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应用语言学论文

计算机第二级语翻译为实现不隔的做法

时间:2014-07-22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4240字
论文标题

  在计算机翻译逐步取代人工翻译的今天,越来越庞大的平行语料库成为一次计算机翻译准确性至关重要的保证。尽管如此,一个高水平的译作,仍旧比计算机翻译得更准确,至少更具整体性,更有韵味。也就是缺少中国最传统的翻译理念中的“不隔”。时至今日,这一理念逐步有了实现的可能,更有机会改变旧的计算机翻译的主要程序。

  一、“不隔”的应用逻辑

  如果以翻译中的不隔之作举例,那么夏济安先生所译的梭罗作品《冬日漫步》可以说是将中文思维与原文结合的佳作。在《译文观止》中,夏济安的翻译风格被论述者大加赞赏。原因是他做到了传统意义上的“不隔”。夏济安的译文最大的特色和功夫不在“遣词”,而是把翻译的着眼点放在更大的在“造句”和“行文”,其中“不隔”是让译文水平拔高的关键。

  《译文观止》的评论者在分析《冬日漫步》译文时,最先被提及的是汉语的语言习惯大概可分以下几点。

  1. 用短句。为保证汉语思维中语言的流动性。把长句拆解为短句,保证语言的节奏感;2. 用主动句。适应中国人的语言习惯;3. 用重构法。为达到表达效果的类似,文章的内容可以以汉语思维重新改写。这与平常说的民族主义的翻译学,以及西方翻译理论互有关联,却又彼此区隔。当然,这不是中文写作和夏济安写作风格的全部特色,却能代表这一篇文章大部分的特色。虽然《译文观止》中所引述的翻译特色本是发于对汉语思维的论述,但夏济安的语言特色与之契合的现象似乎又格外引人遐想。

  如果论及“不隔”在译文中的产生过程。毫无疑问的是“不隔”的境界似乎并非不可复制。如果这三点为构成翻译成夏济安“不隔”能够实现的基础,那么夏济安本身的写作技巧也可以被分析总结成为一个 Function,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逻辑和公式。先抛开西方的反义思维不谈。如果依托“不隔”的思维,那么我们面临的将是这样一种独特的翻译逻辑。即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与原文风格相近的文章,进而使得文章的章句表达能够基本与作者的本意标的相同,这是一个由大概念至小细节的过程。

  为此,我们需要便不是一种单纯对应关系的平行语料库,而是一个经过分析某类文学语言作风明确与原文内容类似的语料库和一个经判断可被应用的语法系统。为找到一个这样的分语料库,就要对总的语料库进行分级。这样的分类却不是经过计算得来,而是必须通过比较文学的判断,来进行分类。当面对“不隔”中国思维特色创造出的议题,就无法单一地使用某种西方理论完整解读的阐释。而且不得不承认他所使用的方法也存在“信、达、雅”的传统的带有广义高度的翻译准则。这种想法在当今学术界主流价值观中,倾向逐步淡化的翻译规则。但事实上信达雅,作为一种终极目的而非手段存在时,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新的思维。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难理解,既然 Equivalence的翻译本质上是不存在的。那么“信、达、雅”也就不能被翻译为“Equivalence”的词义本身或是对Equivalence 的加工。翻译目的语言的受众以一个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集合,必然有着相同的意识形态内核。而这种价值传统的精神内核正是因民族、文化的积累而不能改变的。

  夏济安翻译的《冬日漫步》就是对这种想法做出的诠释。如果说词语上的替换和增减,句型上的重构,都还有理论可以解释为 EquivalenceEffect 或者 Dynamic Equivalence。那么在段落上的大量重新演绎,还能够不是去文章本身的精神内核,就不能理解为一个西方翻译理论构架下的产物了。这种中国人理解中的“信、达、雅”是模糊的,是实现“不隔”而使用的翻译方法的综合效果。

  以“信、达、雅”这种无法定义的概念行文,必然留下许多不规则的译法,而这些无法马上判定的翻译规则却直接形成了类似 Dynamic Equiva-lence 的效果,当然夏济安的翻译并非句句能完整传达原文整句。

  在这样的翻译成立之前一定存在着其中 For-mal Equivalence 的理形做为翻译的前提条件,并在这一基础上加以改造。既然是这样,我们可以发现真实的情况是翻译分成两个层。一是首先达到 Formal Equivalence,接下来是 Dynamic Equiva-lence,最后才是“不隔”的层次。Dynamic Equiva-lence 这个层次虽与“不隔”不远,但终归不是相同。在“不隔”的境界里,含有一些超出 DynamicEquivalence 的原则。“不隔”是在文化、风格上做文章,而 Dynamic Equivalence 中能说是关于文字的改写。

  当我们回归文本翻译。从整体角度上或以看出,文字的优美并不是最强烈的印象,与原作者行文上的呼吸同步,自然流露般的感情才是最大特色。为此而做出的改变,虽然大量调整了语言的叙事顺序,但仍然可贵,也可以由此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就是面对这样的翻译文本,人们该如何面对。而这样的文本是怎样达到的。

  二、第二级翻译的假想

  现代的计算机翻译软件,凭借越来越庞大的语料库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而事实上,庞大的语料库带来一种新的障碍,即分析所得是最高概率最常见语义,而非符合语境的翻译。特别当这种翻译应用于文学时,其所得结果更是与所需结果相去甚远。即使应用对比语料库仍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名义上相同的意识形态,却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对某一具体概念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因此,做出的标记或翻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正确。同样的意思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达,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在这些千头万绪的表达中寻找逻辑上的合理和概率上的最适,本质上是不明智的。虽然算法不断更新,却始终没有放弃这样的扩大式思维。

