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CT 扫描技术以高密度、高分辨率、断层扫描、无创无痛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头部检查更是以 CT 检查技术为首选。近年来,CT检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随之增加,由于 CT 扫描放射剂量越大,可能对受检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放射学界提出了“合理使用低剂量”的原则[1].头部外伤病情复杂且危重,若要明确头部病灶情况,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次 CT 扫描诊断,因此 CT 辐射剂量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3 年 2 月至 2014 年 2月收治的 60 例头部外伤患者采用低剂量 CT 诊断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3 年 2 月至 2014 年 2 月收治的 60 例头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 34 例,女性 26 例,年龄均≥ 18岁,最大年龄 75 岁,平均年龄(46.3±5.6)岁。病因:钝器和锐器致伤 38 例,交通事故伤 12 例,斗殴伤 6 例,跌落伤 4 例。
全部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配合完成此次研究。通过双色球法将本组 60 例头部外伤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甲组 20 例、低剂量乙组 20 例和低剂量丙组 20 例,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 16 层螺旋 CT 扫描,首先采用常规剂量 CT 扫描,对包含病变、无容积效应影响的扫描层面进行 LDCT 扫描,扫描方式为 Axial,时间为 2s,探测器排列,重建方式 STND,矩阵512×512,将层厚和层距均设定为 10mm.三组患者 CT 扫描电流分别为:常规剂量甲组 120mA,低剂量乙组 90mA,低剂量丙组 60mA,对各剂量组 X 射线剂量参数进行详细记录。
1.3 评估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评分应用 5 分制[2],图像模糊、颗粒十分粗糙,无法辨别解剖结构为 1 分;图像较模糊,颗粒不均匀,解剖结构与病变仅能对比显示为 2 分;图像存在少量伪影,图像颗粒不均匀,灰白质界限、蛛网膜下腔系统隐约可辩为 3 分;图像基本清晰,无伪影,颗粒均匀但不细腻,灰白质界限,能明显辨别蛛网膜下腔系统与灰白质界限为 4 分;满分为 5 分,图像清晰,无伪影,颗粒均匀且细腻,能清楚辨别灰白质界限、蛛网膜下腔系统。阅片由 3 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数据整理后录入 Excel 表格,在计算机上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作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和( ±s)表示,各组内差异采用 t 和 χ² 检验,差异在P<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 3 组患者中,常规剂量甲组图像质量评分为(4.67±0.44),低剂量乙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为(4.66±0.47),低剂量丙组图像质量评分为(3.57±0.78),常规剂量甲组图像质量与低剂量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10,P=0.7767),与低剂量丙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26,P=0.0163)。
3 讨论
低剂量 CT 扫描技术包括基本技术和次级技术,基本技术非调制性固定电流与时间乘积降低,即 mAs,次级技术包括 X-Y-Z 轴与 Z 轴电流调制技术。与常规剂量 CT 扫描相比,适宜的低剂量 CT 扫描的清晰度、对比度、伪影、分辨率等无明显差异。近年来,CT 扫描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辐射剂量问题随之增加,放射剂量过大可能对受检查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确保图像质量前提下,减少 CT 扫描对人体的损害,是放射学界重点研究的问题。
图像质量取决于辐射剂量的大小,辐射剂量减少,图像质量会随之降低,X 线光子数量减少,体素内光子密度降低[3],大大增加噪声,导致图像显示存在一定的难度,分辨率随之减小,可能出现误诊和漏诊不良事件。那么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本组研究中,常规剂量 CT 扫描图像得分最高,其次是75% 低剂量扫描组,两组患者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 75% 低剂量扫描具有可行性。常规剂量组与 50%低剂量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显着(P<0.05),图像质量评分显着降低,增大了临床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由于头部外伤病变主要包括脑血肿、脑水肿、硬膜外血肿、脑室积血、颅内积气等,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选择放射剂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以此更加清楚地明确解剖结构与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在头部外伤 CT 诊断中,75% 低剂量 CT 扫描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日光 . 胸部低剂量 CT 薄层扫描在胸外伤检查中诊断外伤病变的应用 [J]. 吉林医学 , 2014, 11(18): 4022?4022.
[2] M acdonald RL, Rosengart A, Huo 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development of vasospasm after planned surgical treatment of aneurysmal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3, (04): 644?652.
[3] 卢 伟光 , 曾怡群 , 赖焕泉 , 等 . 16 层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在儿童头部检查中价值的探讨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 2015, 11(3): 33-35,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