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国防教育论文

大学生国防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07 共4065字
论文摘要

  国防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大学生国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是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更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自身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影响,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国防责任意识的教育、对当今世界形势的认识、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掌握、国防教育的实践性和主渠道的作用发挥等方面来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展开调查,发现我们应该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模式,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1.大学生中实施国防教育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不仅是国防建设的需要,而且是高校建设发展以及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还可以对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影响.国防教育对大学生接受国防知识、流露国防情感、产生国防意识以及养成国防技能与国防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首先,通过国防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从而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和民族的凝聚力.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的提高.其次,通过国防教育可以教育大学生树立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通过国防知识的学习,让大学生了解到未来的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未来的战争不仅只是地面上的对峙,而是陆、海、空、天、电、磁一体的多维战场.国防知识的学习,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活跃他们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激励大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最后,国防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生活上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心理上增强大学生的压力承受能力及抗挫能力,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在体魄上塑造出具有军人那种昂首挺胸、富有信心的气质和形象.总之,大学生深入学习国防教育知识,养成相应的日常习惯,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2.目前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防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而国家和民族的国防教育又维系着国防的巩固、发展和强大.麻痹祸之首,国盛防为先,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国防教育.大学生国防教育是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虽然现在高校都开展军训活动,但更多的只是走走形式,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不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表面的教育问题,其背后隐藏的更是意识形态和培养目标的问题,是教育利益和教育方向的问题.

  首先,缺乏大学生国防责任意识教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能主动担当历史重任、不能为国家安危着想的大学生不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不能为社会努力学习.

  但是当代大学生长期在和平环境中生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现在高校的国防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国防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应有的心系国防、献身国防、报效祖国的国防意识缺乏.

  其次,大学生对当今世界形势缺乏全面认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还是难免,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当代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世界各种矛盾在深入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加明显、恐怖活动十分猖獗,美国重返亚太、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局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再次,大学生缺乏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虽然各高校都严格按要求开展军训,但是短短的1~2周时间难以让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有深入了解,难以让学生全面熟练地掌握军事技能的要领,更难以将国防知识及为国拼搏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的认识含糊笼统,对军事技能的掌握浮于表面.

  最后,大学生国防教育缺乏实践性.对大学生国防知识来源的调查显示,学生的国防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及国防部门宣传等途径的比例偏低,说明学校的国防教育更多停留在表面,并未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缺少国防实践活动,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不够明显.军队的"活教材"作用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探索

  1.确立合理化的国防教育目标体系.高校的国防教育目标体系是指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这一特殊教育领域,各级各类目标及其纵横联系构成的具体教育目标体系.它既包括与国防密切相关的知识、能力和品质教育有关的国防教育基本目标,也包括国防纵向目标体系和国防横向目标体系,还包括与大学生国防素质与职业素质相关联的协同目标体系.构建合理化的国防教育目标体系是组织国防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克服当前教育目标缺陷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国防教育通过让学生认知和了解国防知识,培养学生的国防情感,提升学生的国防能力,从而内化成为学生的国防品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现国防教育基本目标.

  国防教育纵向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全民国防教育总体目标、高校国防教育基本目标以及国防课程设置目标.高校国防教育基本目标是在全民国防教育总体目标的框架内,按照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相关工作.设置大学生国防课程,除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外,还应设置与国防相关的选修课、讲座、研讨以及各类国防实践活动等,实现对大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的纵向教育目标.

  国防横向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和国防法规的学习;国防精神的培养;国防历史的回顾;国防科技、国际经济、国防外交、国防战略的认知等.

  协同目标体系主要是将大学生国防综合素质与专业相关联的职业素质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旨在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克服困难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意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完善多元化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大学生国防教育教学体系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完善多元化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教育基本目标,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应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南大校长陈峻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说:"现在的大学教育在求'真'上花了很大的气力,在求'善'求'美'上则远远不够."教育注重追求知识,但忽视了对人生、人性的关照,因此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探索"一轴三足"的国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师资队伍、创新实践和科研活动作为三足支撑,围绕大学生在校的时间轴,实现国防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相融合的协同教育目标.将国防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将创新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让大学生心系国防,面对困境不退缩,充满梦想,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理解包容、感恩奉献、责任担当的品质情怀和优良的职业素养.

  其次,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直备受各高校的重视,从师资选拔培养、后期培训、职称评定等多方面给予高度关注.但从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则将国防教育边缘化,将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投入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建设大学生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做到老中青相结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将教学经验与授课技巧教给年轻教师.二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国防教育方向有硕士及以上师资的相对较少,多数教师只接受过来自教育厅组织的国防教育专业培训,因而缺乏教师们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思维能力.三是成立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中心等专门科研机构,让国防教育青年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开展研讨和教研等科研活动,并参与国防教育等专项课题研究,增强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最后,完善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可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加以不断完善.国防教育显性课程通常指高校设置的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军事理论进行36学时的学习,高职院校学习24学时,接受军事技能训练7~15天.该课程的设置虽然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绝大多数高校在大一就完成了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所学知识及技能难以在大学生涯中巩固和内化.因此须通过国防教育隐性课程来巩固和强化显性课程的教育内容.国防教育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开展与国防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在校园国防文化中渗透军事教育,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横向拓展,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构建多样化的国防教育实践体系.首先,搭建网络化国防教育实践平台.抢占网络上的大学生国防教育阵地,扩大国防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网络信息的新闻发布、资源学习、视频点播、视频直播、互动交流等,引导大学生关注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热点,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的认识,认清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思想,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通过了解国家最新的军事研究成果,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实践平台,互动交流,各抒己见.并结合大学生参与国防教育大赛的经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网上国防教育工作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其次,开展创新性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将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是举办一系列的主题式军事文化节,如以"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为契机,让大学生明白科技强国、科教兴国的硬道理.二是开展专题教学,邀请国防专家及校内资深教授做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国防前沿动态,对军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三是组织国防知识及国防征文竞赛,举办军事图片展,在校园营造居安思危的氛围,激励大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四是组织外出实践活动.如参观各类博物馆、瞻仰革命先烈、邀请老红军为大学生讲述革命事迹及英雄壮举等.

  [参考文献]

  [1]丁晓昌,张政文.军事理论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宋逸成.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防教育匹配[J].江苏社会科学,2010(12).

  [3]张峰林,苏玲.论"国际形势专题"中的大学生国防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