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于中、低收入的群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工程项目大、规模大、难度高、不易于管理等特点,在国家极为重视保障性住房的背景下,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面临很大的挑战。
1、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意义
1.1是“安居工程”的重要举措
“安居工程”是国家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既是群众的大事,也是政府的大事,在政府工作中,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是一件大事,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好办法,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1.2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当前,建设商品房房价上涨速度过快,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显然是不够的,政府必须要进行宏观调控。实行保障性住房大力建设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它既能改善民生,也能刺激消费,又能增加投资,全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
2、现行的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的难点、疑点
2.1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完善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的一项宏观调控措施,也是政府实施“安居工程”的重要举措,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政府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保障性住房从工程立项、规划、工期、造价、销售定价,直至最后分配,销售的主导权和具体审核都在各级政府和房管部门,开发建设企业是政府主管部门选定的,在工程建设中缺乏建设单位相应的主导权和支配权,因此,在整个建设项目中,要想让建设单位为整个项目的质量负责,显然是不可能的,现有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不完善。
2.2全过程质量监管难度大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都分为三步,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因此,要想真正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政府就必须要在前期的工程项目规划、开发建设队伍选择上下工夫,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抽查,落实反馈,在整个过程只实现规划、房管、建设、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管,如果仅仅依靠质监部门的力量,管理工作是很难做好的。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建材市场管理混乱,建材质量参差不齐,在建筑领域,建筑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管意识不强,各种因素都给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2.3后续维修管理监管不到位易引发社会问题
一个建筑项目的实施与开展,要涉及到很多的单位和个人,建筑工程质量会受到操作工人、环境、材料等因素影响,波动性大,质量问题的产生几乎是必然的。质量问题出现之后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由于后续交接工作的不到位,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2.4建设部门质量监督工作越位、问责风险大
建筑施工项目本身就有着高风险和高难度,出现质量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质量监管部门都会被问责。目前,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建设部门被问责的风险很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保证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建设质监机构需要加大工作深度与频度。
3、加强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3.1施工企业内部成立高效的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管理机构
施工单位要针对保障房建设,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实现责任的明确划分,避免因为职责范围的不明确而造成混乱。项目经理部要针对保障性住房特点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要形成具体的文件报告,对整个项目做一个规范化的部署,要成立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对每一个技术小组进行职责和管理区域的划分,方便管理,并且签订质量保证书。
3.2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施工项目整体的质量,施工单位内部首先要有一套良好的监管体系,保障整个团队的协调运转。施工单位内部要实行质量保障制度编制与报审,相关项目的负责人要制定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制度,特别要注意对施工技术和施工交接的控制与管理,还要完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储存办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详细进行各项检验与报审工作,对于关键的施工部位和施工环节,同时还要做到技术方案与质量保障制度的监督和落实,对施工质量和报审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对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施工单位内部要建立质量责任实名制制度。在监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如实填写操作人员的编号、姓名、验收标准、验收时间等,实现过程质量控制的可追溯性。
3.3施工单位内部要切实落实监督管理制度
在一个企业或者单位中,制度的制定是一回事,制度的旅行与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在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项目监督管理体系的同时,施工单位要切实实践这些管理制度,不让这些制度成为摆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样板先行制度,不仅仅是大型的项目,小型的分项目也要实行这一制度,施工单位要保证在负责人审核签字之后才能进行大面积的施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施工难度大,对技术的要求高,项目承建单位要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集合多人的智慧,对技术难点和质量通病进行质量攻关,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现场的考察工作,及时对已有的计划进项动态调整。质量监督管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施工单位要实行周、月质量综合检查制度,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专业的团队,对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分析和处理,形成周、月质量分析报告,编制出整改措施报告,这个报告要力求详细,包括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过程、整改措施、整改效果、施工试验情况、经验教训以及总结等。单位要强化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保证现场质量受控。
结语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中、低收入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规模巨大,难度高,工程质量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就给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监管工作也需要政府和其他参与者的共和合作,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施工质量管理可以取得新的进展,相信政府的民生工作可以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张跃松,陈艳.从政府角色角度再看我国住房保障政策[J].中国房地信息,2010(04).
[2]郝莹工程质量监管六大课题亟待完善[N].中国建设报,2005-03-14.
[3]梁淑岩.浅谈保障性住房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