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汉保税区转型成自由贸易园区的分析
(一)武汉保税区的发展现状。
截止 2016 年 4 月,武汉已有 4 个保税区,即武汉出口加工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东湖综合保税区以及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武汉出口加工区主要服务对象是其所在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出口加工贸易型企业;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主打现代物流和仓储功能,主要服务范围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天河空港内的企业;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是我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可以享受出口退税、交易不征消费税和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是 2016 年 3 月最新批复设立的湖北省第二个综合保税区。
1.武汉出口加工区。
武汉出口加工区于 2000 年 4 月 27 日正式设立,2001 年 6 月正式封关运行,2011 年叠加保税物流功能,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出口加工区,区内已建成的 7个标准厂房和保税仓库,也是国务院批准首批 15 家试点之一。区内可以享有税收优惠、简化通关、不实行出口配额管理、许可证管理等。主要为武汉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贸易提供服务。
仅 2015 年上半年,区内企业完成 3116 份进出口报关单,3.94 亿美元进出口货物总值,"一日游"保税物流货运总量 2.72 万吨,价值达 5.1 亿美元,在中西部位于前列。
并于 2015 年 11 月引进武汉经发保税商品交易中心,并准备在区内打造青年跨境电商创业培训基地,同时发展保税展示交易和跨境电子商务。
2.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B 型)。
2008 年 12 月 2 日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正式批复同意设立, 2009 年 3月 26 日正式封关运行,是我国建立的第四个保税物流中心,是东西湖"三城一新"的核心园区之一,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位置,与武汉市中环、外环要道相连,直达光谷、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家电、光电子、钢铁等产业发展为其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区内设有法国葡萄酒保税区、中部第一个全球商品采购中心、国际商品展示中心等,2013 年时联合天河机场,实施"区港联动"战略 ,拓展保税区的空港功能,实现货物快速通关过港;2015 年进出口货物量大 6.63 万吨,价值 4.46 亿美元。
园区的发展以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具有保税仓储、国际中转、转口贸易和退税等功能,重点发展高端消费品、奢侈品与进口食品分装、储配及展示交易等,同时推进园区内商贸物流、医药物流等产业的物流发展。着力将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打造成为武汉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核心区、华中地区商贸物流总部基地和全国综合型物流枢纽中心。
目前,保税物流中心管理委员会是东西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内是园区的管委会,对外是保税物流中心公司,兼具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
3.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2011 年 8 月 29 日东湖综合保税区获得批准,2013 年 6 月 29 日正式封关运行,是中部第二个、湖北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东至光谷生物城,西接富士康产业园,周边聚集两万多家企业,产业支撑牢固,经济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高水准规划、分期建设,规划形成"一轴、两廊、七区"的功能结构,计划占地 5.41 平方公里。同时享有国家特殊监管区域、湖北省、武汉市和国家自主示范区优惠政策,是政策叠加最多的区域。区内主要进行保税加工,辅以保税物流,同时扩展口岸物流功能,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物流、转口贸易、科技金融等产业,优先发展光电子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
现区内主要负责管理机构是武汉综合保税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委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内设综合(保税业务)处、规划建设处、投资促进处。
东湖综保区未来将打通与武汉新港(阳逻港、花山港)和天河空港保税功能区的空间连接,打造新物流通道,推进水港与空港物流共同发展,拓展保税区的功能。
4.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
于 2016 年 3 月 11 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包括两个园区:阳逻港园区和东西湖园区,即一区两园的建设模式。计划面积 4.05 平方公里,其中阳逻港区占 1 平方公里,东西湖园区占 3.05 平方公里。
阳逻港园区毗邻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港--阳逻港,辐射包括四川、重庆等 7 个地区,可与上游重庆航运中心和下游上海航运中心联动协作,形成良好的东中西互动格局。重点突出阳逻港区利用优越的港口条件发展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航运交易、船舶租赁和进出口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从而实现内陆型保税区以货物为主的贸易转型升级为货物和服务并重的贸易。
东西湖园区以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临近的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和国家一类空运口岸的天河国家机场功能,借助吴家山铁路集装箱枢纽站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组成部分的汉新欧集装箱班列,通达中亚、欧洲20 多个国家,立足出口加工和保税物流,对外实施开放,以航空零部件生产研发、生产高端电子产品、飞机维修等为重点产业,将其发展成面向国内外的中部国际物流集散中心。
