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由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Sheldon)于 1924 年提出的。CSR 在发展过程中备受争议,截至目前学者们已经普遍认同企业既是价值创造主体又是责任承担主体的说法。然而传统的 CSR观点认为企业和责任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这使得企业面对社会责任问题时通常会将企业与社会责任对立起来,因此传统的 CSR 很难为企业带来经济绩效的提升。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学者们才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管理相互融合,从战略视角来分析 CSR 问题,并提出了“企业社会回应战略”“、企业社会绩效模型”、“三重底线战略”、“利益相关者理论”等。Burke 和 Logsdon 在 1996 年率先提出了SCSR,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国外 SCSR发展迅速,国内也陆续出现相关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 SCSR 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的角度不同,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整合和梳理,尝试提出一条分析 SCSR 的思路,寻求 SCSR 的价值创造动力机制。
1 SCSR 研究现状
截至 2014 年 9 月 28 日,分别以“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和“关键词”在 CNKI 数据库中按年份进行搜索,结果如表 1 所示,可以看出国内关于 SCSR 的研究起步较晚。剔除无法下载和相关性不大的文献后剩余 19 篇可供参考。按来源进行划分(如表 2)看出,期刊论文所占数量过半,还有少数学位和会议论文。【1】
以“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为关键词在 Springer Link 外文数据库中进行精确查找得到 69 篇结果(期刊 39 篇),剔除无法下载的和相关性不大的文献后剩余 16 篇可供参考。
大部分文献在研究 SCSR 过程中着力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决策机制、价值创造和实证研究等方面。概念界定是研究 SCSR 的基础性工作,价值创造途径为研究和落实SCSR 提供动力支持,实证研究为 SCSR 提供实践证明,本文从概念界定、价值创造途径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展开进行评述,以期进一步了解 SCSR 的架构和价值机制。
1.1 SCSR 的概念界定
Burke 和 Logsdon(1996)认为SCSR 是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凝聚核心竞争力并带来长期利润的 CSR,他们支出 SCSR 的五个维度:中心性、前瞻性、自愿性、专用性和可见性[1]。Husted 和 Allen(2007)在上述五个维度的基础上比较了 SCSR 和传统 CSR,指出SCSR 的优势在于它将社会问题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范围中,通过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探索市场机会,进行适当的创新,创造新的价值。Lantos(2001)从行为动机的视角指出 SCSR 是企业实现社会福利和商业目标的长远性和战略性的慈善行为。Jamal(i2007)强调通过为社会谋福利来实现企业自身的商业性目标,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自愿性。Porter 和 Krame(r2006)指出 SCSR 的目的就是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追求企业与社会的共享价值,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优势,他们将 SCSR 的创新划分为价值链创新和竞争环境投资[2]。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对 SCSR 的概念界定较为模糊。眭文娟(2012)等人按照企业面临社会责任选择时所持的态度,将 CSR 行为划分成四个阶段的连续动态过程:
“强制性-回应性-战略性-完全利他性”[3]。王馨(2013)指出 SCSR 就是企业有机统一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期望的过程,将其分为适应性战略社会责任和成长性战略社会责任[4]。
笔者认为 SCSR 相对于传统的 CSR 活动更容易在企业中得到支持和落实,传统 CSR 难以形成规模的原因是当企业拿出资金来做慈善或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对企业未来的投资形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企业的股东会站在 CSR 的对立面。下面列出了 SCSR 和传统CSR 的区别,如表 3 所示。【2】
1.2 SCSR 的价值创造途径
SCSR 的价值创造途径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创造商业机会。Porter 和 Kramer(2006)提出 SCSR 能够为企业提供机会、竞争优势和创新契机,它不再是企业的成本和负担[2]。Nidumolu 和 Prahalad(2009)支出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环保产品和流程是企业以后角逐的竞争力之一,谁提早掌握创新,谁就能掌握未来市场,这就需要企业发挥 SCSR 的作用[5]。王水嫩等(2011)致力于 SCSR 的研究,他们认为 SCSR 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反馈,从而及时的了解市场需求,迅速攫取市场稍纵即逝的商机[6]。市场的商业机会存在偶然性和短期性,企业合理利用 SCSR来对未来的市场,尤其是存在社会问题亟需得到解决的市场,进行适当的预测和投资,及时创造性的调整价值链活动,能够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更长的准备时间。
二是增强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其他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模仿或替代的,由专门技能、知识、资源等组成的整体能力,涉及到流程、知识、技术和关系四个层面。部分研究表明企业实施 SCSR能够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Crawford 和 Scaletta,2005;Porter 和 Kramer,2006 和 2011),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Munilla,Miles M,2005)。运用 SCSR 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包括重新构建新产品和市场;创新价值链活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个方面。李姝(2011)指出传统的CSR 并不能直接地转化成企业的责任竞争力,必须将CSR融入到企业战略中才能发挥其作用,通过获得优势资源、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改善企业形象来给企业带来竞争力[7]。王彦斌和李云霞(2014)从职业健康和制度安排方面指出了 SCSR 能够提高生产率和顾客忠诚度,通过“1+1>2”的效果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8]。
