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论述戏曲化妆造型和角色的关系

来源:艺海 作者:夏金
发布于:2021-10-25 共306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化妆造型论文(优秀范文分享)
【第3篇】对歌剧舞台上人物的化妆造型设计要点探讨
【第4篇】 论述戏曲化妆造型和角色的关系
【第5篇】讨论舞台化妆造型中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
【第6篇】化妆造型对适应角色的帮助

  化妆造型论文第四篇:论述戏曲化妆造型和角色的关系

  摘要:戏曲是中国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优化。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其化妆、造型以及服装,属于戏曲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化妆造型是欣赏戏曲艺术过程中明确人物及人物具体关系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其重要意义。在戏曲艺术发展初期,化妆、造型以及服装均相对简单,其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得到优化。本文主要论述戏曲化妆造型和角色之间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戏曲艺术;化妆造型;角色关系;

  戏曲由舞台、化妆、表演等几个部分组成,属于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其中表演部分属于艺术的核心环节,而化妆造型则是突出人物身份与特征的关键,角色与演员之间的适应性往往通过化妆造型进行体现。

  一、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关系内涵

  众所周知,戏曲属于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门经典文化艺术,发展历史长远,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善,时至今日形成特有的风格与形式。就戏曲化妆造型而言,具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不仅需要呈现戏曲艺术的特有创意,而且不能与艺术范围脱离,需要遵循艺术既定的规律。由此可见,戏曲中的化妆造型与生活中的一般修饰存在较大区别,可以说是对戏曲人物的二次创作,极其考验化妆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戏曲化妆造型过程中,化妆师需要结合演员的面部特征、角色特色以及戏曲内容进行创作,进而保证舞台角色更加鲜明、准确。由此可见,戏曲艺术的化妆造型是连接戏曲表演者与角色的桥梁。

  二、分析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关系

  (一)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的辅助关系

  对艺术演员而言,其五官长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所有角色的需求,所以此时需要利用外界手段就其存在缺陷或者不足的部分进行弥补、改变。化妆造型可结合角色需求就演员外形条件进行改变,使其更加符合角色需求。此外,戏曲演员需要通过舞台呈现表演,在表演过程中需要穿着特定服饰,所以需要利用化妆造型技巧调整演员与服饰的契合度,可保证舞台呈现的统一性。所以说,戏曲化妆造型是演员成功表演的辅助手段,关乎演员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具有弥补演员不足与缺陷的优势,而且可激发演员的表演欲望。

  (二)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的衬托关系

  戏曲艺术与其他舞台艺术存在一定的区别,其涉及范围更广,是集美术、舞蹈、音乐等各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虽说音乐剧、话剧等其他舞台艺术形式也采用化妆造型手段,但是相比戏曲艺术的化妆造型而言,整体相对浅显、片面。以中国戏曲艺术中的脸谱化妆造型为例,其具有色彩浓烈、造型多变等特征,可反映戏曲角色的个人特征,关乎戏曲表演者的整体舞台形象。所以说,戏曲化妆造型具有突出角色的作用,是衬托角色个性的有效手段。

  (三)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的呈现关系

  中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接触化妆造型,了解化妆造型并应用化妆造型,但此种化妆造型的范围相对较广,与戏曲艺术中的化妆造型存在天壤之别。戏曲化妆造型中往往通过色彩、形状着重凸显人物的基本特征,将其称之为一门专业艺术毫不为过。油彩、胭脂是戏曲化妆造型中最常用的材料,结合戏曲人物特征与演员五官特点进行勾画。要说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者的基本功,化妆造型则是塑造人物外形的必备手段。观众在欣赏戏曲艺术的过程中可通过演员化妆造型得知其身份甚至遭遇,是在戏曲表演者完成表演之前,观众了解此门艺术的途径。所以说,戏曲化妆造型是戏曲角色的呈现手段,是观众了解角色最直接的途径。

