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盐边红格七社新农村绿色景观总体规划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4 共3379字

  第四章 盐边红格七社新农村绿色景观总体规划思路

  4.1 规划思路

  为了最终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首先确定规划的总体思路。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资源评价,形成红格地区绿色景观规划的五条总体思路,作为制定规划的方向性指导。

  1、村镇联动发展,重视未来城镇化地区村庄的改造工作,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2、切实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更合理地配置公共设施。

  3、沿承肌理,浑然天成山水村庄:村在山中,水在田中,屋在自然中。不砍村,不填塘,顺坡降。

  4、依托现状,有机拓展村庄空间:新增宅地集中布置与插花式布置相结合。

  5、整旧添新,再焕村庄活力风貌:改造路网,治理环境,新居旧宅各显魅力。

  4.2 规划目标

  以改善红格七社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对生活污染源的有效治理、村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发展旅游业为重点,采用绿色生态理念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把旅游做大做强,使红格村成为红格旅游发展的明星村。

  同时红格村未来发展应以村镇建设为契机,集约利用土地,完善其作为村民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创造景观宜人的居住环境;同时利用区位、周边资源、交通等优势,招商引资,进一步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民俗旅游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经万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村庄示范村。

  4.3 规划策略

  在确定规划思路、规划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红格地区的五条规划策略。规划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在既定方针和方向的基础上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确保规划有效落地。

  1、土地集约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策略

  村域范围内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应合理布局和利用村社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2、市政设施改造策略

  改造部分已有的道路和基础设施,构建完备的市政体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水平的同时便于与城市市政的接轨。

  3、公共设施完善策略

  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丰富公共设施内容,提高公共设施服务质量,为村民生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4、公共环境整治策略
  
  构建村庄绿化体系,提升景观空间的品质,增加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与活力,改善并美化村庄建设风貌,创建新农村的村庄形象。

  5、特色产业发展弓}导策略

  结合周边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建立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精品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以观光农业作为补充的现代化的都市型新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4.4 绿色景观设计原则

  如上文所述,红格七社具有比较独特且相对丰富的自然环境,在进行绿色景观规划时,应在红格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并且,由于农村地区的绿色景观规划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地区的景观设计,对规划的依赖性更强,因此红格七社的绿色景观规划更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红格七社绿色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4.1 贴近自然

  在绿色景观规划方面,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环境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环境的可塑性更多取决于原始的自然条件,因此农村地区的绿色景观规划更多是围绕当地的地质地貌、覆盖区域、地形特征等进行规划设计,对环境的适配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景观规划更应该满足对自然环境的亲和力和协调性,以保持环境的自然性和原始性作为出发点,将施工建设与现有环境进行有机统筹。

  在红格七社的绿色景观规划的指导思想方面,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方面,应遵循“基于现状、优于现状” 的标准。“基于现状”即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的山、水、道路、植物等自然资源情况,在目前原生态的农业环境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最大化的发挥自然风貌的价值,展现原有的原始景观。“优于现状”是指规划实施完成后,保证最终效果对现有环境状况能够有所改进和提升,而非简单的增加建设,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目的。

  4.4.2 文化传承

  红格七社具有比较典型的农耕文化,山土风貌呈现原始自然景观,加之悠久、浓郁的巴蜀文化,在文化上具有较强的历史传承性和地方代表性。因此绿色景观规划在关注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应以文化展现、文化延伸为重要的指导思路,将蜀地文化、农村文化中的风俗、传统、历史等因素融入到红格七社的绿色景观之中,通过绿色景观进行综合性的文化展现,形成特色主题。

  同时,绿色景观规划还应注重文化的发扬和创新,在规划中注入现代文化的新的内容,将一些文化的新思路、新理念融合在绿色景观之中。例如,当下时代倡导的原生态生活、健康养生、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等等,在规划中结合旅游经济的开发进行拓展,通过文化创意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文化的宣传和传递。规划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发展,形成历史与时代结合的特色红村文化。

  4.4.3 与完善基础设施相结合

  绿色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打造绿色景观,形成人类和自然环境的良好协调。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全面提升村户的生活水平,促进红格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此在规划过程中将绿色景观的打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交通建设、住宅搭建等工作相结合,通过绿色景观的发展带动当地功能性设施的完备,从而为当地村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性。

  在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村庄内部空间的景观运用是整个农村景观设计的重点,新的功能空间的创建和确立,从其功能属性来讲,应该是对村庄内部现有居住环境中功能缺失部分的有效补充[3](张啸风,2007)。根据红格七社各个功能区的定位和职能需要,通过绿色景观规划为红格七社配备有利于提升科技化水平、能够促进当地生产生活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全面提升现代化程度。

  4.5 绿色景观设计思路

  在规划思路的指引下,根据绿色景观设计的原则,确定红格地区景观设计的五条思路,用于明确红格地区绿色景观设计的定位和风格,并进行简单的布局,保证景观设计从宏观层面到细节层面的整体把握。红格地区绿色景观的设计思路是基于规划策略、规划目标、设计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指导规划开展的具体方针。

  1、以生态型旅游新城的思路规划整体景观结构:以打造新城的思路来打造红格度假区,既要适当的“破”也要合理的“立”,即村户房屋和公共设施等,以采取新建的方式为主,兼顾对可利用村舍、设施的利用和改造。以农业造景、以建筑造景,建设生态型新村,并向外逐渐辐射形成新型镇,改变工业城市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不好的负面效应,形成具有新风貌、新模式、新景观的现代化景观村庄。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静态景观和动态景观结合:利用攀枝花的阳光、温泉、气候等优势资源,从建筑风格、小品建设、植物配置、休闲娱乐方式等多角度入手,强调生态集镇景观和生态田野景观的融合,营造南亚热带风情。在景观打造上,不仅需要重视园林植被、建筑小品等静态的景观打造,同时也需要在打造项目文化内涵上,将文化、民俗、生产、生活等要素,设计成为动态景观。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业造景,塑造立体层级景观:利用开发区台地多、沟壑纵横、台地与沟壑之间落差较大的特点,以极富特色的南亚热带农作物作为大面积造景的基础,特别注重对具有景观性和经济性的农作物栽培,将规模化种植与田园造型结合起来,营造立体性很强的、具有南亚热带景观特色的田园大地景观,使得各个作物区域既能够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又能够让游客参与其中进行休闲娱乐,在对外展示村庄风貌的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4、充分做好当地“水”的文章:整体景观打造需要做大量水的文章,同时红格七社也面临着水资源较为匮乏的现实情况。因此在景观设置上,通过三方面来解决水资源利用的矛盾:首先应尽量选择能够节水、蓄水、保水的景观植被,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其次,大量运用水循环造景,减少大面积水体,如对村内水塘自然水的长期储集和往复利用;第三方面,加强节水技术提高和投入,以建设节水型园林和节水型环保建筑为原则,包括在山间修筑截洪沟、冲击沟,进行山间自然水的引导和储备。

  5、特别注重光影色彩的运用 :阳光是开发区的重要资源,因此,整体景观打造中要特别注重光影的运用及色彩的搭配。光影运用在白天可以通过光线的折射、并结合多种形态的水景产生丰富的色彩和变幻,也可以通过建筑、植被的阴影进行造景。晚上的运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太阳能照明设施打造节能型光彩效果,特别是冷光源的运用,均可以起到很多很好的夜景效果。色彩的运用主要着眼于建筑、植被和水体颜色的运用,强调植被为基础,建筑为辅助,水体颜色为补充,特别需要避免因强烈阳光造成的视觉污染现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