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蚀》三部曲中隐性神话的翻译再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8 共3449字
论文摘要

  茅盾的 《蚀》三部曲是他的成名处女作,这部作品完成于 1927 年 8 月到 1928 年 6 月,历时将近十月有余,他在这部作品中完整地展现了他倡导多年的象征主义文学内涵.在这部作品中,茅盾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个隐性神话模式,他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北欧神话为整体象征主义.这部作品的诞生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茅盾也因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之门. 《蚀》构建了一个象征的神话模式,描写了命运三女神以及其他的神只与神界核心生命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 《幻灭》是三部曲的首部,在这一部中给出了长幼女神的定位,地火火神轻而易举地攻陷了两座城堡,这也预示着神界动乱的开始.中部 《动摇》描写了爱神的失落,丑恶的人性开始蔓延,英雄重新上演了悲剧的结局,命运女神也为此感到无奈,神界前景一片黑暗,满纸的感慨,满腹的哀伤.末部 《追求》描写的是神界末日的荒凉景象,爱情之神与丰饶的爱情破灭了,而真理之神的法眼什么也看不见了,命运女神终于找回了自我,但是生命树奄奄一息,神界期待末日重生,全文交织着希望和幻灭.本文主要对 《蚀》三部曲中的隐性神话在翻译时的再现进行探究.

  一、翻译中应注意 《蚀》的虚无艺术

  在翻译茅盾的 《蚀》三部曲时,首先要注意作品中的虚无艺术,在文艺史上,虚无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自古有苦闷的文学,悲愤的诗人,文艺的诞生和苦闷、悲愤之间有一个张力的中介,那就是虚无.茅盾小说与虚无的关系一直都是文学界不愿谈及的问题,只是在茅盾创作初期,以钱杏为代表的左翼激进派多次诟病.

  如果撇开意识形态的矛盾,钱杏等人对茅盾文学作品的艺术感还是有一定可取性的,茅盾的早期作品确实弥漫着强烈的虚无精神,而且这种虚无艺术散发着 "绚丽中的感伤"之魅力. 《蚀》就是这种作品的典型.

  茅盾与他作品中的革命青年一样,都在革命悖论的诅咒下,迫于无奈转而去追求虚无的精神世界,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妨假设大革命取得了成功,或者是茅盾参加了后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也许他的人生会因此不同,或许他在革命事业上会有所建树,或许他就不会求救于缪斯女神,再或许,根本就不会有 《蚀》的诞生.诞生这一切只是假设,大革命最终惨败,失败的痛苦深深地刺伤了茅盾的革命热情,他的社会取向和人生目标发生了改变,信仰出现了危机,在这苦闷与悲愤中,茅盾终于爆发出了文人和诗人才有的那种气质,他的艺术才情才得以被发现和发挥.这个时期的茅盾去舞文弄墨,并不是为了追求某种高雅或者是诗意,而是文学源自苦闷,他在文学中寻求自我的救赎和精神的拯救.文学特有的想象力和包容性给了在政治和革命中一败涂地的茅盾的精神世界一个暂时的栖息之地,被理性压抑了许久的心灵在虚构的文学世界里开始复苏,沉睡了多年的虚无思想终于苏醒,散发着欢畅的热情.茅盾可以在他的 《蚀》中随意哭笑,无论是幻灭还是重生,不管是坚定还是动摇,都跟现实中的理性没有了半点关系,茅盾在文学的虚无世界里,就像是做了一个真实的梦,似醒非醒.有人说虚无思想是堕落的,但是笔者看来并无伤大雅,一个历经磨难的心灵必然要经历这段思想的挣扎,走出虚无和颓废,这个灵魂就会重生,就会变得坚强而成熟.茅盾正是在这个虚无的思想中静静地养伤,他在虚无中释放自己疲惫不堪的心灵,而艺术才情也在这里逐渐茂盛.

  二、翻译中应领悟到人类本性的趋同性和古今世事的循环

  翻译 《蚀》的时候,应看清人类本性的趋同视界和古今世事循环.张曼青弃政从文,立志教书育人以报国,在中学任教历史,虽非主科,仍然博览群书,时刻关注时事动态.他的教学方式推陈出新,经常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以增加学科的真实性.他任教期间极受学生爱戴,社会各界也非常拥护他,然而不学无术的前任教员却对他心存嫉恨,迁怒于学生,时刻想着报复张曼青.学校开教师会要取消法庭,张曼青为了保护学生而奋起直言,但最终人微言轻,陷入困境.火神洛基的干涉也是张曼青爱情破灭的重要因素.朱近如有洛基的颜色特征,就连这具女性身体都是洛基惯常的变化.只有低哑的嗓音才有一点点男性特征.就像孙悟空变成庙宇后,将尾巴竖起来变成旗杆.小说中的洛基,经常借舆论来迫使他人就范.前有章静之臣服,今有张曼青之倾心.胡国光的登龙术,也是在政治中巧妙运用了这男女间的惯用伎俩.