  (四)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的表现关系

  可将戏曲中的面部化妆造型简单概括为上妆油、拍底色、打腮红、定妆、扫胭脂、画眼睛、画眉毛等几个步骤。为了进一步体现出戏曲人物的性格以及情绪等,会采用俊扮、脸谱甚至变脸等化妆手法。俊扮可以理解为美化手段,通常情况下戏曲中的旦角与生角会采用此种化妆手段,此种化妆造型手段具有干净、靓丽的特征。随着舞台技术的发展,舞台装扮中逐渐应用到灯光照明,化妆造型的色彩也随之更加浓重。为了将戏曲角色的家境、年龄以及性格等特征进行体现,每个戏曲角色的化妆造型都存在相应差别,便于观众对角色的区分。净角与丑角通常会用到脸谱化妆手段,浓厚的民间色彩是此种化妆手段最突出的特征。脸谱化妆手段应用初期,眼睛部位是化妆重点区域,主要通过表演者眉眼之间存在的差异辨别角色。但是无论化妆造型如何发展,均是表现戏曲角色的一种手段,具有重要地位。

1.png

  三、案例举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在戏曲中,包含了很多中华优秀文化。《琵琶记》中的《描容上京》就是很经典的戏曲片段,“赵氏女离故乡,肩上背着琵琶手里拿着雨伞,怀抱遗容找寻蔡郎,大翁叔他送我在阳关上,叮嘱我的言词两次三番……”通俗易懂的唱词、哀婉凄楚的高腔,不免催人泪下,是元朝末年高明(即高则诚)的一部着名南戏,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它比单纯谴责负心汉的主题更具社会价值,也是一部思想内容极为丰富的主题多义之作。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婚后,在父母亲人的劝阻下赴京赶考,妻子赵五娘在家侍奉公婆。蔡伯喈在京高中状元后被牛丞相相中,被要求与牛丞相的女儿结婚,虽然蔡不愿意,但奈何牛丞相位高权重、不依不饶,蔡被迫入赘。蔡当官后(也没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告诉家里自己的近况)恰逢老家遭受饥荒,父母双双饿死,然而他并不知道。妻子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琵琶记》充分展现出在封建制度下的两位道德模范:“全忠全孝”蔡伯喈和“贤孝贞女”赵五娘,其人物遭遇的不幸离不开饥荒的大环境,离不开官府黑暗、权力横行的大社会背景。“月色倒映在荷花池,一阵微凉的晚风吹过,吹走了夏夜的燥热,池中的月亮仿佛也被吹起了皱纹。她躺在凉席上轻轻摇着扇子,正百无聊赖,忽然隐隐约约听见了从荷花池那边传来的琴声。那声音若隐若现,时断时续,分不出是何曲调,何人所弹。她思索片刻,掀起门帘走了出去。愈接近荷花池边,那琴声愈发真切,时而如孤鸾失伴,时而如寡鹄怨叹,如泣如诉,她竟听得有些伤了神。究竟是何人有此心结,才能弹得出此断肠之声?来到荷花池边,她忽然心中一惊——月下那个落寞抚琴的熟悉身影,不正是她同床共枕的夫君吗?”蔡伯喈在剧中是一个负心汉,我着手从他的化妆色彩,人物性格,运用一定的修饰手法更逼真地还原人物。赵五娘是个痴情女,为情所困,凄凄切切,青衣体现了她的身份和心境,端庄、严肃、正派,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是青年到中年。全剧最突出的角色便是赵五娘,丈夫离京,妻子不离不弃照顾公婆。饥荒时期,她将家里的粮食全部做给公婆吃,自己只吃糠度日,还被公婆疑心私藏“好东西”。公婆死后没有钱买棺材,她只好卖掉长发换取微薄的钱财,自己亲手为公婆修建坟墓。她千里寻夫却没有路费,只好沿街弹奏琵琶赚取微薄的路费,此等艰辛是现代人很难体会的。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她饱经风霜却没有一丝抱怨,一直勤勉、细致地照顾公婆,低调做好事从不张扬,她柔弱的身躯挑起生活的重担,是中华传统美德下贤良淑德媳妇的代表。

  综上所述,戏曲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传承的一种艺术形式,凝聚了中国数代艺术家的心血,凭借其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喜爱。化妆造型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突出角色性格、丰满角色个性、呈现角色特征等众多作用,可帮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角色信息。所以说,化妆造型既是塑造角色的手段,又是帮助演员完善角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冬屏.处理好三个矛盾,让造型适应角色--浅谈戏剧化妆造型的艺术[J]. 青年文学家,2013,(024):184.

  [2]欧阳海燕浓妆淡抹总相宜一-浅谈戏曲 人物的化妆与造型[J]戏剧之家,2014(07):86+106.

  [3]郑彩霞浅谈戏剧舞台化妆造型[J]魅力中国,2017,(033):185.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剧院
原文出处:夏金.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的关系[J].艺海,2020(06):28-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