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宋代成本核算和质量控制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26 共4437字
论文摘要

  宋代成本核算思想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注意成本与质量问题。从行业上看,工商业比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较注重成本与质量,因此宋代的成本核算与质量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工商业方面。

  (一)矿冶业与榷茶成本核算思想

  宋人在矿冶业中比较重视生产的成本、产出及利润等。王禹 在《江州广宁监记》中对铸钱的成本与利润进行了粗略的核算,最后得出铸钱“其为利也博哉”,即赢利高的结论,进而认为铸钱可以和盐铁酒课利同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他说:“铸钱之费八万八千三百六十贯四百五十,得实钱一十万一千六百三十九贯五百四十五,其为利也博哉!与夫租庸调之入,盐铁榷酤之课,相为表里,助国用亦重事”。王氏这里铸钱之费主要应包括铸钱原材料、工钱以及管理官员的俸禄等,其利润是:实钱101639.545 贯-费用 88360.450 贯=13279.095 贯。据王氏核算,赢利率约为15%。当时(约宋真宗在位初期)铸钱是赢利的,而且与其他官营行业相比,15%的赢利率还是较高的。
  北宋末年,杨时也对当时铸钱投入与产出进行较精细的核算:“今钱一千重六斤,铜每斤官买其直百钱,又须白 和之乃能成钱,除火耗锉磨损折,须六七斤物料乃得一千。铜自岑水、永兴数千里运至,其脚乘又在百钱之外,薪炭之费、官兵廪给、工匠率分,其支用不赀,细计千四五百钱本方得一千,何利之有?”显然,杨时的铸钱成本核算比王禹 精细了不少。
  据他的核算,北宋末年铸钱的成本已明显超过产出,每铸一贯钱亏损四五百文,亏损率达 40%-50%,可见当时铸钱已赔钱赔得很厉害。北宋末年铸钱的亏本,是蔡京铸行当十钱的重要原因。
  宋代官方十分注重工矿业的成本核算,订有成本核算标准,作为考核坑冶经营赢亏的依据。“崇宁元年,提举江、淮等路铜事游经言:‘信州胆铜古坑二:一为胆水浸铜,工少利多,其水有限;一为胆土煎铜,土无穷而为利寡。计置之初,宜增本损息,浸铜斤以钱五十为本,煎铜以八十’。诏用其意。诸路 冶,自川、陕、京西之外,并令常平司同管干。所收息薄而烦官监者,如元符、绍圣敕立额,许民封状承买”。游经在制订成本核算标准时,首先依据的是胆水浸铜成本低利润高而胆土煎铜成本高利润低;其次采取谨慎性的原则,在确立成本之初,应当把成本订得高一点,核算时获利相应就减少了。而且诸路坑冶究竟是采取官府直接经营还是由民间承包主要就取决于获利的多少。如皇 五年(1053年)十月宋仁宗下《罢课利不及七万贯场务官诏》,规定:“三司,自今京师百万仓、左藏库、都商税务、榷货务、东西八作司、文思院、事材场、南北作坊、店宅、曲院、内香药库、裁造院作坊、料物库、西染院、陕西折博务、解州盐池、缘边便籴粮草、诸茶场、榷货务、转般仓、米仓、银铜坑冶场、盐井监,仍旧举官监当,其余场务课利不及七万贯者悉罢之。令有司选差人”。
  宋代对成本的核算有时作为政府实行重大决策的主要依据。如嘉 三年(1058年)十月,“三司言:‘茶课缗钱岁当入二百二十四万八千,嘉 二年才及一百二十八万,又募人入钱,皆有虚数,实为八十六万,而三十九万有奇是为本钱,才得子钱四十六万九千,而辇运麋耗丧失,与官吏、兵夫廪给杂费,又不预焉。至于园户输纳,侵扰日甚,小民趋利犯法,刑辟益繁,获利至少,为弊甚大。宜约至和以后一岁之数,以所得息钱均赋茶民,恣其买卖,所在收算,请遣官询察利害以闻’。诏遣官分行六路,还言如三司使议便”。三司通过成本核算,得出官府直接垄断经营茶叶,才得茶利469000 贯,这里还没扣除运输中的损耗和有关官吏、兵夫的衣食杂费等。而且榷茶造成对园户的侵扰以及因私茶而触犯刑法的人很多。鉴于榷茶获利少而弊端大,三司建议让茶户交纳茶税,然后让他们自由买卖。由于三司的榷茶成本与获利核算有根有据,富有说服力,朝廷采纳了其建议。