相比保税物流,东西湖园区功能更全面,除物流、贸易外,还可进行加工贸易,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东湖园区内通过铁路和汉江清丰码头,实施水运和陆运快速短驳运输,和阳逻港快速有效衔接,整合经营。建设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口岸一体化联动服务平台,打造"东西贯穿、南北纵横"的多种外向型经济物流通道,有效服务于长江流域,发展区域外向型经济,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二)武汉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差距。
1.区位条件。
大多数的自由贸易园区都位于与外界联系广泛的海岸线,毗邻吞吐量较大的港口,区位优势明显,而武汉保税区全部地处内陆,远离海岸线,港口资源匮乏。
即使靠近长江,但达到港口都有一段距离,保税区货物进出口经过港口和保税区时,分别都要进行一次海关检验手续,较为繁琐,从而影响保税区在保税物流方面作用的发挥。
2.管理体制。
自由贸易园区讲究管理程序简化和一站式服务,注重贸易便利化。但就目前武汉保税区的管理架构来看,体制还没有理顺,各园区都各自委托所在区域设立委员会或办公室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各自为政,协调性差。许多服务工作不能在关内开展,企业在园区内进行项目投资时,要到区外海关、质检、外汇管理、工商、税务、商务等部门办理手续,办事效率低,影响了区内企业投资的热情。
3.立法缺位。
自由贸易园区一般都采取先立法后设区,拥有一整套成熟的法律体系,园区内各项制度都有法律明确规定,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更加吸引企业入驻。反观武汉各保税区,国家层面只有《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地方层面又有自己设立的法规,具体到园区又有各所在区域的管理条例,并没有统一成熟、权威的法律体系,影响了保税区的发展水平。
4.开放水平。
虽然对各保税区与境内区外之间的管理规定的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但实际上海关并没有真正的这样实施管理,而是将保税区当做保税仓库管理,根本上还是"境内关内"的特点,开放水平相对较低。海关等相关管理部门当前的管理形式不适应保税区发展的新形势。
(三)武汉保税区转型成自由贸易园区诱导因素分析。
充分认识武汉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差距可以得出中国保税区应该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初步结论。对诱导因素的分析可进一步了解武汉保税区转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动力分析。
(1)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的保税区从成立以来,存在着与他保税区"定位不清、立法滞后和多头管理"等共性问题,也有自己本身的问题,如定位不清、功能叠加等。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加强,保税区面临着多重挑战,严重影响了保税区的健康发展。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若只依靠组织内部的变革根本无法解决,未来最佳的路径便是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保留原有的政策优势,根本上改变法律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海关监管服务体制等,从而实现武汉保税区的可持续发展。
(2)推进"新常态"下湖北省经济的提质升级。
武汉保税区转型成自由贸易园区,进一步提升武汉保税功能,提升湖北省以及整个中部地区的开放水平,打通内陆资本、技术、产品进出的国际通道。一方面推进本土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另一方面增强湖北省对产业、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聚,从而激发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推动产业的提质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
(3)提升湖北对中部地区乃至长江经济带影响力。
作为内陆腹地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武汉保税区的转型,可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在中部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载体和枢纽功能,加强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动,形成分工协调、优势互补、协调均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提升湖北对中部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影响力。
(4)推进湖北省经济进一步开发开放。
由于自由贸易园区具有特殊的自由贸易政策与保税功能,使跨国公司能够低成本的利用国外资源,为其全球化生产服务,从而成为支撑跨国公司国际运作的平台。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对跨国公司和实力企业形成更大的吸引力,随着这些企业的入驻形成集聚效应,使园区内企业和产业数量的增加。不仅推动区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更呈现出一定的辐射效应,促进湖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在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效益分析--转型后对母城经济的辐射效应。
武汉保税区转型成为自由贸易园区后,制度改革,放开管制,与国际惯例更加接轨,真正实现"境内关外",自由开放度更高,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打通湖北地区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国内国际市场向内向外的通道,进而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制度等资源的集聚,从而促进园区及周边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根据增长极理论,通过辐射效应带动母城和母城腹地的经济发展。成思危也曾指出"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贸易环境优势;仓储、 航运和物流体系;金融服务环境以及先进管理与技术通过辐射效应对腹地经济产生推动作用。"对于转型后究竟能对母城经济的有多大的影响,在这里通过定量分析来回答。由于武汉保税区尚未转型成功,以及对各大保税区收集数据的困难与限制性,就不能全面利用各大保税区的数据来分析对武汉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因为特殊监管区域对外贸的影响较大,这里我们可以间接通过探究武汉进出口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影响关系来分析。若武汉进出口额的增加对武汉地区生产总值有着相当大的正向影响,那么保税区转型后势必会更大的促进武汉外贸的繁荣,从而对武汉的生产总值有相当大的增长效应。
