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口译研究不同范式的回顾梳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3 共4130字
论文摘要

  “范式”(paradigm)是由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1962)在其经典着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的经典概念,意为从科学史研究中获得的关于科学发展某种公认的、有规律性的范例、模型和模式。国内学者胡庚申则认为范式是特定研究领域里总体的“方向”与“原则”,是一种研究模式的研究方法、总体理念和价值判断的综合体现。与此同时,他还指出范式是某一学科共同体成员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总和,主要包括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理论假设、研究模式和方法、价值标准和形而上学的原则。[1]

  因此,口译研究范式就是研究口译特定问题的手段和解决口译问题的方法,为口译研究制定相应的指导原则。纵观口译研究五十多年的发展,口译界曾出现过几种较显成熟的口译研究范式,如释意理论的研究范式、认知处理的研究范式、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目标文本产出范式和对话语篇互动范式等。

  一、释意理论的研究范式

  释意理论范式主要是对口译的语言重构过程和口译内部思维程式的研究,是首个符合口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式。释意理论范式对口译界其他的研究范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与其他多种口译研究范式之间也有某种传承关系。释意理论范式基于个人经验与直觉,对口译过程创建解说模型并进行思辨研究。释意理论范式是强调口译过程中“意义对等”的理论范式,其核心的理念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即口译过程中的理解、翻译和表达所传递的是讲话人和发言人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而不是承载这些意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释意理论是国际上最系统、最具影响力及最早出现的口译理论,也是口译界公认的主导性口译理论。释意学派研究和关注的核心就是口译的过程,认为一个口译过程可分为“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三个阶段,而“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是一个认知程序,也就是感官数据在消失的时候变为非感性形式知识。[2]

  其创始人 Seleskovitch 认为口译的对象是借助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不是语言本身,口译的目的就是传递交际意义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通过理解和交换思想进行交际。同时她把译员比作画家,把口译行为比作绘画,认为口译就应像绘画一样“借助画家的看法从要表现的现实中提炼与现实一致的意义和信息”。[3]

  Seleskovitch还指出口译中听辨理解的应该是利用语言和语言知识结合而来的交际意义,口译中传播的交际意义不仅有语言意义的总和,还有具体语境中确切的言语意义,这就需要更加关注语境因素、文化背景因素、语言暗含因素、超语言知识因素等等。[2]

  在释意学派提出释意模型之后,1978 年 Moser提出了同传处理模型,1981 年 Lederer 提出了同传心理操作模型,1983 年 Stenzl 提出了交际信息流程模型,1992 年 Cokely 提出了社会语言学口译过程模型,2004 年 Kalina 提出了口译理解与表达模型和 Chernov 提出的同传预测模型等。[4]

  释意理论范式科学地界定口译的本质,对口译程序及对象进行分析后创立了科学的释意理论,而科学的释意理论又正确回答了口译中一系列根本问题并对现实中口译实践和教学做出了正确的指导。总之,释意理论研究范式多根据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感受对口译过程进行思辨研究,常采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建构研究模型,使口译研究转向“以译员为核心”的研究道路,倡导口译的动态心理研究,对国际口译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认知处理的研究范式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口译研究学者构建了口译研究基本的理论范式,即认知处理范式。着名的口译研究学者 Gile 提出了基于认知概念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型”假说(1995:179)包括“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和“交替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Gile 认为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就是“SI=L+M+P+C”,即同声传译包括“听与分析、短期记忆 、言语表达及协同”。而交替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则要分两个阶段来进行说明,第一阶段的模型为“CI= L+N+M+C”,即交替传译的第一阶段包括“听与分析、笔记 、短期记忆及协同;第二阶段的模型为“CI= Rem +Read +P”,即交替传译的第二阶段包括“记忆、读出笔记及产出”。 Gile 认为口译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在上述各负荷之间译员的认知处理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和协调的过程。Gile 还认为如果译员在听解、口译产出、短时记忆以及协调方面所具备的精力等于或超过所需要的精力时,那么口译就能顺利成功地进行;如果译员所能提供的精力不够达到口译中各项任务所需要的精力,其精力就会出现透支,译员便无法胜任口译工作或进行口译时就会出现误译、漏译等现象,甚至致使口译中断或失败。Gerver( 1976: 192) 的同传过程模型、Moser( 1978) 的同传信息处理流程模型、Massaro( 1978) 的话语理解模型、Lederer( 1981: 50)的同传过程模型以及 Gile( 1985) 的精力分配模型等都是借鉴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理论而提出的口译信息处理模型。

