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来源: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作者:张杰
发布于:2022-12-05 共4437字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重视起课程的模块化改革工作,其中教师对于阅读教学方面投入的关注和研究力度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据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和有关研究成果,依托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新课改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的工作优化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和社会情怀的奠基性学科,需要学生以信息摄入、整合和理解的方式开展学习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必然要以阅读为主要载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习惯于以传统的“引读——讲解——复读”环节作为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模式,同时,教师也在不同程度上将教学的眼光局限在课文和教辅中的材料上。这种模式的长期存在不仅会限制学生阅读眼界和思维的拓展,同时还会让学生产生很强的阅读抵触情绪,不利于高维教学成果的取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突出对阅读教学的多元化、生本化、形式化和常态化改革,以此来实现教学成果的实质性巩固、扩大、优化。

  一、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素材的范畴比较狭窄

  阅读应当是对文学信息的大范围、多渠道摄入,这样才能够让读者从立体的维度出发去感受、吸收文学信息所蕴含的养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仍旧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对记叙文的过度关注,对其他文体以及记叙文中具有多元主题的篇目引入力度明显不足。

  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阅读思维和文学视野的有机拓展,同时也会在主观上让学生无法从更深层次感受到阅读活动带给自己的新鲜感、趣味感和满足感,从而在实质层面和感官层面迟滞了阅读教学理想成果的达成进度。

  (二)学生的自主阅读地位不够突出

  无论在任何学段、学科的教学中,学生都应当以更为自主的姿态出现在课堂当中,这样才能够让教育真正起到“授人以渔”的积极作用。然而事实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仍旧沿用着传统的“牵引”模式,习惯于以“师本位”为主导来带领学生按部就班地开展阅读活动,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和表现平台。

  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化资源开发必然无法达到一个更深的层级,对面前的阅读材料也会习惯于一种机械化的“工业加工”而难以形成更加灵动、活跃的思维认知,同时也会在心理上产生较强的阅读抵触情绪,最终影响整体阅读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

  (三)阅读形式比较单一

  从广义上来讲,阅读可以泛指任何针对外界信息的摄入和处理过程,并不单是指对纸面信息的摄入。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自觉不自觉间忽略了这一点,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下意识地摒弃了对多元阅读模式的引入和开发,从而让学生将“阅读”和“纸面阅读”完全对等起来,在客观上挫伤了学生进行多维阅读的积极性。

  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学生群体追求新鲜的天性是相违背的,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同时间接地隔断了学生将文学作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意识桥梁,不利于预期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

高中语文阅读

  二、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体现阅读教学的多元化改革

  1. 扩大阅读材料的主题选择范围

  学生所接触到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大多具有较为集中的主题,通常是以“童年”“成长”“感恩”和“未来”等传统主题为“常客”。这虽然是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考查需要所决定的,但也难免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主题消化能力的提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入更多符合学生阅读水平和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品读更多的人文情怀和与之对应的情感输出路径、文字呈现形式。

  例如,在完成了《桂花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同步引入同样以“桂花”为主要意象的《桂花的香气》一文供学生做对比阅读,通过对文中角色的对话以及故事情节的解读,引导学生得出本文所具有的“歌颂坚贞不屈之精神”的主题,并在两篇文章对“桂花”描写的侧重上做出区分。

  2. 扩大阅读材料的文体选择范围

  “文体”之于文章犹如骨架之于人体,对文体的深度把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记叙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引入更多涉及不同文体的材料让学生接触,引导学生从行文结构、脉络设计和标志性成分体现等方面着手去掌握不同文体的宏观特点。

  例如,在结束了《珍珠鸟》这篇记叙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同步引入同样以《珍珠鸟》为主题的一篇说明文,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说明文所具有的准确、严谨的语言风格以及很少涉及情感表达的行文特征,并对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手法”的内容布局形成一定的认识,同时引入一些有关说明文常见题目的解答方法教学。

  3. 扩大阅读材料的风格选择范围

  和主题、文体相比,“风格”常常是一篇文章中最难被把握但又最能对人造成主观影响的文学要素。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二极性”,很容易因为一篇文章的行文风格而对与之相关的内容、对象产生片面的认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当中突出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引入,帮助学生在阅读时通过感性渠道体会同一主题、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达路数,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表达形成直接感受。

  例如,在进行《匆匆》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完成本文的讲解后带领学生读一读《岁月神偷》这篇同样表述“珍惜时光”主题的散文,从后者中诙谐的语言当中品味出一种活泼、生动的文字风格,将之和课文隽永、优美的文风做一番对比,感受不同风格的语言在表达同一主题情感时的对应路径和方法。