本文整理了武汉市 2000-2015 年武汉市进出口总额和生产总值(如下表),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建立模型并通过 EVIEWS 软件输出结果进行检验。
通过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武汉市进出口总额和生产总值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并且大致呈现线性关系,因此利用线性回归来探究。线性模型为【公式1、2】
从实际的经济意义来看,进出口总额每增加 1 美元将带来 35.33 元的生产总值的增加,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保税区转型后,以其高度开放自由的贸易形式以及各项优惠政策将大大促进武汉外贸的发展,从而带动湖北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武汉保税区转型的有利条件分析。
武汉保税区的转型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但是也要根据较全面、客观的资料,对武汉保税区的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的其他条件进行分析,清楚地认识保税区转型具备的有利条件可借助有条件和机会,谋求保税区的成功转型。
1.优越的地理区位。
四大保税区所处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武汉位于江汉交汇处,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是全国内陆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武广高铁与沪汉蓉高铁在此交汇成"十字架"高铁网络,汉新欧国际班列累计为 40 多家省内外企业提供国际铁路货运服务,未来(2020 年前建成)航空+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只需要 6+3 小时就可以到达这些地区的 90%的县城。武汉新港作为长江内河最大的深水港,通过江海直达航线和国际班轮航线的连接,和四个欧洲国家的航线开通,集装箱年吞吐量已突破 100 万标箱,成为长江中上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E 级国际机场,是国家名航总局首个实施"天空开放"政策的中部航空枢纽,一类航空港和主要航空货运中心,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在全国排在前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精良。各大保税区通过水运、陆运、空运连接国内外。优越的地理区位为保税区转型提供了保证。
武汉出口加工区:濒临长江水道,京珠、沪蓉和汉洪高速在此交汇,东风大道贯穿南北,与龙阳大道、三环、四环、外环无缝连接。
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紧邻汉口商务区,位于长江航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交汇处,与汉口火车站、武汉天河机场和长江外贸码头组成 30 分钟交通圈,毗邻武汉公路口岸(内陆对外开放新门户),铁道部武汉集装箱货运编组枢纽位于该园区中心。
东西湖保税区:京珠和武荆等高速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和汉丹铁路都在此经过,拥有武汉铁路集装箱和铁路货运编组站;汉江航道在辖区内有 36 公里,经汉江可直达阳逻港,同时有舵落口港和清风港,区内与天河机场有有快速通道,30 分钟便可到达。
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两大园区分别毗邻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港口阳逻港和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还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枢纽站及汉新欧国际货运班列。
2.雄厚的产业与经济基础支撑。
湖北省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武汉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为武汉保税区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06 年国家出台《关于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湖北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钢铁、纺织、汽车等传统产业为基础和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完备的工业体系。湖北省的人均 GDP 截止 2015 年为 50808 元,相比 2007 年 16055 元增加了三倍多;并且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人均 GDP 一直名列前茅,2012 年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持续至今;对外贸易也保持着高速增长,2015 年在全国进出口双降的严峻局势下,湖北的外贸是八个保持正向增长的省市之一,高全国平均水平14.3 个百分点,增速全国前三。另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物流进出口总值达到 6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2 倍。电子、高端制造等新兴的产业产品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其中武汉市重要的工业基地,经济总量、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保持较高增长速度,GDP 总量在中西部城市仅次于重庆,在中部六省的城市中排在首位(见表3-2)。制造业投资不断创新高,2015 年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业五个行业产值超千亿元,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外贸总额达280.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出口198个国家和地区。口岸货运量987.73万吨,增长 15.3%.十二五时期,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9.2%,其中进口年均增长 6.8%,出口年均增长 11.6%.