  《蚀》三部曲的首部 《幻灭》,文如其名,书中几乎所有人都染上了这种幻灭的情绪.幻灭的命运不是上天弄人,而是自身的败坏.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群体梦想,从象征意义上看,就如同众神共同守护并享用这具有实体感觉的生命力,如同生命树的生命一般.守护女神是小说的引导,进而展开众神之论,最后归结于生命树自身,转变为顺序模式,有追根溯源的意味.即使有再高的目标,也难逃男欢女爱的根源,这也是小说追求生命本能的一种合理解释.

  三、侧重理解命运女神

  《蚀》构建了一个象征的神话模式,描写了命运三女神以及其他的神只与神界核心生命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其实小说中象征主义所指的是中国大革命时期危如累卵的时政格局以及中华民族的生死观与危机感,如同凤凰涅盘一般重生.茅盾也因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时代,他的这部作品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茅盾 《蚀》三部曲中的 "隐性神话模式"在翻译中的再现来探究时代女性的社会意义,不仅表现出时代的苦闷,也揭露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我们可以从他自己分析 《幻灭》的创作根源来分析女性革命的原因: 许多女性革命党原本都是女学生或女知识分子,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驱使下,她们认为不革命枉过此生,所以都积极地投入到充满泡沫的革命中去.她们投身革命,其实只是跨越了革命的边缘而已.也有些人是因为生活中遇到困境难以翻身,所以满怀怨气去参加革命,所以,她们对革命不仅是幻想,而且还心存疑虑.这里所指的生活困境,大多是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五四"以后的女学生,思想逐渐走向开放,她们敢于斗争,敢于反抗压迫,敢于投身于革命.但是她们都选错了方向,就像慧中和孙舞阳一样被男子玩弄和抛弃.于是她们的内心对男子充满了怨恨,这也就导致她们与男子之间的周旋只是处于复仇的欲望.小说中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夸夸其谈的革命男青年,大多数都是对这些女学生的青春肉体充满欲望和觊觎之心,打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旗号,从章秋柳等女性身上获得肉欲的满足.而那些革命的女性,被 "革命公妻"的思想所蒙蔽,认为女性革命,就应该在性方面彻底解放,彻底革命,就应该去满足那些革命男青年的需求,尽量使每一个男人都心满意足.革命小说中不乏男青年打着革命的旗号去侮辱女性,玩弄和抛弃女性的描写,所以说即使革命了,女性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她们与男性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矛盾,这也是时代矛盾的又一重要内容.

  另外,《蚀》三部曲的末部 《追求》中,曹志方和章秋柳准备筹备一个社团,章秋柳后来犹豫了,而曹志方则认为她心变了.曹志方评价章秋柳 "女人心活了",这句话很有意思,在曹的想法,女人心造成了社会活动的倦怠,是应该受谴责和批判的,是应该被压制的.在曼青与中昭的一次谈话中,曼青说章秋柳 "犹如往昔般明艳,但是性情之变有些过大,难以接受".这句话也说明了当时男性的求偶要求和革命女性的理想是想违背的.小说中的章秋柳与曼青之间虽然存在着些许的暧昧关系,但是曼青终因章秋柳过于直接而厌烦了她,选择了表面沉稳安静的朱近如.这也是一个矛盾,即女性要想投身革命事业,就不能得到爱情上的完满.女性革命者必须在革命的道路上彻底抛弃女性的特征而站在男性的队伍中,而男性又觉得这类女性的政治气味太重,不是恋爱、生活伴侣的合适人选.

  结 语

  茅盾 《蚀》三部曲中的隐性神话模式和整体象征主义的运用,在情景渲染方面依然登峰造极,无人能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作者通过创造的北欧神话中守树女神与生命树,还有其他神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神界的劫难,表达了获得重生的欲望,并通过整体象征的手法来揭露当时社会的状况以及某些社会群体的观念和思想,这是一种动态象征的展现方式.在时间的连续性上,将象征状态下的静止或暂停的时间推向奔腾远去的激流中.这种紧张的气息,也是小说为表达象征意义的需要,也因此将神化模式的象征意义展现得出神入化.本文主要研究了茅盾 《蚀》三部曲的 "隐性神话模式"在翻译时的再现.

  [参考文献]

  [1]于淑卿. 茅盾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情结[J]. 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09( 04) .

  [2]唐澜,晏青. 茅盾小说《蚀》的研究述评[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06) .

  [3]胡月. 从茅盾谈《蚀》的创作看政治对文学的影响[J]. 青年作家( 中外文艺版) ,2009( 01) .

  [4]郑坚. 从革命的"尤物"到革命的女神---以茅盾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塑造为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

  [5]唐欣. 身体叙事中的性别主体辨析---重读茅盾的《蚀》三部曲[J]. 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03)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