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大学新生攻击性、冲动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6 共5736字
  2.5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无自杀意念为因变量(有自杀意念=1,无自杀意念=0),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行为冲动、认知冲动、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自我攻击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8项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女性、敌意和指向自我攻击分量表评分高,见表5.
  
   大学生自杀意念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大学生自杀意念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新生自我报告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为31.64%,国内采用同一自杀意念量表进行自杀意念调查的研究中报告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33%~35.30%[10-13].同一量表测试的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较大除了与地域、主试人员、测试指导语等因素有关,被试的主动隐瞒程度也是相当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很可能会有比报告更高比例的大学生产生过自杀意 念。本研 究 结果属于偏高水平,考虑很大可能 与本研究选 取的测量 时间有 关。本研究测量时间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自杀预防与干预内容讲授之后,目的在于通过该部分内容的讲授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杀意念的发生,积极探索、思考生命的 意 义,从而减 少 自我报告的隐瞒率。本研究中,女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显着高于男大学生,与季伟华等[14]的研究一致,提示女性更容易发生自杀风险。但也有研究发现[15],男大学生的自杀可能性高于女大学生,且与生活事件相关。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在邹敏的研究[16]中得到一定解释,该研究显示,男生经历的强应激事件数显着多于女生,在强应激事件下自杀行为的发生率高;而女生的感受性高于男生,倾向于强化一些并不深刻的负性事件,所以轻度的负性体验事件较多,产生自杀意念的频率较高。此外,研究提示女大学生比男生更易冲动[17],冲 动 性 自 杀 行 为 的 比 例 明 显 高 于 男性[18],这与本研究中女大学生冲动性量表总分、行为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得分均高于男大学生的结果相符。冲动性人格特征被认为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9],青少年相当一部分自杀行为是冲动性自杀[20].女性冲动性高于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高于男大学生。在攻击性方面,本研究显示,女大学生愤怒分量表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而男大学生的躯体攻击分量表高于女大学生,与于蕴淼[21]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女性更容易陷入诸如愤怒等负性情绪中,但未在行为和言语上有所表现,导致消极体验增多,积累的负性情绪无法宣泄则容易将攻击转向自身,从而发生自伤、自杀等行为。在高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对女性的情绪宣泄方式进行合理引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冲动性量表的非计划性分量表外,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冲动性和攻击性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显着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按性别分层比较与总体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具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攻击性和冲动性更强。进一步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与自杀意念产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女性、敌意和指向自我攻击评分高,且指向自我攻击评分高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强度具有预测作用。王灵灵等[22]人对宁夏高校学生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艾明[23]等对自杀未遂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也显示,与自杀未遂最密切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攻击性高、冲动性高,自杀意念强,女性,指向自我的攻击分值高。因此,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可以考虑对冲动性与攻击性进行测量来辅助评估自杀意念的强度以及产生自杀意念的个体最终采取自杀行为的风险。监测危机个体的冲动性和攻击性,有助于预防自杀行为。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工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来对危机学生自杀风险进行评估的现状,使高校的自杀危机干预和预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丰富的选择、复杂的 人 际 关 系、巨 大 的 就 业 竞 争 压 力。研 究 发现[24],大学生良好的挫折心理抵御能力缺乏是其产生自杀意念的基础。然而由于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当代大学生越来越缺少挫折经历,当进入大学独立生活不可避免地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消极悲观的想法,导致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不断攀升,自杀风险增加。基于本次研究结果,高校可以考虑从学生的人格特质,如冲动性和攻击性,尤其是指向自我的攻击和敌意入手,辅助筛选出高危学生进行干预和监控。对于已经暴露出自杀倾向的学生,可通过攻击性与冲动性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其合理处理和控制负面情绪以及惯性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研究表明,减少攻击行为是有效降低自杀行为的一种途径[25].高校应继续坚持开展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及心理健康系列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冷静、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自制力,避免冲动性攻击行为,减少自杀风险。
  
  参考文献
  
  [1]操军,艾明,况利,等。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4):2692-2696
  [2]Liu X,Tein J Y,Zhao Z,et al.Suicidalityand correlates amongrural adolescents of China[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5,37(6):443-451
  [3]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等。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大学学生中应用的信 效 度[J].中 国 心 理 卫 生 杂 志,2011,25(11):862-866
  [4]Brent D A,Oquendo M,Bimaher B,et al.Pefipubertal suicide at-tempts in offspringof suicide attempters with siblings concordantfor suicidal behavior[J].Am J Psychiatry,2003,160(8):1486-1493
  [5]李艳兰。大学生攻击性与情绪调节策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6):695-697
  [6]McGirr A,Paris J,Lesage A,et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com-pletion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disorder:A case-control studyof cluster B comorbidityand impulsive aggression[J].Clin Psy-chiatry,2007,68(5):721-729
  [7]Spokas M,Wenzel A,Brown G K,et al.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who make impulsive suicide attempts[J].J Affect Disord,2012,136(3):1121-1125
  [8]李献云,费立鹏,徐东,等。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 中 应 用 的 信 效 度[J].中 国 心 理 卫 生 杂 志,2011,25(8):610-615
  [9]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等。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0):607-613
  [10]沈晓丽,唐云峰,翟庆峰,等。2003-2007年某医学院新生自杀意念及心理因素对其影响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5):407-409
  [11]贾改珍,郭康,王丽萍,等。烟台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8):714-717
  [12]和红,杨洋。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6):536-539
  [13]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65-768
  [14]季伟华,翟书涛。大中学生自杀意念及相关心理变量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4):240-242[15]张金铭,李艳如,郭彦霞。大学生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55-58
  [16]邹敏。影响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应激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1720-1723
  [17]钮娟娟,孙业桓,虞晨,等。某医科大学学生冲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4):411-414
  [18]沈岩,况利。重庆地区女性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特征分析[J].现代医学,2014,42(3):237-240
  [19]崔树伟,何凤生,费立鹏,等。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未遂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9,19(6):723-724
  [20]Hawton K,Saunders K E,O'Connor R C.Self-harm and suicidein adolescents[J].Lancet,2012,379(9834):2373-2382
  [21]于蕴淼,刘玥汐,陈璐,等。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与生活事件相关性[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1677-1679
  [22]王灵灵,戴秀英,李秋丽,等。宁夏高校学生自杀意念与社 会 支持、攻击行为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8):651-653
  [23]艾明,陈建梅,王敏建,等。冲动性和攻击性对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1):650-655
  [24]张家甄,张敏强,何凯。大学生挫折心理抵抗能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3):450-453
  [25]Diaconu G,Turecki G.Familyhistoryof suicidal behavior pre-dicts impulsive-aggressive behavior levels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9,113(2):172-17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