3.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
作为承载区域武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正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建设区域间的一体化的立体交通体系,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高铁开通,与各大城市联系更加紧密;江北铁路的打通,与京广、京九铁路干线连接,打造水陆空协同发展物流格局;主要内河港口重新规划改造,整合长江中游内河港口资源,把阳逻集装箱核心港作为主体,与吴家山集装箱铁路中心站、滠口货场相连接,实现武汉地区江海直达、中欧班列(武汉)、商贸物流三种集装箱运输方式,提高物资运输的便利化程度;网络与基础通信设施建设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不断推进。而园区内基础设施及服务越完善,对国内外的投资吸引度则越大。
各大保税区基础设施与服务也不断完善,以满足入驻企业的要求,提升吸引力。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内配套设施占地 7.6 亩,为企业、驻区机构提供接待、会议、餐饮、购物、住宿、休闲娱乐六大服务;武汉市出口加工区以国际惯例为标准进行规划,区内除了道路、排水、电力、电信、网络、给水和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外,还建有海关监管楼、标准厂房、仓储以及室外验货场、卡口、围网等公建设施,入驻企业即可快速方便地办理完一切进出口手续和业务;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除区内基本生活工作基础设施,周边还建有能满足园区人员购物、医疗、旅居、人才交流等各种需求的服务设施,并有十余家金融机构,可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4.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储备。
武汉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有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仅次于北京。在福布斯最新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中,武汉人才指数排第一。目前拥有 80 多所普通高校。100 多万在校大学生,较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2015 年新建 139 个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新引进共 23 个世界前 500 强、中国前 500 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引进 390 名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发明专利许可量达6003 件,增加了 55%.东湖高新区的综合实力在全国连续两年排前 3 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第 2 位,持续发展竞争力居第 4 位。日前,东湖高新区已在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科技金融、扩大开放等四个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工作,为保税区转型积累了有用的经验。
5.全面完善的政策环境。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08 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对武汉是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做了定位;2014 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武汉等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2015 年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重点任务之一。这些说明了国家的重大项目布局和政策扶持在有意向中部倾斜,为武汉保税区转型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效应"与"先行先试"经验积累随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经验的推广,广东、天津和福建获批建设新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探索要素市场开放、政府边界厘清和行政管制放开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将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在此基础上,2014 年 6 月,湖北省经制定出《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开展先行先试工作方案》,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主题的先行先试在"面上"和"点上"全面展开。东湖综合保税区联合武汉海关推出的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制度、智能卡口验放、简化备案清单等监管制度创新;与湖北省商务厅共同研究东湖综保区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探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服务模式,推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等部门集成办公。此外,它还加快服务业扩大开放,在综合保护区开展国际快递业务。通过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借鉴及先行先试,为武汉保税区的转型奠定了一定的模式创新基础。
(五)武汉保税区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对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为转型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避免走弯路。
1.区港和区区分离。
首先,武汉保税区属于内陆型保税区,与海岸线较远,缺乏紧邻直接对外的海港和空港。各类运输方式的衔接呈现"碎片化",分布零散,机场在黄陂、水港在新洲、高铁在青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又在东西湖,难以形成合力;并且这些运输节点之间缺乏高效的转运方式,从而增加了货物进出口运输成本,一定程度加大了贸易难度;其次四大保税区空间位置并不紧凑,分别位于武汉不同的方位,这给保税物流区之间的衔接以及降低物流成本带来一定的困难,对管理和监管的模式也提出了一定挑战。
2.服务业基础薄弱。
现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一直被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战略突破的重点,上海自贸区内的企业有九成是服务业,其中与金融相关的企业占到四分之一。而这方面却是武汉的短板,2015 年第三产业的占比虽然超过 50%,但与上海、北京、广东等比差距还很大。服务业总量上,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有 2400 家、3100 家、2600 家,湖北省只有 1400 家,数量差距明显。据统计,我市有 32 家银行机构、59 家保险机构、53 家证券机构,与经济水平发展相当的成都比分别少 30 家、5 家、34 家,总部金融机构不到 20 家,深圳却达到78 家。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发展的滞后,严重阻碍作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延伸。
3.各保税区间功能业务叠加。
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后保税物流发展态势良好;武汉出口加工区除为园内企业提供出口加工业务,2011 年还叠加了保税物流功能;东湖综合保税区批准设立具有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和区内间企业自由贸易功能,各保税区之间功能业务出现重复,利用单一,削弱了彼此的竞争优势,限制保税区一些业务进一步发展。
4.自身运营风险。
保税区在转型的过程中,除了受世界经济市场变化的影响外,面临最大挑战是自身模式和机制转换,解决内部根源的问题比应对外部环境影响更为重要5.周边特殊经济区域的竞争威胁。
一方面长江上游建立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下游长三角地区已经建立了上海洋山、宁波梅山和张家港保税港区,中部地区河南的新郑综合保税区,这些保税区也在积极探索转型,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且这些保税区都各具优势,竞争实力强劲;另一方面,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后,会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资金、资源、优秀企业等将会外流,扎堆集聚这些区域,带来一定的竞争威胁。所以,武汉保税区在转型之前一定要做好规划,有所侧重,避免与下游的上海、上游的重庆以及相邻的河南的特殊经济区域等地形成同质或无序的竞争。
总之,通过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武汉保税区转型是必要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既具有了必备条件,又有特殊优势,应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环境等特殊条件,克服存在的障碍,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推进转型升级,成为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