杨凌示范区绿地生态系统优化体系的构建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各类城市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近些年来,景观生态方法在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优化体系的构建亦离不开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景观生态学应用于构建杨凌示范区绿地生态系统优化体系,具体就是按照垂直生态过程的思路,分析生态特征、地质地貌,选择适宜的地段作为斑块、廊道,同时按照水平生态过程的思路,利用廊道保持斑块-斑块、斑块-廊道、斑块-基质之间的联系性,以构成连续的且与城市自然生态有机结合的各层次城市绿地系统。
杨凌示范区绿地生态系统优化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市域空间布局特点和现有绿地分布的情况,合理布局市域范围内的各类绿地。在景观结构布局中,首要优先考虑保护和建设的格局应该是市域范围内较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并且能够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栖息环境,这些斑块应有足够宽度和一定数目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建设一些小的人工干扰少的斑块和廊道,可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这种优先考虑格局在生态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所有景观规划的基础格局;其次要考虑的是绿地系统分区规划,使其能够与城市生态绿地、公园绿地建设相结合,以形成功能突出、网络完善、疏密有致的生态绿化系统,防止城镇的无序蔓延,各片区之间以绿带分隔,通过城市干道沟通,形成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布局结构(王磐岩 2011:122~141)。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也是杨凌示范区生态系统优化体系构建的重点,其内容包括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指标;划分保护的层次;制定生物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规划;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生态管理对策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等,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杨凌示范区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战略,利用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和人工恢复等手段,使示范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得到彻底保护,以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利用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循环发展(胡英 2008:32)。在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对策方面,示范区政府应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展开相关科学研究并加强决策基础,适当建立具有代表新生态系统的保护区和动植物物种基因库、种子库,通过广泛的宣传作用,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关注度,促进生物文化保护(苏茹 2010:47),构建完整的杨凌示范区生态系统优化体系。
4.3 杨凌示范区生态绿色廊道优化体系的构建
绿色廊道是指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性要素,其概念来源于景观生态学的廊道概念,因此具有廊道的所有特征,可分为线状、带状与河流廊道三种,线状廊道指道路、灌溉渠、树篱等,带状廊道一般是指铁路或高速公路沿线的人工防护树林带,河流廊道顾名思义即是沿河流分布的两岸河漫滩、堤坝等(蔡婵静 2005:11~13)。根据杨凌当地地形地貌特征和现有的景观生态要素,杨凌示范区生态绿色廊道优化体系主要从“三河两渠”生态绿廊体系、交通“绿网”生态绿廊体系和农田防护林生态绿廊体系三方面进行构建。
4.3.1 “三河两渠”生态绿廊体系
杨凌示范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城市被“三河两渠”线性水系骨架支撑形成了河谷生态绿色廊道。构建杨凌示范区“三河两渠”生态绿廊体系时总体上应采取全局整体化、网络系统化、丰富多样化和综合生态设计的策略,根据城市发展和布局的特色,合理保护和开发水资源,构建资源分配合理和生态效益突出的水系空间(朱文超 2012:12),同时综合考虑城市雨污综合利用,与道路、防护林等线性空间共同构建生态绿色廊道生态优化体系。
