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自杀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 6
2.4.1自杀观念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出现自杀观念的危险因素,其中自杀观念发生率和年龄增长呈正相关。
2.4.2自杀计划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被掩埋、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出现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其中自杀观念发生率和年龄增长呈正相关。
2.4.3自杀行为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出现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但与自杀观念及计划不同,未发现自杀行为发生率和年龄增长有相关性。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汶川地震灾后的青少年中,曾经认真考虑过要自杀的比例为 6.90%,有过自杀计划的比例为 4.00%,尝试采取过自杀行为的比例为 2.70%.震后家庭结构改变是出现自杀观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有家庭结构改变的学生应高度关注,给予及时的充分的评估及必要的心理健康干预。对有一个危险因素,甚至多个危险因素的学生应给予及时、更有针对性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健康干预.
张晓玲等[8]在 2004 年调查了成都市两所普通中学的 452 名学生,其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检出率分别为 21.0% 和 6.8%.高鸿云等[9]在 2007 年调查了2416名上海市中小学生,其中有自杀观念者15.23%,有自杀计划者 5.84%,自杀未遂者 1.74%.Yu 等[10]对汶川地震后 1 月成都市 3 324 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杀观念者占比为 10.6%.与以上研究相比,虽然此次灾难后青少年自杀观念的比例有所降低,但这是由于受灾程度完全不同、地震对人群生活影响程度不同、城乡差异、不同量表设计、调查时间不同造成的。由于目前仍缺乏纵向比较数据,因此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虽然 Ronald 等[11]在 2006 年发表了卡特尼娜飓风后 826 名成年人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群心理疾病倍增,但自杀比例却降低。但与上述结论相反的是,有两篇关于 1999 年台湾 9.21 地震的研究,其中一篇指出,对地区、年龄、性别、主要疾病状况和城市化水平进行校正后,受灾者自杀率是非受灾者的 1.46 倍[12];另外一篇指出震后期间,即1999 年 10 月至 2001 年 12 月,受灾县的平均每月自杀率是 1.567 每 10 万人,相比对照县为 1.297 每10 万人[13].国外一篇系统的文献回顾分析了 42 篇关于自然灾害与自杀行为关系的文章,得出自杀行为与灾害似乎没有明确而直接的因果关系,不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14].笔者认为,这可能和受灾的严重程度、地区、文化背景、政府的援助及灾区的及时重建、媒体的关注和心理危机及时的干预有一定关系。
此外,Gould 等[15]的研究显示女生自杀观念和自杀计划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而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低于男生,而本研究显示地震灾后女生自杀观念和自杀计划的发生率男女无差异,但女生自杀行为发生率低于男生,这一结果与 Gould 等[15]的研究一致。
对于自杀的危险因素,大部分研究聚焦于灾后生活压力大、生活质量低、灾后出现 PTSD 以及精神压抑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等危险因素。1999 年台湾 921 地震中有研究则明确提出自杀的危险因素有失去亲人、地震中受伤和蒙受财产损失[12].本文研究得出震后家庭结构改变是出现自杀的危险因素,而亲人去世和震中受伤则在此次研究中没有得出阳性结果。原因可能在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是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局限性:此次调查采取了整群随机抽样,样本量大,对灾后一年灾区青少年的自杀相关因素进行了横断面调查,但因灾难的突发性和灾后的现实状况和条件,缺少基线数据和正常对照组的调查。其次,此次调查问卷采用了中文版的 YRBS,其对灾后的青少年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但该中文版问卷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及完善[16].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如何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的后期随访和调查研究,因此就需要开展在今后几年甚至更长期的跟踪随访的研究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年龄和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自杀观念的危险因素,年龄和出现自杀观念呈正相关;年龄、被埋和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年龄和出现自杀计划呈正相关;男性和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其中,灾后家庭结构改变是自杀观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故对灾后家庭结构变化的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以避免灾难后青少年群体自杀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Tang CS. Trajectory of 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the aftermathof extreme natural disaster: a study of adult thai survivors of the2004 Southeast Asi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J Nerv Ment Dis,2007, 195(1): 54-59.
2 North CS, Kawasaki A, Spitznagel EL, et al. The course of PTSD,major depression, substance abuse, and somatization after anatural disaster. J Nerv Ment Dis, 2004, 192(12): 823-829.
3 Chou FH, Wu HC, Chou P, et al. Epidemiologic psychiatric studieson post-disaster impact among Chi-chi earthquake survivors inYu-chi, Taiwan.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7, 61(4): 370-37
4 赵高峰, 杨彦春, 张树森, 等。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学杂志, 2009, 27(7): 487-483.
5 张本, 张凤阁, 王丽萍, 等。 30 年后唐山地震所致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6): 469-473.
6 Wilcox HC, Storr CL, Breslau 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suicide attempts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urban American youngadults. Arch Gen Psychiatry, 2009, 66(3): 305-311.
7 Davidson JR.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JAMA, 2001, 286(5): 584-588.
8 张晓玲, 沈丽琴, 董勇, 等。 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13): 971-973.
9高鸿云, 吴增强, 邓伟, 等。 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7, 2(1): 32-37.
10 Yu XN, Lau JT.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reduced suicidalide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t month 1 after the SichuanEarthquake. J of Affect Disord, 2010, 123(1-3): 327-331.
11 Ronald C. Mental illness and suicidality after Hurricane Katrina.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6, 84(12): 930-939.
12 Yang CH, Xirasagar S, Chung HC, et al. Suicide trends followingthe Taiwan earthquake of 1999: Empirical evidence and policyimplications. Acta Psychiatr Scand, 2005, 112(6): 442-448.
13 Chou YJ, Huang N, Lee CH, et al. Suicides after the 1999 Taiwanearthquake. Int J Epidemiol, 2003, 32(6): 1007-1014.
14 K?lves K, K?lves KE. Natural disasters and suicidal behaviours: a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 Affect Disord, 2013, 146(1): 1-14.
15 Gould MS, Greenberg T, Velting DM, et al. Youth suicide risk and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J Am Acad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3, 42(4): 386-405.
16 Chen Y, Zhao GF, Deng H,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Chinese version of the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 J Preven MedInfor, 2011, 27(3): 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