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论文

中西医结合医治痤疮的良好效果

来源:山西中医 作者:游嵘,陈四清
发布于:2021-05-18 共3374字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同时外涂他扎罗汀凝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肤生理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复发状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49%,治疗组为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均显着改善,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结合外涂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较好,显着改善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 痤疮; 清心肝火; 他扎罗汀凝胶;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颜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1],主要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丘脓疱疹、囊肿等,而55%左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瘢痕,这可能与病情较严重以及治疗不及时有关[2]。丘脓疱疹型和囊肿型痤疮会导致腺体缺损,同时痤疮炎症后,会丢失大量的胶原蛋白;两者共同导致了皮肤发生凹陷性瘢痕,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自信心和社交[3]。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外敷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痤疮患者39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诊治的78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14~32岁,平均(22.7±9.6)岁;病程4~23个月,平均(13.2±8.5)个月。治疗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13~33岁,平均(21.6±9.4)岁;病程4~25个月,平均(13.8±8.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该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中西医结合医治痤疮的良好效果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参照《粉刺(痤疮)中医诊治专家共识》[4]中痤疮的诊断标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1)孕期或哺乳期女性;(2)非痤疮类皮肤病患者;(3)对研究中用到的药物过敏者;(4)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赖氨葡锌颗粒(海南慧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017),每次160 mg口服,每天3次,共治疗4周。

  1.3.2 、治疗组:

  予清心肝火中药汤剂口服。药用:龙胆草、皂角刺各6 g,黄芩、大血藤、败酱草、半枝莲、白鲜皮、牛膝、牛蒡子、枇杷叶、赤芍各15 g,生山楂、焦山栀、酒大黄各10 g,石膏(先煎)20~70 g,莪术9~40 g,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400 m L,分两次服用,共治疗4周。其中石膏按照火盛程度及个体耐受性从20 g开始,逐渐加量;莪术按照皮疹的颜色深浅及个体耐受性从9 g开始并逐渐加量。

  两组患者均同时外涂他扎罗汀凝胶,每天睡前清洗患处皮肤,待患处干燥后,涂抹他扎罗汀。用药期间,建议患者合理饮食,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休息和情绪状态。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包括红斑指数、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水分含量等;(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搽药处皮肤灼热、出现鳞屑等;(3)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随访患者的复发状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统计治疗前后面部的粉刺、炎性丘疹、脓包、囊肿数。以上症状均无计0分,1个粉刺计1分,1个丘疹计2分,1个脓包计3分,1个囊肿计4分,根据总分值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后总值差值/治疗前总值×100%)。治疗指数≥85%为治愈,≥65%,﹤85%为显效,≥25%,﹤65%为有效,﹤25%为无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49%,治疗组为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1)与对照组比较,χ2=4.129,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斑指数和经皮水分丢失显着降低,角质层水分含量显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红斑指数和经皮水分丢失显着低于对照组,角质层水分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皮肤生理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皮肤生理指标比较(±s)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有1例发生搽药处皮肤灼热、2例出现鳞屑,治疗组有1例出现刺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均未停止治疗。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对照组有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58%,治疗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痤疮多发于青少年,主要是由于机体皮脂分泌旺盛,同时毛囊皮脂腺管角质化,引起毛囊堵塞,进而导致患处皮肤发生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6]。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机体的肾阴不足、阳亢阴虚、湿热内生,同时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损伤,痰湿热邪下泄不畅,郁于体内所致,因此,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为主[6,7]。《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经有热,郁于肌肤,发为“粉刺”,而反复发作,痼疾难愈,乃心经伏热,恋而不去,复遇辛辣油腻之食,或七情气郁化火,增加血热,疮疹则随之而起。另外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气郁结,侮脾生湿,湿热蕴结,乃生痤;气有余,便是火,火灼络伤,则成瘀。

  在该研究中,治疗组予口服中药汤剂与外涂他扎罗汀凝胶联用的方案,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皮肤生理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治疗后3个月时的复发率较低。其中药方义是龙胆草、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黄芩、大血藤、败酱草、半枝莲、石膏、焦山栀泻火、清热解毒,生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莪术消积解痛,酒大黄解毒消痈,甘草能调和诸药,皂角刺消肿托毒,牛膝滋阴补肾,牛蒡子消肿疗疮,枇杷叶和胃降逆,赤芍清热凉血。诸药联合使用,起到了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的作用。同时,外涂他扎罗汀凝胶,他扎罗汀是第三代维A酸制剂,第三代维A酸类药物的安全性较第一代高出许多,并且副作用少[8,9,10];维A酸一方面具有抑制角质生成细胞增生的作用,可有效避免角质栓塞,同时还能够控制皮脂腺的分泌、降低皮脂的生成量,进而降低痤疮导致的皮损程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抑制细胞中张力细丝的合成,发挥了较好的抗炎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清心肝火的中药汤剂与他扎罗汀凝胶联用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显着提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通过口服清心肝火中药汤剂,同时结合外涂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新发痤疮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参考文献

  [1] 谢振生,杨广智,麦丽霞,等.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38(6):577-579.
  [2] 汪犇,邓宇萱,李吉,等.侵入性微针射频与等离子点阵射频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自身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2):126-130.
  [3] 钟志,刘伟,邓红柳.局灶点阵激光联合他扎罗汀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31例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7):818-820.
  [4]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美容中医学组.粉刺(痤疮)中医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7,23(5):289-29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92-295
  [6] 陈梦瑶.中药消痤汤对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4):539-540.
  [7] 邓丹,孙洁.自拟解毒凉血散结汤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2):293-294.
  [8] 翟秀芳.中药治疗中青年重度痤疮患者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5):707-709.
  [9] 孙欣荣,刘志宏,黄爱文,等.痤疮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7,28(20):2 868-2 871.
  [10] Das S,Reynolds R V.Recent Advances in Acne Pathogenesis: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2014,15(6):479-488.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原文出处:游嵘,陈四清.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21,37(05):32-3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