渭惠渠、高干渠是东西贯穿杨凌示范区的人工灌溉与输水干渠,俗称“两渠”,在农田灌溉和居民排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市区内的“两渠”顶部空间绝大部分已被梁式盖板覆盖,盖板上方则种植植被,作为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一部分而发挥着生态与美化效益。但是,杨凌示范区在“两渠”改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其一应将城区雨洪排放系统与“两渠”相联系,加速雨水排放速度,缓解夏季暴雨对城区造成的内涝现象;其二是建成区周边农村地带“两渠”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差,污染较为严重,在“两渠”规划中,应坚持河道水系的全局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城区与乡村干渠形成统一整体,采用有机和无机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减少人工干预、去除富营养化、改进排涝和灌溉技术、重建先锋群落并消除干渠周边污染源,避免造成对农田的二次污染,充分利用大自然的修复能力,让自然做工。
被称为“三河”的小湋河、漆水河和渭河是杨凌示范区重要的河流水域,是区域景观生态过程中重要的决定因素和景观动力机制,对地方性景观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鉴于目前杨凌示范区“三河”生态系统退化和服务功能的下降,亟需进行生态整治和生态修复,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首先,应加快生态修复体系的构建,遵循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在保证防洪安全度达到标准的情况下,恢复自然河流形态,强化湿地生态功能,形成河道内外共同修复、近远期建设并举的长效措施机制,选用粗放野生植被和低维护景观树种,增加生物多样性以恢复自然生态群落(王雨蒙 2013:15~16);其次,结合当地风土文化,将河流流经地段的历史空间得到表达,充分尊重场地属性,保护好具有人文历史意义的古镇、古民居、古墓葬、石刻、寺庙等遗迹(彭雪林2011:35~36),形成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最后,对具有小型湿地景观特征的区域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以湿地生境为主体现生态原则,微观层面从选用地带性植被、按照自然分布特点进行配置,体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特征与地带性特征,景观建设尽量选择对自然环境干扰度较小,与湿地环境关联性较大的活动方式入手,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与生态格局优化和使用功能规划等宏观方面相结合(成玉宁等 2012:98~99),使小湋河、漆水河和渭河附属小型湿地的自我修复和维持能力提高,发挥“城市之肺”的生态效益。
4.3.2 交通“绿网”生态绿廊体系
交通网是由不同的横、纵、环型道路组成的供居民移动的廊道,而城市交通“绿网”是对现有的交通网络进行绿化美化、生态优化而形成的具有生态、经济、文化功能的人工化自然的廊道网。生态绿廊在城市生态架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连接城市景观中的斑块并增加其连接度,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加速城市污染空气的流通与排放。
杨凌示范区交通呈现棋盘式,城区道路多为较为规则的正南北和正东西方向,高速公路、陇海线铁路和京西高铁等主要交通干线也贯穿东西。城区道路生态绿廊重点打造“四横四纵”共八条主要绿廊干道,四横包括孟杨路、北干渠路、神农路和河堤路,四纵包括杨青路、杨凌大道、西农路和新桥路,这八条主要的绿廊干道,应严格保证道路绿化的宽度和绿化质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双排或三排行道树、加大乔冠草群落配置,有效治理交通污染,主干道绿廊宽度不应小于 10m,并以速生和抗逆性强的阔叶树为主,其他次干道绿廊宽度不少于 7m,树种可适当兼顾观赏效果。高速公路、陇海线铁路和京西高铁为封闭式交通干线,对物种的移动阻碍性较大,为保证绿色廊道的生态作用,其绿廊宽度应达到 20m 以上,有条件的区域可以结合经济林木生产,宽度可增加至 50m 以上,营造交通绿廊大动脉。另外,杨凌示范区车流量小、环境优美的区域可以打造城市绿道,结合四通八达的路网,在市域整体上构建“绿网”生态绿廊体系。
4.3.3 农田防护林生态绿廊体系
廊道在农田景观中主要是体现在防护林、树篱等区域,其中,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最大,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市域生态绿廊网络系统中的重点。农田林网应根据杨凌示范区自然地理条件,将林网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并充分与河流、沟渠和道路结合。杨凌示范区市区除南部有渭河湿地阻挡外,其余各个方向均有大片农村和农田地带,尤以西北部的大寨乡和五泉乡为甚,因此在示范区的西北方结合小湋河和沟壑台地进行大面积的农田林网建设,形成揉谷-五泉-大寨-小湋河为一线的景观生态防护林带,一来可降低常年风向西北风的风速,有利于当地粮食在正常年份增产和灾害年份保产,二来可通过林网建设,发展当地特有的经济林木(如生产型、经济型、观赏型等)和农业观光旅游等副业。一般来说,农田林网主林带间距大小为林网高度的 20~30 倍,副林带的间距是主林带间距的 1.5~2.0 倍,在林带树木行数方面,根据相关资料和实践,采用 2~4 行为宜,行距 2~4m,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周明慧2012:72~73)。
4.4 杨凌示范区生态斑块优化体系的构建
从斑块的结构特征方面看,大型斑块往往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而小型斑块则可以提高景观的多样性。杨凌示范区生态斑块破碎化较为严重,斑块形状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本节从公园生态优化体系、城市森林生态优化体系、城乡结合部生态优化体系、新农村环境生态优化体系四个角度出发对杨凌示范区生态斑块优化体系进行深入探讨,构建和谐、稳定的城市绿色斑块体系。
4.4.1 公园生态优化体系
