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工艺美术运动对艺术设计美学的影响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邓宝辉
发布于:2020-09-16 共6618字
  摘要:工艺美术运动号召美术与技术的结合,是英国19世纪末期的设计行业改革,被称之为新世纪的艺术手工艺运动。它是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生态自然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开展的手工艺品的艺术与设计实践。英国当地的社会风俗和人文精神,对批量化生产的家具、生活用品、建筑物等工艺作品的设计产生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机械化工艺行业垄断的强烈抵制,导致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爆发。文章通过论述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探讨其设计思想和意识形态对现代设计的美学影响。
 
  关键词: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 思想; 美学;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Influence of Art Design in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DENG Bao-hui
 
  He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Abstract: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is a call for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It was the reform of the design industry in the late 19 th century in England, and was called the arts and handi crafts movement in the new centur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nature and ideological culture at that time, the local people carried out the art and design practice of handicraf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cal social customs and humanistic spirit in England, people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design of mass-produced craft works such as furniture, daily necessities and build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strong resistance to the monopoly of the mechanized craftsmanship industry, thus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broke out. Based on the art design in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influence of its design ideas and ideology on modern design.
 
  一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19世纪初期,英国机械文明高度发达导致各个行业生产模式发生转变,手工艺品与机械化制造分别扛起了文明与利益的大旗,以美术家、设计师为主的手工派对于机械化批量生产十分不屑,而资本家则更加注重生产效率与经济利益。因此,外形粗糙、设计单一、缺乏美感的批量化工业产品与独特、精美的少量手工艺品在数十年间逐渐形成了对立的局面。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大量电子、机械化等工业产品的问世,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这期间,手工艺制造行业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至行业内部,直至19世纪末,英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建设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负面影响,成为了工艺美术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之一。在自由主义、复古情怀、唯美主义、民族情结等多种思想浪潮的引导下,工艺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态度和表现形式,呼唤并号召人们改变意识形态,从人类发展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来维系机械化工业生产下的手工艺文明。
 
  (二)研究现状
 
  在国外,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先驱约翰·拉斯金主张设计应源于自然并强调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并撰写了《威尼斯之石》《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等着作。这对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产生了重要启发作用,从威廉·莫里斯撰写的《梦见约翰·鲍尔》和《乌有乡消息》两本书中,便可以体会到威廉·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见解。此外,现代着名的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撰写的《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卢西史密斯撰写的《世界工艺史》都为工艺美术运动的美学设计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在国内,对工艺美术运动较早的学术关注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梦见约翰·鲍尔》和《乌有乡消息》两本着作。王受之撰写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与《世界平面设计史》、翟墨撰写的《人类设计思潮》、张夫也撰写的《外国工艺美术史》以及河西撰写的《艺术的故事——莫里斯和他的顶尖设计》等成果,也对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及特点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所受到的积极影响[1]。在我国,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设计的美学影响研究虽然有框架式的介绍,但无详细的分析,缺乏全面的探究。
 
  二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思想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始终坚持把人作为产生设计的起始点和消费对象,在产品的生产中,能够充分体现人的自由和个体的精神,且以人的需求为基础。
 
  (二)艺术服务于大众
 
  关于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一直是艺术界争论的焦点。从古代的设计来看,设计主要是为贵族服务,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到设计的服务。工艺美术运动后,艺术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威廉·莫里斯认为艺术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只有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艺术,才能最大化发挥出艺术的作用和价值,艺术不是贵族的玩具,而是为了服务大众。此外,艺术更是集体活动的产物,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无法创造出具有价值的设计,只有依靠大众的力量,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在工业社会环境下,大众不仅是艺术的创造者,更是艺术的最终消费者,只有大众参与,艺术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追求艺术之美
 
  在工业社会环境下,艺术设计的质量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原本高雅的设计瞬间跌入谷底,艺术的美好和神秘瞬间消失,只留下俗气和繁复的艺术作品。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艺术家深感不安,他们想知道艺术设计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该如何才能把艺术设计拉回正轨,推动艺术的发展。
 
  从工艺美术运动可以看出,大部分运动者的思想都是相对保守的,他们认为机器是最大的危害者,反对机器生产,对当时的工业革命提出了质疑,力图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不是有效的发展之路。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家使用复古的方式来逃避社会进步与发展带来的影响,导致艺术设计更加枯燥,严重阻碍了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四)远离时代追求艺术
 
  工业革命后,人们能接触到的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庸俗的和复制的作品。工艺美术运动兴起之时,运动者认为艺术应该完全脱离时代的潮流,以手工制作为主,手工艺术才具有生命,机器则是没有生命的。很明显这种想法并不能为艺术设计找到一条新路,更无法对衰退的手工业指出一条明路。远离时代的艺术终会衰败并被时代所抛弃,不能做到与工业相结合的艺术是无法体现出现代文明的。艺术只有站在时代前沿,与时代紧密结合,才会最大化地发挥出艺术的价值。如果在工业时代一味强调手工艺,那所有的艺术将会失去价值,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五)日常生活需求美
 
