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植物学论文

化感物质调控种子萌发的机理与生态价值(5)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作者:陈锋;孟永杰;帅海威;
发布于:2017-06-26 共21179字
  在生态系统中, 具有自毒作用的植物能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同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起到自疏的作用。植物通过这种方式降低种群密度, 一方面避免了过多幼苗竞争养分, 影响成株生长; 另一方面, 避免同一地区形成单一植物群落, 从而增加地区生物多样性, 稳定生态系统。自毒作用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但是在生产实践上, 自毒作用会导致严重的减产。现在已经发现很多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及园艺植物, 都存在着严重的自毒作用[9,31,102-103].尽管自毒作用是植物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 在生产实践上我们也无法避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种植制度安排减少自毒作用造成的损失[104].例如, 可以将作物合理的间混套作或者轮作, 避免化感自毒作用;育种工作者可以选育优良抗自毒作物品种; 在园艺植物方面, 可以选择优良砧木进行嫁接; 也可以通过合理施肥的方式减轻化感自毒作用。
  
  5 展望。
  
  尽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但是直到最近几十年才真正重视化感作用的研究。而化感物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作为本领域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特提出以下重点研究方向及建议。
  
  首先, 在自然界中, 化感物质一般是溶于雨水后进入环境, 进而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然而, 在目前的很多研究中, 常使用甲醇、乙酸乙酯以及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植物组织内的化感物质,这种提取方法虽然可以将化感物质提取出来, 但是这样也会把植物内部的非化感物质提取出来, 而且提取浓度与自然界中也会有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试验表明某些植物具有化感作用, 但是在自然界中化感作用不是很明显,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提取液中有很多物质不是化感物质。因此, 在之后的试验中, 提取化感物质尽量以水为介质, 模拟自然界中化感物质进入环境的形式, 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解释化感现象。
  
  其次, 化感物质可以通过 4 种方式进入环境,除了自然挥发之外, 其余 3 种途径释放的化感物质都会随着雨水进入土壤, 然后作用于临近植物。化感物质进入土壤以后, 在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介质的作用下, 会发生一些改变, 同时, 化感物质也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体结构以及土壤环境。不同的化感物质进入土壤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化感物质会影响哪些特异的微生物的群体结构?深入研究这些科学问题对于理解连作障碍以及化感抑草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再次, 已有研究表明, ABA、GA、ETH 等激素以及 ROS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化感物质能干扰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以及 ROS的平衡, 从而影响种子萌发。因此, 深入探讨化感物质干扰激素和 ROS 的分子机理,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ROS 如何参与到激素的调节通路中, 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最后, 现在化感作用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研究阶段, 如何将化感作用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很多植物具有化感作用, 但是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成果很少。因此, 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探讨合理的农作物间套作搭配方式, 开发新型绿色除草剂, 使化感作用真正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 等。 药用植物栽培种植中的土壤环境恶化及防治策略[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9):714–717.Guo L P, Huang L Q, Jiang Y X, et al. Soil deterioration dur-ing cultiv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ways to prevent it[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06, 31(9):714–717.  
  [2] Farooq M, Jabran K, Cheema Z A, et al. The role of allelopa-thy in agricultural pest management[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67(5): 493–506. 
  [3] Weir T L, Park S W, Vivanco J M.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mediated by allelochemicals[J]. Current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4, 7(4): 472–479. 
  [4] Callaway R M, Pennings S C, Richards C L. Phenotypic plas-ticity and interactions among plants[J]. Ecology, 2003, 84(5):1115–1128. 
  [5] 黄乔乔 , 沈奕德 , 李晓霞 , 等 . 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及入侵能力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5):977–985.Huang Q Q, Shen Y D, Li X X,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distribution and invasivenes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 21(5):977–985.  
  [6] Chu C J, Mortimer P, Wang H C, et al. Allelopathic effects ofEucalyptus on native and introduced tree species[J]. Forest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4, 323: 79–84.  
  [7] Bughio F A, Mangrio S M, Abro S A, et al. Physio-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of native Acacia nilotica to eucalyptus al-lelopathy[J].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2013, 45(S1):97–105.  
  [8] Liu X B, Herbert S J. Fifteen years of research examiningcultivation of continuous soybean in northeast China: A re-view[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2, 79(1): 1–7.  
  [9] 杜英君 , 靳月华 . 连作大豆植株化感作用的模拟研究 [J].应用生态学报, 1999, 10(2): 209–212.Du Y J, Jin Y H. Simulations of allelopathy in continuouscropping of soybean[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99, 10(2): 209–212.  
  [10] Yuan Y G, Wang B, Zhang S S, et al. Enhanced allelopathyand competitive ability of invasive plant Solidago canadensisin its introduced range[J].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3,6(3): 253–263.  
  [11] Barrero J M, Downie A B, Xu Q, et al. A role for barleyCRYPTOCHROME1 in light regulation of grain dormancyand germination[J]. The Plant Cell, 2014, 26(3): 1094–1104。  
  [12] Ishibashi Y, Koda Y, Zheng S H, et al. Regulation of soybeanseed germination through ethylene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reactive oxygen species[J]. Annals of Botany, 2012, 111(1):95–102. 
  [13] El-Maarouf-Bouteau H, Sajjad Y, Bazin J, et 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bscisic acid and ethylene interact to regulatesunflower seed germination[J]. Plant, Cell & Environment,2015, 38(2): 364–374.  
  [14] 帅海威, 孟永杰, 罗晓峰, 等。 生长素调控种子的休眠与萌发[J]. 遗传, 2016, 38(4): 314–322.Shuai H W, Meng Y J, Luo X F, et al. The roles of auxin inseed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J]. Hereditas, 2016, 38(4):314–322.  
  [15] Chon S U, Jang H G, Kim D K, et 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inlettuce (Lactuca sativa L.) plants[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5, 106(3): 309–317.  
  [16] 倪利晓, 陈世金, 任高翔, 等。 陆生植物化感作用的抑藻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6/7): 1176–1182Ni L X, Chen S J, Ren G X, et al. Advance research on theallelopathy of terrestrial plants in inhibition of algae[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20(6/7): 1176–1182.  
  [17] Rice E L. Allelopathy - An update[J]. The Botanical Review,1979, 45(1): 15–109.  
  [18] Rice E L. Allelopathy[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4:1–267. 
  [19] Dias L S, Pereira I P, Dias A S. Allelopathy, seed germination,weed control and bioassay methods[J]. Allelopathy Journal,2016, 37(1): 31–40. 
原文出处:陈锋,孟永杰,帅海威,罗晓峰,周文冠,刘建伟,杨文钰,舒凯. 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01):36-4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