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和水平,比如一个艺术家、一名艺术工作者等,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他们的艺术修养。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关于艺术修养论文,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大家艺术修养这个课题。
艺术修养论文范文第一篇:艺术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艺术修养的培养
作者:胡磬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内容,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本文在阐述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价值的基础上,就艺术教育背景对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的要求展开分析,同时指出当前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问题和策略,期望能进一步培养并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进而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师素质;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指的是人们对艺术的认知修养,其不仅包含对艺术的理解、想象和感知能力,而且包含了对艺术的体验、创造和评价能力。教师艺术修养关系着高校艺术教育的质量,而且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刻影响。从艺术教育现状来看,当前大多艺术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学生层面,对于教师艺术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使得教师艺术修养培养无法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必要进行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路径的优化。
一、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的价值
(一)提升教师创造能力。
相比于技术性知识,艺术能带给教师一个全新的体验,其能使得教师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从一个全新的、更具想象力的角度认知世界,最终实现人与外界的联想和情感共鸣。在一定程度上,艺术使得教师的感觉更加敏锐,教师能通过各种器官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流,并艺术化的形成自我认知,而这种认知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直观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有效地改变了教师观察事物的方式,激发并提升了教师的创造能力。
(二)缓解教师教学压力。
现代教学理念下,人们对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竞争能力,同时能熟练使用外语交流能力开展高标准教学。受这一教学要求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不断能增大,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下,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均受到一定影响,此时,培养高校教师艺术修养,能使得教师通过音乐、跳舞、素描、油画、雕塑等艺术行为来释放压力,展露情感,其为教师高品质生活和教学活动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提升教学科研成果。
使用高水平、艺术化的教学技能来完成教学任务,是高校老师追求的重要目标[1].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这使得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有限。而在新时期,通过艺术培养,教师拥有较高的艺术教学能力,在教学中,通过音调、声调、语速、神态,教师能营造极具感染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二、艺术教育背景对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的要求
(一)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是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的首要要求。就继承而言,其指的是在艺术素养培养中,应着眼于艺术培养的内容,对一些优良的事物、思想、理念和方法进行继承,增强这些优秀事物对自身感染力,进而在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实现艺术本身的传承。而创新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其要求教师在尊重艺术、传承艺术的同时,将自我的感知融入艺术鉴赏、艺术创造当中,进一步丰富艺术的内涵与思想。
(二)普及与提高。
培养教师进行艺术修养,应注重艺术修养培养的普及性。一方面,针对教师艺术修养而开展的培养活动应深入到高校教学的各个层面,确保每个教师的艺术修养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应确保艺术修养培养内容的普及,即用于教师艺术修养教育的资源应具备多样性,其应能满足教师的多元艺术需要。此外,经过一系列的培养活动,应能显著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确保其关注艺术、参与艺术,并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不断地提升自我,促进学生发展。
(三)统一与灵活。
统一性是对教师艺术修养培养过程管理的根本要求,其在各个高校教学活动开展及教师艺术修养培养中具有适用性。对于高校工会、团委、教师能力发展中心而言,在开展艺术教育培养中,应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的要求,安排教师参与到艺术教育当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而灵活性是对统一性管理要求的补充,即在对教师进行艺术素养培养时,还应尊重教师的差异性,灵活化地采取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开展艺术教育和艺术素养培养,确保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的效率与质量[2].