  新艺术的运动正好诠释了日常生活对美的需求。工艺美术运动后,曾有人把威廉·莫里斯的观念加以倡导,威廉·莫里斯采取美化的方式,消除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例如在家庭中,摆放的物体不仅要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要美观,这样物品才会具有价值。所以说,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艺术美体现在生活用品的形状与色彩,不应该对生活用品的雕刻和绘画进行限制,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出艺术的价值,更能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是灵活的、有趣的,通过把艺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艺术不只是贵族才能享受,艺术也不只是为了少数人的享受,只有把艺术有效融合到大众日常生活中,才能最大化发挥出艺术设计的作用和价值。
 
  三 工艺美术运动的价值
 
  无论是产品还是建筑,都离不开设计,在工业革命初期,虽然制造出很多重复“丑陋的产品”,但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产品的设计只有融入美学和艺术,才会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发挥出艺术设计的价值。没有对产品进行设计而直接利用机器加工出来的产品是没有灵魂的,其存在也毫无价值和意义,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众的审美观,从而降低大众的审美品味,长期发展下去,必定会促使大众的精神向不健康方向发展。
 
  另外,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这为艺术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工业社会环境下,产品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更是为了大众需要而生产,并服务于大众。相比而言,面向大众的设计显得更加自在和淳朴,能让大多数人感受到艺术家的价值。
 
  四 工艺美术运动的美学思想
 
 
  (一)情感美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而不是繁琐沉闷、枯燥无味的设计模板。约翰·拉斯金认为,工业生产摧毁了艺术也摧残了手工艺劳动者,使他们变成了工业的机器,丧失了手工艺的精神也远离了自然,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缺失了艺术设计的情感。对情感美的需求是对创造者的尊重,也是使用者思想意识形态回归本源的转变,是人与自然、人与物料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这种情感能够给予物品生命,向使用者诉说和表达。在威廉·莫里斯设计的《斯坦顿住宅》中,其地毯、家具、装饰品、窗帘等物品,皆为很好的诠释。作品强调手工艺与产品的和谐,体现艺术设计作品的灵魂与生命之美,这些与用途无关的精神需求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变化。
 
  (二)实用美
 
  实用美是工艺美术运动的突破口,也是运动的起点,实用的东西也是美的,鱼和熊掌二者兼得的想法在工艺美术运动中得到了实现,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无论是威廉·莫里斯设计的红屋、马克穆多设计的运动风椅子、斯各特设计的钢琴,还是一些陶瓷、金属的家居用品设计,都在一定层次上打破了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制造流程,将艺术与生活贴近。实用美对现代设计有很深刻的影响。现代工艺品,小到手机壳、水杯、钢笔,大到房屋建筑、景观设计,都在保证建筑物本身作用的基础上,有一定实质性的装饰改善。工艺美术运动的本质思想虽然过于绝对,但是对于后来的设计思想和艺术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奠定了新艺术运动的装饰思想基调,融合了各种不断演化的思想浪潮。
 
  (三)自然美
 
  “向自然学习”是工艺美术运动中最为重要的口号之一,其风格特点在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采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等为装饰动机,在设计上有一种特殊的品味。约翰·拉斯金作为回顾自然的重要理论家,认为设计是在观察自然、理解自然之后产生出来的艺术,设计是基于对现实自然的观察而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给人们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造成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威廉·莫里斯受此影响,将对自然的追崇直接表现在其作品中,如《格子架》《雏菊》《草莓与鸟布纹图案》等,通过图案再现自然,给予人身心的愉悦。用大自然中的花草林木为元素展现题材,关注艺术设计中对自然美的表达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的“威廉·莫里斯室”集中地展示了这种设计风格。
 
  (四)组合美
 
  组合是指内在的连贯性,拥有完整的实体排列组合。在这个排列组合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始终受到一整套内在规律的支配,且该规律直接影响到结构各部分的性质和结构的性质[2]。18世纪着名美学家荷加斯撰写的《美的分析》一书曾经指出多样可以产生美。他强调,“我所指的是有组织的多样性,因为杂乱无章的和没有意图的多样性,本身就是混乱和丑”[3]。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设计特别注重整体组合性,那么在设计时不只是从单一的效果出发,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产品。威廉·莫里斯设计的红屋中,室内装饰及布置设计和周围的建筑环境实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且整体上显得实用、宽敞和简洁,设计风格统一,朴素大方。1861年,在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威廉·福克商行中,更加重视个体设计在整体环境中的协调性和整体组合性,在整体内把两个要素进行兼顾、叠加,实现内在的结合、渗透。19世纪90年代,在威廉·莫里斯领导下成立的凯姆斯哥特印刷厂出版的书籍中,通过把字体、文本、插图、编排,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起来,产生一种风格统一的整体美感。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对后期的艺术设计美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唯美性
 