公园作为城市中公众最重要的户外休闲娱乐场所之一,具有公众性、开放性、服务性、参与性等特点,在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尺度下,城市公园也是重要的生态斑块,对减缓热岛效应,减少大气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杨凌示范区公园绿地在整个城区内分布极其不均,加上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公园面积及数量较少,公园内部环境和生态性差异较大,因此应建立因地制宜的公园生态优化体系,使示范区公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应。
(1)公园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思想,尽快建立完善的公园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公园绿地生态评价可以参考如下指标:单位面积年养护成本、公园内绿地单位面积的景观用水量、单位面积上的物种数量、物种多样性、乡土植物所占比例、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相对周围的噪音水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空气中粉尘浓度、单位面积最大的人流量、防灾减灾功能等。
单位面积年养护成本可以反映整个公园运行中的景观养护成本,也可以反映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程度,一个较好的、生态的植物景观,其单位面积养护成本较低,反之则养护成本高,设计者应降低单位面积的养护成本,尽可能实现零养护成本;公园内绿地单位面积的景观用水量主要针对类似杨凌示范区这样的西北少水、缺水地区,在公园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节水的乡土树种并用中水进行灌溉,水景也尽量减少面积以降低蒸腾量。
单位面积上的物种数量指标是反映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的差异程度,植物生长必须有合适的生态位,因而植物种类越多,生态位也就越多,系统的结构也就越复杂,功能也越多,也就越接近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公园中采用的植物种类越多,其观赏性也越强,但并不是越多越好,也需要在合适的水平范围内;物种多样性是反映物种数量及各种物种个体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指数与系统稳定性成正比关系;乡土植物所占比例指标的考察,主要是因为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群落或系统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以来人工设计及干预,实践中人为地引入新职务往往具有一定风险,严重时会引起外来植物与本地物种间的竞争,甚至会导致乡土植物灭绝,因此该指标可反映公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程度。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与二氧化硫含量是评价空气质量好坏的指标,公园内的生态目标就是使这两种有害气体的含量趋近于零;相对周围噪音水平反映城市公园环境的休闲性与适宜性;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可以反映空气中整个质量的好坏,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空气中粉尘浓度也是评价空气质量好坏的主要因子之一,在当前雾霾严重的情况下,公园植物对粉尘的吸附功能应得到重视。
另外,单位面积最大人流量和防灾减灾功能也可以反映公园的生态性与功能性指标(廖飞勇 2010:240~243)。
(2)公园水体生态优化建设水是园林的血液,是公园的灵魂,也是景观节点的重点区域。在水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为指引,从设计伊始就做到生态自然并减少建造和养护成本。
如果公园没有活水来源,应尽可能缩小水体面积,因为死水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补养、除污等措施,与生态学思想相违背。池塘或水体的驳岸处理应接近自然,保持水体与周围土壤的接触和水的自然循环。
公园水体较大时,水岸边多种植耐水湿的乔木或者形成特色景观,如水杉、柳树等乡土树种,可观赏其树形、树叶,较受游人欢迎。公园的水体较小时,应种植具有净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兼具观赏特性,如:千屈菜、睡莲、荷花、慈姑、水葱、香蒲等,必要时可以通过涌泉、跌水、喷泉、假山等人为措施使水体流动,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而且使水富有生气,增加游人与水亲近的机会。(3)公园绿地生态优化建设根据公园功能区的不同植物搭配和设计差异较大,但从总体上说,北方地区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草坪,将一年生的装饰性草本花卉改用为多年生能自播繁衍的花卉。乔灌木的种植应注重层次搭配,以增强植物的群体生态效应,造成植物多层次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入口处宜设计小型植物群落以丰富植物景观,吸引更多游人前来休憩;娱乐区常种植大型乔木或观赏性的灌木美化娱乐环境,兼顾庇荫、观花、观果和季相色彩,常见的植物有银杏、日本晚樱、柿树、李、梅、桃、垂丝海棠、月季等,另外还应种植部分降噪树种,如雪松、水杉、梧桐、鹅掌楸、苦楝、白玉兰、广玉兰、臭椿、桂花、海桐等。