  认知处理范式多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口译过程中复杂的多任务信息处理活动对译员大脑的有限注意力资源的占有。该口译研究范式主要是以口译过程中的译员认知心理机制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口译阶段程序进行模块式的分析和针对口译整体心理过程展开的研究。总之,认知处理范式主要借鉴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采用自然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开展口译的相关研究,为口译研究开创了跨学科的视角。

  三、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主要研究口译过程中的认知处理模式并探究其神经生理基础。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由语言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相互交叉研究而成的,是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习得、语言掌握、言语生成、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人脑如何接收、存储、加工和提取言语信息。

  1926 年,英国神经科学家黑德 (Head) 首次对言语障碍进行语言学分析,并对脑局部损伤导致的失语症进行了语言学分析。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心理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进一步发展,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N.Chomsky) 提出的深层结构理论和语言能力理论基本已涉及到神经语言学的一些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瑞士学者皮亚杰出版的《发生认识论》、苏联学者维果茨基出版的《思维与言语》、苏联心理语言学家鲁利亚出版的《神经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其之后又出版的《语言和意识》等着作的纷纷问世,都为神经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意大利特里雅斯特(Trieste)大学的口译研究者如 Fabbro & Gran 等(1994; 1997)开始研究译员的大脑偏侧化(lateralization)现象,也从神经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的视角研究了口译的认知处理过程。

  国内的口译研究者刘绍龙教授也运用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实施了一系列的口译研究。刘绍龙(2008)认为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信息传播方式,译员的源语理解和目的语生成的过程都经历了言语感觉分析和言语运动分析等神经机制的内部活动过程,从这个层面而言口译译员的信息传播过程与日常言语交际的神经心理活动过程是相似的,因此提出了基于神经心理语言学的口译信息传播“元交际”模式。除此之外,刘绍龙和仲伟合(2008)还借鉴了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连续传译的内在过程进行了重新审视,建构出连续传译的神经心理语言学模式。该模式的整体设计、环节内容、五大区别性特征(如口译流程的非线性、中介环节的突显/链接性、记忆系统的中心/纽带作用等)和其蕴涵的十七条理念不仅使之有别于同类口译过程模式,而且使之具备较强的(连传)针对性和心理现实性。[6]

  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神经语言学研究范式深受科学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有着与其他的口译研究范式不同的特点。神经语言学研究范式把译员大脑不同分区的作用和功能 (如人脑的偏侧性)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方法上擅长使用自然科学的数学统计法对口译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总之,口译神经语言学研究范式为口译抽象的心理黑匣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进一步扩充了口译研究的理论思路。

  四、目标文本产出范式与对话语篇互动范式

  20 世纪 80 年代,德国功能主义成为翻译研究中最具影响的理论,而目的论又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而这个目的又包括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Reiss & Vermeer(1984)提出,译本的目的和功能是决定翻译的主要因素;H?nig和 Kussmaul (1982 )指出,文本是“社会文化的言语部分”,文本根植于其所在的场景和社会文化之中,因此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功能将决定译本的形态。

  20世纪 90 年代,在借鉴目的论和翻译准则理论的基础上,口译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目标文本产出范式就此出现,其以意义的研究为重心,同时关注译员的中介作用,并重点探讨口译的质量标准和目的语语篇功能问题。

  之后,口译的对话语篇互动范式应运而生,它主要是以对话口译、社区口译及公共服务类口译等为研究对象,认为口译不但是一种信息处理、认知处理和语言转换行为更是一种话语互动和交际互动行为。对话语篇互动范式的研究人员(如Wadensj?(1998),Roy(2000)认为在所有口译活动参与者(如发言人、听众、译员、客户、组织者和雇主)中,译员的作用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极其重要地影响口译译语的产出和口译交际的效果。

  在发言人和听众之间的话语互动中,译员不再充当“传声筒”而是承担起在口译交际双方之间的话语协调者、交际协调者甚至文化协调者的角色。话语互动范式主要研究口译交际活动中的话语互动关系,以及译员各个层面的协调活动对译语的生成和交际成效的影响。对话语篇互动范式针对社区口译活动中各种对话口译语篇进行了专门研究,从交际、社会、文化语境来剖析口译活动的话语互动关系。

  五、结语

  针对口译研究发展的各个阶段,本文对口译研究的不同范式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最具影响力的口译研究范式主要有五种:释意理论的研究范式、认知处理的研究范式、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目标文本产出范式和对话语篇互动范式,这些口译研究范式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不同策略对口译活动进行了全面描述与分析。与此同时,这些口译研究范式的理论研究格局同中存异、异中存同,彼此之间互为联系、互为补充,具体地体现出其前后继承、不断演进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阐述了口译特性、口译本质和口译过程,推动了口译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