三、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参与力度不够。
艺术教育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艺术修养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然而从当前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现状来看,有较多的教师对于艺术教育、艺术修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加分筹码,在生活学习中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参与艺术互动,这严重阻碍了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对高校教师艺术修养的培养和提升形成阻碍。目前,高校教师在艺术修养培养中参与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相比于其他教学活动,教师参与艺术修养培养的频率明显较少;二是受技术知识教学任务繁重等压力影响,青年教师参与艺术修养培养的人数明显较少;三是在参加艺术修养培养的群体中,很多教师都是以欣赏为主,未能实现艺术的想象和创新,这使得艺术教育浅尝辄止,降低了艺术修养培养的效果。
(二)缺乏运行管理机制。
在当前艺术教育中,均未出台相应的政策发挥和指导性文件,这使得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活动具有随意性、阶段性的特征。同时在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目标层面,高校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艺术修养与能力,艺术教育活动应达到怎样的目的,其在艺术教育之初均未进行说明,这使得对于教师预算修养培养的目标模糊,不利于教师艺术修养的提升。此外,在当前教学中,有较多高校未能协调技术类知识与艺术文化知识的关系,且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较为混乱,很多针对教师的艺术教育课程仅停留在讲座培训方面,对于教师自我鉴赏和创造过程缺乏管理。
(三)艺术教育投入不足。
艺术教育是培养教师艺术修养的主要途径,受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机制保证等因素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明显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校用于艺术教育的经费明显较少,这使得在教师艺术修养培养中的投入更加短缺。另一方面,场地、设备不足是制约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对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时,高校未建设固定的培训场地,同时也未能引入专业设备,这是造成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活动随意性大的重要原因,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艺术修养的提升。
(四)艺术教育师资匮乏。
现阶段,有较多的高校都开展了艺术培训机构,然这些培训机构将学生作为主体,其配置的教师仅够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很少能够兼顾教师艺术修养的培养需求。另外,从艺术教师层次来看,部分艺术教师在教学中也仅是依托互联网教学设备进行特定对象的分析,即教学活动局限于理论教学层面,而在艺术实际鉴赏、创新方面,这些艺术教师专业能力有限,艺术素养有待提升。
四、基于艺术教育的高校教师艺术素养培养路径
(一)转变教师对于艺术教育认知。
教师参与艺术修养培养互动力度不足与其对艺术教育认知的偏差具有较大关系。现阶段,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艺术素养,还需注意转变教师对于艺术教育的态度。一方面,我国提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对于教师而言,也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对教师艺术素养进行要求和规范,要求教师重视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高校而言,应扩大宣传力度,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艺术修养培养,并且在进行艺术鉴赏的同时,应注重艺术的想象和创新,不断挖掘艺术教育的深度,提升教师艺术素养。
(二)构建全新艺术素养培养机制。
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能为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这是因为政策本身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其能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教师艺术修养培养创造良好环境[3].一方面,高校应认识到教师艺术修养对艺术教学活动的影响,从教学管理制度层面,对教师艺术修养活动进行规范,提出明确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方案,确保教师艺术修养培养规范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应创新高校教师艺术素养培养模式,协调艺术素养培养活动与技术知识教学的关系,并在教学中对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全新艺术素养培养机制建设中,应强化实践训练,加强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联系,不断提升艺术价值,将艺术内化于己,实现教师艺术理解、想象、感知、体验、创造和评价的有机统一。
(三)加大教师艺术素养培养投入。
要确保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实际教育中,还应加大艺术教育的基础投入。一是高校在构建全新艺术素养培养体系,设置艺术培养课程后,应加大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尤其是在教师艺术修养培养中,应设置专项培养资金,确保教师艺术素养培养活动的有序开展。二是为确保教师艺术素养培养活动组织的规范性、有效性,还应设定固定的培训场所,同时引入现代化设备,确保教师艺术素养培养活动的高效开展。三是应加强校园内部的部门协作,搭建多种艺术交流平台,帮助广大教职员工提升思想觉悟,培养其内在的艺术修养。
(四)注重艺术素养培养师资建设。
高校应积极的引进并壮大具有艺术特长的师资队伍,重视本校教师艺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应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艺术指导老师,实现对其他教师的有效服务和指导。另一方面,应落实相应的政策待遇,同时加强教师业绩考核,在考核中考虑艺术专业的特殊性,从艺术理解、想象、感知、体验、创造等方面进行考核,确保教师真正做到学、术兼备。此外,应发挥教职工社团作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艺术教育活动,提升本校教师队伍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结语
艺术教育背景下,提升教师艺术修养已经成为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提升教师艺术修养不但对教师个人基本素养大有帮助,而且对提升学校的整体内涵有助推作用,教师涵养在得到提升之后,反哺学生,师生互动,形成良好循环和氛围。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中,高校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艺术修养培养的价值,然后基于现代艺术素养培养要求和目标,进行艺术素养培养的优化,才能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师艺术修养培养水平,促进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于腾云高校学生艺术素养评价现状及方式研究[J]西部学刊, 2020,5:65~ 67
[2]俸雨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及形体塑造的作用分析[J]现代交际, 2019,8:136 ~ 137
[3]陈巧慧高校艺术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研究[J]艺术科技。 2017,30(9);:367
[4]周辰敏。艺术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9,6
[5]陈旭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现状问题及改进途径分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李国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3
[7]吉爱明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12
[8]韩海燕艺术教育与设计市场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 2015,1
文献来源:胡磬。艺术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艺术修养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1):269-270.