地被植物在公园中起着覆盖地表和增加绿化效果的作用,包括小灌木、花卉和藤本植物。藤本植物做地被的效果较好,覆盖度很大,而且往往可以附着在乔木树干上形成独特的景观;灌木和地被花卉进行搭配也是常见的绿化优化形式,如玉簪+爬行卫茅、美人蕉+葱兰、连翘+紫叶矮樱、红瑞木+锦带花、金叶过路黄+鸡爪槭等;另外,采用具有自播能力的植物做地被是十分可行的,因为这类植物往往不需要每年人为的播种和扦插,只需进行简单养护就可达到预期观赏效果,这类花木应用时应注意对花期的掌控,尽量在一年之内均有观赏特点,可与乔木形成多层次的复合群落。总之,公园绿地生态优化建设需要在设计师、建设方和管理方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之下才能实现。
4.4.2 城市森林生态优化体系
由于城市扩张导致的城市森林建设与用地紧张的矛盾逐渐显现,根据以往资料可知,杨凌示范区的林地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许多原有的林地被墓地、耕地、厂区和宅基地所占据,另外杨凌示范区的森林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丘陵沟壑地区,并且分布不均匀,森林斑块与城区廊道和斑块联系不紧密,斑块的形状简单,破碎化严重,不能发挥城市森林的整体效应,因此,杨凌示范区政府应在城区周边大量进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增加城市森林斑块,有针对性的对城市森林进行规划建设。
(1)加快动态变化机制定量化研究城市森林因为处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中,受到大量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与原始森林相比其动态变化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城市森林的动态变化对示范区整体的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城市森林的动态主要集中在定性和宏观研究方面,可实际操作性并不强,应加强对其的定量化研究。针对杨凌示范区城市森林动态变化驱动机制可以集中在两方面,其一,研究示范区现有的城市景观中的人工景观要素对城市周边森林的影响;其二,是不断变化的人为作用对城市森林动态变化的影响(李伟 2008:8~10)。
与其他地区的森林优化布局类似,杨凌示范区城市森林优化布局应当遵循和必须强调异质性、尺度性,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城市森林优化布局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涵盖和涉及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环境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美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片面的仅考虑各自研究领域内的影响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森林优化布局方面应加强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知识整合和密切合作,组织跨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杨凌示范区城市森林综合影响效益的分析,是全面建设示范区城市森林生态优化体系的重要依据。
(2)建设城市周边森林群落斑块增加城市周边森林群落斑块的途径多样,根据杨凌示范区的地域特色和发展情况,1名胜区,又与城市公园相区别,通常是选择风景较优美、面积较大的郊区林地改造而成,杨凌示范区大面积郊区林地较少,也可在合理规划后再建立森林公园,增加示范区周边森林群落斑块。
城市森林景观规划包括自然景观规划和人工景观规划两类,自然景观规划根据当地形成景观的主体如森林、河川、丘陵、沟壑、泉眼等自然地形地貌,依山造景、依景造势、尊重自然、高于自然,在开发实践中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群落稳定、层次结构复杂的森林景观供人们观赏,当植被景观不够丰富时,则采用人工造林更新手段进行改造,要以地带性植被为主,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地貌景观是大地景观的骨架,审美和造景上主要表现奇、幽、旷、奥、险等当地特色地貌景观,结合现有水体展现野趣和生机(王绍增 2005:328~341),适当增加人工景观以弥补自然景观的不足,通过道路和水系廊道将杨凌示范区城市森林系统连成有机整体,提高森林稳定性,服务于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森林一体化,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
4.4.3 城乡结合部生态优化体系
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非农业化现象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并且引发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尖锐的人地矛盾使土地利用显现出鲜明的二元性特征。
杨凌示范区城市化目前处于较低水平,这类问题较全国大中城市来说还不甚明显,但也有加剧的趋势,我们应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早做规划、严格实施,建立健全杨凌示范区城乡结合部生态优化体系,为整个杨凌示范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乡生态系统一体化俞孔坚(1998)认为城乡结合部景观由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及两者的混合景观交错融杂而形成的功能整体,在设计和管理时应作为人类活动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综合考虑。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生态系统的镶嵌综合体,与城市或乡村的生态功能不完全相同,但属于整个市域系统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斑块、廊道和基质异质空间的镶嵌性是城乡结合部最大的结构特征,也是城乡生态系统一体化规划建设的重点,其表现是各种景观要素在空间结构上的相互交织、集聚与拼接,形成边界明显、网络关联的有机整体。在对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时,必须将生态学中的景观结构要素--斑块、廊道、基质进行“语言转换”,结合该区域内的各类构型、文化特征和自然空间要素进行拟合,进而逐步进行详细规划(郑丽娜 2013:40~41)。