  唯美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它注重超越生活的纯粹美,追求绝对美。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设计的唯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主义的美学风格。追求接近自然的真实,通过眼睛对自然环境的观察,最后把观察到的景象绘成画面,其艺术设计风格是唯美而奢华,研究自然主义的美学风格以及线条的张力和缠枝花草的造型。威廉·莫里斯在《生活的次要艺术》中提出“对自然的热爱在一切形式中都是核心和灵魂”[4]。从根本上说,每一件人类的创造物都具有美丽或丑陋的特征。美丽,因为它依照自然、尊重自然。丑陋,是因为它悖逆自然。二是富有张力的线条形式。形式是构成并决定艺术美的重要因素,处于艺术之外,注重艺术的独立性。在工艺美术运动中注重的视觉形式,是线条的纯形式特征。当代形式主义艺术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曾提出着名的美学观点“一件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义的形式”[5]。他认为,纯粹的艺术形式,不应具有描述性,也不应负担任何指示意义,否则就不能在审美上打动我们。
 
  五 工艺美术运动对艺术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为现代美学与艺术设计提供了风格基础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思想不仅影响到本国,且对欧洲大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欧洲地区掀起了一场新艺术运动,在思想上基本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一致。同样是对气势汹汹的工业机器的反抗,通过此方式引起对传统工艺的重视。法国设计师赫尔多·基玛德在1900年到1904年期间设计的巴黎地铁道入口,采用金属铸造技术模仿植物的枝干,玻璃顶棚模仿海贝,是典型的工艺美术运动美学风格的延续,是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代表。总的来说,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建立在威廉·莫里斯的教义之上,目的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设计态度和稳定艺术家的社会地位,艺术家不仅是艺术品的设计者,更是把观念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影响到消费者,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本世纪的设计思想。在现代环境美学与艺术设计中,如当代人性化设计、可持续理念设计、绿色设计等,它们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理论同样也为现代美学与艺术设计提供了风格基础。
 
  (二)提出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和本体,认为只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做到设计活动为人类服务。在工业时代,机械可以简单的制造商品,设计逐渐以“物”为主体,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发展与更新,“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地位日益凸显。在产品设计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人性”的因素,最大化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19世纪末,莫里斯发表的重要演讲《为人民的艺术》指出:“我所理解的真正艺术就是人在劳动中的愉快的表现”[6],是“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们服务的,对于创作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7]。“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主义,是以人的整体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设计以人为本,就是提倡尊重人的独立人格,认为人生来是平等的,把人看做万物的尺度。
 
  包豪斯也将指导思想明确定于此:“为现代人设计,促进社会进步,关注和关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以同时代社会公众的需求和价值体系为标准。”[8]格罗庇乌斯也提出了开创性的观念:“今天的造型艺术存在着彼此分离、相互孤立的状态,只有通过所有工艺技师的有意识的共同努力,才能将它们从孤立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建筑师、画家们、雕塑家们,我们必须回归手工艺!因为所谓的‘职业艺术’,这种东西并不存在。”[9]
 
  (三)设计服务于“大众”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结束后,一直存在两种思想:一种是设计为人民大众服务;一种是设计应提高设计服务质量,从而满足小众的需求。在威廉·莫里斯的民主思想中,人民大众才是艺术的主体,所以必须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种思想非常具有现代性,且一直影响至今。大众是设计快速成长的土壤,只有确保设计服务满足大众,才能有效促进设计健康发展。另外,大众是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少数人员不能左右,故大众才是设计的主要消费者。随着设计的发展,设计逐渐职业化,设计师成为设计的导向,但是产品始终都是要面向消费主体的,所以更应该以大众为主体,这样的设计质量才有保障,才会得到社会认可。
 
  六 结 语
 
  综上所述,工艺美术运动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工艺美术运动倡导工艺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大众,并面向大众生活。目前,这些思想仍然存在,并为艺术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另外,在网络时代的社会环境下,人和产品在不断地变化,而艺术设计处于一个边缘领域,与非物质打交道,该如何与艺术领域、精神领域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锡娜.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美学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2] 曹晖.VI-视觉识别设计的美学形式与特征[J].文艺评论,2006(6):84-86.
  [3] 彭小庆.马赛克运用于纯绘画的必然性[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08.
  [4] PAUL THOMPSON.The work of William Morris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05.
  [5]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薛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
  [6] [英]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81.
  [7]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王申祜,王晓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5.
  [8] 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0.
  [9] [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M].林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71.
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原文出处:邓宝辉.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设计的美学影响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3):109-11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