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新课程实施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做法与体会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03 共2711字
论文摘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 经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对新教材的使用,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反思,我们发现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渠道。

  因此,要想扎扎实实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必须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 如何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
  
  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 可以让广大教师走到各学科发展前沿, 学习各学科前沿的教学模式, 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并在大胆实践的过程中,使每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增强每一个教师的质量意识,做到质量从我做起,真正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研究教法,研究学法。

  我们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为“学生做,教师看”的课堂,变“教师上课忙,学生下课忙”为“学生上课忙,教师下课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探究性学习为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主体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 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学生就学得愈主动、愈灵活,并富有创造性。

  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各个教学段为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让学生真正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真正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愉悦、体会到因主动性发挥而得到精神满足和能力发展提供了基本模式。 我在实施创新思维教学模式中,体会到其在学法指导上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观察与判断能力。 教师设计出问题后,不要让学生急于作答, 而是培养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的疑问作深入的观察与判断。

  2.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互动环节”这一教学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正反两方面或者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例题、习题改编题目。 这是全面深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如何走进课堂? 改变教学观念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建立创新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评价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就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的思维发展好不好,是否实现向“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转变。 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告诉学生知识更重要。

  2.转变教师角色,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当好课堂的“导演”,坚决摒弃“师讲生听”,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如何当好引导者呢?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值得我们思考: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教师好比是“引桥”“路标”。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走“岔路”。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好比教孩子走路,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路。 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应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的引导如何恰到好处呢? 应该引导到什么程度呢? 用什么方式进行引导呢? 这就是课堂教学的艺术。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引导的度与方式。 如果教师引导过多,那就不叫引导了,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天性,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让教师牵着鼻子走,甚至又不自觉地“穿新鞋,走旧路”……那么,什么样的引导才是恰当的呢?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以“让学生跳起来摘到苹果”为最佳境界。 教师用什么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呢? 我认为可以创设情境,可以提出问题,可以由旧入新,可以从生活现象或生活经验入手, 可以从阅读与思考入手,还可以从实验操作入手进行引导。 当然,不管用哪种方式,教师必须精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说、去想、去动手、去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启迪智慧、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交流、分享学习的快乐。 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 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师要力求做到课堂设计的趣味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引入的吸引性、过程的启发性、评价的鼓励性、方法的多样性、手段的直观性、语言的艺术性,从而达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移。

  4.课堂教学要关注“生活”。 要突出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知识源于生活,学好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5.要在传统的课堂 教学模式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很多精华,不能全盘否定,如能推陈出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定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6.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有利于落实“堂堂清”,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能有效地防止学生抄袭作业,又能有效地确保“先学后教”,保证课前预习这一重要环节的到位。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问题是兴趣的源泉,没有问题就不可能产生兴趣。 为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激活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可有意识创设各种有利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 它可以是一个实例引发的,也可以是一个图形引出的,还可以是教学模型等等。 既可以由教师引发,又可以由学生引发。 有了问题,思维也就开始了。 不断地解决问题和不断发现问题是思维发现的标志。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的传授与兴趣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二)倡导质疑,师生互动,创新思维形式的必由之路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过程中提倡对学生要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时间,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则须疑,疑则生智。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怀疑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 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反问,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发挥想象,使学生在困惑面前,通过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设计编拟问题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教师则扮演好“平等的参与者,睿智的引导者,愉快的合作者”的角色,向全体学生提供一个质疑的极佳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总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基于思想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学模式的改革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行动和理念中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