在杨凌示范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要站在大空间格局和大地景观规划的层面之上,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建立城乡空间绿化景观格局,通过网状绿地、环形绿地、楔形绿地等多种形式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绿色项链”和“绿色网络”,实现城乡之间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以改善城乡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城乡道路系统,通过增加街道林带宽度、建设绿道、改善行道树质量等方法为某些动物提供迁移与散布的生态通道,连接城乡绿色斑块,增加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属性,建立绿色屏障和绿色通道,抑制城市无序蔓延,保证城市与乡村的合理过渡,间接引导城市向着卫星城镇模式发展,形成城市与乡村相互包容、渗透发展、生态平衡的城乡一体化景观格局(王艳君 2009:50~51)。
树种规划也是杨凌示范区城乡生态系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依据当地长势较好的乡土树种和成功引进的树种,总体上应把握经济与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大力鼓励营造生态经济林,提高绿地生产力,另外应注重对原有植物群落、乡土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新栽种的数目以乡土植物为主,做到景观树与抗污染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刘月琴 2004:43)。经过对杨凌示范区现有树种的广泛调查,确定了城乡结合部建设时应采用的各类树种,其中基调树种有:雪松(Cedrus deodar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国槐(Sophora japonica);骨干树种有:圆柏(Sabina chinensis)、云杉(Picea asperata)、白皮松(Pinus bungeana)、柿树(Diospyros kaki)、楸树(Catalpa bungei)、苦楝(Melia azedarach)、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垂柳(Salix babylonica)、山茱萸(Macrocarpiumofficinale)、陕西卫矛(Euonymus schensianus)、石榴(Punica granatum)、木槿(Hibiscus syriacus);防护林树种有: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白榆(Ulmuspumil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立体绿化树种有:中国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紫藤(Wisteria sinensis)。
(2)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优化城乡结合部是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交融的区域,是生态环境最易受到干扰的区域,更是新旧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区域。在人类的干扰下,景观设计的核心和主体对象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在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发展的结果,并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生态关系,人类经历了长期发展,形成、累积了大量地方文化,并逐步形成了代表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即民俗文化。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具有有机性、和谐性、完整性、整体性、区域性、地方性、文化性、技术性、科学性与持续性的特点。
杨凌示范区相关部门应通过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做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规划和优化,将城乡结合部濒临消失的独特地域文化、民俗民风、建筑环境等要素进行整合、提炼和更新,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特色名片。及时建立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指标,综合对历史悠久性、保护完整性、建筑乡土性、环境协调性和文化传承的典型性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研究自然格局与空间机理的关系,把握人文活动对空间机理的改造,将土地的记忆与空间机理相连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人文生态系统的变革与拓展,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人文生态系统(王云才 2007:114~150)。
