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30年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展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10 共4630字
摘要

  一、30 年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初步探索期( 1985. 9 -2002. 5) : 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阶段

  为贯彻新《兵役法》有关规定、顺应新时期军事战略的根本转变和国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决定自 1985 年 9 月起在全国 52 所院校实施学生军训试点。

  1986 年、1987 年、1988 年、1989 年国家教委又四次下发文件,决定扩大试点范围。1994 年,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明确了学生军训的指导思想、训练目的、训练内容、实施方法。2001 年 4月,我国颁布《国防教育法》,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要求从 2001 年起,全国各地各类高校均应开展学生军事训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将军训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从试点阶段正式迈入普及发展阶段[1].1985 年 9 月至 2002 年 5 月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初步探索期,这一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主要围绕学生军事训练展开,学生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 二) 全面发展期( 2002 年 6 月至今) : 军事课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国防教育阶段

  2001 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明确要求高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2002 年6 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根据《国防教育法》《国防法》《兵役法》的精神,联合制定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军事课”的概念得以首次明确提出。2006年,为顺应国家安全环境与世界军事形势的变化、适应高校国防教育事业深入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 2002年颁布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201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 “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国防教育工作。”

  虽然 1994 年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要求高校在学生军训期间安排军事理论教学工作,但就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当时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形式、学时尚不规范和统一,没有将军事理论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建设和实施,也没有将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而仅将其作为军事训练的辅助环节和配合手段来开展[2].2002 年 6 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表明高校国防教育已从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形式的阶段,正式迈入军事课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新阶段。

  二、30 年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 国防教育需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

  30 年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经验清楚地表明,国防教育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公民国防精神的大事,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和事业,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国防法》规定: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军事机关,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国防教育工作。”在各个历史阶段,国防教育都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我国国防教育的变革发展都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只有国家充分重视和支持,高校国防教育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 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开展国防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尤其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改革的重要论述等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军队建设思想、暴力革命理论和作战指导理论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则集中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阐明了新形势下军事斗争与武装力量建设的特点规律,对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更为直接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 三) 坚持科学定位,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环节

  必须科学定位,立足于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将军事课与军事训练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将国防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不断促进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提升国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必须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法规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开展军事课教学与学生军事训练,精心组织,全面筹划,保障学时、学分、教学经费、训练场地、训练器材,严格考勤与考核制度,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 四) 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30 年来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经验表明,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国防教育管理体系、完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是促进这一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在 30 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防教育管理体系、政策制度、运行机制和工作保障与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越相适应,这项工作的发展就越充满活力,其效果就越具影响力、感染力、渗透力。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组织管理体制、工作运行机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3].应进一步完善由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军事部门协调指导,高校和承训部队共同组织实施的领导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以教育部为主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的国防教育协调机制,建立高校党政领导负责制,完善国防教育评估体系。

  ( 五) 以高校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坚持高校、家庭、社会多渠道相结合

  30 年来,高校在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机构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并切实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努力开发国防教育资源,不断整合教育力量,构建多渠道全方位可持续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必须以高校为主阵地,坚持高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形成多渠道同频共振的合力教育模式。

  ( 六) 坚持国防教育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在高校军事课教学与军事训练的内容体系中,既有一以贯之、必须长期坚持的,也有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创新改革的[4].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的原则,根据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和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不断改进国防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坚持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相结合,与学校实际特色相结合,根据国防教育内容和目标选择丰富多元的教育载体、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大力推进国防教育创新发展。

  ( 七) 必须坚持抓好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0 年来的经验反复证明,加强国防教育队伍建设是提升学生军训和军事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防教育事业的未来。自 1985 年开展学生军训试点以来,党和政府就一贯地重视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1985 年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要求试点高校“配备军事教员”,规定“高等院校教员与在校学生比例为 1∶ 300,教辅人员与教员比例为 1∶ 7”.2003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公共艺术、国防教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函》,武汉大学等六所高校自 2003 年起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国防教育方向硕士学位。2007 年教育部下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规定普通高校“配备和聘任相应数量的专职军事教师”,“军事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纳入学校教师正常的管理渠道”.2011 年中央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目前,高校根据有关规定已建立了一支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国防教育教师队伍,队伍建设取得显着成效,教师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得到了明显提高和改善。

  ( 八) 坚持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对于尚处于初创阶段、学科建设进展极为缓慢的国防教育学而言,是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这一点也正是 30 年来在高校国防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基本经验。目前,高校逐渐形成了军事理论课教学、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类选修课“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亟待学科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然而,国防教育学科迟迟未能得到国家学位部门的认可,这种不协调的局面导致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科建设长期处于脱节状态[5].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国防教育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内生动力,而学科建设则是促进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国防教育要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必须在全面抓好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国防教育理论体系、学科范式、专门人才、研究基地、研究资源、学术刊物等方面的建设。

  ( 九)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科学研究、教学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讲,30 年来高校国防教育是在不断研究新时期军事课教学与军事训练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一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得以立项,不少颇有见地的理论专着以及学术论文先后问世,国防教育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研究方法日益规范化、多元化,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逐渐提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教育,必须继续运用这一经验,坚持对国防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如“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军事课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要求、网络国防教育的实施路径等) 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符合实践需要和时代要求的有价值的回答。

  三、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未来前瞻

  展望未来,应当切实重视、倍加珍惜、自觉坚持 30 年来高校国防教育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着眼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的任务,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教育。应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基本依据,以《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准绳,加强考核评估,促进国防教育工作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 应在国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下足功夫,促进国防教育学科内在观念建制的成熟; 应通过培训、讲座、参观、考察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高校领导对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 应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互补,将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大力提升军事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全面拓展军事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应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贴近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形式路径; 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新办法、新手段、新载体,把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军事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培养、文艺熏陶、环境渲染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应完善国防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应进一步健全国防教育法规制度体系,完善高校国防教育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苑士军。 学生军事训练概论[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2007: 356.

  [2]李 科。 从教学大纲的演变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3) : 105 - 110.

  [3]范双利,冯 皓。 新时期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机构设置探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6) :57 -59.

  [4]郭祥俊。 信息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国防教育”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1) :48 -50.

  [5]吴温暖,郑 宏,谢素蓉。 论国防教育学科的创生[J]. 高等教育研究,2008( 11) :73 -7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