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它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从而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的和谐的发展。
总之,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又“导”在何方呢?
一、“导”在情境创设中——使学生“想”学
赞可夫曾经说过:“如果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具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就会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很大的成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去,使之爱学语文、乐学语文,进入“想”学的状态。
二、“导”在巧妙点拨中——使学生“懂”学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一,思维情感活动样本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后获得的感受自然各有差异,这是十分正常的事。关键在于面对学生的不同感悟、体验,作为教师应及时作出反应,巧妙点拨。
1、认识偏差时—— 善加引导,明辨是非
现代心理学指出,每个学生是一个世界,都有属于他自己丰富的感觉世界和多彩的经验世界,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但自己的假设和推论有时不免会出现片面或不准确的理解,有时甚至会背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等等,作为教师,要树立“教学即教育”的大教育观,充分发挥“舵手”的作用,及时为课堂定向导航。
2、思维闪光时—— 意见保留,允许共存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动态生成一些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发生火花时,教师要有善于捕捉火花的敏感,通过生动的语言,合理的手段,适当的时机,有效的引导,充分展示教学艺术的魅力,在教学美的感受中激起学生的共鸣和高度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预约之外的精彩。例如:《落花生》这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文章的人文教育功能本来是这样的:要做像落花生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贪图虚名,要有真才实学。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有学生提出:石榴、桃子、苹果也不错,不应该否定他们,因为它们并不是只有好看的外表,它们对人们也有用处,他们味道鲜美,很有营养。
我对这一新的不同的看法给予了表扬,因为“外表好看又有用”的桃子、石榴、苹果确实与“深藏不露”的落花生并不相互排斥,这样闪耀个性的理解应允许学生保留,让其与文本自身的价值观念共存。
三、“导”在学法渗透中——使学生“会”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经历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水乡歌》有一句比喻句:白帆片片像云朵。让学生认识并会用比喻句是一个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如下教学:
师:(出示句子:白帆片片像云朵。)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谁能说说这句话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这个句子把白帆比作云朵。
师:白帆和白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生:白帆是白色的,云朵也是白色的。白帆在水面上移动,有飘动的感觉。
云朵在空中飘,也动。
师: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就可以相比了。这样打比方有什么好处?
生:我们一看就知道水面上有许多船在航行。
师:再请小朋友看两个句子,谁能在括号里填上一些内容,也能成为打比方的句子呢?
出示:(1)红红的太阳像个( )。
(2)( )像小船。
生:第一题填“大火球”,第二题填“弯弯的月儿”。
师:填得对!“红红的太阳”和“大火球”有共同的地方,都是通红的。“弯弯的月儿”跟“小船”也有共同的地方,形状都是弯弯的。
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紧紧抓住例子进行剖析,首先从“什么比作什么,前者与后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用比喻句有什么好处”接着出示两题,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一步一步,从感性认识到逐步推进,从中理解了什么是比喻句,最主要的是相信学生以后定会游刃有余地运用比喻句。
当然,我上述所举的仅是一个对比喻句的学法指导。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需要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的实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既尊重学生,又充分发挥教师指导、点拨、调控的作用”,只有“学”与“导”有机结合、和谐发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才会演绎精彩、勃发灵动。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走进新课程》.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