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医学检验是呼吸系统疾病明确诊断的必要检查。
给患者做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是临床上确诊肺结核的指标之一,是常用的病原学诊断的方法。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此种分泌物甚少,病理情况下,如患肺结核、肺炎肿瘤时,痰量增加,并有性状和成分的改变[1]。目前采集痰标本的方法不尽相同,有自然咳痰法、吸痰留取法、雾化诱导排痰法、纤支镜毛刷刷片法等。在痰涂片和痰培养中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痰标本质量的好坏,患者是否掌握留痰方法、获得标本合格与否、送检及时与否等因素直接影响其结果,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影响痰标本质量的因素
1.1留取方法不规范:护士对患者指导宣传教育不够具体,没有针对患者或家属进行个体化指导,或患者及家属根本不予重视,也有因为老年患者接受能力欠缺,未经过规范漱口直接吐痰或刷牙进食后再留痰,还有咳漱无力者往往会从咽喉部清理出鼻咽部分泌物,不是气管内的痰液。诱导排痰者也容易直接吐出唾液,没达到深部留痰的目的。
1.2患者未掌握留痰方法:部分患者由于自身文化低,不能掌握留取方法,有的患者年龄大,听力障碍,因听后忘记或未听清楚,而无法获得合格标本。有的患者未漱口、刷牙,由于口腔不清洁,从而使留取痰标本污染严重。
1.3收集标本容器不合要求:应为有盖清洁容器或无菌培养皿,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为无盖塑料盒,标本盒在保存过程中本身也会受到污染,或留取后放置于空气中,大气的灰尘菌落也能直接落于痰标本里。另外医务人员也存在人为因素,准备的容器标识不牢固,容易脱落造成标本与检验单不相符等。
1.4放置时间过长:临床上多是晨间留痰,老年患者清晨起床时间多在6:00左右就留取,而收集标本者多在7:00左右,但夜班护士无法做到随留随送,这就延长了放置时间,势必影响细菌活力。
1.5检验不及时:痰标本留取后,检验人员不及时对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接种,导致标本干燥或污染。
2、提高痰标本质量的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科室认真组织培训,使大家从思想上重视,加强痰标本留取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
2.2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痰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发放书面告知书。强调痰标本检验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意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患者,积极与医生配合向患者讲明留取痰标本更有利于对症用药,可避免延长病程,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更可以节约药物资源,减少支出,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2.3正确的采集方法:护理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详细讲解痰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项。针对自然咳嗽法患者,应事先充分说明方法,应为清晨第一口痰,因为晨痰量多,且含菌量也多。对于特殊患者,护士应指导以保证标本的准确和顺利留取,更有利于判断标本的质量和结果追踪。使用合格的容器,痰培养标本最好在未使用抗生素前留取。
2.4诱导排痰:对于痰少、痰稠或无痰患者,可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6mL与10%氯化钠注射液4mL配制或4%的高渗盐水,以氧气雾化吸入10min诱导,漱口后,留取痰于容器内,立即送检[2]。
2.5留痰后及时送检:收集的痰标本应及时送检,最长不超过1h[3],送检时间是影响痰标本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督促外送人员及时送检。检验人员收到标本后及时处理。无论是常规痰标本或痰培养都以无菌有盖容器来留取,避免标本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留取后最好在20min内送到细菌实验室,因为在室温下不宜久置。
2.6加强质量督察,落实奖惩制度: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管理,为促进标本采集质量的提高,建立考核制度,加强对送检标本质量的监测,成绩与奖惩挂钩[4]。
综上所述,由于患者及家属主观上不重视,医护人员宣传教育不到位,患者不能掌握正确的留痰方法,部分患者获痰困难等因素影响了痰标本的质量。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痰液留取的前、中、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了痰标本的质量,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松.留取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36-137.
[2]尚秀凌.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痰培养结果的影响[J].上海护理,2009,9(9):18-20.
[3]谢敏.诱导痰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内科分册,2001,28(3):100-102.
[4]王雪文,顾克菊,陶建敏.微生物标本采集中的存在问题及干预对策[J],2009,9(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