  (二)体现阅读教学的生本化改革

  1. 注重对思考问题的设计和提出

  古人云“学贵有疑”,只有抱着问题去学习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据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根据材料的内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及具体教学要求提出一些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从文章当中找寻答案或者有利于答案形成的素材。这些问题的设计不应过于简单,教师要避开那些可以用“复制原文”的方法解答的低维问题,同时还要让问题体现出一定的发散性,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思维锻炼。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就文中鲁迅所说的“碰壁”提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先生显然不会真的把鼻子撞到墙上,那么他在文中所说的‘碰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而后再组织学生从文中找答案,并提醒学生结合文章里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刻画和对鲁迅形象的交代形成明确的思路。

  2. 注重对小组交流模式的引入

  灵感的获得从来都要以个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土壤,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据此,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要表现出对小组交流模式的重视,结合上一点中的问题方法来组织学生以结组的形式开展观点交流、灵感分享和方法交换,让大家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方式共同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并在客观上树立起学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阅读学习情怀。

  例如,在完成《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文章的结尾,围绕“作者和闰土如果能够在二十年后再次相逢,彼此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有关的依据,以组为单位形成讨论结果后汇报给全体师生。

  3. 注重对读写结合模式的引入

  “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语文学习板块,彼此之间也有着很强的互促属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指导中同步引入写作模式,以“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长效发展,围绕仿写、续写和读书笔记撰写等具体策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文章情感、作者思想深度结合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文学表达思维的有效生成。

  例如,在讲解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节选)》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一想:“如果你‘穿越’到了童话世界并见到了这位骑鹅旅行的尼尔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或者和他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并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去写一篇小短文,同时说一说自己写作的思路。

  (三)体现阅读教学的形式立体化改革

  1. 引入影视资源开展阅读形式优化改革

  传统的“纸面阅读”虽然是考查的常规形态,但是对于学生而言难免显得有些“枯燥无趣”。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继续优化纸面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们的兴趣、能力,引入一些对应的影视资源作为阅读训练的新素材,用这种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方式来拉近学生和文化作品之间的认知距离,对学生的信息解读、整合思维产生更强的正向刺激,从而对传统阅读教学形成强有力的补充。

  例如,在结束了《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讲解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观看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体现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的片段,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和电视剧中演员的表演、对白、场景来深度提炼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寓含其中的情感理念。

  2. 引入活动资源开展阅读形式优化改革

  阅读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摄入,更需要学生将摄入的信息以富有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让阅读更有活力。据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活动教学纳入到阅读教学的范畴当中,选择一些学生所喜欢的篇目,让学生以场景还原、角色扮演的方式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搬”到教室里,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完成对作品深度情感和角色立体形象的认知,并用实践的策略去诠释自己的阅读感受。

  例如,对于《草船借箭》这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结成几个剧组,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部剧本,并可准备一些道具和服装,用课本剧的形式将学生们心中所认为的诸葛亮、周瑜、鲁肃和曹操的角色的形象表演出来,同时教师要注意对文中细节的表现,并让其他学生从演员的表演中提炼出对应角色的元素化特征。

  3. 体现阅读教学的常态化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寓教于常”的理念落实到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完善课堂上的专项化阅读引导,更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日常阅读条件,鼓励学生在课下完成大量的材料阅读和思考活动,使学生能够以“聚沙成塔”的方式积累起丰富的阅读经验和独到的阅读智慧,并促成他们个性化阅读思维的形成。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辟出一块读书角,用学校藏书或学生带来的图书充实其中,让学生定期借阅并撰写一些读书心得,并可组织品书会让大家就最近的阅读感受做一番交流和探讨,使学生得到更有质感的阅读素养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一次与前人进行的跨越时空的会谈,更是一次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碰撞,其所能带给人们的收益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认知,不断加大对阅读教学工作的研究和优化力度,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路径去尝试阅读、应用阅读、爱上阅读,从而为他们将来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和课程核心素养的稳步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金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学周刊, 2021(20):71-72.
  [2]朱梅问题导向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 2021(7):13- 14.
  [3]钟玲玲提高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J].新课程(小学) , 2018(12)-:46.
  [4]李金枝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对策一基于对10节优秀课 例的观察[J]亚太教育,2022(5):85-87.

作者单位:北京景山学校朝阳学校
原文出处:张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2):73-7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