  (二)李诫成本核算思想

  宋代李诫在其名着《营造法式》中强调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对生产成本也主张予以详细核算。他提出进行成本核算的标准是“本功”。“诸称本功者,以本等所得功十分为准。”这就是说,将本来应得或应耗之“功”确定为十分,以此为标准予以计算。李诫的“本功”核算是针对建筑营造过程中各个项目所应消耗的原材料数和人工数,据此对实际作业情况和耗费予以核算。如果实际工程有所扩大,项目有所增加,即以“本功”十分为标准适当地予以“加工”;反之,“减亦如之”。
  对原材料的核算方面,如果施工中工程建筑在用材上有所增减,就要“各随所用细计”,对原材数相应地予以增减,从而准确控制施工中原材料的使用,以便减少工料耗费,降低成本。李诫主张对于原有旧料或建筑部件,凡能继续使用的,都要充分利用,“或有收旧及已造堪就用而不须更改者,并计数于元料账内除豁”。对于新用材料,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切不可大材小用或予以废弃。“凡材植,须先将大方木可以入长大料者,盘截解割;次将不可以充极长极广用者,量度合用名件,亦先从名件就长或就广解割”。“务在就材充用,勿令将可以充长大用者,截割为细小名件”。对于“余材”也要充分利用,“凡用木植内如有余材  即留余材于心内,就其厚别用,或作版,勿令失料”。总之,要千方百计减少原材料消耗,以节省成本。
  在人功方面,他提出了两种核算方法:
  其一,以时计功,即按照劳动时间长短计算人功。他指出不同季节劳动日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夏季劳动日长而冬季较短,“若一等定功,则枉弃日刻甚多”,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他主张:“功分三等,第为精粗之差;役辨四时,用度长短之晷”,即按一年四季日照时间的长短,将劳动日分为三等。其二,计件算功,即根据劳动者完成作业量的多少计算人功。
  李诫依据不同工种定出计件算功的标准,如搬运工于30里外运物一担,往返一回为一功,往返距离共达1 里运物60 担亦为一功;若于60步外往返运物,每180担一功,如不及60步者则每短一步加一担,若自己掘土并搬运,在60步以内每70尺一功,如地质坚硬或土中夹有砂石瓦砾者减20 尺。如筑墙工开掘墙基每120 尺一功,若就土筑墙者其功加倍,若用草和木桩就土筑墙每50 尺一功。李诫所采取的以时计功和计件算功,颇有点类似于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似可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有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某种雏形。

