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护理论文

《内经》中情志护理理论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作用

时间:2014-08-1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582字
论文摘要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为《内经》)流传千百年,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本书包罗万象,涵盖了古代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和人本哲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对古人养生之道的阐述,更是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经典观念。《内经》以精、气、神、阴阳、五行为主架,构建出以“人”为中心的养生观,笔者通过对《内经?素问》的整理,发现“情志护理”在《内经》中地位重要,并旨在研究“情志护理”对患者病情会有何影响,希望对临床护理及教科研工作有所裨益。

  在当今社会,情绪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祖国医学很早就重视人的精神活动和思想变化,《内经》认为,人有喜、怒、忧、悲、思、恐、惊七种情志。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感情的自然表露,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协调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情志正常的状态下是不会导致疾病的,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比如:过喜、过悲、恐惧等异常情志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人的情志活动对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生病之后,精神活动一直影响着病情的发展,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精神面貌,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而不同的情志,又可以直接影响不同的脏腑功能,从而产生不同的疾病。笔者通过整理《内经》发现,情志护理的确可以决定病情的顺逆,而情志护理指的是以中医情志理论为指导,通过我们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并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凡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如情志不舒,可以导致一些疾病的病情加剧,据国外报道,40%~50%的肠易刺激综合征患者有心理障碍的表现,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症状躯体化等,80%的肠易刺激综合征患者病情加重与心理因素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不正确有关。肠易刺激综合征的病机为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忧郁伤神,耗伤心血或思虑过度,耗伤脾气,久之而导致心脾两虚。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情志对人病情的影响有多么的大。研究表明,通过放松训练,能够促进康复,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调节情绪状态。

  在临床我们也会发现情志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乳腺癌是常见的严重危害女性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法破坏了女性的性器官的完整性。

  患者得知确诊乳腺癌,她们表示为无助、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将抑制其免疫功能。医护人员经常与她们沟通,让她们大胆宣泄内心的痛苦,同时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患者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免疫调节状态。

  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对战胜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抗病邪能力的提高,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因此,情志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以上是现代临床上有关情志对病情的影响,那么,在古代,情志对病情究竟有哪些影响,《内经》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笔者通过《内经》中有关情志护理理论的描述,具体的描述情志护理与病情发展的顺逆关系。以下内容是笔者对《内经》中有关情志护理理论的描述的整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指出:“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指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

  《素问?阴阳应象论篇第五》中提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怒喜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所有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素问?宜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中提到:“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中指出: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中提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坏去,荣卫不可复也。”这也说明了,当时中医就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关怀和温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给予适当的精神情志护理与安慰。

  《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署,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行,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故祝由不能已也。”因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人生活环境清静无为,情志舒畅,身体也比今人更健康一些,从古人的生活中也反应出了我们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也很大,邪气很容易侵入机体,容易使人患病。以上内容是《内经》中部分有关情志护理的论述,据笔者统计,《黄帝内经》中共有40余处描述情志护理的内容,通过大量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内经》时期,中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就已经颇为全面,是现代中医情志致病的重要文献支撑。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护理理论的学习并结合自己一年的临床践习,具体的阐述了情志护理与病情的顺逆关系,希望本文会对现代临床护理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李志敏.黄帝内经[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
  [2] 徐桂华.内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 田晓培,杨明.复方枣仁安神丸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肠易刺激综合征45例[J].中医研究,2010,23(1):47.
  [4] 黄乐,郭腊月.心理干预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14(29):3058.
  [5] 赵勇,柏玉萍,臧明翠,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14(22):2356-2357.

    相近分类:护理学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