艺术修养论文范文第二篇: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
作者:许晶
作者单位:海城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为让广播电视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满足人们的高品质需求,需要编导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保证节目质量。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艺术修养;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实现精神文化的有效传播。基于此,保证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尤为关键。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主创的编导,其自身具备的艺术修养往往会直接影响作品欣赏效果和传播效果。因此,对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来说,应保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确保自身艺术修养得到逐步提高,满足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各方面需求。
一、文化修养提升方式
作为重要传播媒介之一的广播电视节目,其受众群体十分广泛,以中年人及老年人为主,这些受众群体自身的文化素质较高,所以对编导人员的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编导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融入各方面知识,使节目档次得到提升。在制作节目时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编导人员,特别是在创作节目过程中,编导人员自身文化修养十分关键。
基于此,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不断学习编导专业知识,在自身专业知识提升的基础上,学习其他方面知识,在节目中融合所学知识,为节目文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节目编导不是艺术家,但也要有艺术家的涵养和学识。对节目编导文化常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好的编导应是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选择了做节目编导,就要在平常生活中拓宽知识面,在制作节目时不要好高骛远、人云亦云。
二、思想修养提升方式
较高的思想修养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必备的修养之一,编导人员需要对记者和通讯员提供的作品进行加工,而在加工的过程中,编导人员应体现自身职业素质。要想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编导人员具备较高思想修养,在遵循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积极承担其资料与素材的加工重任,对新闻稿件进行严格审查。在选取节目题材的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节目内容要始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理解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抽象和务虚的,而是从日常见闻出发,夹杂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也结合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编导要善于选材和编辑,把抽象的价值分解为具体的事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才能把核心价值观这个"软实力"转变为"硬通货",从写在纸上转变为印在心上。
三、审美修养提升方式
广播电视节目有较强的艺术性,需要编导人员具备较高艺术修养。编导人员在了解节目主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审美修养,把更多的新鲜元素融入节目中,以提高节目效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要求编导人员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审美修养,因此编导人员在编制节目时,应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编导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审美修养:
第一,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往往又会超脱生活、高于生活,编导人员要深入实际生活,获得真实感受,把其中的艺术精髓提取出来,有机融合节目和生活,使节目能紧扣人心。想提高节目的艺术性,最重要的做法就是与生活贯通。我们往往只习惯于关注创新之作的轻灵和洒脱,而淡忘或忽视创新背后坚实的生活根基,殊不知,只有创作者踏向大地的脚步越稳健,艺术的笔触才能弹跳得越高远。尤其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崭新而巨变的时代,把生活的功课做足、做深、做全就更加重要。
第二,创作节目时,需要编导人员立足独特视角,基于对身边真实事物的观察,充分挖掘事物本质。艺术创作只有找到独特的角度才能具有生命力和魅力,这是艺术创作的真谛。
四、创新意识强化方式
人类进步要依靠创新,创新能推动各行业发展,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创新同样重要。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语境中,创新又被置于更复杂的场域之中。诸如,现实本身的更新是否可以取代艺术的创新?在继承与借鉴的二维坐标中,创新应该处于何种位置?在市场经济时代,艺术的创新如何摆脱趋利原则所衍生的盲目跟风?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创新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编导人员应具备创新意识。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中,很少有具备深度且能把群众需求进行充分反映、与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报道内容。基于此,就需要编导人员在报道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创新。对此,在编导人员编排节目时,应以弘扬主旋律为出发点,报道与群众生活实际相贴近的内容与题材,确保节目的时代性、内容的导向性得到突出,把材料串联起来,进而达到创新目的,使节目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创新有不同的路径和方式,节目编导要有深刻的现实洞悉力和宽广的历史感,从而突破自己的拘囿去把握"必然性",不能游离隔离在生活之外。文化节目是对中国经验的发现、总结、提炼,甚至是以审美的方式共同开创新的生活,缺乏创新精神的编导很难契合这个时代的特质。要想实现创新意识的提升,编导人员应借鉴其他优秀节目的经验。
五、结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从多方面不断学习,进而促使自身艺术修养逐步提升,为促进节目质量及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满足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要求及新需求,进而为广播电视行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念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环球首映,2019(08):66-67.
[2]刘高扬。广播电视编导思维创新的培养探索[J]参花(上),2019(04):152-153.
[3]韩-格浅析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J].参花(下),2019(03):155-156.
[4]杨艺论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传媒论坛2018(08):56-57.
[5]韩跃武美食节目的编导艺术研究[J]今传媒,2014,22(05):100-101.
文献来源:许晶。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J].记者摇篮,2021(0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