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西医结合论文

创伤性湿疹采用中西结合疗法的效果(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09 共3087字
  4.1疗效标准
  
  痊愈: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多形性损害完全消退;显效:多形性损害减少大于60%;好转:多形性损害减少大于20%;无效:多形性损害减少小于20%或增加。远期疗效:复发等级分为优(超过4周未复发)、良(超过2周才复发)及差(2周内复发),以复发等级良、差的总例数为复发例数计算复发率。
  
  4.2 2组治疗7天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7天,痊愈率、愈显率观察组分别为47.1% 、74.5%,对照组分别为29.8% 、57.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组治疗7天疗效比较
  
  4.3 2组治疗14天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14天,痊愈率、愈显率观察组分别为68.6% 、86.3%,对照组分别为42.6% 、74.5% .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组治疗14天疗效比较
  
  4.4 2 组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 3.随访 4 周,复发率观察组为26.5% ,对照组为60.0%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复发情况比较
  
  5讨论
  
  创伤性湿疹是一种特殊类型湿疹,由Mathias1988年提出,皮疹发生于创伤部位,以皮炎样损害为主[2],创伤可引起组织缺损,荨麻疹样和银屑病样皮肤损害,也可出现湿疹样表现[3~4].白细胞介素- 2(IL- 2)、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等可能在湿疹发病中起重要作用[5].消毒剂,抗生素,外科植入材料的广泛使用,创口感染以及早期外用药剂型使用不正确等均增加了湿疹发病的机会[6~7].本次病例资料显示,患者皮损主要位于四肢,以下肢为着,与湿疹的好发部位一致,具有一般湿疹的临床表现,但其发病与创伤有关。本病对各种综合治疗抵抗,病程长,其中20例有湿疹病史,提示个体易感性也是重要的内在因素,多数患者需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才能控制病情。但在临床治疗中,单纯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时,停药后易复发。尤其部分顽固性湿疹患者疗效欠佳。
  
  创伤性湿疹属中医学“湿疮”范畴,是在创伤的基础上,感受风、寒、湿、燥、火、虫毒,禀性不耐,营卫不和及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瘀毒内积,外感六淫、气候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内伤七情、过分劳累、精神紧张、情绪变化、内部病灶等均与本病形成有关。但其病机不外乎湿与热两邪相搏,上蒸下窜,充溢肌肤,其病变在表皮,根在血液。临床治疗多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为法。湿疹合剂方中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活血,滋阴润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祛除在表之邪,祛风止痒;当归、胡麻仁养血滋阴;毒入营血,血行不畅,“血不利则为水”,部分患者可见皮疹中央有水疱或糜烂渗液,故用苍术、苦参、木通清热除湿;更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甘草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之效。
  
  现代医学认为,方中荆芥水提物、醇提物及甘草内皂甙成分具有明显的清热、抗炎、抗病毒等作用;防风内防风多糖成分则具有双向免疫调节;甘草甜素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抗过敏作用。而方中其他养阴清热中药,动物试验已证实其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有反馈效应,从而通过稳定内环境,改善免疫功能,双向调节细胞内环核苷酸以及TXA2- PGI2系统的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纠正高凝状态,调整激素代谢紊乱,从而减轻创伤性湿疹的病理改变,加速清除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中西药联用,既发挥了激素快速改善创伤性湿疹的各种症状,又从根本上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标本兼治,互补短长,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观察与探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04- 607.
  [2] Mathias CG . Pos t- traum atic e cze m a [ J ] . De rm ato-logic Clinics,1988,6(1):35- 42.
  [3] Suzanne B,Pie te r GM van de r valk.Idiopathic pos t-traum atic e cze m a [J ].Contact De rm atitis,2006,54:178.
  [4] She re tz EF.Chronic finge r de rm atitis afte r traum a [J ].arch De rm atol,2012,132:461- 464.
  [5] Viljane n M,Pohjavuori E,Haahte la T,e t al.Inductionofinfam m ation as a pos s ible m e chanis m of probitice ffe ct in atopic e xze m a- de rm atitis s yndrom e [J ].JAtle rgy Clin Im m unol,2005,115:1254- 1259.
  [6] Mats uzaka K,Mabuchi R,Nagas aka H,e t al .Im prove m e nt of e cze m atous s ym ptom s afte r re m oval ofam algam - like m e tal in alve rla bone [J ].Bull Tokyo De ntColl,2006,47:13- 17.
  [7] As che rm an J A,Hunte r CJ,Bicke r DR.Re fractorye cze m atous de rm atitis as s ociate d w ith re tam e d s utuvem ate rial[J ].Ann Plas t Surg,2006,56:205- 2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