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依赖的一门学科。 事实证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是需要积累的,这其中阅读量的积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现实状况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影响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在逐步下降,能够真正静下心好好读书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越来越少,这就远远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的阅读量,这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很多人一谈语文的学习更多是指语文课上对于教材的学习,但事实上课外知识在学生语文阅读中也应该占有一定的比重。笔者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课内的知识, 也需要把课外的知识引入进来。 这样会更要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然而,课外信息的呈现,不 在于 多,而 在于精。 不是所以课外的都适合我们语文教学,所以在选择上必须要把握好“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 才能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充盈着美的气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呢?
一、利用好课外知识,扩展视野,加深理解
知识本身应该是成体系的, 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相关知识, 把握起来会更加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教授《遥远的恐龙世界》这篇课文时, 书本中介绍了三种恐龙的样子及特点。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当我看到学生们拿着参考书、网上下载的资料以及各种图片、照片时,不由得大吃一惊。 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投影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自己收集的信息,如恐龙生活的年代、生存的外界条件以及各种恐龙的特点等等。学生们争相发言,积极性很高。此时的课外信息呈现完全源于教材, 又超越了教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利用课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的是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如“买卖街”“西洋景观 ”等 ,这些建筑到底是什么样的 ,课文并未提及,学生也就无从明白。 我在教学此处时并未作过多介绍,只是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组相关的阅读材料:
“买卖街 ”又叫 “ 舍卫城 ”, 城内街道 、 店铺、商号、旅馆、码头等等一应俱全,但并没有居民,皇帝要逛街的旨意一下,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旅客游人,顷刻之间,各处响起叫卖声,真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颇像个真的街市。
“西洋景观 ”,指在长春园内的一个景点“西洋楼 ”, 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 , 建筑风格为巴鲁克式,楼房石柱的柱头柱身皆仿罗马式,庭院中的松树柏树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围墙和道路以及石雕陈设小品等也都是西洋式。 这座西式宫殿建筑,占地面积达60000 多平方米 。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 学生不仅很自然地了解了“买卖街”“西洋景观”等词语的内涵,而且激发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补充课外信息,积蓄情感,深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从而分享创作之乐,品尝诗的真味。 ”写诗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做文章和它也类似。 事实上,我们小学语文很多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品位的空间,但是小学生因为其自身积累不够理解、品味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补充相关内容来帮助学生去深刻的理解。“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 ”
教学中,教师要把文章在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 事实证明,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课外信息呈现,自然贴切,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情感,提高了课堂的信息传输密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适当补充信息,可以降低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费时最多、收效最微的是课文难点的教学, 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语文教学因此失去了它自身的魅力和情趣。 我尝试让学生自己阅读与课文难点相关的补充材料,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降低理解难度。 如学习《一夜的工作》 最后一段:“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理解了这一难点,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周总理工作多么劳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出示了这样的一份阅读材料:
周总理的一天时间:1974 年 3 月 26 日至 27 日(此时已患重病)下午三时起床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五楼)晚七时陪餐晚十时政治局会议晨二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晨七时办公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两时休息在学生阅读后,我告诉他们,这是从总理工作表中随意抽出的一天,周总理每天都是这样辛勤工作。 阅读了这样的信息后,学生再读“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一句话时,他们脑海中浮现的便不再是一个夜晚的情景,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工作始终繁忙的总理,一种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四、扩展阅读信息,陶冶情操,课内向课外延伸
大阅读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要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如学完《长征 》一课 ,有的学生被红军英勇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 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小故事,有的学生则喜欢毛泽东的诗词,于是我选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指导学生背诵。
帮助学生拓展阅读, 课内外信息有机的结合,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课文内容到课外书籍中找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资料;2.课文是节选的,到课外查找、阅读整篇的作品;3.课文是删节的,到课外查找、阅读原文;4.作文课前引导学生阅读与这次作文内容相关、形式相近的文章。
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有计划的扩大范围的阅读,旨在利用课外信息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简而言之,课外信息的呈现必须在教师必要的控制下进行,教师要善于进行合理裁剪,对呈现的时机进行精心选择,使学生“课伊始,情已生;课正行,情已浓;课已毕,情犹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