三是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处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在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这种各样的风险,部分风险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得到缓解的。近年来部分企业率先实施 SCSR 表明企业已经渐渐地明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同时能够给企业带来良好声誉,正是这种声誉能够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降低风险。Burke 和 Logsdon(1996)指出企业实施 SCSR 解决企业外部的社会问题时,能够给顾客等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从而使企业在业界内形成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声誉,并提升顾客、供应商等的合作意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缓解企业内外部矛盾,降低企业风险[1]。
由此可见,SCSR 的价值创造过程并不是单一的途径,它从很多方面提升企业的共享价值,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经济绩效。SCSR 不仅满足了企业服务于社会的意愿,更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的提升,完成对股东的责任。我们总结了 SCSR 的价值创造途径,如图 1 所示。【3】
1.3 SCSR 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SCSR 的实证研究要略少于 SCSR 的理论研究,并且结论难以达成一致。徐光华等人(2007)通过研究构建了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时钟模型,将企业共生战略绩效划分为经营绩效、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这三大绩效呈现循环上升的趋势,社会绩效就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评价[9]。郭晓凌和陈可(2011)立足于零售行业的环境保护方面,分析了顾客中心的 SCSR 和利润中心的 SCSR 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顾客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通过实证研究得出 SCSR 能够使消费者产生 CSR 联想,并提高其购买意愿和忠诚度[10]。许英杰和石颖(2014)以沪深 300 指数企业为例,研究了 SCSR 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盈利性、股东控股性质、行业可见性、总部地区分布五个方面的因素[11]。国外对 SCSR 进行实证研究的层面要更加广泛一些。
Margaret Lindorff 等(2012)对赌博、烟、酒等特殊行业的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对于存在争议的、具备一定负面性的行业同样应该履行 SCSR,并形成一定的行业约束[12]。Husted 和 Allen(2009)以墨西哥的 111 家跨国公司为对象,研究了中心性、可见性、独占性、积极性、意志论等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并得出中心性、可见性和意志论与企业价值存在关联性的结论[13]。
2 研究展望
随着 CSR 的发展,SCSR 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企业了解到 SCSR 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利益后自发性的组织全公司实施 SCSR。然而,SCSR 还需要继续完善,本文认为SCSR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一是关于 SCSR 的边界研究。SCSR 要求的是企业将社会责任观念和行动贯穿到整个价值链过程中,深入到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人力、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而不仅仅是慈善捐助或者是其他单一的某方面。然而,当一个小企业为生存问题而苦恼时是很难想到为社会做出牺牲的,一个处在亏损状态的企业何谈实施 SCSR。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疑问:哪些企业应该履行 SCSR?哪些企业有能力实施 SCSR?企业发展到何种程度应该将 CSR 提升到战略高度?此外,现在的企业及其他机构中不乏一人多职的情况,比如大学教授在学校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担任某公司的顾问,医院的医师从事多点执业,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现象等,这些情况下哪一方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或者哪一方承担更多的责任是存在歧义的,尚需进一步明确。
二是关于 SCSR 的实证研究。首先,目前关于 SCSR 的实证研究缺少规范化的测量指标,这也是部分实证研究因为评判标准不同而导致结论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这个领域的实证研究的内容比较零散,并未达成一定规模。再者,多数的实证研究侧重于结果的研究,反而对SCSR 的价值创造过程的影响机理有所忽视,需要从多个层面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比如研究 SCSR 的运行特征、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等,使 SCSR 体系的研究层面更加全面和完善。最后,在实证研究中最好能够引入某个公司的案例作为实践支撑,从而使实证研究更具备可靠性。
参考文献:
[1]Burke,Logsdon.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ays off[J]. Long Range Planning, 1996, 4:495-502.
[2]Porter,Kramer.Strategy and society:The link between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HarvardBusiness Review,2006,12:78-92.
[3]眭文娟,谭劲松,张慧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中的战略管理视角理论综述[J].管理学报,2012,3:345-355.
[4]王馨,艾庆庆.基于网络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97-100.
[5]Nidumolu.Why sustainability is now the key driver ofinnov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9:56-65.
[6]王水嫩,胡珊珊,钱小军.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