  宋代质量管理思想

  (一)铸钱质量管理思想

  宋代官方比较注重铸钱的质量,制定了提举司检验成品制度,以此来把住质量关。《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131-132载:(政和)五年二月十八日,河东路提辖检踏措置坑冶钱监司奏:“承朝旨节文,铸到钱每季令提刑、提举司分诣再行看拣,别无粗恶不堪方许行用。契勘本路诸监院每季铸到钱直至次季看拣了当方许支桩。其被差官有事故或先承他司差委者,有经半年未曾看拣,委是有妨应时桩拨支遣。今乞将诸监院每月铸到钱于次月内令提刑、提举司再行看拣。如巡司官巡历未到,不能亲诣,即乞令逐司上旬内就钱监院邻近州县差官看拣,如被差官先承他司差务,除军期急速外,并乞限三日先次起发,于当月内看拣了当,方许承当别司所委事......”从之。
  由此可见,提刑司、提举司对铸钱的检验制度相当严格:其一,铸钱只有当检验质量合格方许投入市场使用;其二,提刑司、提举司对每月铸到钱必须在次月内检验完毕,其时间限制相当紧迫;其三,如果检验官本人无法亲临,可以指派邻近州县官代为检验;其四,如检验官承接其他公务,除军期急速外,必须先把检验铸钱质量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再承担其他任务。
  宋代规定如铸钱坑冶所铸之钱质量不合格,有关官员必须受到处罚。如熙宁十年(1077 年)六月壬申,“诏提点浙江等路铸钱坑冶、太常少卿钱昌武罚铜十斤,监官侍禁崔坦差替。坐改置太平监大炉铸钱怯薄也。令三司自今诸路铸钱并依省样,毋辄改规模、多求增数。委提举司点检”。宋代对钱监官考核的主要内容就是铸钱数额以及质量问题,并把这两者量化成数个等级,作为奖惩的依据。

  (二)李诫质量管理思想

  李诫的《营造法式》不仅注重成本核算,而且也十分重视工程建筑的质量,在质量管理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思想。

  1.营造规格标准化。李诫对各种工程建筑的规格均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或要求他将建筑分为殿阁、堂屋、厅堂、厅屋、门楼屋、廊屋、散屋、亭榭、行廊等类型,对各种建筑的大小规格、椽数、立柱数、铺砖瓦数,都分别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统一营造规模,保证工程质量。如对于筑墙就规定:“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对于筑基则规定:“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其深不过一尺,浅止于五尺或四尺”。李诫要求所有的营造活动都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行事。
  2.操作程序规范化。操作程序规范化是实现营造规格标准化的重要保证,故李诫对此十分重视。他将建筑营造分为十余项不同的专业工种,对各专业工种的操作程序均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如在《泥作制度·用泥》中规定:“用石灰等泥涂之制:先用粗泥搭络不平处。候稍干,次用中泥趁平。又候稍干,次用细泥,为衬上施石灰。泥毕,候水脉定,收压五遍,令泥面光泽”。
  3.选材用料精确化、合理化。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李诫对选用各种建筑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将各种原材料按其规格、质量等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主张根据不同建筑物的要求予以合理选用。如他谈到木材的选用时说:“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他对各种建筑用何种木料,或哪种木料用于何种建筑,均作了严格的规定。在《营造法式》中甚至连各种建筑所用砖瓦、钉子的型号、大小长短规格等也作了详细的说明。
  总之,李诫的质量管理思想能从营造规格、操作程序、选材用料等关键环节入手,并能从十分具体细微的尺寸、大小、形状、质地、专业工种、工序等着眼,构建了一个十分系统、精细的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系统,在注重质量的同时,还对成本进行详细准确的核算。这种管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工程管理思想史上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结论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使人们在经济管理思想中已充分注意到成本核算与提高质量的管理。政府通过成本核算从宏观方面考核官营场务坑冶的经济效益,甚至作为国家重大决策的依据。李诫质量管理思想能从营造规格标准化、操作程序规范化、选材用料精确化合理化等关键环节入手,并能从十分具体细致的尺寸、大小、形状、质地、专业工种、工序等着眼,构建了一个十分系统、精细的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系统。
  当代,对于企业来说,战略定位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一个企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而言,可能会具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但是它们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最基本的竞争,即低成本、高质量和差异化。由此可见,成本核算和质量保证对于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非常重要。宋代在经济管理思想中对成本核算的重视与应用,在质量管理思想中抓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确化等,这些原则至今没有过时,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 王禹 . 小畜集[ O ] .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  杨时. 龟山集[ O] .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  脱脱等.宋史[O] .中华书局,19 77
  4 .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O ] . 中华书局,2004
  5 . 李诫. 营造法式[ O ] . 商务印书馆,1954
  6 . 徐松. 宋会要辑稿[ O ] . 中华书局,19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