4.4.4 新农村环境生态优化体系
杨凌示范区的新农村环境应规划先行,在对当地村庄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杨凌当地农村建设功能布局、社会条件,并结合地方文脉特色和山水田野进行综合规划,遵循景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基本原理,利用现有倾斜政策,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与美丽乡村。
在新农村环境生态优化体系的构建中需要体现山水生态、循环经济和生态建筑的思想和理念。山水生态的体现在于保护农村特色、搞好水土保持,最大限度避免将农村的河、湖进行人工化处理,尽量保持自然状态,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生产绿色食品,并对已经遭到破坏的村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规划,恢复自然植被、涵养水源,有效发挥生态的自净能力和修复村庄的自然环境。
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积极推广沼气、退耕还林工程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新农村地区推广生态建筑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采用现代化技术,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有机结合体”,形成节能型、仿生型和有机建筑。
新农村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新农村环境生态优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占用农村有限耕地的原则上,大力发展公共绿地(包括村镇公园、街旁绿地、灌溉渠绿地等)、防护绿地(包括防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生产建筑的隔离绿化带、村庄边缘防护林带等)、附属绿地(农家庭院用地、村委会等公共建筑用地、仓储用地等)和其他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湿地等)的园林绿化美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环境保护、游憩活动、景观美化、防灾避险和经济效益功能。规划应将不同功能绿地在村庄中均衡分布,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大、中、小相互结合,既有集中也有分散,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将新农村地区绿地景观与村庄周边街道、河流廊道,防护林带,其他村庄、主城区的绿地斑块相结合,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构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节约土地、创造效益的园林绿地系统和环境优化体系(赵辉等 2006:84~96)。
由于村庄绿地的功能不同,规划时要注意突出其特点,避免简单抄袭和模仿,也切勿单纯追求艺术效果,造成脱离群众审美特点、绿化标准高、施工较困难、维护造价高等问题。
(1)新农村公共绿地公共绿地常布置在村庄中心或主要道路一侧,山坡和河滨应结合防洪和水土保持需1际需求灵活布置,绿地景观可设置花木草坪、桌椅、儿童游乐设施等,面积大时还可设置花坛、水面、雕塑等,为村民提供安静的游憩环境。绿化可采用种植果木、草地、花坛、棚架、花卉盆景等方式,种植的乔灌木主要选择当地农村人们喜闻乐见的乡土树种。
(2)新农村街道绿地街道绿地包括街道、街头和广场绿化,街道绿化是街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展现村庄风貌的区域,必须与村庄的街道环境、地域特色、人文气息相协调相适应。植物选择方面,宜选用生长快、寿命长、耐瘠薄、抗性强、病害少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但不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主要道路可冠大荫浓,次要道路重视立体绿化和挺拔的小树冠树种(苏雪痕 1994:133~137)。另外可结合村庄景观及人文特点,形成“一村一树”、“一村一花”的特色。
(3)新农村附属绿地农家庭院用地应减少水泥硬化面积,根据庭院大小和生活需要适量增大绿化面积,如为遮阳、纳凉、防西晒,可种植树冠大的乔木或果树并搭设棚架等。绿化植物配置时要特别注意住宅的通风、采光、隔音、遮阳等因素。房屋朝北的部分选择抗风耐阴的女贞、圆柏等树种,朝东西向的部分,可考虑行植或散植乔木,也可种植地锦等攀缘植物增加立体绿化空间,遮蔽西晒。院内空间充分考虑当地民俗和种植风水,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用灌木或篱笆将居住部分与柴、仓、厕、圈进行分隔,另外还要考虑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树种的种植比例(如乔灌木比例一般为 2:1,常绿与落叶的比例一般为3:7),能做到庭院内春色早到、夏可纳凉、秋能挡风、冬不萧条。
此外,村委会、学校绿化也要做到适地适树,生态兼顾景观。饲养区因具有家禽、家畜粪便等气味,周边应设置绿化带,特别在主风向上侧宜设置 1~3 条不透风的隔离林带,60﹪以上的常绿树并搭配部分香花树种为宜,但要切忌栽种有毒、有刺的植物,以避免牲畜和禽类食后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