  这样的倾向往往使得翻译不准确,也难以通顺。而如果进行另一种范式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即在平行语料在进行翻译时,需要的反而是更窄的语料范围,更细的语料库分类,和更明确的限制。要实现第二级翻译,首先要从我们平时使用的,最基本的平行翻译的逻辑出发( 我命名为第一级翻译) 。首先回到“信、达、雅”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西方的翻译理论。依照这样的逻辑,第二级语翻译为实现不隔,需要以下几种做法。

  1. 将文学性语言统筹分类。进行文学类选词。并调高文学化词汇出现概率;2. 利用比较文学论述,分析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作家语言风格相似性。并应用最接近Function;3. 利用计算机对第一级翻译的结果,进行修改和重排。如果依托这种中国式思维整体论的理念来翻译。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1. 翻译后文章产生一种倾向,既被分配语料库作者所在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对原文愿意产生偏转的倾向;2. 分类语料库中,翻译的词汇量不足;3. 作者的翻译风格对句子结构产生的误差。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即对其翻译的来源语言进行人工的分类或电子的分类,使语料库包含的翻译倾向尽量接近原作。而电子分类需要借助于分析来源语言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来分类,这样的划分,对原文产生的扭曲最小。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解决得当,那么第二个问题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一旦发生,软件语料库可以做出两种选择。第一种做法是将翻译对应的空集的做出标记,并以这些标记词重新寻找近似语料库。第二种是开放的设计,即标记对应空集,但给出其他译者的翻译由人工加以选择。而第三个问题应有独立的操作选项。人为的选择字数区间,由此决定每一句的长短和句子覆盖等级以及表达方式。

  以上的翻译方法由于根植于目标语言中风格相似作家的写作作风。所以,在第二级的润色之后,一定会产生某一年代的语言风格。并带有某个特殊年代语言给人的陌生感,那是译者所处的的特殊年代文学的特殊产物。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这种语料库里给出的翻译将会出现一个双刃剑效果,对目的语言而言在广义上是不隔而在现实意义中他其实是一种矫饰般的润色。

  既然这种过度润色是无法回避的,那么我们可以将这种状况划开来看待。比如,句子结构的变形,段落的重写。以“信、达、雅”为基准的,以广义等价效果为目标的翻译软件必将出现第二次对句子的整合和增减。“不隔”的效果必将使译文出现一些细节的差异。以《冬日漫步》为例,如果夏济安没有翻译过《冬日漫步》,如果经第一级计算于文学语料库,那么,当进行第二级翻译时,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寻找一位译者认为比较适应该文文风的翻译家,来进行对第一级翻译出的文字加以改写。

  如果此时的选择的“夏济安的散文风格”,我们将看到文字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是基于文学批评家和语言学家,对该作家写作风格和风格的总结形成的共识,文学变更是一种风格形成程序的过程。那么,在进行矫正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则是进行对作家所在年代用词的同义现代化,这种方式可依赖于云计算的同步更新。

  从综合结果上看,每一种语言现象的分析都会影响改写的结果。使第二次翻译的“不隔化”的能够有相应的作用方式。比较文学建立的分类分级语料库的应用,也将取代大量收集语料的过程,从而使得翻译更可靠。除此之外,云计算带来的协作处理,必将为计算机翻译带来革新的力量。《圣经》里曾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世界是的人本来说着同一种语言,但后来他们被神处罚,最终说起不同的语言,导致无法继续合作。然而,如果一个大型的语言系统能够将这些语言通过云计算连接起来,是语言和语言重新合作,那么将会产生一个效果,即语言之间互相作证。使错译不再发生。当然这必须依赖于对作者作风阐释的统一及认定。

  何为认定呢? 就是几种语言之间互相作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时候,确立的相似作者可以彼此映射,切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固定。如果用不同字母代替不同语言的相同片段,在 A = B 的翻译中,如果产生的大量这样的现象A = BA = CA = DC = D而 D≠B C≠B 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翻译中B 将无疑是错的。但我们可以学习的常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 Equivalence 不可达到。此时我们就需要第二级语料库的逆行处理这个问题,某一固定算法下进行出的结果,就可以将所有语言拉近到一个相似,甚至相等的平台。A 仍是 A,而B—B’C—C’D—D’。

  将 C’D’分别与 B’A 互相比较,将会最大限度的杜绝基本的错误。

  以这样的想法推演发展,每个独特文化中学者对每位作家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每个语言中,不同译者的风格研究都将变得到至关重要。这不得不说是为文学批评及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行动方向。而语料库与相关理论在程序中得到充实后,这个想法的未来将出现一种趋势即翻译者这一职业将受到持挑战。涵盖面广泛语料库将被解构。那么,翻译与作者在此时才能发挥他们最本质的作用,创造新的话语挑战旧的话语。更新语言,必将更新人的思考方式,也必将使得人类不断增加新的思考角度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忠廉. 译文观止·例话篇[M]. 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9: 7.
  [2] 夏济安选集[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3] 杰瑞米·蒙代. 翻译研究入门: 理论与应用[M].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 高照明. 计算语言学论文集[M]. 台北: 文鹤出版有限公司,2011.

    相近分类:机器翻译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